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而本书强调文化因素:城市里各个地方的空间构建如何成为文化信仰、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产物;人们在城市里各个地方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其文化都深受建成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书大部分的讨论都聚焦于美国,但当它的目光转向全球时,其所呈现的是美国与亚洲、非洲、中南美洲诸国在城市、郊区和城镇的发展及人们的城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城市的人和地方》全面、透彻、清晰地评述了现代城市世界,客观公正地探讨了城市的建设过程(城市化)和市民在城市里居住和工作时践行的生活方式(城市性)。
如标题所示,本书的内容是城市的人和地方:他们如何发展、如何组织、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及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本书也阐述了我们如何谈论这些地方和这些人、如何理解他们;最后也表明了我们建设并居住的这些地方又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何种特性以及我们共同生活的方式。我们还关注到了亚洲、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城市的人和地方,对这些地区的城市及市民做了相当细致的讨论。这些讨论,有优点也有局限,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解读我们熟悉的那些城市类型,即西方国家和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的城市。
丹尼尔·约瑟夫·蒙蒂(Daniel Joseph Monti),圣路易斯大学的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学和公共政策。
迈克尔·伊恩·博雷尔(Michaellan Borer),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社会学副教授。
林恩·C.麦格雷戈(LynCMac Gregor),现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罗伯特.F.和简-E霍尔茨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致谢
关于作者
引言
第一章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
前城市聚居点和早期城市聚居点(14世纪中叶前的城市建设)
原工业化城市(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城市建设)
工业化城市(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早期的城市化)
后工业化城市(自20世纪中叶开始的城市化)
西方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
世界城市化趋势中的一致性
研试题
网络资源
第二章 比较视角下城市的地方和人
非西方和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市“首位”年代的状况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区域在“后首位”年代的状况
当代拉丁美洲的城市
非洲和中东的城市区域
亚洲的城市区域
欠发达国家城市“首位”和“过度城市化”产生的影响
欠发达国家城市里的空间组织和社会组织
结束语: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研试题
网络资源
第三章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
原工业化殖民时期(1600~1780)的城市
原工业化晚期和工业化早期(1780~1870)的城市
工业化中期至晚期(1870~20世纪20年代)的城市化
工业化晚期和后工业化时期(20世纪20年代~2010)的城市化
城市正在回归吗?
所有的市郊都在发展吗?
城市和郊区会愈来愈相像吗?
再看美国和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研讨题
第四章 城市理论的种子:关于城市和社区的经典论述
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1805~1859):对文化和社区的观察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对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的担忧
斐迪南·藤尼斯(1855~1936):城乡差异的后果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从劳动分工到城市意象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城市的本质和体制
格奥尔格·西美尔(1858~1916):城市生活的传统
W.E.B.杜波依斯(1868~1963):种族的结构和经历
结论
研讨题
第五章 城市理论的成果:观察城市和社区的现代视角
城市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城市人种论:城市性是一种生活方式
城市生态学:人和植物
城市政治经济和“新的”城市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和洛杉矶学派
城市文化视角
结论
研讨题
第六章 城市文化和社区政治
自愿协会、城市文化和社会资本
美国城市文化的历史
衰退中的社区?
科技、社区和城市文化
结论
研讨题
第七章 和亲戚、朋友、陌生人交往:城市、市郊、城镇里的社会控制
群体的社会控制
对陌生人的日常管理
同中存异
市郊的“社会生活”
结论
研讨题
第八章 社会学家、城市规划者和改革家如何弄清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字、图画和文字
我们如何着手研究我们的研究对象
研讨题
第九章 改善城市的人和地方: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专家和社会改
革者如何尽力改善城市
社会改革、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中蕴含的思想
城市改革、规划和政策制定之间的联系
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早期城市及市郊的规划
解决城市问题时,官方和民间合适的角色是什么?
美国的公私合作关系
社会改革中的公私合作关系
进步主义和21世纪的城市
研讨题
网络资源
第十章 拥抱城市的人和地方的文化
研讨题
术语汇编
参考书目
索引
这绝对是一部需要反复品读的著作,它不适合那种只求快速获取结论的读者。作者的写作风格是那种需要你停下来,反复思考其中引用的每一个社会学定义和每一个案例背后暗示的更深层含义的类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城市边缘地带(peri-urban areas)的描绘,这些地带常常被忽视,被视为介于“成熟城市”和“纯粹乡村”之间的灰色地带,但作者却揭示了它们在文化生产和社会身份重塑方面的重要作用。书中对这些边缘化空间的细致刻画,颠覆了我之前对“郊区”的刻板印象——不再是沉闷的居住区,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潜在冲突的社会实验室。阅读过程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但那种知识和理解被拓展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坦白说,初翻这本厚重的著作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晦涩和学院化,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语言流畅且富有画面感,即便是对于一个并非社会学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地跟随其思路深入探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探讨。它不再将地方仅仅看作一个坐标,而是深入挖掘人们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符号的解读以及集体的记忆,来“建造”和“体验”他们的居住地。比如,作者对某个特定通勤线路上的乘客行为模式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观察,勾勒出了一种现代都市中特有的疏离与连接并存的状态。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分析工具包,让你以后在看到任何关于城市规划、社区发展的新闻报道时,都能立刻切换到一种更具批判性和深度的视角去审视。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简直令人惊叹,它不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城市、郊区和城镇的物理结构,而是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这些空间背后的社会脉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人”与“地方”关系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读起来,我仿佛能闻到老城区雨后柏油路的气味,也能感受到市郊那些崭新联排别墅里弥漫的微妙的阶层焦虑。作者并没有落入那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叙事中,比如“城市是进步的,郊区是停滞的”,而是展示了它们之间复杂、流动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关于社会资本如何在不同地理尺度上积累和消散的章节,真是发人深省。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所居住的环境,那些习以为常的街角、公园和通勤路线,突然间都充满了历史的重量和社会学的张力。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既有宏大的理论框架支撑,又不失生动的案例研究来打动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极为巧妙,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单纯的地理分类来展开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的社会学概念,如流动性、边界、和排斥/包容机制来构建论点的。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全书的论述逻辑性极强,阅读体验也更像是在跟随一个清晰的侦探故事,层层剥茧地揭示城市生活的真相。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流动性”的分析,它不只是指汽车和地铁的移动,更是关于人口、信息乃至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如何重塑了传统城镇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跨国案例,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证明了这些社会现象并非仅限于某个特定的西方国家,而是全球城市化浪潮下的普遍挑战。这本书为任何想深入理解现代社会地理结构的人,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石。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是,它成功地打破了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以往很多研究要么过于关注宏观的经济驱动力,要么沉溺于微观的个体心理分析,而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完美地找到了那个“中间地带”。它清晰地展示了,郊区的“同质化”现象并非简单的文化趋同,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住房政策、市场压力和身份认同追求共同塑造的结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文化冲突和空间隔离问题时的那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冷静地呈现了不同群体为了争夺城市和郊区的公共空间和象征意义而进行的无声的较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什么是社区”这个问题,有了比以前丰富十倍的理解层次。
评分好评
评分此书讲述西方国家城市化的故事;同时和拉美、非洲和亚洲的城市的城市变化模式进行比较。它追溯了城市研究的传统视角及其渊源:托克维尔、马克思和恩格斯、滕尼斯、涂尔干、韦伯、西美尔、杜波依斯等。20、21世纪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流派(芝加哥学派、城市人种论、城市生态学、城市政治经济学、洛杉矶学派、城市文化视角)都立足于这些传统思想家所奠定的基础之上。经典理论、现代思想各自为一章,使得这本书的根基扎实,内容丰富。有趣味,有价值,思想深刻。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该书还讨论了城市社区的日常生活和政治。引用托克维尔的观点:“结社的学问乃是一切学问之母;一切学问都依赖在结社的学问上取得的进步”,说明城市居民为改善城市生活在缔结方面付出的努力。
评分价廉物美,还送货上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商品不错,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性价比也较高。
评分价廉物美,还送货上门
评分质量非常好,下次还会来的!物流也特别快,真的非常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