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原理 技术与应用

3D打印 原理 技术与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鉴涛 著
图书标签:
  • 3D打印
  • 增材制造
  • 快速原型
  • 数字制造
  • 材料科学
  • 工程技术
  • 工业设计
  • 制造技术
  • 新兴技术
  • 应用开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0556
版次:01
商品编码:12192452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页数:2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3D打印感兴趣的社会读者、高校学生
本书由浅入深介绍了如下内容:
1.3D打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2.3D打印机系统结构与控制系统
3.3D打印技术及材料分类与应用
4.3D模型设计与通用建模软件
5.3D打印编程技术与通用算法
6.3D打印云芯片与云切片技术
7.3D打印云平台与个性化定制
8.工业4.0与3D打印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3D打印机的结构与设计、3D打印技术的分类和应用、3D打印材料分类、3D模型设计与建模软件、3D打印机通用软件编程技术、3D打印云控制芯片与云切片技术、3D打印云平台与个性化定制、工业4.0与3D打印。

作者简介

吕鉴涛,中共党员,归国计算机科学博士,政府特聘科技专家。曾任职中关村知名软件公司为高级软件工程师。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后留学于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毕业后任职于加拿大联邦政府。2010年回国创业,将企业做到行业领先位置。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并量产的3D食品打印机,引发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拥有多项个人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013和2016年分别入选“3551人才计划”和“湖北省百人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享受政府特殊人才津贴。

目录

目 录
第1 章 引论 ................................................................................... 1
第2章 3D 打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6
2.1 3D 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起源 ............................................... 6
2.2 3D 打印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0
2.2.1 国外3D 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 10
2.2.2 国内3D 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
2.3 3D 打印技术与中国制造2025 ................................................ 13
2.3.1 中国制造2025 .............................................................. 13
2.3.2 3D 打印与中国制造2025 ............................................ 14
第3章 3D 打印机系统结构与控制系统 ..............................................19
3.1 通用3D 打印机硬件系统概述 ................................................ 19
3.1.1 3D 打印机机械结构系统 ............................................. 20
3.1.1.1 电机 ................................................................ 20
3.1.1.2 电源 ................................................................ 24
3.1.1.3 导轨 ................................................................ 25
3.1.1.4 丝杠 ................................................................ 25
3.1.1.5 加热板 热床 ................................................. 27
3.1.1.6 挤出机 ............................................................ 28
3.1.1.7 机身结构 ........................................................ 30
3.1.2 3D 打印机硬件控制系统 ............................................. 36
3.2 通用3D 打印机软件控制系统 ................................................ 38
第4 章 3D 打印技术及材料分类与应用 ..............................................43
4.1 3D 打印技术分类 ..................................................................... 43
4.1.1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 ....................................................... 43
4.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 44
4.1.3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技术 ............................................... 45
4.1.4 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 ................................................... 47
4.1.5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 ....................................................... 48
4.1.6 三维打印成型技术 ....................................................... 49
4.1.7 其他3D 打印技术 ........................................................ 51
4.2 3D 打印材料分类 ..................................................................... 55
4.2.1 3D 打印材料物理状态分类 ......................................... 55
4.2.2 3D 打印材料化学性能分类 ......................................... 55
4.2.3 3D 打印材料成型方法分类 ......................................... 55
4.3 各类打印材料及其应用 ........................................................... 56
4.3.1 3D 打印工程塑料 ......................................................... 56
4.3.2 3D 打印光敏树脂 ......................................................... 58
4.3.3 3D 打印橡胶类材料 ..................................................... 58
4.3.4 3D 打印金属材料 ......................................................... 59
4.3.5 3D 打印陶瓷材料 ......................................................... 59
4.3.6 其他3D 打印材料 ........................................................ 60
4.4 我国3D 打印材料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 62
第5 章 3D 打印数据处理与通用建模软件概览 ....................... 63
5.1 3D 打印数据处理 ..................................................................... 63
5.1.1 STL 格式简介 ............................................................... 63
5.1.2 3D 打印数据处理流程 ................................................. 64
5.2 3D 建模通用软件简介 ............................................................. 65
5.2.1 3ds Max 简介与STL 建模实例 ................................... 65
5.2.2 UG 简介与STL 建模实例 ........................................... 70
5.2.3 Pro Engineer 简介与STL 建模实例 ............................ 79
5.2.4 SolidWorks 简介与STL 建模实例 .............................. 89
第6 章 3D 打印编程技术与通用算法 ..................................... 100
6.1 3D 打印编程技术简介 ........................................................... 100
6.1.1 3D 打印机固件开发环境 ........................................... 100
6.1.2 3D 打印与Gcode ........................................................ 105
6.2 3D 打印技术相关算法 ........................................................... 111
6.2.1 3D 打印分层切片处理 ............................................... 111
6.2.1.1 STL 切片算法 .............................................. 111
6.2.1.2 STL 文件结构与操作处理编程 .................. 114
6.2.1.3 基于CuraEngine 的3D 模型切片 .............. 123
6.2.2 扫描路径生成与填充算法 ......................................... 130
6.2.3 支撑生成算法 ............................................................. 137
6.2.4 成型方向与算法优化概述 ......................................... 146
第7 章 3D 打印云芯片与云切片技术 ..................................... 150
7.1 云控制芯片简介与应用 ......................................................... 151
7.2 CUDA 编程技术简介 ............................................................. 154
7.2.1 CUDA 概述 ................................................................. 154
7.2.2 GPU 架构概述 ............................................................ 157
7.2.3 CUDA 与并行计算 ..................................................... 157
7.2.3.1 建立CUDA 编程环境 ................................. 158
7.2.3.2 CUDA 编程架构优缺点 .............................. 162
7.3 CUDA 编程实例 ..................................................................... 165
7.3.1 编写第一个CUDA 程序 ............................................ 165
7.3.2 CUDA 并行编程 ......................................................... 167
7.4 基于CUDA 架构的3D 模型切片 ......................................... 170
7.4.1 CUDA 多核编程API 简介 ........................................ 170
7.4.2 CUDA 架构模型切片处理流程 ................................. 172
第8 章 3D 打印云平台与个性化定制 ..................................... 175
8.1 构建3D 打印生态云平台 ...................................................... 175
8.1.1 3D 打印云生态系统 ................................................... 175
8.1.1.1 云计算技术简介 .......................................... 175
8.1.1.2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3D 打印生态系统 ....... 178
8.1.2 3D 打印生态系统用户群 ........................................... 181
8.2 云平台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 ................................................. 182
8.2.1 云创意设计中心 ......................................................... 184
8.2.2 云打印中心 ................................................................. 185
8.2.3 周边服务交易中心 ..................................................... 187
8.3 分布式云打印与个性化定制 ................................................. 188
8.3.1 3D 打印与个性化定制 ............................................... 188
8.3.1.1 个性化市场趋势分析 .................................. 188
8.3.1.2 个性化定制商品的市场容量 ...................... 189
8.3.1.3 3D 打印生态系统的个性化服务流程 ........ 191
8.3.2 3D 打印智能制造云平台管理系统简介 ................... 192
第9 章 工业4.0 与3D 打印 ..................................................... 197
9.1 工业4.0 概述 .......................................................................... 197
9.1.1 “工业4.0”概念的由来 ........................................... 197
9.1.2 “工业4.0”的核心技术与行业影响 ....................... 199
9.2 3D 打印技术在工业4.0 中的重要作用 ................................ 209
第10 章 3D 打印技术应用展望 ............................................... 213
10.1 3D 打印技术应用 ................................................................. 213
10.1.1 3D 打印时代的生活 ................................................. 213
10.1.2 3D 打印时代的教育 ................................................. 219
10.1.3 3D 打印时代的制造 ................................................. 223
10.1.4 3D 打印时代的知识产权 ......................................... 225
10.2 3D 打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226
10.3 4D 打印技术简介 ................................................................. 228
附录A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230
附录B 3D 打印机安装测试与常见故障维修 .......................... 234
B.1 3D 打印机安装调试 ............................................................... 234
B.2 3D 打印机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 243
参考文献................................................... 250
《数字铸造:从概念到实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将抽象的数字模型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物理实体,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革命。本书《数字铸造:从概念到实体》将带您踏上一段探索这段令人着迷的转型的旅程,深入剖析其背后驱动的理念、技术以及由此催生的无限可能。 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模式,而是拥抱一种全新的“按需创造”的思维。本书首先从概念的数字化出发,探讨如何将设计理念、艺术构思甚至是科学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操作的三维模型。我们将深入了解各种建模软件的应用,从基础的几何构建到复杂的曲面造型,再到如何利用扫描技术捕捉现实世界的形体,让您的每一个创意都有坚实的数字基础。 接着,我们将聚焦于数字铸造的核心工艺。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某一种或几种技术,而是着眼于“数字铸造”这一广阔的概念,涵盖其核心原理的共通性。我们将解析不同材料在数字化成型过程中的表现,从高分子聚合物到金属合金,再到陶瓷甚至生物材料,理解它们在热量、光线或压力作用下的物理化学变化,是如何精确地遵从数字指令,逐层叠加或熔融结合,最终构建出复杂结构的。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工艺路径的技术细节,例如,材料挤出如何精细控制熔融物的流动,光固化如何利用紫外光精确固化液态树脂,粉末床熔融如何通过激光或电子束熔炼粉末颗粒,以及材料喷射如何如同打印机墨滴般精准沉积材料。本书将帮助您理解这些工艺的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的场景。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超越技术本身,探索数字铸造所带来的颠覆性应用。我们将审视它在产品设计与原型制造领域扮演的关键角色。想象一下,一个全新的产品概念,从草图到可触摸的原型,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加速了创新迭代。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数字铸造实现高度定制化的产品,例如,为特定个体量身定制的医疗植入物、个性化消费品,甚至是为特定工程需求设计的复杂零件。 在制造业的转型方面,本书将揭示数字铸造如何打破传统生产的桎梏。它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灵活生产,降低了模具成本,使得大规模定制化成为可能。我们将探讨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它如何帮助实现轻量化设计、复杂内部结构制造以及功能集成。 除了工业领域,本书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在建筑领域,数字铸造正在改变我们建造房屋的方式,实现更复杂、更节能的建筑结构。在艺术与设计领域,艺术家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创造出前沿的雕塑和装置作品。甚至在科学研究领域,从微流控芯片到仿生材料,数字铸造都为科学家提供了强大的实验工具。 本书更注重实践层面的启示。我们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数字铸造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创新实践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激发想象、赋能创新的指南。通过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字铸造的潜力,并为迎接这个由数据驱动、实体构建的新时代做好准备。 《数字铸造:从概念到实体》邀请您一同开启这场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掌握将数字世界转化为物理现实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我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其“原理”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3D打印的底层逻辑,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扎实的理解。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3D打印的基本原理,例如“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的区别,以及3D打印是如何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不同3D打印技术(如FDM、SLA、SLS、DLP、PolyJet、Material Jetting等)的详细阐述,包括它们各自的技术路线、核心工艺、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材料范围。例如,FDM技术是如何通过加热并挤出熔融的塑料丝来打印的?SLA和DLP技术又是如何利用光敏树脂和光源来固化成型的?SLS技术又是如何利用激光选择性地烧结粉末材料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图解、示意图和流程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每种技术的物理过程和关键环节。我还会关注书中对3D打印材料的科学介绍,比如不同材料的分子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打印件的最终性能。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材料科学的背景知识,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种材料适合某种打印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构建一个关于3D打印原理的完整知识体系,让我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

拿到这本《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重的体量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上的3D打印作品立体感十足,色彩过渡自然,瞬间就勾起了我对3D打印这个前沿技术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虚拟模型变成实体物件的过程感到着迷,而这本书似乎就是我探索这个神奇世界的一把钥匙。翻开扉页,作者序言里那种对技术的热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这本书是否能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毕竟我并非专业背景,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一步步了解3D打印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如何将一堆数字信息“打印”出来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切片、路径规划、材料挤出或者固化,是否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之前也看过一些零散的文章和视频,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成体系。这本书的目录看上去非常详尽,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让我相信它能够填补我在知识上的空白。我特别期待在“原理”部分,能够看到关于不同3D打印技术(如FDM、SLA、SLS等)的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最适合的应用场景。这对我未来是否要涉足3D打印的某个领域,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对打印材料的介绍,现在市面上的打印材料种类繁多,各有千秋,了解它们的特性,比如强度、柔韧性、耐温性、生物相容性等等,对于选择合适的打印技术和实现特定的应用目标至关重要。如果这本书能够对此有细致的阐述,甚至提供一些材料选择的建议,那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

对于《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其“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示出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所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并且能够深入分析这些创新的技术基础和潜在价值。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介绍3D打印在复杂几何形状制造上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如何在航空航天(如发动机叶片、轻量化结构)、汽车制造(如高性能零部件、定制化内饰)等领域得到体现。我特别关注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比如个性化植入物、手术导板、假肢、牙科矫正器等,以及这些应用如何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生物打印的深入介绍,例如组织工程、器官打印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此外,我也对3D打印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感到好奇,比如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桥梁等,这是否能够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实现更具创意的设计?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3D打印技术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挑战,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书中能够对3D打印在不同行业中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那将更加具有启发性。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本身就预示着它将是一本涵盖面非常广博的专业读物,作为一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3D打印的“前沿”和“未来”的视角。我不满足于仅仅了解现有的技术和应用,更希望能够窥见3D打印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一些新兴的3D打印技术,例如多材料打印、生物打印、纳米打印等,它们的前景如何?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是否会有人工智能与3D打印结合的趋势?这种结合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例如,AI是否能帮助优化打印参数,提高打印成功率,甚至实现自主设计?我也对3D打印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其他前沿技术的融合非常感兴趣,这种融合将如何催生出更智能、更高效的制造模式?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3D打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讨论?例如,如何利用3D打印实现资源节约、减少浪费,甚至利用回收材料进行打印?我对书中是否会提及3D打印在太空探索、深海探测等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抱有极大的期待,这些高难度的挑战将如何被3D打印技术所克服?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介绍,更能引发我对3D打印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甚至能为我指明一些可能的学习和研究路径。

评分

我对于《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最看重的是其“原理”部分能否提供足够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让我对3D打印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3D打印技术的分类,例如按照成型原理可以分为熔融挤出成型(FDM)、光固化成型(SLA/DLP)、粉末床熔融(SLS/SLM)、材料喷射成型(Material Jetting)等,并且对每种技术进行深入的原理剖析,包括其基本的工作流程、关键的物理化学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组成和核心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材料科学的背景知识,解释不同3D打印材料(如聚合物、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它们与打印工艺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什么某些材料适合高温打印,而另一些则需要光敏固化。我还会关注书中对3D打印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科学原理的讲解,例如流体力学、热力学、光学、材料力学等,以及这些原理如何影响打印件的成型过程和最终性能。如果书中能够通过详细的公式、图表和实验数据来佐证其论点,并且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那将大大增加其学术价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坚实的3D打印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

评分

拿到《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我的目光首先会被书中的“应用”案例所吸引。我一直相信,技术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价值。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真实、有说服力的应用案例,并且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案例背后的技术逻辑和商业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介绍3D打印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具体应用,比如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行业的原型制作、小批量生产、定制化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这些应用是否能够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性能?我还会关注3D打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例如个性化医疗器械(如假肢、助听器、牙科植入物)、手术规划模型、生物打印(如组织工程、器官打印)等。这些应用是否能够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方案?此外,我还会关注3D打印在消费品、艺术、建筑、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比如定制化家居、个性化服装、数字艺术品、3D打印建筑、STEAM教育工具等。我希望书中不仅能罗列这些案例,更重要的是能深入分析3D打印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这些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或者采访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足以让我窥见其内容的深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阐释3D打印技术的。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技术”部分的解读,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关乎实际操作和工程实现。我期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主流的3D打印技术,比如熔融沉积成型(FDM)、光固化成型(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等等,并且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而是要深入到每种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关键设备组成、工艺参数的设定,以及它们在精度、速度、材料兼容性方面的差异。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打印头的工作方式、激光的作用机制、材料的融合过程,甚至是层层叠加的细节。对于我这样的技术爱好者而言,了解这些“硬核”的内容,才能真正掌握3D打印的精髓。我还会仔细审视关于3D打印软件的部分,包括建模软件(如CAD软件)的操作要点,切片软件(如Cura、Simplify3D)的各项功能和设置,以及后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软件操作指南,甚至是案例分析,那将极大地提高我的学习效率。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对于3D打印机的结构解析,了解不同类型打印机的机械构造、控制系统、传感器应用等,这有助于我理解打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为日后的维护和升级打下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解答我心中关于3D打印硬件和软件的种种疑问,让我能够更自信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评分

对于《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我最期待的部分无疑是其“应用”的章节。我知道3D打印早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新奇玩意,而是深入到各行各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本书能否真正展示出3D打印的无限可能,是我评判其价值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航空航天到消费品设计、艺术创作、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案例。例如,在工业领域,它是否能详细介绍3D打印在原型制作、模具制造、定制化零部件生产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如何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在医疗领域,我特别想了解3D打印在个性化植入物、手术导板、解剖模型、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是否已经成为制造轻质高强部件的关键技术,以及它在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方面的作用。此外,我也对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感到好奇,它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3D打印如何被用于制作教学模型、科学实验器材,甚至是如何在STEM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希望这些应用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支撑,以及3D打印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甚至能够探讨3D打印在未来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评分

拿到《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我非常期待其在“技术”部分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信息,能够指导我在实际操作中少走弯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3D打印的整个工作流程,从三维建模到最终成品。在建模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关于主流3D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 Fusion 360, Blender等)的基本操作指南,以及如何创建可供3D打印的模型,包括关于模型精度、细节表现、文件格式(如STL, OBJ)的要求等。在切片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切片软件(如Cura, Simplify3D, PrusaSlicer等)的各项功能和参数设置,比如层高、填充密度、打印速度、支撑结构、底座类型等,以及这些参数如何影响打印件的质量、强度和打印时间。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调参”的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解释不同参数设置对打印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模型特点和材料要求来优化打印参数。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3D打印机的维护和保养的介绍,比如如何清洁打印头、维护运动系统、校准平台等,这些是保证打印机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常见打印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那就更加实用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边的“3D打印操作手册”,让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评分

作为一名对3D打印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拿到《3D打印原理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最关注的还是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干货”,尤其是在“技术”部分,我希望能够获得一些非常实用、能够指导我实际操作的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3D打印技术(如FDM、SLA、SLS、DLP等)的工作原理,并且不仅仅是概念性的介绍,而是要深入到具体设备的结构、关键组件(如打印喷头、激光器、光固化树脂槽、电机、传感器等)的功能和工作方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不同打印机型号的选择建议,以及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例如,不同类型的打印机在精度、速度、材料兼容性、维护成本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适合什么样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我还需要了解关于3D打印材料的详细信息,包括不同种类材料(如PLA、ABS、PETG、TPU、树脂、尼龙粉末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机械性能(强度、韧性、弹性、耐温性等)、储存要求,以及它们的打印设置参数。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不同材料的打印参数参考表,或者一些“调参”的经验分享,那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此外,我还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3D打印“后处理”的介绍,例如支撑结构的移除、打磨、抛光、上色、粘合等,这些步骤往往是决定最终打印件质量的关键。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技巧,帮助我做出更精美的3D打印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