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支招:精准防治骨质疏松

名医支招:精准防治骨质疏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组 编
图书标签:
  • 骨质疏松
  • 骨骼健康
  • 预防保健
  • 医学科普
  • 健康指导
  • 名医经验
  • 疾病防治
  • 中老年健康
  • 养生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672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597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上海市医学会百年纪念科普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40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1、名医指南:本书作者全部为上海骨质疏松领域的一线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有“骨松”隐忧的读者,去找他们就医,没错的!

2、快速自测:本书提供了可供自测的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表、一分钟简易筛查表,富钙食物一览表、常用药物指南等,帮助读者快速、方便地查阅相关资料,绝对实用!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读经典”,由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专家们执笔,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症的概念、防治原则、认识误区、研究进展等。尤其针对老人、女性这两大高危人群编写,读者可以从中全面地了解骨质疏松症这一“寂静杀手”,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骨骼保障计划。

第二部分“问名医”,由全市骨质疏松专科的一线专家们解答临床上患者关于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种种疑问,包括检测指标、药物和疗程、相关疾病、复查和预测等等。尤其对读者普遍关心的骨密度、钙剂补充、激素替代治疗等,设立了专门的章节来解答。

第三部分“微辞典”,包括可供普通读者自测的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表、简易筛查表,以及富钙食物一览表、常用药物指南等。这些表格能帮助读者快速、方便地查阅相关资料,切实地做好骨质疏松防治。


  

作者简介

章振林教授目前担任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近年来,以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科技部973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1项及多项上海市科委及卫计委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73篇,发表在Am J Hum Genetics、JBMR、JCEM、BONE和Osteoporosis Int等杂志。2008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完成因“骨质疏松和单基因骨病的遗传机制和临床应用”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录

CHAPTER ONE

读经典

1



老人篇


一、 你了解自己的骨骼吗

二、 “老骨头”为啥不经碰

三、 老人骨质疏松,防重于治

四、 骨质疏松症防治正误观

五、 老人们要警惕“寂静的杀手”

六、 “贱骨头”的前世今生

七、 人老了是否都会得骨质疏松症

女性篇


八、 女性的生命周期和骨老化

九、 强肌健骨做“坚强”女人

十、 女性保护骨质,怎么做最好

十一、 更年期带来的不仅是骨质疏松

十二、 更年期后为什么老是骨折

十三、 过度防晒是骨质疏松症元凶之一

防治篇


十四、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四驾马车”

十五、 身高变矮,敲响骨质疏松症的警钟

十六、 对骨质疏松症,补钙要科学

十七、 单纯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症

十八、 钙和维生素D: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好搭档

十九、 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钙误区”

二十、 治骨质疏松要法: 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二十一、 服骨化三醇,不可过量补钙

二十二、 骨折患者身在病中不知病

二十三、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优点

二十四、 预防家中老人跌倒的小细节

二十五、 中医传统功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碰撞: 五行健骨操

CHAPTER TWO

问名医

2

骨质疏松易感因素



1.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2. “老缩”是正常现象吗

3. 骨质疏松症会遗传吗

4.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5. 女性为什么比男性易得骨质疏松症

6. 从来没有骨折过,骨密度低要紧吗

7. “瘦人筋骨好”,这句话对不对

生化指标和骨转换指标检测


8. 什么是骨代谢标志物

9. 进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有什么价值

10. 依靠骨代谢标志物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吗

11. 患者留血、尿标本时有什么要求

12. 骨转换指标可以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吗

13. 判断维生素D水平为什么用25(OH)D,不用1,25(OH)2D

14. 为什么骨质疏松症患者要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5. 骨质疏松症患者为什么要检测常规生化指标

骨密度检测


16. 什么是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

17. 双能X线骨密度仪能检查什么

18.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的适应证

19.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对人体健康有害吗

20. 孕妇可以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吗

骨质疏松

密切

相关

的内分泌疾病


21.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骨折风险怎样

22.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正常就没有骨质疏松症吗

23. 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需要排除哪些内分泌疾病

24.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为什么容易骨折

25.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怎么会出现高血钙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骨质疏松


26. 类风湿关节炎为什么会造成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27. 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防治继发骨质疏松症,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28. 强直性脊柱炎等引发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选择药膳

29.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怎样锻炼关节

30.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严重骨质疏松症怎么治

31.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手术治疗吗

32.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补钙会加重脊柱硬化吗

33. 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多晒太阳吗

34. 红斑狼疮患者如何防治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35. 如何预防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治疗药物和疗程


36.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37. 双膦酸盐适合治疗哪些骨质疏松症患者

38. 降钙素治疗适合哪些骨质疏松症患者

39.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有不良反应吗

40. 口服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多长时间

41. 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用几年

42.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程需多久

4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多长时间

44.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能用多长时间

45.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吗

中医中药


46. 骨质疏松症怎么“治未病”

47. 哪些药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

48. 骨质疏松症患者是否适合中医传统功法锻炼

49. 年过五旬后如何养生防骨质疏松

50.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好的方法

51. 骨质疏松症是因为“肾虚”吗

52.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有哪些

53. 针灸、推拿能否改善骨质疏松症

54. 冬令进补对骨质疏松症是否有作用

钙和维生素D


55. 这么多钙剂,该如何选择

56. 什么时候服用钙剂最好

57. 补钙会容易得结石吗

58. 补钙会加重骨质增生吗

59. 钙片吃多了会引起骨脆性增加吗

60. 补钙会引起血管钙化吗

61. 骨质疏松症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靠饮食获取可以吗

62. 如何选择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

63. 活性维生素D是怎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

64. 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系吗

65. 治疗骨质疏松症如何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66. 儿童和老年人该如何补钙和维生素D

激素替代治疗


67. 骨质疏松症与更年期有关系吗

68. 吃雌激素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吗

69. 什么时候开始吃雌激素比较安全

70. 吃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症还需要补充钙片吗

71. 绝经女性什么时候需要检查骨密度

72. 没有围绝经期的表现,为了保护骨质,可以吃雌激素吗

73. 绝经10多年了,还能吃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症吗

复查及疗效判断


74. 骨质疏松症患者为何需要定期复查

75. 为什么骨质疏松症需长期治疗

76.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甚至骨密度下降

77. 如何更早知道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是否起效

78. 骨质疏松症治疗期间又发生骨折就是治疗失败吗

79. 骨密度监测需要在同一家医院做吗

80. 骨质疏松症治疗停药后还需要定期评估吗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和康复


81. 骨折患者术后怎么做康复训练

82. 骨折的现场怎么进行急救处理

83. 骨折有哪些中晚期并发症,如何预防

84. 外伤后怎么判断是否有骨折

85. 怎么判断骨折是否已经愈合

86. 如何对待“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87. 骨质疏松症不同部位骨折的治疗选择有区别吗


强健肌肉强壮骨骼


88.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89. 为什么肌肉发达的人骨密度也高

90. 肌肉的活动对骨骼有好处吗

91. 骨骼有疾病会影响肌肉的功能吗

92. 什么叫肌肉减少症

93. 肌肉减少、肌肉萎缩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吗

94. 如何预防肌肉减少

95. 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下降会影响骨密度吗

96. 如何测试肌肉功能和平衡功能

97. 有什么方法可以测试肌肉的健康情况

98. 如何增强肌肉功能来促进骨骼的健康

99. 预防骨质疏松症,“从小练起”效果更好吗

放射接触与骨健康


100. CT检查骨密度的利与弊有哪些

101. 如何防治肿瘤放疗相关的骨丢失

102. 肿瘤骨转移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注意点是什么

103. 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对骨代谢有什么影响与关系

饮食营养与骨质疏松


104. 饮食营养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有什么关系

105. 骨质疏松症防治中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06. 就维生素D和钙而言,药补与食补哪个效果更好

107. 地中海式饮食能降低女性骨质疏松症风险吗


CHAPTER THREE

微辞典

3


一、 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简表

二、 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问卷

三、 富钙食物一览表

四、 骨质疏松症常用药物


1. 阿仑膦酸钠片

2. 阿仑膦酸钠维D3片

3. 阿仑膦酸钠肠溶片

4. 利塞膦酸钠片

5. 唑来膦酸注射液

6. 盐酸雷洛昔芬片

7. 特立帕肽注射液

8. 依降钙素注射液

9.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

10. 骨化三醇胶丸

11.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片

12. 替勃龙片

13. 四烯甲萘醌软胶囊

14. 碳酸钙D3片

15. 骨碎补总黄酮胶囊

16. 仙灵骨葆胶囊

17. 金天格胶囊


精彩书摘

一些患者看骨质疏松症门诊,常常冲着钙片去。门诊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什么钙片?吃几片?”其实,应尽可能通过膳食来达到补钙。含钙比较丰富的食物有:奶类、鱼类、肉类、豆类及一些海产品等。但首选是奶制品。一毫升牛奶,含有一毫克钙,一瓶227毫升的牛奶就含有227毫克钙;而一公斤排骨加一公斤水,用高压锅烧一小时,骨头汤里只有10毫克钙,大部分为脂肪。也许有人因乳糖酶缺乏,喝了牛奶会拉肚子,那可以先吃点碳水化合物再喝,也可以用酸奶和其他奶制品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吃得太咸也会造成钙流失。膳食中如果钙摄入量不足,应改变膳食结构,进食富含钙的食物,避免偏食。

我国2002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査”中指出:“全国城乡平均每天钙摄入量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量的41%”。根据我国营养学会对不同年龄段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青少年1000~1200毫克/天、成年人800毫克/天、绝经后老人1000毫克/天计算,均不到推荐摄入量的50%。因此每天需要在膳食之外再补充钙600毫克左右。各种钙制剂的吸收率是差不多的,一般在32%左右,目前常用的钙源是碳酸钙,其含钙量及溶解度均较高,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


前言/序言

上海市医学会成立于1917年4月2日,迄今已有100年的悠久历史。成立之初以“中华医学会上海支会”命名,1932年改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91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医学会”并沿用至今。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从成立之初仅13人的医学社团组织,发展至今已拥有288家单位会员、22000余名个人会员,设有92个专科分会和4个工作委员会,成为社会信誉高、发展能力强、服务水平好、内部管理规范的现代科技社团,获评上海市社团局“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科协“五星级学会”。

穿越百年历史长河,上海市医学会始终凝聚着全市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信息畅通、科技创新的优势,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每一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均很好地体现了学会的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在“凝聚、开放、服务、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学会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要求“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要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等。上海市医学会秉承健康科普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践行社会责任,组织动员广大医学专家积极投身医学科普创作与宣传教育。

近年来,学会重点推出了“健康方向盘”系列科普活动、“架起彩虹桥”系列医教帮扶活动和“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项科普品牌。通过科普讲座、咨询义诊、广播影视媒体宣传以及推送科普文章或出版科普读物等多形式、多渠道,把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转化成普通百姓需求的健康科普知识,社会反响良好。配合学会百年华诞纪念活动,期间重点推出了百场科普巡讲活动和百位名医科普咨询活动。上海市医学会以其卓有成效的科普宣教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荣获上海市科委颁发的“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组织)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医学科普单位”和“全国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成为上海市科协“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百家示范单位之一。

为纪念上海市医学会成立100周年,同时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们集中上海医学界的学术领袖和科普精英编著出版这套科普丛书,为大众提供系统的医学科普知识以及权威的疾病防治指南,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在这套丛书里,读者既可以“读经典”——呈现《再造“中国手”》等丰碑之作,重温医学大家叱咤医坛的光辉岁月,也可以“问名医”——每本书约有100名当代名医答疑解惑,解决现实中的医疗、健康困扰。既可以通过《全科医生,你家的朋友》佳作,找到你的家庭医生,切实地感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努力给大众带来的健康保障;也可以领略《从“削足适履”到“量身定制”——医学3D打印技术》《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如何》等医学前沿信息,感受现代医学科技进步带来的福音。

经典丰满的内容,来源于团结奋进、齐心协力的编写团队。这套丛书涉及上海市医学会所属的50余个专科分会,编委达2000余名,参与编写者近5000人,堪称上海市医学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科普创作。我相信,每一位参与科普丛书的编写者都将为在这场百年盛典中留下手迹,并将这些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给社会大众而引以为荣。

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向所有积极参与学会科普丛书编著的专科分会编委会及学会工作人员,向关注并携手致力于医学科普事业发展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源梦百年、聚力同行,传承不朽、再铸辉煌。愿上海市医学会薪火不熄,祝万千家庭健康幸福!

上海市医学会 会长

2017年5月



《名医支招:精准防治骨质疏松》是一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科学、实用、易懂的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导的健康读物。本书集合了多位在骨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等领域的资深医学专家,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骨质疏松这一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 本书的核心目标在于帮助读者“精准防治”,这意味着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健康建议,而是强调个体化的评估、诊断和干预。从了解骨骼健康的基础知识,到识别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再到掌握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健康管理工具。 本书的结构安排力求循序渐进,内容丰富且具有条理性。 第一部分:认识骨骼的“沉默杀手” 骨骼的生命周期与健康密码:本章节将带领读者走近骨骼,了解其从生长发育、成熟到衰老的全过程。我们将详细介绍骨骼的生理结构,如骨密度、骨转换、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平衡等关键概念。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读者认识到骨骼健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维持的结果。我们将通过生动的图表和形象的比喻,解释为什么年轻时打下的“骨骼基础”至关重要,以及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如何悄然发生变化。 骨质疏松:不止于“脆”:本章将深入剖析骨质疏松症的本质。它不仅仅是骨头变脆,更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核心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最终导致骨骼脆弱,极易发生骨折。我们将详细解释骨质疏松的定义、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以及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本书将重点强调骨质疏松的“沉默性”,即在发生骨折前,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其危害性所在。 谁是骨质疏松的“潜在患者”?——风险因素深度解析:本章节将详细列举并深入分析导致骨质疏松的各种风险因素。这包括: 不可控因素:年龄增长、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家族史、种族(例如白人和亚洲人风险较高)、过早绝经、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等。 可控因素: 营养不均衡: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核心问题。我们将具体分析膳食中钙的来源,以及维生素D在钙吸收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况下(如孕期、哺乳期)的钙和维生素D需求量。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节食)等。我们将具体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骨骼健康。 疾病与药物:某些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某些化疗药物等)也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我们将列举常见的相关疾病和药物,并提示患者需要警惕。 “危险信号”:你是否已经出现早期迹象?:虽然骨质疏松早期常常无症状,但一些细微的身体变化也可能预示着骨骼健康亮起了红灯。本章将引导读者关注身高逐渐变矮、背部弯曲(驼背)、腰背部疼痛、不明原因的骨痛等可能的早期表现,并告知读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第二部分:科学评估与精准诊断 骨密度检测:量化骨骼健康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骨密度检测(BMD)的重要性、常用方法(如双能X线吸收法DEXA)及其原理、检测流程、结果解读(T值、Z值)以及不同人群的检测建议。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理解自己的骨密度报告,并判断是否处于骨量减少(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的范畴。 超越骨密度:全面评估骨骼健康:除了骨密度检测,本书还将介绍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以及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如FRAX模型)的应用。我们将解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并制定更个体化的防治策略。 专家问诊:与医生有效沟通的技巧:本章将为读者提供与医生交流的实用建议,包括就诊前需要准备的信息、就诊时应向医生提出的问题、如何理解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及如何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治疗方案制定中来。 第三部分:构筑坚实的“骨骼防线”——精准预防 营养,骨骼的“生命线”: 足量钙的智慧摄入:详细列举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并提供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需求的个体化钙摄入量建议。探讨补钙产品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维生素D:钙吸收的“催化剂”:强调阳光照射在维生素D生成中的重要性,以及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群体,将介绍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包括剂量、剂型和使用周期。 均衡膳食,全面呵护:除了钙和维生素D,本书还将提及其他对骨骼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K、镁、锌等,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动起来,让骨骼更强壮: 运动的“处方”:详细介绍适合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骨骼健康运动。重点介绍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爬楼梯、跳舞)和抗阻训练(如举重、弹力带训练)对增加骨密度的益处。 安全运动,规避风险: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以及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微调”与“大改变”: 戒烟限酒,刻不容缓:详细阐述吸烟和过量饮酒对骨骼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戒烟限酒建议。 远离“骨骼杀手”: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并避免可能对骨骼健康造成危害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 关注日常安全,预防跌倒:针对老年人群体,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改善居家环境,提高居住安全性,以有效预防跌倒——这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如何防滑、选择合适的鞋具、安装扶手等。 第四部分:战胜骨质疏松——科学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多种选择,精准用药: 抗骨质疏松药物家族:本书将详细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RANKL抑制剂等。 药物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每类药物进行深入剖析,解释其作用原理,明确其适用人群(如针对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等),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潜在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强调药物治疗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骨密度水平、骨折风险、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坚持规律用药,并就可能遇到的用药疑问进行解答,强调依从性对于疗效的重要性。 非药物治疗的辅助与补充: 康复锻炼与运动疗法:在急性骨折期或疼痛缓解期,如何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以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对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综合管理。 骨折后的应对与康复: 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识别与处理:重点介绍脊柱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等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骨折后的康复与二次预防: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预防再次骨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骨质疏松的长期管理与随访: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强调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医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积极心态,拥抱健康生活:引导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疾病和谐共处,继续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名医支招”的权威性和“精准防治”的科学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读者与名医之间的桥梁,将前沿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大众易于理解和实践的健康指南。书中充满了来自临床一线的真实案例和专家们的贴心提示,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管理自身骨骼健康的“秘诀”。 本书的目标读者广泛,包括: 所有关注骨骼健康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 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者和患者。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或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 关注家人健康,希望为长辈提供科学健康指导的子女。 对骨骼健康知识有深入了解需求的广大读者。 《名医支招:精准防治骨质疏松》将成为您手中一份宝贵的健康财富,帮助您和您的家人构筑坚实的骨骼防线,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拥有健康、活力、精彩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的,当时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名医支招”这几个字,立刻就让人觉得有了专业度和可靠性,而“精准防治骨质疏松”则点明了主题,并且强调了“精准”二字,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能够指导行动的内容。我当时想,骨质疏松这个话题,在我们这个年纪(我大概是中年往上走)已经是越来越不能忽视的问题了,身边有不少长辈都有这方面的困扰,我自己也隐隐有些担忧。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信息,了解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骨质疏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骨质疏松的成因,分析不同人群的风险因素,并且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来改善骨骼健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重点突出书名,显得专业且有分量。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阅读起来触感舒适。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些视觉化的元素让原本可能比较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比如,书中对于骨骼微观结构的展示,对于钙质在人体内吸收过程的流程图,都让我对骨骼的健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骨骼健康的文章,但总觉得有些零散,不成体系,而这本书就像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把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我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专业的健康讲座之中。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易懂,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时,强调的“个体化”原则。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的人群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照搬照抄”的说明书,而是一本真正能为我量身定制健康方案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骨质疏松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我开始意识到,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都可能对我们的骨骼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注意均衡饮食,总觉得只要吃饱就行;运动也比较随意,想到就动两下。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正确的饮食结构、规律且适度的运动,对于骨骼的保养至关重要。书中的一些具体建议,比如如何选择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哪些运动方式最适合增强骨骼密度,我都认真地做了笔记。现在,我正尝试着将这些建议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希望能让我的骨骼更加强健。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就翻阅。而是先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时不时地看一眼封面,心里就觉得踏实不少。毕竟,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太多了,良莠不齐,而一本实体书,尤其是由“名医”背书的,总能给人一种安心感。我一直觉得,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而骨骼健康更是我们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方法,是可以延缓衰老,保持活力的。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骨骼健康的基础知识,比如骨骼的生长周期、钙质的吸收原理等等,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骨质疏松会发生,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来避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