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

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璐琦 编
图书标签:
  • 药材
  • 中药
  • 黄金
  • 图谱
  • 本草
  • 传统医学
  • 养生
  • 道地药材
  • 药用价值
  • 中医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50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74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道地药材是中药资源领域中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有明确本草考证依据的道地药材品种,依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常用道地药材及其产区的特征、标准及数字化”项目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已收集的药材标本,对道地药材基原、道地沿革、道地药材经验鉴别、道地药材显微鉴别、其他产区经验鉴别等相关内容及药材图片进行系统整理,汇编成册,是一本专门介绍道地药材的工具书。本书亮点为涵盖道地产区和其他产区样品图谱,附有国医大师金世元对于道地药材鉴别特征的重点点评,实用性很强,有价值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载30种道地药材,内容包括基原、黄氏道地沿革考、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产地分布数据、道地药材经验鉴别、道地药材显微图谱、金氏点评、其他产区经验鉴别,以及混淆品经验鉴别等。标本均由“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鉴定,主要来源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集标本、中药资源中心馆藏标本以及药材市场购买样品。本书共附图390张,包括道地沿革图示、药材性状、鉴别关键点和显微鉴别图等。本书图片清晰、标示精确,文字内容简明扼要,可供从事中药鉴定、资源等领域研究的工作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

目录

1 亳桑皮 1


2 川贝母 6


3 川佛手 18


4 川附子 22


5 川厚朴 28


6 川黄柏 34


7 川黄连 40


8 川羌活 45


9 川天冬 50


10 川芸皮 54


11 凤丹皮 58


12 广陈皮 63


13 杭白芍 67


14 杭白术 71


15 杭白芷、川白芷 79


16 杭麦冬 85


17 化橘红 91


18 江栀子 95


19 江枳壳 99


20 姜黄 103


21 茅苍术 108


22 密银花 113


23 岷当归 117


24 热河黄芩 122


25 山西青翘 127


26 西宁大黄 130


27 阳春砂仁 135


28 云木香 140


29 昭通天麻 144


30 中宁枸杞 149


前言/序言

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一种道地药材的形成,并不是某一时期或某一个人给命名的,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通过千百年来临床验证总结而来的,其与中医学形成一个优良的理论体系,即医靠药治,药为医用。本书的编写出版,是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常用道地药材及其产区的特征、标准及数字化”的资助下,从建立的“道地药材”对照标本及图谱库中精选材料而成。黄璐琦院士通过文献考证,对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并组织参加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同道广泛收集标本。标本收集不易,除来源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外,还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馆藏标本、药材市场购买样品等。“道地药材”对照标本均由金世元教授鉴定,保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标本馆。金世元教授从事中医药事业至今已有77年,2008年被评为“首都国医名师”,2014年被评为“国医大师”,他在道地药材鉴定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精辟总结。“道地药材”对照标本蕴含着的中药文化底蕴,代表了老一辈中药专家在“道地药材”方面的认知和感悟,对此我们应该继承传承。因此,将“道地药材”对照标本图谱命名为“黄金”图谱。


本书依据历史公认道地药材精选了30个品种,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详述其基原、历史沿革、性状鉴别经验以及与其他产区药材的区别等。其中,“基原”叙述道地药材的品种来源及产地加工,对具有道地特色的加工技术给予了详细说明;“黄氏道地沿革考”详述道地药材产区的发展变化,附图标记历史记载的分布产区和道地产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产地分布数据”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统计,该药材产地分布情况描述,目前普查已开展全国31个省938个县,但因为数据为实时填报,可能会出现某种药材重点产区没有注明,特此提示;“道地药材经验鉴别”详述道地药材的传统性状鉴别特征;“金氏点评”详细阐述了金世元教授对相关道地药材产地和质量的指点和评述,体现了道地药材的精髓;“其他产区经验鉴别”言简意赅地叙述了其他产区药材的质量特点;“历史品种经验鉴别”介绍历史上存在但现在已经消失且公认质量很好的药材品种,此项对于研究和恢复经典的“道地药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另还设有“混淆品经验鉴别”“其他经验鉴别”等项。


本书附图390幅,包括药材性状及鉴别关键点图片和显微图片。所有图片均为首次发表,显微图片均由相应道地药材标本制作而成。本书对于从事中药生产、经营、检验、科研、教学等人员来说是一本较有价值的参考书。


编委会


2017年6月



《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科学阐释和精美呈现中华道地药材的图谱类专著。全书以“道地”为核心,以“黄金”为喻,精粹中医宝库中的珍贵瑰宝,通过严谨的考证、详实的论述和高清的彩图,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道地药材的全面认知框架。本书不仅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现代药学研究与应用的有益探索。 第一部分:道地药材的源起与传承 1. “道地”概念的深刻内涵 “道地”二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它并非简单的地理标志,而是涵盖了特定的产地环境、优良的物种特性、传统的人工栽培与采收技艺,以及长久以来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疗效认可。本书将深入剖析“道地”概念的多维度意义,从历史沿革、学术演变、地域文化等多个视角,展现其在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我们将追溯“道地药材”概念的早期萌芽,探讨历代医家和本草学家对此的论述,例如《神农本草经》中对药材产地的记载,以及明清时期本草学发展的里程碑式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对药材产地、性状、功效的详细辨析,为“道地”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道地药材的科学标准与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道地药材的评价已不再局限于经验传承,而是融入了现代科学的量化分析。本书将介绍当前对道地药材进行科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地理环境因素: 分析土壤、气候、水分、海拔、光照等环境因子如何影响药材的生长与品质,并以案例说明特定地理环境为何能孕育出优质道地药材。例如,秦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如何造就了道地的黄连;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如何促成了川贝母的优良品质。 遗传与物种特性: 阐述不同道地药材的物种鉴别、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基因层面的研究如何支撑其道地属性。我们将探讨同一植物不同变种或品种在道地性上的差异,并分析杂交与选育在维持和提升道地药材品质中的作用。 有效成分含量与生物活性: 引入现代药理学和植物化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对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解读这些成分与药材功效之间的科学关联。例如,分析某地出产的党参所含的皂苷类成分,与产自其他地区的党参相比,其含量为何更高,从而解释其补中益气功效为何更为显著。 加工炮制工艺: 详细阐述传统炮制技艺(如炒、炙、蒸、煮等)在形成道地药材独特品质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现代科学解释其背后的机理。我们将探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乃至毒性的影响,以及为何某些炮制方法仅在特定地区流传并成为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环节。 3. 道地药材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意义 道地药材不仅是医药宝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将探讨道地药材在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民俗风情、地方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文化象征与地域特色: 分析特定道地药材如何成为某一地域的文化名片,例如“药都”樟树的千年药业历史,或是“千年人参,味道人参”的品牌故事。我们将挖掘与道地药材相关的民间传说、诗词歌赋、文学作品,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方经济的支柱: 阐述道地药材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包括种植、加工、流通、旅游等多个环节,并探讨如何通过发展道地药材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我们将聚焦一些成功的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视野下的道地药材: 探讨道地药材在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国际化,让中华道地药材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 第二部分: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 本部分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将精选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以“黄金”之喻,对其进行系统、精美的图文解读。每一味药材的介绍都将遵循严谨的科学逻辑和详实的考证,力求呈现其最“道地”的一面。 1. 药材的“黄金”标准:道地鉴别要点 对于每一味收录的道地药材,本书将聚焦其最关键的鉴别特征,如同鉴定黄金的成色一般,力求精准。 原植物形态图(高清)与特征描述: 提供药材来源的植物高清彩图,并详细描述其根、茎、叶、花、果等形态特征,强调与非道地品种的差异。例如,在介绍当归时,会清晰展示其“三岐”的独特根部形态,与非道地产的区分。 药材实物图(不同规格与炮制品)与性状鉴别: 呈现药材的真实面貌,包括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药材,以及经过传统炮制后的形态变化。详细描述其颜色、气味、质地、断面特征等,并辅以专业术语,便于读者辨识。例如,对不同产地的熟地黄进行对比,展现其在炮制后的色泽、质地、油润程度上的差异。 显微鉴别特征: 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显微鉴别特征,如细胞结构、导管、纤维等,为专业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成分分析图谱(示例)与含量对比: 选取典型有效成分,通过色谱图等形式直观展示道地药材的化学组成特征,并可辅以与其他非道地产药材的含量对比,以科学数据支撑其“道地”性。 2. “黄金”药材的功效与应用:源远流长与现代发展 深入阐释道地药材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传统功效与主治: 依据经典本草学理论,详细阐述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并结合历代医家的临症经验,展现其在临床上的经典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 梳理国内外最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介绍其对道地药材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进行的科学验证,并解释这些活性与传统功效的内在联系。 临床应用与验方精选: 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疗效确切的临床验方,并对处方组成、用法用量、疗效评价等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在介绍人参时,会展示其在治疗气虚、体虚等病症的经典方剂,并提及现代研究中其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3. “黄金”产地的地理人文:生态密码与文化印记 深入探究道地药材的“道地”之源,揭示其生长环境的独特之处。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详细介绍道地药材的核心产区,包括其地理坐标、海拔高度、气候类型(年均温、降雨量、光照)、土壤特征(pH值、有机质含量、矿物质组成)等。 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探讨特定生态环境(如森林、山地、草原、湿地等)如何影响药材的生长周期、代谢产物,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品质。 道地药材的栽培与采收技艺: 介绍当地传承千年的栽培、管理、采收、初加工等特色技艺,这些技艺往往是形成道地药材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例如,关于“北沙参”的栽培,会详细介绍其对土壤、光照以及种植密度等的要求,以及当地农民特有的移栽技术。 地域文化与传说: 挖掘与该道地药材相关的地域文化、历史故事、传说轶事,展现其背后的人文情怀和历史积淀。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对象 《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 对中医药从业者: 提供权威、科学的道地药材鉴别依据、药理知识和临床应用指导,帮助其提高诊疗水平。 对中药材研究者: 提供翔实、深入的研究素材,为道地药材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对中药材生产者与经营者: 成为识别、鉴别、优选道地药材的重要参考,助力品牌建设与质量控制。 对健康养生爱好者: 普及道地药材的科学知识,引导理性消费,助力健康生活。 对传统文化爱好者: 展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民族瑰宝。 本书将通过精美的插图、清晰的结构、严谨的论述,力求将“道地药材”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以最“黄金”的姿态,呈现给广大读者,使其深刻理解并珍视这份源远流长的健康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药材“道地性”的参考书。《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这本书,确实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药材的形态,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何某种药材在特定地区生长出来的品质最佳。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产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例如,对于同一种药材,它会对比不同产地的HPLC图谱,展示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解释这些差异带来的临床应用上的区别。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加上清晰易懂的图文结合,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道地”二字的科学依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本书对那些希望深入研究药材品质控制和产地鉴定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封面上“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几个大字,透露着一种专业和权威,但又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著作,反而多了几分艺术气息。“黄金”二字更是点睛之笔,仿佛在暗示这本书所涵盖的药材都是价值连城、药用价值极高的精品。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的纸质非常考究,触感柔滑,印刷色彩饱满,图片细节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尤其是那些药材的插图,色彩自然,形态逼真,仿佛我置身于药材的原产地,亲眼看到它们在阳光下舒展叶片,或是根系深深扎入泥土。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药剂师或中医,但从这些精美的图谱中,我似乎已经能感受到这些道地药材的生命力,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古老智慧。这本书不光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感悟。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图片质量上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市面上少有的高水准。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药材的书籍,但很多图的清晰度不够,或者拍摄角度单一,很难真正看清楚药材的细微特征。这本书的插图,无论是整体形态、局部细节,还是切面、根须,都拍摄得极为清晰,色彩还原度也很高,甚至能看到药材表面的纹理和光泽。这对于我们辨识药材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书中标注的各种药材特征的放大图,以及一些伪品的对比图。这种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大大降低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误判的可能性。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它教会我如何用“眼睛”去识别,用“心”去感受,从而真正掌握辨别道地药材的本领。

评分

这本《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图谱,不如说是一本充满故事的书。我一直对传统中医药很感兴趣,但往往接触到的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药材时,不仅仅是罗列药性、功效,更会穿插一些关于这种药材的产地历史、人文传说,甚至是一些采药人或老中医的经验之谈。这些生动的小故事,让原本可能略显冰冷的药材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更加理解为什么这些药材会被誉为“道地”。比如,读到关于某个药材的生长环境极为苛刻,需要特定的土壤、气候和海拔才能孕育,我便能想象到药农们是如何辛勤耕耘,才将这份“黄金”般的馈赠带给我们。这种将知识与情感、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

评分

这套书的设计理念非常人性化,我感觉到编者在编撰过程中,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首先,它的内容组织逻辑清晰,从宏观的产地介绍,到微观的药材形态,再到具体的药性功效,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很容易让人理解和吸收。其次,语言表达生动形象,避免了过于晦涩的术语,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阅读。书中的排版也非常舒适,文字大小适中,留白恰当,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压迫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章节的末尾,经常会提供一些小贴士或者相关的知识拓展,比如关于某种药材的储存方法,或者与它相关的养生小常识,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且贴心的内容,让阅读过程更加丰富有趣,也更能体现出“道地药材”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