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梳理了3—6岁幼儿科学领域发展的特点和关键经验
★ 提供了通过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关键经验发展的教育与教学策略
★ 配有专家讲座与优秀教学示范活动的光盘
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梳理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系统论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以大量的活动案例引导教师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去理解儿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关键经验的建构,并为教师设计适宜的科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可供教师直接参考使用。
第一章 科学与幼儿
第一节 科学观与幼儿科学教育
一、什么是科学
二、科学观的改变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 幼儿的科学学习
一、幼儿的科学经验
二、幼儿学科学的特点
第三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
一、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
二、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建构科学概念
三、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
四、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概述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分析
第二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原则
一、动手操作原则
二、主动探究原则
三、支架原则
四、联系生活原则
五、个别差异原则
六、整合性原则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概述
二、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节 核心科学概念
一、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关键经验
二、物质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关键经验
三、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关键经验
四、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活动
第四章 生命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集体教学活动
案例1 小鸡(小班)
案例2 橘子(小班)
案例3 水果品尝会(小班)
案例4 种蚕豆(中班)
案例5 蚕豆发芽(中班)
案例6 蝌蚪和青蛙(中班)
案例7 动物的家(大班)
案例8 蚂蚁(大班系列活动)
第二节 主题活动
案例1 找春天(中班)
案例2 种子的秘密(大班)
第三节 日常生活活动
案例1 西红柿的甜蜜收获(小班)
案例2 小蝌蚪的饲养(大班)
第五章 物质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集体教学活动
案例1 神秘的罐子(小班)
案例2 手电筒亮起来(小班)
案例3 哪种纸船沉得快(中班)
案例4 水油分离(中班)
案例5 弹性(大班)
案例6 沉浮系列活动(大班)
第二节 区域学习活动
案例1 彩色的镜片
案例2 组装小能手
案例3 传声筒
案例4 滑滑球
案例5 磁棒建构
第六章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集体教学活动
案例1 玩水(小班)
案例2 下雨了(小班)
案例3 玩沙(中班)
案例4 有趣的石头(中班)
案例5 土壤(中班)
案例6 玩空气(大班)
案例7 四季的变化(大班)
第二节 区域学习活动
案例1 岩石百宝箱
案例2 玩水
案例3 水到哪儿去了
案例4 变化的四季
第三节 主题活动
案例1 神秘的太空(大班)
案例2 大自然中的雨水(大班实录)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
案例l 小雪花(小班)
案例2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大班)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将科学教育融入其中的书籍。终于,《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出现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对“动手实践”的强调,以及对“探究过程”的尊重。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些现成的活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精神的活动。书中对于“动手操作”的指导,我尤其赞赏。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把这个东西给孩子玩”,而是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我们又该如何引导。比如,在关于“磁铁的特性”的活动中,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孩子去尝试哪些会被磁铁吸引,哪些不会。这种系统性的探索,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而且,书中对“探究过程”的尊重,让我觉得特别受用。它鼓励我们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记录、去思考。即便孩子得出的结论不完全准确,我们也要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天哪,我最近终于读完了这本《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说实话,一开始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以为会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这本书简直是给所有幼儿园老师和对儿童科学启蒙感兴趣的家长的一份宝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科学知识点,而是真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书中关于“关键经验”的梳理,我觉得特别有启发性。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生硬地把知识点塞给孩子,而是从孩子自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告诉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体验、去观察、去探索什么。比如,关于“水的变化”,它不是直接讲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气体,而是引导我们设计各种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感受。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关于“种子发芽”的活动,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亲身经历生命的神奇过程,这种亲历的体验带来的知识,远比老师单纯讲解来得深刻和有趣。而且,书里提供的活动指导也非常具体,从准备材料到活动步骤,再到可能的观察点和延伸思考,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我试着做了几个活动,孩子们都特别投入,那种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求知的光芒,真的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想”,怎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设计更有意义、更能激发他们科学探究兴趣的活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科学教育“一窍不通”但又想给孩子最好启蒙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我之前总觉得科学是很深奥的东西,只适合大孩子,或者需要很多专业器材才能开展。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提供的活动,很多都取材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比如影子、声音、风,甚至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书中对“感知与观察”这一核心经验的阐述,我个人觉得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它不是让我们去教孩子“这是什么”,而是引导我们怎么让孩子“去发现”,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感知声音”的活动,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简单的“听一听”游戏,就能让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声音的来源和特性。我以前可能就是随意地让孩子听听鸟叫、车响,但这本书引导我怎么通过设置一些小情境,比如蒙上眼睛听,或者用不同的物体敲击,来让孩子更深入地体会声音的丰富性和变化。而且,书中提出的“提问与思考”环节,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以前经常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但这本书教我,好的科学启蒙恰恰在于引导孩子自己去提问,去寻找答案。即使我不知道答案,这本书也教会我如何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去尝试,去从失败中学习。这种陪伴式的科学探索,真的让亲子关系都变得更加融洽了。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不少关于幼儿教育的书,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就是理论太抽象,要么就是活动太普通,没有太多新意。直到我遇见了这本《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我才觉得找到了“对的书”。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教”的书,更是一本“让你怎么成为更好的引导者”的书。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书中对于“分类与排序”这一经验的阐述,我觉得特别深刻。它不仅仅是让孩子把东西按颜色、形状分好,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比如,书中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给各种水果进行分类,不仅仅是按颜色,还可以按味道,按大小,甚至按它们来自哪里。这种多角度的思考,能够极大地拓展孩子的思维。而且,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它鼓励我们设计一些需要孩子们共同完成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指导,因为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觉得豁然开朗。
评分我真心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科学教育”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指南”。我之前对科学一直有点敬畏感,觉得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才能教孩子。但是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我从这种误区中解救了出来。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把“科学”拆解成了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触的“经验”,比如“测量与比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书中关于“测量与比较”的章节,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数学和科学的启蒙。一个简单的“哪个杯子里的水多”的游戏,就能让孩子理解“多少”的概念,还能初步接触到“测量”的意义。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书中更是举不胜举,从彩虹的形成到物体漂浮的原因,都给出了非常贴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解释和活动建议。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一点,就是鼓励孩子“动手去尝试”,即便“失败”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怕孩子弄脏衣服,怕他们把东西弄坏,现在我更愿意给他们机会去探索,去体验。这本书让我明白,培养一个善于观察、勇于提问、乐于探索的孩子,比单纯记住几个科学名词重要得多。
评分幼儿教师非常适用
评分很好的一本教育书籍,值得一看!
评分正版,为学校老师买的,非常不错
评分一般
评分还没有看,出版社良心出品
评分很好的一本指导书,值得一看!
评分关键经验提升必备
评分研究中,学习如何教娃美术
评分装订真烂,这咋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