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专项资助
意大利知名出版社少儿科普力作
专家作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分别为本书作推荐序
8个章节共194个实验,多学科系统展示科学的神奇与奥秘
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开始,把家变成你的专属实验室
实验后附有相关知识点介绍,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懂得更多一些
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生动展现了空气、水、声、光、电、磁、热、力等物理、化学现象以及生物、物质结构特征,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
书中的实验操作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方便孩子与家长共同操作,在游戏与互动中学习知识;实验内容贴近生活,以科学实验的形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既普及了科学常识,又培养了孩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世界万物奥秘的科学精神。
安东内拉-梅亚尼,意大利物理学家,曾经出版过数十部科学方面的著作,善于把晦涩的物理原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皮埃尔-乔治-奇特里奥,意大利著名化学家、科普作家,他致力于把高深的科学知识通过好玩有趣的实验传递给孩子,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作品曾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
孙阳雨,北京语言大学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毕业,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已出版译作《恐龙百科》《帅酷老爸带我玩历险恐龙世界》《时代瞬间:影响世界的100幅经典影像》,待出版译作《我看见的你是我自己》。
文玉婷,本科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意大利语语言与文学系,期间曾就读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米兰国立大学现代语言系。已出版译作《恐龙百科》,待出版译作《动物》、《我们一起拆盒子吧》。
空气
无所不在的空气
空气的压力
热空气与冷空气
空气与燃烧
声音
小知识
水
水的力量
水的表面
漂浮还是不漂浮?
水的形态变化
水溶液
小知识
光
光线
反射
折射
颜色
小知识
运动
从高处到低处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
克服重力
保持平衡
运动的传递
小知识
磁学
磁铁
磁极
磁力
磁与电
小知识
电学
静电
电流
电路和开关
电流效应
小知识
化学
固体、液体和气体
混合物、溶液与化合物
化学反应
分析物质
生活中的化学
小知识
感觉
视觉
触觉
听觉
味觉和嗅觉
小知识
词汇表
编辑手记
谁在挤瓶子?
需要准备
一个容积1.5升、有盖子的空塑料瓶
热水
如何操作
1将瓶中灌入热水。
2几秒钟后把水倒掉,马上盖紧瓶盖。
会发生什么?
你马上就会看到,瓶子的侧面瘪下去了,就好像有两只手在挤压瓶子一样。
为什么?
受热后,瓶内的空气轻盈而蓬松,因此内部气压要小于外部气压。挤压瓶子的正是外部气压。
俯瞰地球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球周围存在着大范围的空气对流。空气不断地从高压带(也就是冷而沉的空气所处的区域,如地球的两极)向低压带(也就是热空气上升的地方,如赤道附近)移动。这些巨大气团的移动导致了风的产生和天气的变化,因此气象学专家会仔细地研究大气的运动。
当一个地方气压偏低时,可以预见阴雨天气的形成,这是因为空气上升并凝集而形成乌云。而相反在高压地带会出现干燥的天气,因为会有风将云推出这个区域。
重心高,重心低
需要准备
一个方形纸盒,要求盒盖和盒身是连在一起的
一个大约30克重的物体
胶带
如何操作
1打开纸盒,在盒盖上用胶带固定准备好的物体,然后关上纸盒。
2将纸盒放在平面上, 有重物的盒盖在上, 轻推纸盒使之倾斜, 直到它翻倒为止。
3翻转纸盒,让有重物的一端在下,再次轻推纸盒使它翻倒。
会发生什么?
重物在上方时,一个轻轻的推力就足以使盒子翻倒。而当重物在底端时,需要的推力就要大得多,而且有时候即使盒子已经非常倾斜,松开后马上又能回到开始的状态。
为什么?
当重物处在小盒的上半部分时,小盒的重心就会更高,轻轻一推便可以让重心超过支撑基础,从而使盒子翻倒。如果重物在底部,为了使重心超过支撑基础让盒子翻倒,就需要很大的推力。事实上,在物体保持平衡的时候,经过重心的垂线总会落在支撑基础以内。
汽车的重心
机动车的设计和所有其他运载工具一样,一定会将汽车的重心放在车轮之间,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翻车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因此,汽车上十分沉重的发动机会被安在较低的位置上,尤其像双层大巴车这样较高的车辆,需要更大的稳定性才能安全行驶。最早的一批机动车不仅车速缓慢,而且也因为高度更高而不如现代的机动车稳定。
科学实验魅力无限(序一)
当惊心动魄的空中杂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你可曾想过,那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严格遵循力学运动定律;冰上运动之优美,令许多观赏者赞叹不已,谁又知道,那锋利的冰刀在冰面掠过的一瞬间,滑的不是冰,而是水……生活中充满了科学与奥秘,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无不与科学技术相关。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化学、生理……各种现象随时随地发生,而如何去认识它们,掌握它们,运用它们,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思考的问题。
由意大利引进的《玩出来的科学家》精心设计了194个简单、可操作的科学实验,生动展现空气、水、声、光、电、磁、热、力等物理、化学现象和生物、物质结构特征,读者既能从中学到科学知识,又能感受科学的神奇与乐趣。
小实验蕴含着大道理,许多复杂的问题往往能够通过简单的原理去求解,许多高新技术,往往由最基础、最简易的部件组成。比如,将热水灌入一个圆柱状塑料瓶内,几秒钟后再把水倒出并立即拧紧瓶盖,稍后会发现瓶子侧面瘪下去了,成了杨柳细腰,这是由空气热胀冷缩,瓶外空气压力大于瓶内空气压力所致。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却引出了大气环流的原理: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太阳辐射影响,冷热不均,冷的部分形成高压带,热的部分形成低压带,空气便不断地从高压带向低压带运动,进而形成风,导致天气变化,低压带处多阴雨,高压带处多干旱……同样,根据物体在水中漂浮的原理,人们发明了在水上航行的轮船和沉入深海的潜艇。
兴趣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做科学实验,就好像变魔术,玩游戏。把实验当成游戏,在游戏中完成实验,妙趣横生,其乐无穷,这对于好奇心强,又富于想象力的青少年来说,不仅能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陶冶其科学情操。许多大科学家就是从孩童时代开始就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的。科学实验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园。
中国的青少年聪明好学,积极向上,他们的身上承载着科技创新的希望。不过,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以科学为己任的中学生的人数已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少,这除了与社会价值导向有关以外,学校教育中实验课少,学生动手机会少也是一大原因。从这点看,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非常必要,一方面,应在学校多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增加这方面的体验和训练。
《玩出来的科学家》文字简练,图画精美,所设计的实验涵盖面广,基础性强,既凸显科学原理,又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需材料多是些瓶瓶罐罐、针头线脑、塑料纸张……既便宜,又简易、随手可得;操作起来有说明,有图示,有流程,不论在哪里都能进行。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齐全又可学可操作的科技指南,非常适于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技能。我预祝这本译著早日与读者见面。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光是书名《玩出来的科学家:随手能做的194个实验 [6-12岁]》就让人眼前一亮。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对世界充满疑问,也渴望动手去探索。我理想中这样的书籍,一定能提供一些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的活动。我非常关注实验的安全性以及材料的易得性,毕竟家长在选择书籍时,会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和操作的便利性。如果实验能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厨房里的食材、浴室里的用品,或者一些简单的文具,那无疑会大大增加孩子参与的意愿。而且,194个实验的数量听起来非常充实,这意味着内容会很丰富,能够覆盖到各种各样的科学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孩子在玩乐中理解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比如为什么会发生化学反应,或者某个物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成为小小科学家。
评分这本书名《玩出来的科学家:随手能做的194个实验 [6-12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积极。它巧妙地将“玩”和“科学”结合起来,暗示着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我们许多家长所追求的。尤其针对6-12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最旺盛、动手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我设想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实验,让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之处。我特别在意实验的“随手可得”性,这意味着孩子们不需要依赖特殊的设备或昂贵的试剂,而是可以利用家里已有的材料,这不仅降低了参与门槛,也培养了孩子利用身边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194个实验的数字让人感到内容的丰富度,足以让孩子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够探索不同类型的科学现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孩子在玩耍中发现科学的乐趣,建立对科学的初步认知,甚至激发他们未来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评分作为一名家长,我一直在寻找能有效引导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书籍,特别是针对6-12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既有模仿和学习的能力,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看到“玩出来的科学家”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我理解它大概的意思是,通过玩耍的方式来学习科学,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非常关注书中的实验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易操作性,毕竟如果实验过程过于复杂或者需要购买昂贵的材料,可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理想中的情况是,书中的实验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比如纸张、水、颜料、橡皮泥等,让孩子能够轻松地在家中完成,而无需家长的过多干预。同时,我希望这些实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更能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4个实验的数量也很可观,意味着内容会非常丰富,能够满足孩子持续的学习需求,并且可能覆盖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玩出来的科学家:随手能做的194个实验 [6-12岁]》听起来就充满了吸引力,尤其是“玩出来的”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能让学习变得有趣而轻松。我一直觉得,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亲身体验,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这本书所承诺的“随手能做的实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希望它提供的实验不需要复杂的道具,也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孩子在家里的餐桌上,甚至在客厅里就能完成。我非常期待书中的实验能够涉及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到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都能让孩子在玩乐中有所收获。194个实验的数量也非常惊人,这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够满足孩子持续的好奇心,并且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对科学的初步认知,并且培养他们爱上科学、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评分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有趣!我一直很想给孩子找一些能让他们动手操作、激发好奇心的读物,尤其是在6-12这个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很多科普书讲的知识点都很棒,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亲手去验证,那种学习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我特别期待这本书里的实验,是不是那种不需要太多专业器材,家里常见的物品就可以完成的?毕竟,如果实验门槛太高,孩子可能会失去兴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种能让他们从“玩”中学到科学原理的例子,比如通过小小的游戏或者制作,就能理解一些复杂的物理、化学概念。而且,194个实验听起来也相当充实,足够孩子玩上好一阵子了,也能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接触,也许还能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科学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孩子的课外书,发货快,印刷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性价比不错,值得信赖
评分孩子的课外书,发货快,印刷不错。
评分挺好的,和孩子一起做实验
评分物流快捷,商品性价比高,比超市便宜,好评!
评分趁着读书节活动买的,还不错。有时间再慢慢看。
评分孩子的课外书,发货快,印刷不错。
评分老师推荐的一本书,第一天拍的第二天就到了,京东的物流真心给力,书的印刷和纸质都十分满意,没有异味。总共拍了三十几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