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奉为“师生必读”的民国学人笔记,十万字提纲挈领,贯穿3000年国学知识;
极受欢迎的图表式结构,简明扼要、视觉直观、分析到位、便于记忆,意想不到的入门好书。
全书仅用十万字,不到两百页的篇幅贯穿起3000年的国学知识,实为难得的国学入门读物,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学者也打开了方便之门。全书分为经学、文字学、哲学、史学、文学,对于国学可谓例举无遗。本书对于国学的源流变迁叙述较详,使学者获益匪浅。非常便利于初学者阅读,仅述定论,或者仅写传说,其异议之处则从略不记。体例上,以表解的形式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梳理,极有条理,眉目清晰,易读易记。非常适合快速了解国学知识的读者。
谢苇丰
著名出版人,曾编辑出版《国学表解》(即《简明国学大纲》)、《本国史表解》(即《简明中国史大纲》)、《文字指正》、《虚字使用通释》等著作,参与点校《曾文正公集》、《十八家诗钞》等著作。
《国学表解》于1934年由九州书局出版,以其条目清晰、详略得当、视觉直观、线索明确,备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被奉为“师生必读”。
第一编 经学…………………………………………………………………………………………………1
第一章 经的概况………………………………………………………………………………………3
第二章 经的各论………………………………………………………………………………………7
第一节 《易》… ………………………………………………………………………………7
第二节 《书》… ………………………………………………………………………………9
第三节 《诗》… ………………………………………………………………………………12
第四节 《礼》… ………………………………………………………………………………15
第五节 《春秋》… ……………………………………………………………………………19
第六节 各经… ………………………………………………………………………………21
第三章 汉晋经学………………………………………………………………………………………22
第一节 汉… ……………………………………………………………………………………22
第二节 晋至南北朝… ………………………………………………………………………25
第四章 唐以后经学……………………………………………………………………………………27
第一节 隋唐………………………………………………………………………………………27
第二节 宋元明… …………………………………………………………………………………29
第二编 文字学……………………………………………………………………………………………………37
第三编 哲学… ……………………………………………………………………………………………………51
第四编 史学… ……………………………………………………………………………………………………77
第五编 文学… ……………………………………………………………………………………………………89
第一章 经的概况
一、经的意义
(1) 尊称—— 汉儒训经为常,以为经中所叙述,都是万古不可变易的道理,倘不出于圣人,
自不可以称经。
(2) 共称—— 章太炎则谓经皆写诸竹简,用丝连缀,好像用经纬以成布。是经为共称,不
必一定出诸圣人。
(3) 定论—— 清章学诚则谓经在古时,并非尊称,到了后儒,因尊崇圣人,不敢触犯,始
以经为尊。其说可为定论。
二、经的得名
(1) 追溯—— 孔子以前,没有经的名称。《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都是百家自崇其术,
假托古人,加以经的尊称。
(2)出自孔子
① 用《礼记》中的《经解》篇作证,但《礼记》为汉儒所编定。
② 用庄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一语作证,但庄周多寓言,载孔子事常出假托。
③ 用纬书“行在《孝经》”“吾作《孝经》”等语作证,但纬书本伪书。
(3) 出孔门弟子—— 孔子既死,其弟子遂述孔子口授之语以为传,后遂尊奉孔子所手定的六艺以为经。
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在梳理国学脉络方面的处理方式。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但往往被浩如烟海的典籍和纷繁复杂的流派弄得晕头转向。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流于表面,很难找到一个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入门读物。 《简明国学大纲》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像一些百科全书那样罗列所有知识点,而是非常有技巧地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思想流派的起源、发展、核心观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 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们的主要著作有哪些,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们又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强大力量。 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并且穿插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有趣的细节,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例如,在讲到儒家思想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仁义礼智信”的简单罗列,而是细致地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如何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以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后世的演变。 这种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国学不再感到遥不可及,而是仿佛有了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引领我走进国学的殿堂。 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能够清晰地把握国学的整体框架,并且对其中各个分支有了初步而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体验,莫过于它所构建的那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视角。 《简明国学大纲》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罗列和梳理,它更像是在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点缀上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巧妙地将其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让我们看到这些思想、这些文化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变迁、政治格局、民生疾苦紧密相连的。 比如,在讲解法家思想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治国方略,而是深入分析了它在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它对后世政治体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国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驱动器”和“粘合剂”的作用。 但同时,作者又非常擅长从微观的个体层面去切入,去展现这些宏大的思想是如何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比如,在讲解佛教传入中国时,作者不仅谈到了其哲学体系,更描绘了它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如何与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这种从宏大到微观的切换,让我感觉国学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切实存在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国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力,以及它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逻辑结构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碎片化阅读”爱好者量身定做的。 《简明国学大纲》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它在保持国学知识的系统性之外,又赋予了每一个章节相对独立的完整性。 我平时工作生活都比较忙,很难抽出大块时间来一气呵成地阅读一本书。 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即便我每次只能读一小段,也能收获满满。 比如,我今天可以专注于学习一下“诸子百家”中某一个流派的特点,明天又可以翻到关于“中国传统节气”的那一章节,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非常清晰明了,内容也高度概括,重点突出,基本上不需要我反复回溯之前的章节也能理解。 而且,作者在每个小节的末尾,常常会提供一些延伸性的思考或者相关典故,这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小门,让我对某个话题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深入探索。 这种“菜单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自由和高效。 我不会因为跟不上整体的进度而感到焦虑,反而能够根据自己的节奏,有选择性地去吸收知识。 这本书,让我感觉国学不再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知识花园,我可以随意地在其中漫步,采撷我感兴趣的花朵。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呈现的“易得性”和“可消化性”上做得非常到位,让国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破除迷思”方面所做的努力。 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国学的东西,在被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会经过层层“滤镜”,变得有些失真。 要么是被神化,要么是被妖魔化,很少能看到一个真实、立体、接地气的国学形象。 《简明国学大纲》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做到了“去魅”和“正本清源”。 作者在讲解很多经典概念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会先分析这些概念在历史上的不同解读,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后世所误解或曲解的。 比如,在谈到“道家”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道家等同于“隐士”、“修仙”,而是细致地阐述了老子、庄子思想中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以及道家思想在政治、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这种“溯源”式的讲解,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丰富、更复杂的道家。 再比如,在讲解一些古代的社会习俗或思想观念时,作者也常常会提醒读者,不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简单地评判,而是要去理解它们产生的历史逻辑和社会背景。 这种“历史同情”的态度,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非主流”或“不合时宜”的方面,从而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国学的全貌。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国学,它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些符号,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的活生生的文化体系。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简明国学大纲》,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老友,用一种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向我娓娓道来中国文化的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故事。这本书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风格,而是通过一种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生活化的叙述,让我感受到了国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深深根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 书中不仅仅是讲解了他们的哲学思想,更是在描绘他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体验生活,去思考人生。 比如,作者在谈到魏晋风度时,不仅仅是列举了竹林七贤的名号,更是通过一些片段,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质。 这种描绘,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穿越到了那个风流的时代,与他们一同品茗论道,赏月赋诗。 再比如,在讲解到诗词歌赋时,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分析格律和意象,而是从诗人的生活经历、情感波动入手,去解读那些千古名句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这种方式,让诗歌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 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情怀,都通过这本书,以一种温润的方式,触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情感的共鸣。
评分數学老师哭了!
评分这个当时虽然是为了凑单买的,但是到手之后觉得还不错,里面列的都比较详细,这种方式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评分从纸张、印刷上来看,正版书没问题。读这本书可以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毕竟只有300多页,没有近现代史的内容。
评分每次京东搞活动一般都会买点书来填书柜,这次也不列外。有的书觉得不错,干脆买两三本备着,届时可赠与同道中人。京东的物流还是一如既往的快,包装也比以前好多了,没有发现有损坏的。人丑要多读书,人的气质里,会藏着读过的书。希望自己买了就要经常抚摸它读懂它,不要让它孤单的在那里染尘埃。。。
评分买了很多书,因为宝宝喜欢看,京东的书质量还是值得信赖的。希望宝宝能多看书!希望京东的活动力度再大些!
评分挺喜欢这本书的,书里没气味,纸质也不错,唯一不好之处就是有一页纸没粘好,被折了起来
评分1元X1元
评分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很不错的书,孩子喜欢历史,正好对他口味,纸张质量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