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科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通关掌中宝》由医考资深专家刘应科老师组织团队亲自执笔编写。本书由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考点内容组成,由通关必背、通关点拨、通关考题组成,考点讲解详细,配以相应试题,契合学习规律,在复习的基础阶段,为考生复习打好基础。
本书章节概览:
深入讲解、细致挖掘每个考点,并配以适当的练习题,让考生在熟悉考点的同时,能适时检验并巩固知识
本书特色:
1. 独创“核心序号法”,知识学习表格化、图表化
2. 双色印刷,考点重点突出
3. 新浪微博@刘应科医考-执业医师,与名师随时互动,及时解决学习难题
4. 便携、易读,走路坐车零碎时间不浪费
刘应科
医学博士、公共营养师、国际药膳师。先后学习并工作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承担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及医院“优秀青年医师”的称号。
长期从事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医师考试、执业护士考试等医学相关考试的考试培训工作。主编医学相关考试辅导图书30余部,其中《煎煮真题》、《傲世真卷》等广受考生好评。现云集国内一流辅导教师全力打造医学考研傲世宝典全新系列图书。
在教学、培训中,讲课思路清晰、重点明确、考点凸出、预测精准,被考生誉为“押题之王”。其生动、幽默、启发式、案例式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被称为“接地气大王”。其在课上课下更能呵护考生心灵,鼓舞考生斗志,被考生亲切地称为“医考培训知心哥”。
1. 早就听过刘老师啦,今年考试,就选它了。
2. 我是之前听刘老师的课,很好,直击要点,方法性强,一般的书我是看不下去。今年就看他的书,好好学习了。
3. 刘老师的书终于上市啦。。。封皮很显眼,还是双色的。在书店看了几页,讲解得很透彻,看完我就感觉懂了。果断买起!!!
4.刘老师的书设计很贴心呢,把核心知识点都提炼出来了,大小装在口袋里很方便!
第一章职业素质(1)
第二章病史采集(3)
第三章体格检查(50)
第四章基本操作(88)
第五章辅助检查(134)
第一节心电图检查(134)
第二节X线平片影像诊断(147)
第三节X线胃肠道造影影像诊断(159)
第四节CT影像诊断(164)
第五节超声诊断(176)
第六节实验室检查(181)
第六章病案分析(224)
第一节呼吸系统(224)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259)
第三节消化系统(303)
第四节泌尿系统(包含男性生殖系统)(371)
第五节女性生殖系统(394)
第六节血液系统(417)
第七节内分泌系统(440)
第八节神经系统(455)
第九节运动系统(469)
第十节风湿免疫性疾病(486)
第十一节儿科疾病(497)
第十二节传染病(512)
第十三节其他(531)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概览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三站式考试的方式。考区、考点按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的要求设立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生在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依次通过“三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于实践技能考试后两个月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2017年起,部分省市开展了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
实践技能考试
以2017年为例,全国考试时间为2017年6月17日-6月23日,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者身体上进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
(2)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考试时间与各站分数
考站考试项目分值(分)考试时间(分钟)第一站病史采集15病例分析2237111526第二站体格检查20基本操作技能2040131124第三站心肺听诊试题1试题2影像(X线、CT)试题1试题2试题3心电图试题1试题2医德医风442223422315合计10065注: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医学综合笔试
以2017年为例。
(1)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如下: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17年8月26日和27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17年8月26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2)“一年两试”试点第二次考试时间如下:
2017年在天津市、海南省和云南省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在上述考区通过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第一次考试有违纪行为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时间为2017年11月25日-11月26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
科目类别临床执业医师比例科目基础医学综合13.33%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人文综合6.67% 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综合75%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综合5% 预防医学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
科目类别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基础科目10%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专业科目 80%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公共科目 10%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说实话,这本书的定价跟它的实际价值完全不符。我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了翻,感觉就像是把一堆零散的笔记简单拼凑起来,缺乏系统性的逻辑梳理。很多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生硬,前一页还在讲心肺复苏的最新指南,下一页突然跳到了消毒隔离的注意事项,中间缺失了大量必要的串联和解释。对于一个需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考生来说,这种东拼西凑的感觉非常糟糕。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病史采集的部分,感觉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很多现代临床思维中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技巧,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着墨。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罗列清单,而不是一个能引导你思考、帮助你融会贯通的学习工具。我希望一个“通关”系列的图书能提供更深入的剖析和更前沿的视角,而不是停留在基础知识的简单复述上。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需要我不断地去猜测作者的意图。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陈旧”。都2018年的考试了,有些临床实践的规范和指南早就有了更新迭代,但这本书里似乎还停留在好几年前的标准。比如,在某些传染病的处置流程上,我对比了官方发布的最新规范,发现这本书里引用的数据和操作细节已经落后了。这对于医学考试而言是致命的,因为考试往往紧扣最新的临床指南。而且,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也极其敷衍,仅仅是给出一个简短的病情描述,然后直接给出答案和简短的理由,完全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思维链条。我需要的是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不是机械地记忆“这个答案是什么”。这种缺乏推理过程的讲解,使得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个考前猜题的“押宝书”,而不是一个扎实的学习伙伴。我强烈建议出版社在再版时,务必进行全面的内容更新和专业性校对。
评分作为一名备考的医学生,我对于“实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在试图做成“掌中宝”的便携尺寸时,似乎牺牲了内容的深度和可读性。书本太小,导致很多关键性的表格和流程图被过度压缩,细节完全丢失,根本无法看清。例如,药物的用法用量,需要清晰地标明成人与儿童的区别,但在这种袖珍的排版下,经常需要眯着眼睛去分辨那些细如发丝的文字。更让我不满意的是,它的“自我测试”环节设计得非常不科学。测试题目的难度分布极不均匀,有些过于简单,像送分题;有些则跳跃性太大,直接考察了非常偏门的知识点,与大纲的重点权重不符。这让人很难根据测试结果来准确判断自己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低了。总体来说,它在“便携”和“实用”之间,明显偏向了前者,而牺牲了后者最重要的部分。
评分这本所谓的“掌中宝”拿到手里,我真是哭笑不得。首先得说,这封面设计简直是十年前的风格,那种大红大绿的配色,放在现在的书架上,简直是一股浓浓的“年代感”。我本来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想着能在考前快速过一遍核心知识点,毕竟名字里带着“通关”和“掌中宝”的字样,听起来就很实用。结果呢?打开后发现,内容排版极其拥挤,小字号印刷,看得我眼睛生疼。更别提那些所谓的“精炼”知识点,很多地方的表述相当晦涩,完全没有做到新手友好的目的。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理解这些临床技能的实际操作流程,有些步骤的描述,与我参加培训时学到的内容存在细微的偏差,这在考试中可是要命的疏漏啊!尤其是那些关于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的图示,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出关键的要领在哪里。买了它,感觉就像是买了个心理安慰剂,但真要依赖它来应付考试,风险实在太大了。我最后还是得翻出更权威的教材来对照确认,这“掌中宝”的定位显然没有做到位。
评分这本书的装订质量也让人担忧。仅仅使用了几次,其中几页就开始松动,书脊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痕,这让我非常担心在考场上翻阅时,会不会因为装订问题而耽误时间。在内容结构上,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实践技能”的理解过于片面。它似乎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而非实际操作中的规范和流程的掌握。例如,在涉及无菌技术或穿脱防护服的描述中,它更多的是罗列步骤,但对于操作过程中“手感”和“注意事项”这些经验性的内容,却一笔带过。这些恰恰是实践技能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点。一个真正好的“技能通关”用书,应该能通过文字或图示,将操作的“神韵”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很遗憾,这本《金榜图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它更像是一本为理论考试准备的速查手册,而不是为实践技能准备的贴身教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