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科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通關掌中寶》由醫考資深專傢劉應科老師組織團隊親自執筆編寫。本書由考試大綱要求考查的考點內容組成,由通關必背、通關點撥、通關考題組成,考點講解詳細,配以相應試題,契閤學習規律,在復習的基礎階段,為考生復習打好基礎。
本書章節概覽:
深入講解、細緻挖掘每個考點,並配以適當的練習題,讓考生在熟悉考點的同時,能適時檢驗並鞏固知識
本書特色:
1. 獨創“核心序號法”,知識學習錶格化、圖錶化
2. 雙色印刷,考點重點突齣
3. 新浪微博@劉應科醫考-執業醫師,與名師隨時互動,及時解決學習難題
4. 便攜、易讀,走路坐車零碎時間不浪費
劉應科
醫學博士、公共營養師、國際藥膳師。先後學習並工作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市和平裏醫院,並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承擔教學工作,多次獲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及醫院“優秀青年醫師”的稱號。
長期從事研究生入學考試、執業醫師考試、執業護士考試等醫學相關考試的考試培訓工作。主編醫學相關考試輔導圖書30餘部,其中《煎煮真題》、《傲世真捲》等廣受考生好評。現雲集國內一流輔導教師全力打造醫學考研傲世寶典全新係列圖書。
在教學、培訓中,講課思路清晰、重點明確、考點凸齣、預測精準,被考生譽為“押題之王”。其生動、幽默、啓發式、案例式教學風格深受學生歡迎,被稱為“接地氣大王”。其在課上課下更能嗬護考生心靈,鼓舞考生鬥誌,被考生親切地稱為“醫考培訓知心哥”。
1. 早就聽過劉老師啦,今年考試,就選它瞭。
2. 我是之前聽劉老師的課,很好,直擊要點,方法性強,一般的書我是看不下去。今年就看他的書,好好學習瞭。
3. 劉老師的書終於上市啦。。。封皮很顯眼,還是雙色的。在書店看瞭幾頁,講解得很透徹,看完我就感覺懂瞭。果斷買起!!!
4.劉老師的書設計很貼心呢,把核心知識點都提煉齣來瞭,大小裝在口袋裏很方便!
第一章職業素質(1)
第二章病史采集(3)
第三章體格檢查(50)
第四章基本操作(88)
第五章輔助檢查(134)
第一節心電圖檢查(134)
第二節X綫平片影像診斷(147)
第三節X綫胃腸道造影影像診斷(159)
第四節CT影像診斷(164)
第五節超聲診斷(176)
第六節實驗室檢查(181)
第六章病案分析(224)
第一節呼吸係統(224)
第二節心血管係統(259)
第三節消化係統(303)
第四節泌尿係統(包含男性生殖係統)(371)
第五節女性生殖係統(394)
第六節血液係統(417)
第七節內分泌係統(440)
第八節神經係統(455)
第九節運動係統(469)
第十節風濕免疫性疾病(486)
第十一節兒科疾病(497)
第十二節傳染病(512)
第十三節其他(531)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概覽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閤筆試兩部分。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采用三站式考試的方式。考區、考點按照《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實施方案》的要求設立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考生在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依次通過“三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內完成全部考站的測試。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醫學綜閤筆試考試於實踐技能考試後兩個月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準。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2017年起,部分省市開展瞭綜閤筆試“一年兩試”試點。
實踐技能考試
以2017年為例,全國考試時間為2017年6月17日-6月23日,具體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師資格考試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第一考站:
(1)考試內容: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2)考試方法:紙筆考試。
第二考站:
(1)考試內容: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試方法:體格檢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檢查者身體上進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試方法采用在醫學教學模擬人或醫用模塊等設備上進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後提齣相關問題。
第三考站:
(1)考試內容:心肺聽診、影像(X綫、CT)診斷、心電圖診斷和醫德醫風。
(2)考試方式:多媒體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根據題目要求進行作答。
考試時間與各站分數
考站考試項目分值(分)考試時間(分鍾)第一站病史采集15病例分析2237111526第二站體格檢查20基本操作技能2040131124第三站心肺聽診試題1試題2影像(X綫、CT)試題1試題2試題3心電圖試題1試題2醫德醫風442223422315閤計10065注:實踐技能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醫學綜閤筆試
以2017年為例。
(1)全國統一考試時間如下:
臨床類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2017年8月26日和27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臨床類彆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7年8月26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2)“一年兩試”試點第二次考試時間如下:
2017年在天津市、海南省和雲南省開展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業醫師、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具有規定學曆中醫執業醫師和具有規定學曆中醫執業助理醫師醫學綜閤筆試“一年兩試”試點。在上述考區通過實踐技能考試但未通過第一次醫學綜閤筆試的考生可報名參加第二次醫學綜閤筆試(第一次考試有違紀行為的考生不得參加)。考試時間為2017年11月25日-11月26日,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閤筆試考試方案及內容見下錶:
科目類彆臨床執業醫師比例科目基礎醫學綜閤13.33% 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醫學人文綜閤6.67% 衛生法規、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臨床醫學綜閤75% 內科學(含傳染病學)、外科學、婦産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預防醫學綜閤5% 預防醫學醫學綜閤筆試臨床助理醫師考試方案及內容見下錶:
科目類彆臨床執業助理醫師比例科目基礎科目10%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專業科目 80% 內科學、外科學、婦産科學、兒科學公共科目 10%衛生法規、預防醫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
這本書的裝訂質量也讓人擔憂。僅僅使用瞭幾次,其中幾頁就開始鬆動,書脊的地方已經齣現瞭裂痕,這讓我非常擔心在考場上翻閱時,會不會因為裝訂問題而耽誤時間。在內容結構上,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實踐技能”的理解過於片麵。它似乎更側重於對理論知識點的記憶,而非實際操作中的規範和流程的掌握。例如,在涉及無菌技術或穿脫防護服的描述中,它更多的是羅列步驟,但對於操作過程中“手感”和“注意事項”這些經驗性的內容,卻一筆帶過。這些恰恰是實踐技能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點。一個真正好的“技能通關”用書,應該能通過文字或圖示,將操作的“神韻”傳遞給讀者,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很遺憾,這本《金榜圖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不到位,它更像是一本為理論考試準備的速查手冊,而不是為實踐技能準備的貼身教練。
評分作為一名備考的醫學生,我對於“實用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書在試圖做成“掌中寶”的便攜尺寸時,似乎犧牲瞭內容的深度和可讀性。書本太小,導緻很多關鍵性的錶格和流程圖被過度壓縮,細節完全丟失,根本無法看清。例如,藥物的用法用量,需要清晰地標明成人與兒童的區彆,但在這種袖珍的排版下,經常需要眯著眼睛去分辨那些細如發絲的文字。更讓我不滿意的是,它的“自我測試”環節設計得非常不科學。測試題目的難度分布極不均勻,有些過於簡單,像送分題;有些則跳躍性太大,直接考察瞭非常偏門的知識點,與大綱的重點權重不符。這讓人很難根據測試結果來準確判斷自己薄弱的環節在哪裏,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低瞭。總體來說,它在“便攜”和“實用”之間,明顯偏嚮瞭前者,而犧牲瞭後者最重要的部分。
評分這本所謂的“掌中寶”拿到手裏,我真是哭笑不得。首先得說,這封麵設計簡直是十年前的風格,那種大紅大綠的配色,放在現在的書架上,簡直是一股濃濃的“年代感”。我本來是抱著極大的期望,想著能在考前快速過一遍核心知識點,畢竟名字裏帶著“通關”和“掌中寶”的字樣,聽起來就很實用。結果呢?打開後發現,內容排版極其擁擠,小字號印刷,看得我眼睛生疼。更彆提那些所謂的“精煉”知識點,很多地方的錶述相當晦澀,完全沒有做到新手友好的目的。我甚至懷疑作者是不是真的理解這些臨床技能的實際操作流程,有些步驟的描述,與我參加培訓時學到的內容存在細微的偏差,這在考試中可是要命的疏漏啊!尤其是那些關於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的圖示,模糊不清,根本看不齣關鍵的要領在哪裏。買瞭它,感覺就像是買瞭個心理安慰劑,但真要依賴它來應付考試,風險實在太大瞭。我最後還是得翻齣更權威的教材來對照確認,這“掌中寶”的定位顯然沒有做到位。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是“陳舊”。都2018年的考試瞭,有些臨床實踐的規範和指南早就有瞭更新迭代,但這本書裏似乎還停留在好幾年前的標準。比如,在某些傳染病的處置流程上,我對比瞭官方發布的最新規範,發現這本書裏引用的數據和操作細節已經落後瞭。這對於醫學考試而言是緻命的,因為考試往往緊扣最新的臨床指南。而且,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也極其敷衍,僅僅是給齣一個簡短的病情描述,然後直接給齣答案和簡短的理由,完全沒有提供一個完整的思維鏈條。我需要的是理解“為什麼是這個答案”,而不是機械地記憶“這個答案是什麼”。這種缺乏推理過程的講解,使得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大打摺扣。它更像是一個考前猜題的“押寶書”,而不是一個紮實的學習夥伴。我強烈建議齣版社在再版時,務必進行全麵的內容更新和專業性校對。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定價跟它的實際價值完全不符。我當時在書店裏隨便翻瞭翻,感覺就像是把一堆零散的筆記簡單拼湊起來,缺乏係統性的邏輯梳理。很多章節之間的過渡非常生硬,前一頁還在講心肺復蘇的最新指南,下一頁突然跳到瞭消毒隔離的注意事項,中間缺失瞭大量必要的串聯和解釋。對於一個需要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考生來說,這種東拼西湊的感覺非常糟糕。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病史采集的部分,感覺內容更新不夠及時,很多現代臨床思維中強調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技巧,在這本書裏幾乎找不到著墨。它更像是一個知識點的羅列清單,而不是一個能引導你思考、幫助你融會貫通的學習工具。我希望一個“通關”係列的圖書能提供更深入的剖析和更前沿的視角,而不是停留在基礎知識的簡單復述上。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反而需要我不斷地去猜測作者的意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