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个人的好天气+芒果街上的小屋(套装共3册)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个人的好天气+芒果街上的小屋(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村上春树,[日] 青山七惠,[美]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著,施小炜,竺家荣,苏伶童 译
图书标签:
  • 跑步
  • 文学
  • 自传
  • 成长
  • 女性
  • 美国文学
  • 散文
  • 生活
  • 治愈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ISBN:12208077
版次:3
商品编码:1220807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4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村上春树也开始长跑。二十五年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在奔跑。
  “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每当他长跑时,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积极地选择磨难,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村上把这些年来在路上一面奔跑,一面思考的东西集结成书,这是对身为跑者的自己重新审视,也是对身为小说家的自己重新解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内容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宁愿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想长大,不愿担负责任,无法独立,害怕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这种恐惧从何而来。
  
  《芒果街上的小屋》:
  《芒果街上的小屋》荣获1985年的美国图书奖,在全美销量超过500万册,是一部深受学术界好评且创造商业神话的西语裔小说。
  《芒果街上的小屋》所记录的,是从女孩蜕变为女人的过程,是少女时代的最后一段光阴,主人公用她清澈的双眸打量着周围的世界,用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的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讲述年轻的希望与梦想。作品同时反映出墨西哥移民与美国传统社会及文化的碰撞。

作者简介

  青山七惠(1983-),日本新锐小说家。2005年凭借小说处女作《窗灯》获第42届日本文艺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2007年,以《一个人的好天气》荣膺第136届芥川龙之介奖。2009年以《碎片》夺得第35届川康成文学奖。

目录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
第一章 2005年8月5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谁能够笑话米克贾格尔呢
第二章 2005年8月14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人是如何成为跑步小说家的
第三章 2005年9月1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在盛夏的雅典跑第一个四十二公里
第四章 2005年9月19日 东京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第五章 2005年10月3日 马萨诸塞州剑桥
即便那时的我有一条长长的马尾辫子
第六章 1996年6月23日 北海道佐吕间湖
已经无人敲桌子,无人扔杯子了
第七章 2005年10月30日 马萨诸塞州剑桥
纽约的秋日
第八章 2006年8月26日 神奈川县海岸的某座城市
至死都是十八岁
第九章 2006年10月1日 新潟县村上市
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在世界各地的路上

《芒果街上的小屋》:
致读者
作品·溯源
情节·概览
角色·亮相
主角·赏析
艾斯普兰莎
莎莉
蕾妮
主题·主题成分·象征
语言的力量
为自我界定而奋斗
性行为与人身自由
女性之间尚未实现的相互责任
名字
落下
窗边的女性



断章·取义
第1~4章
第5~8章
第9~13章
第14~17章
第18~21章
第22~25章
第26~29章
第30~33章
第34~36章
第37~40章
第41~44章
经典·常谈
作品·档案
讨论·发散
问·答
推荐论题
相关链接

《一个人的好天气》

精彩书摘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今天是二〇〇五年八月五日,星期五。夏威夷的考爱岛。北部海岸。晴空万里,爽朗得令人瞠目。纤云也无。此时甚至连云彩这一概念的暗示都不存在。七月底我来到此地,一如以往,租了一套公寓,早晨趁着凉快的时候伏案工作,比如说此刻便在写这篇文章,关于跑步的自由的文章。现在是夏天,当然很热。夏威夷每每被说成四季常夏,但毕竟位于北半球,四个季节大体一应俱全,相对而言夏天比冬天要热,不过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那被红砖和混凝土重重包围、犹如拷问一般的闷热相比,此地舒适得简直有如天堂。根本不需要空调,只要打开窗户,凉爽的清风便自己吹进屋子里来。剑桥的人听说我要在夏威夷度过八月,都众口一词地表示惊讶:“分明是夏天,居然特地赶到那么炎热的地方去,莫不是有毛病?”他们并不知道,打东北方从不间断地吹来的信风,让夏威夷变得何等凉爽;他们也不知道,在鳄梨树那风凉的树荫下安闲地读书,兴之所至便去南太平洋的海湾里游泳,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何等幸福。
  到了夏威夷之后,依然每天跑步。除非万不得已,一天也不间断地坚持。自打重新开始这样的生活,马上就两个半月了。今天早晨将录制了满匙爱乐队的《白日梦》和《满匙爱之歌》两张专辑的MD放进随身听,一面听着它,一面跑了一小时十分钟。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时间累积距离。想跑快点就适当地加速,不过就算加速也为时甚短,只想将身体感受到的愉悦尽量维持到第二天。其要领与写长篇小说一般无二。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也不为过。
  跑步途中,下了一场短暂的雨,那是一阵让身体恰到好处地冷却下来的雨。厚厚的云层从海面上飘来,遮蔽了头顶的天空,下了一阵细细的雨,便仿佛“俺还有急事要办”似的,就这么一去不返了,甚至来不及回眸一顾。于是那永恒的毫无遮拦的太阳又火辣辣地灼照大地。这简单易懂的天候中,你找不到难解之处和含混模糊,既无比喻亦无象征。途中遇到几位慢跑健身者,男女人数大致相当。这些脚踏大地、气宇轩昂、疾速奔跑的跑步者,望去仿佛有一群夜盗在身后追赶他们似的。也有双眼半睁半闭、边跑边呼哧呼哧喘气、两肩无力地下垂、一看便知苦痛不堪的肥胖跑步者,也许是一周前刚刚检查出了糖尿病,主治医师竭力劝告他们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而我大概居于两者之间。
  满匙爱乐队的音乐百听不厌,是那种不无谓地夸大自己的音乐。潜心倾听着这令人心平气和的音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我身上的形形色色的事情,便点点滴滴地苏醒过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倘若有人制作我的传记影片(仅仅想象一下便觉得毛骨悚然),则在剪辑阶段就会全部删除。“这个小插曲删掉也无碍,虽然还不错,不过太普通啦。”恐怕别人会这么说。没错,就是这种微不足道、比比皆是的小事件,在我而言却自有意味,是有用的回忆。也许我在回忆这种种琐碎时,会不知不觉地面露微笑,抑或表情严肃。于是,在这些比比皆是的鸡零狗碎的尽头,我方才有今日,方才滞留在这考爱岛的北海岸。思考人生时,我不时觉得自己只是一根被冲上海滩的漂流木。从灯塔方向吹过来的信风摇曳着桉树的梢头,沙沙作响。
  自从今年五月末开始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生活以来,跑步便再度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我跑得相当认真。非要举出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便意味着每星期跑六十公里,亦即说每周跑六天,每天跑十公里。本来每周七天、每天跑十公里最好,可是有的日子会下雨,有的日子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还有觉得身子疲惫实在不想动步的时候,所以预先设定了一天“休息日”。于是乎,每周六十公里,一个月大约二百六十公里,于我而言,这个数字便大致成为“跑得认真”的标准。
  六月一如这个计算标准,正好跑了二百六十公里。七月距离开始增长,跑了三百一十公里,每天不多不少十公里,连每周一次的“休息日”也不曾休息。当然,并不是说每天都一点不差地跑十公里,有时昨天跑了十五公里,那今天就只跑五公里得啦,平均起来是每天十公里罢了。而且依照慢跑速度,每跑一小时大致相当于十公里。在我来说,这个水平就是十分“认真”地跑了。来到夏威夷之后,也保持了这个一天十公里的节奏。接连不断地跑这么长的距离,是许久不曾有过的事情。
  ……
《时间的褶皱》:穿越时空的冒险与成长的史诗 在这片由魔法、科技与人性交织而成的广袤宇宙中,我们踏上了一段跨越星辰大海的旅程。故事的核心,是关于一种名为“时空折叠”的神秘现象。它并非简单的空间跳跃,而是一种能够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缠绕在一起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是通往无限可能的钥匙,也隐藏着颠覆现实的巨大危机。 我们的主角,一个名为艾拉的年轻天文学家,意外地卷入了这场时空的漩涡。她并非天生的英雄,只是一位对宇宙充满好奇,内心却有着对未知深深恐惧的普通人。她的世界,原本由冰冷的星图、严谨的公式构成,直到她在一颗遥远行星的古老遗迹中,发现了一枚刻有奇异符文的金属碎片。这枚碎片,成为了开启她非凡冒险的引信。 随着对碎片的研究深入,艾拉逐渐接触到一股古老而强大的势力——“守时者”。他们是宇宙中一群沉默的观察者,肩负着维护时间秩序的重任。他们告诉艾拉,时空折叠并非自然产物,而是由一种名为“熵之侵蚀”的黑暗力量所引发。这种力量贪婪地吞噬着时间本身,试图将宇宙万物拖入永恒的混沌。而艾拉身上的某种特质,让她成为了唯一能够与这股侵蚀力量抗衡的关键。 艾拉的旅程,注定不会孤独。她将与一群性格迥异的伙伴同行: 泽维尔:一位饱经风霜的星际探险家,他的过去笼罩着一层谜团,似乎与熵之侵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经验丰富,身手不凡,是艾拉最可靠的导师和守护者。然而,在他坚毅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和挣扎。 莉拉:一位来自高度发达文明的科技天才,她精通各种高科技设备,对时空理论有着深刻的见解。她的思维方式跳跃而充满创意,常常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解决问题。但她的性格有些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在团队中扮演着冷静理性的角色。 奥利安:一个拥有古老血统的神秘生物,他能够感知到时空波动的细微变化,并与自然界的力量产生共鸣。他沉默寡言,却拥有强大的直觉和洞察力,常常能在关键时刻指引方向。他的存在,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秘和哲学的色彩。 他们的冒险,将穿越无数奇特而壮丽的星系。他们会抵达充斥着闪耀水晶的生命星球,在悬浮的岛屿上与翼族居民交流;他们会潜入被时间冻结的废弃空间站,寻找失落的科技文献;他们甚至会穿越到遥远的未来,目睹文明的兴衰和宇宙的演变。每一次的穿越,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时间的反噬、空间扭曲的危险、以及熵之侵蚀留下的恐怖痕迹,都让他们九死一生。 故事中最令人着迷的部分,在于“时空褶皱”这一概念的具象化。它并非简单的二维平面,而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在这些褶皱中,过去与现在可能交错,未来与现在可能相互影响。艾拉和她的伙伴们,必须学会“阅读”这些褶皱,辨识其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异常。他们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瞥见自己过去的某个片段,或者在未来的某个角落,发现过去行动留下的深刻印记。这种设定,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哲思,探讨了因果关系、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边界。 随着冒险的深入,艾拉逐渐发现,熵之侵蚀并非一个简单的外来威胁,它与宇宙中某种更深层次的失衡有关。这种失衡,可能源于文明的过度发展,也可能源于生命本身存在的某种缺陷。艾拉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危险,更是道德和哲学上的抉择。她是否应该为了拯救更大的宇宙,而牺牲掉一部分个体?她是否有权利去改变某些既定的命运? 在与熵之侵蚀的对抗中,艾拉也经历了巨大的个人成长。她从一个对未知充满恐惧的学者,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定,能够承担责任的领导者。她学会了信任自己的伙伴,也学会了面对自己的脆弱。她对宇宙的理解,从冰冷的科学数据,上升到对生命、时间和存在本身的深刻感悟。 故事的高潮,将是一场发生在宇宙边缘,横跨无数维度的史诗级对抗。艾拉和她的伙伴们,将面临一个足以摧毁一切的敌人——熵之侵蚀的具象化形态。这场战斗,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勇气和信念的碰撞。他们必须运用一切所学,整合彼此的力量,甚至利用时空褶皱本身的特性,才能找到战胜黑暗的关键。 最终,艾拉是否能够成功修复时空的裂痕,阻止熵之侵蚀的蔓延?她和她的伙伴们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时间的褶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冒险和英雄的故事,它更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人类勇气和智慧的赞歌。它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体验一场震撼心灵的科幻盛宴。在这个故事里,每一次的抉择都牵动着宇宙的脉搏,每一次的牺牲都燃烧着希望的光芒,而每一次的成长,都将成为时间长河中最璀璨的印记。

用户评价

评分

《芒果街上的小屋》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浓烈而又克制的乡愁,夹杂着对成长和身份认同的迷茫。香妮·埃斯皮诺萨用一种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拉丁风情的小镇生活图景,那些色彩斑斓的房屋,那些热情洋溢的邻居,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巷,都仿佛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对这个地方既爱又恨的情感,她渴望逃离,渴望更广阔的天地,但同时又无法割舍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羁绊。书中那些零散的章节,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片段,串联起她童年到少女的成长经历。我看到了她对外界的好奇,对女性身份的困惑,对社会不公的隐约感知。她的视角是如此的真诚和纯粹,让我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懵懂和冲动。这本书并非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通过一系列充满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那个特定的小镇氛围中,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读完它,我仿佛也走过了一趟芒果街,感受了那里独特的气息,也为主人公的成长轨迹而唏嘘。

评分

翻开《一个人的好天气》,我仿佛坠入了一个充满阳光和微风的夏日午后。女主角的独立与洒脱,以及她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深深吸引了我。她不是那种轰轰烈烈、追求惊天动地爱情的女性,而是更专注于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在平凡的日子里,发掘出不平凡的美好。那些她与老友的闲聊,那些独自品尝美食的时刻,那些在阳台上晒太阳看书的午后,都散发着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她对情绪的处理方式,不矫揉造作,也不刻意压抑,而是坦然接受,然后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去面对。她懂得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独处中找到乐趣,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宁静。这种“一个人”的状态,并非源于孤单,而是源于一种充实和自信。读着读着,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和陪伴?是否忽略了欣赏和珍视属于自己的时光?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让我明白,拥有“一个人的好天气”,才是真正拥有了掌控幸福的能力。

评分

这套书给我的整体感受,就像一次丰富的精神旅程,每一次翻开都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第一本书的理性与感性交织,让我开始思考坚持的意义;第二本书的温暖与治愈,教会我享受独处的时光;第三本书的诗意与乡愁,带我重温成长的青涩。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关于“自我”的网,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去理解生活的本质。我惊讶于作者们各自独特的叙事方式,有的直白有力,有的含蓄隽永,有的细腻婉转,但都殊途同归,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不再仅仅把阅读当作一种消遣,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契机。它们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往往蕴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点滴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让我变得更加坚定,也更加温柔。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的内心被一种久违的宁静所包裹,仿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短暂栖息的港湾。第一本书,与其说是关于跑步,不如说是关于一种生活的哲学。村上春树以他独特的细腻笔触,将跑步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延伸到了对生命、写作、孤独和坚持的深刻探讨。他毫不避讳地袒露自己作为跑者的日常,那些清晨的挣扎,黄昏的释然,以及长距离跑步中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对话,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常常想象自己也在那条蜿蜒的赛道上,感受着汗水浸湿衣衫的灼热,倾听着自己逐渐平稳的呼吸,在每一次迈步中,将烦恼抛诸脑后。更让我触动的是,他将跑步与写作并置,认为两者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耐心,需要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才能达到某种境界。这种跨领域的联想,拓展了我对“坚持”的理解,让我明白,无论是何种追求,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跑者的,更是写给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前行的人,它教会我如何与孤独相处,如何在看似枯燥的重复中发现意义,如何在身体的极限中找到精神的自由。

评分

细细品味这套书,我被一种来自不同灵魂深处的共鸣所打动。村上春树的跑步哲学,让我看到了规律性生活对精神状态的积极影响,那种对身体的掌控感,以及在长跑中战胜自我的成就感,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他关于孤独的描绘,不是一种消极的哀叹,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对话,一种在喧嚣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一个人的好天气》,则像是一股清泉,洗涤了我内心的浮躁。它所倡导的自足与独立,不是拒绝他人,而是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谐相处,如何在独处中滋养心灵,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这种“一个人”的状态,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不依赖于外界评价,完全由内心驱动的生活方式。至于《芒果街上的小屋》,它用一种略带忧伤的诗意,展现了成长的阵痛和对家乡复杂的情感。那些片段式的描写,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镇,感受着主人公的迷茫与渴望。这三本书,虽然主题各异,却共同传递了一种关于“个体”的深刻思考,关于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何独立地思考,如何优雅地生活,如何与自己和解,又如何拥抱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