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名作欣賞》為“跟著名傢讀經典”叢書“隋唐五代文學”分冊
本書是一部名傢賞析隋唐五代文學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瞭隋唐五代文學中具代錶性的作傢及其經典作品,包括李白、杜甫、崔顥、賀知章、張九齡、柳宗元、劉禹锡 、韓愈、李賀、杜牧、王維、陳子昂、孟浩然、王昌齡、李商隱等。
作者均為專力於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程韆帆、施蟄存、吳小如、周汝昌、蕭滌非、葛曉音、吳調公、馬茂元、 儲仲君、葉嘉瑩、霍鬆林、屠岸等。
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瞭解、欣賞隋唐五代文學的普及讀物。
程韆帆 (1913—2000),字伯昊,1936年畢業於金陵大學。曆任金陵中學、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職。1978年任南京大學教授。在校讎學、曆史學、古代文學、古代文學批評領域均有傑齣成就。
施蟄存(1905—2003),著名作傢、文學翻譯傢、學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
吳小如(1922—2014),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傢、戲麯評論傢。
周汝昌(1918—2012),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著名紅學傢、古典詩詞研究傢。
蕭滌非(1906—1991),著名古典文學研究者、杜甫研究專傢。193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後任教於山東大學。抗日戰爭時期任職西南聯大。1947年迴山東大學後曆任中文係主任、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葉嘉瑩, 1924年生,號迦陵,滿族。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係,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傢,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
葛曉音,1946年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1982年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東京大學客座教授。
靳極蒼 (1907—2006),名德俊,1925年考入北師大,後又入北大國學研究所。曾師從梁啓超、鬍適、魯迅、黃侃、錢玄同、黎錦熙諸名傢。1931年畢業。1942年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50年任蘭州大學中文係教授,1952年調入山西大學任中文係教授。
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曆任上海一師範學院教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緻力於唐詩、楚辭研究,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霍鬆林(1921—2017),甘肅省天水市人。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大學攻讀中國文學專業,獲鬍小石、硃東潤、羅根澤、汪闢疆、陳匪石等學者的指導和教誨。1953年起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任教授。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傢、文藝理論傢、詩人、書法傢。
陸永品,1936年生,1963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1963年7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研究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屠岸,文學翻譯傢、作傢、編輯。原名蔣壁厚。1946年開始寫作並翻譯外國詩歌。1948年翻譯齣版瞭惠特曼詩選集《鼓聲》。1949年翻譯齣版瞭《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1973年以後,曆任人民文學齣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副主任、主任,總編輯。
林東海, 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196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研究生班。曆任人民文學齣版社總編助理、古籍室主任,編審。
陳邦炎,著名齣版人、詩詞大傢,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
【馬茂元】 縱橫排奡 轉掉自如——杜詩《將赴荊南寄彆李劍州》賞析
【金啓華】 筆底波瀾 變幻神奇——杜甫《北徵》賞析
【蕭滌非】 敢於攀登 俯視一切——杜甫《望嶽》賞析
【葛曉音】 窮年憂黎元 浩歌驚韆古——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賞析
【施蟄存】黃鶴鳳凰誰更美——崔顥《黃鶴樓》、李白《登金陵鳳凰颱》賞析
【吳小如】 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彆》賞析
【靳極蒼】 一麯浩歌萬古愁——李白《將進酒》賞析
【程韆帆】 撥開雲霧見青天——唐絕十首偶評
【馬茂元】 因象寄興 情景交融——李白、杜甫、李商隱詩賞析三題
【屠 岸】 景切情摯 思深意遠——趙嘏《江樓感舊》賞析
【吳小如】 超邁古今的想象——賀知章《詠柳》絕句賞析
【霍鬆林】含蓄蘊藉 寄托遙深——張九齡《感遇》二首賞析
【吳調公】 壯士拂劍 浩然彌哀——司空圖《退棲》詩賞析
【王英誌】氣高而不怒 力勁而不露——皎然《鼕日送顔延之明府撫州覲叔父》賞析
【霍鬆林】 製題之妙 餘韻裊裊——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賞析
【林興宅】 超世拔俗的心靈“桃花源”——柳宗元《江雪》賞析
【林東海】 古詩哲理意義的新創造——劉禹锡《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陸永品】 藉景諷喻 寄寓遙深——韓愈《晚春》詩賞析
【魏傢駿】嘔心瀝血的苦吟之詩——李賀《李憑箜篌引》賞析
【曹中孚】 感舊化懷 委婉情深——杜牧《張好好詩》賞析
【林東海】“多采”“休采” 殊途同歸——王維《相思》賞析
【葛曉音】虛實得當 臻於神境——王維《輞川集》絕句賞析
【王英誌】閤著黃金鑄子昂——陳子昂《感遇》(三十四)賞析
【林興宅】 超脫寜靜 迴歸自然——孟浩然《春曉》賞析
【陳邦炎】 優婉柔麗 意味無窮——王昌齡宮怨絕句賞析
【葉嘉瑩】逐勝歸來雨未晴——馮延巳《拋球樂》賞析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大眾的親和力。作者在闡述復雜的文學理論時,總是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避免瞭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同時,作者的文筆也很優美,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字裏行間充滿瞭情感和溫度。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富有畫麵感的描述,仿佛能親眼看到詩人筆下的景物,親耳聽到他們吟誦的詩句。例如,在描寫王維的山水詩時,作者生動地描繪齣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寜靜緻遠的禪意。這種將文學作品與讀者情感連接起來的寫作方式,讓我覺得閱讀不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享受,一種與古人對話、與曆史共鳴的美妙體驗。
評分這部書的封麵設計實在是太引人注目瞭!采用瞭一種復古的水墨畫風格,山水朦朧,隱約可見幾位身著唐裝的人物,仿佛穿越時空而來。書名“隋唐五代文學名作欣賞”幾個字,用遒勁有力又不失靈動的宋體書寫,筆畫之間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書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書脊部分也沒有絲毫馬虎,燙金的字體在燈光下閃耀著低調的光芒,與封麵的素雅形成鮮明對比,增添瞭幾分精緻感。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滑膩感,而是略帶磨砂質感的特種紙,翻閱時不易留下指紋,也保證瞭閱讀時的舒適度。整體而言,這本書的外觀包裝已經足夠讓我心生喜愛,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一探究竟。我甚至覺得,僅僅是這封麵設計,就足以成為案頭的一件藝術品,擺在書架上,也能為整個空間增添幾分雅緻。
評分這本書在選篇上非常獨到,既有那些傢喻戶曉、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也有一些相對小眾但同樣精彩的作品。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選擇作品時所展現齣的廣度和深度,他並沒有局限於某個流派或者某個時期,而是盡可能地展現瞭隋唐五代文學發展的全貌。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堆砌作品,而是對每一篇作品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從創作背景、藝術特色、思想內涵等多個角度進行解讀,使得讀者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獲得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例如,書中對一些樂府民歌的解讀,不僅讓我欣賞到其樸素自然的語言風格,也讓我瞭解到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感受到瞭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需求。這種選擇和解讀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瞭極大的滿足感,既有精神上的享受,也有知識上的收獲。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古代的文人墨客們,生活在我們看似遙遠的過去,卻有著和我們一樣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我以前總覺得,那些古詩古詞離我太遠,難以理解,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本文學鑒賞,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一個鮮活的、有溫度的古代中國。我仿佛看到瞭李白在月下獨酌,豪情萬丈;看到瞭杜甫在茅屋裏憂國憂民,字字珠璣;看到瞭李煜在亡國後的悲痛,字字血淚。書中的許多作品,不再是課本上生硬的文字,而是有瞭生動的畫麵,有瞭鮮活的人物。我甚至能夠想象到,作者在創作這些作品時,是如何經曆人生的起起伏伏,又是如何將這些情感與思考傾注筆端的。這種對作者生活背景的深入挖掘,讓我對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對那個時代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真正沉浸在古代詩歌意境中的書,而這本《隋唐五代文學名作欣賞》似乎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當我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經典作品的原文,字裏行間流淌著韆年的韻味。但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每一首詩、每一篇詞的解讀,並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情感共鳴。作者仿佛是一位知心的老友,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走進詩人或詞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傢國情懷,感受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比如,在品讀某位唐代邊塞詩人的作品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處孤寂邊關的思鄉之情,耳邊仿佛響起瞭戰馬嘶鳴和羌笛聲聲;而在欣賞某位五代詞人的婉約之作時,我又會被那種細膩的情感和纏綿的思念所打動,仿佛置身於春風拂柳、落花飄零的江南水鄉。這種解讀方式,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文學的體驗中,讓古人的情感與我産生真實的連接。
評分內容很喜歡,名傢評論文章很好。
評分【産品特色】
評分【産品特色】
評分好書一本。
評分?
評分1.《曾國藩的正麵與側麵》暢銷五十萬冊,著名學者張宏傑曆經五載,再續力作!
評分5.“正人先正己,治國先齊傢”“傢是ZUI小國,國是韆萬傢”,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傢族與傢風。儒傢文化的核心亦是現有修身齊傢,而後有治國平天下。曾國藩一生修、齊、治、平四個方麵都堪稱楷模。
評分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
評分大傢之作,讀來可在閱讀鑒賞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來,吾導夫先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