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

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贝鸢业如 著
图书标签: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球历史
  • 行星科学
  • 科学普及
  • 自然科学
  • 地质时间
  • 地球演化
  • 岩石学
  • 古生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35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131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8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人类用文字记录历史,树木用年轮刻画岁月,地球,用岩石书写日记。岩石,这个地球上稳定的存在,通过自己把46亿年来地球的生命,一一记录下来,你读懂了吗?
  2、21世纪具独特视角的地球观察笔记,通过岩石寻踪觅迹,揭开地球成长的历程。
  3、我们绝对需要这样一本科普书来以正视听,作者以各种类比、明示与隐喻,引人入胜的解说科学意念,述说我们星球的故事。---《自然》杂志
  4、美国四大畅销书榜五星好评图书。

内容简介

  岩石,不但是过去地球得以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地球重要的经验记录者。虽然岩石不会言语,但过去地球经历过的炎热、寒冷,风暴、灾害等,都一一刻画于这些岩石的形状与纹路里。透过记录地球40亿多年历史的岩石,或许我们能够追寻过去的踪迹,以此发现永续生存的可能。作者用岩石的记录,解读了46亿年的地球故事,让我们透过岩石一窥地球的过去与未来,再一次以质朴谦虚的态度向地球学习永续生存的可能。

作者简介

  贝鸢业如,结构地质学家,曾在挪威、加拿大的高纬度北极区以及北美洲的前寒武纪地盾,研究古老山岳带的构造运动。于2003年获提名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员,2000至2001年间,以美国傅尔布莱特学人的身分前往挪威研究。

目录

序 曲 疯迷石头.................................................................... 1
2 每个地方都有过去
5 偶然的日记作家
第一章 地球之道................................................... 8
12 部门冗余?冗余部门:惰性与备用组件.....
16 均等与对立.....
21 返回地母之家
25 旧者又新
28 地球赋格曲
第二章 初级岩石读本
33 认识岩石共通点
38 岩石的各种名字
44 三种岩石语言的文法和语法
45 拣选沉积岩
53 硬石酷异厅
54 花岗行星...
61 变质隐喻....
66 留心间隙——岩石缄口之事....
67 山脉的(再)移动....
70 古老软家伙.....
74 物归原序.....
81 定年之约.....
85 凝视原初迷雾.....
第三章 大与小
94 测地几何:估量地球.....
102 规模感.....
107 犯错的重要性.....
110 量测溯及既往.....
115 细小泡泡.....
119 延长的海岸线与宏大的细菌.....
125 立法者还是违法者? .....
128 采取地球度量.....
第四章  混合与分类.....
135 岩石与重金属之星.....
144 密度决定命运.....
149 水流何方.....
153 调酒与比喻.....
156 地函之力.....
164 废弃物管理.....
168 晕海.....
169 多数很冷,少数结冻.....
177 二叠纪变换排列.....
182 更新世后.....
185 彼此联结.....
第五章  创新与保守 6
189 你说来场革命吧.....
190 氧悖论.....
195 脱出严寒.....
198 与(尚未进化出来的)鲨共游.....
203 节肢动物吃节肢动物的世界.....
206 多脚的多程军备竞赛.....
208 社区与废物场.....
212 新的,旧的,全部都是借来的.....
第六章 强与弱
219 地质学出现之前的地球.....
222 命名与绘图.....
226 机械式的地球.....
228 不可思议的缩水地球.....
231 地球松绑,但灾难迟延了.....
终 曲 地球的过去和未来


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 简介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能够开口说话,它会讲述怎样的故事?这并非奇幻的童话,而是隐藏在我们脚下、触手可及的岩石之中。每一块岩石,无论是巍峨的山峦、深邃的海洋,还是平凡的鹅卵石,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是地球46亿年生命史的无声见证。本书《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将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地球探索之旅,通过解读这些由岩石书写的日记,揭示行星形成、生命演化、地质变迁以及我们自身文明兴衰的宏大画卷。 本书并非枯燥乏味的科学论文集,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地球“侦探小说”。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地质现场,从澳大利亚的杰克希尔斯(Jack Hills)岩石中寻找地球最古老的锆石晶体,它们如同时间的“胶囊”,保存着地球早期生命的蛛丝马迹;我们将潜入深海,探寻海底热泉喷口附近形成的特殊岩石,那里孕育着与陆地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或许正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我们将攀登高耸入云的山峰,观察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沉积岩层,它们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冰川侵蚀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地质事件;我们还会深入地下矿脉,了解不同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如何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与物质基础。 本书的核心在于“解读”。作者将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但以一种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砂岩时,作者会告诉我们,这些细小的沙粒可能曾是古老山脉的一部分,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河流搬运,最终沉积在海底,并被压力和时间转化为坚硬的岩石。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转化的宏大叙事。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聚焦于地球的“童年”——行星的形成与早期演化。从弥漫的星云到炽热的熔岩球,再到第一批岩石的凝结,我们将了解地球如何从宇宙尘埃中孕育而出。我们会探讨月球的形成,以及它对早期地球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研究陨石,我们还能窥探太阳系的起源,以及地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些古老的岩石,如锆石,它们内部独特的同位素比例,就像DNA一样,记录着形成时的环境信息,帮助科学家们重建地球最早期的大气成分、温度以及是否存在液态水的证据。 接着,本书将进入地球的“青少年”时期——生命的萌芽与早期演化。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目光,审视那些被埋藏在数十亿年岩石中的微体化石,它们是生命存在的最初证据。我们会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出现如何彻底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释放出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并为后续更复杂的生命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书会详细介绍蓝细菌的伟大贡献,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叠层石(stromatolites)等特殊岩石构造,向我们展示生命的早期活动。 随后,我们将步入地球的“成年”时期,即显生宙的壮丽篇章。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奇观,到恐龙统治地球的侏罗纪与白垩纪,再到哺乳动物的崛起,本书将通过岩石中的化石记录,生动地展现地球生命的多样性与演化历程。我们会看到各种奇特的古老生物,了解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又如何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灭绝。每一次大灭绝事件,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为新物种的繁衍提供了机遇,这是一种循环,也是一种进化。本书会重点解析导致恐龙灭绝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并探究其背后的岩石证据,例如K-T界线中富含的铱元素。 本书的另一重要维度是地质动力学。我们将深入了解板块构造理论,这是理解地球表面如何不断变化的基石。本书将通过解读岩石的成分、构造和分布,解释大陆漂移的“证据链”,以及山脉的隆起、海沟的形成、地震的发生以及火山的喷发是如何与板块的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我们会看到形成于非洲与南美洲海岸的岩石,它们在成分和年龄上惊人的一致,有力地证明了这两个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还会学习如何通过研究变质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推断地壳深处的秘密。 人类文明的兴衰与地球的故事也息息相关。本书将探讨人类如何利用岩石资源,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岩石的利用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本书还会关注现代社会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将从岩石的角度,审视这些由亿万年生命活动积累的物质,如何在短短几百年间被消耗殆尽,并对地球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 本书的叙述方式并非单一的线性时间轴,而是通过“故事点”和“主题章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者会选取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岩石类型或地质事件,作为故事的切入点,例如,“火山的故事”、“珊瑚礁的秘密”、“冰川的雕刻”等。这些章节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共同织就了一幅完整的地球史诗。 在行文风格上,本书力求兼具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感染力。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鲜活。例如,将古老的岩石比作“时间的琥珀”,将岩石的层理比作“地球的年轮”。书中会穿插许多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一点一滴地拼凑出地球的真相。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也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关于地球过去的故事,更是关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启示。通过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它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也并非不可战胜。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将如何在岩石的记录中被铭刻,值得我们深思。 《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是一本献给所有对地球充满好奇的人们的读物。无论你是学生、教师、地质爱好者,还是任何一个对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故事感到着迷的人,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视角,让你重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将教会你如何在平凡的岩石中读出不平凡的故事,如何在亿万年的地质变迁中找到人类文明的坐标,以及如何以一种更宏大的视角,去理解我们与地球之间那份深刻而古老的关系。这是一次关于时间、生命、物质和宇宙的壮丽旅程,而这一切,都始于你手中的一块岩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可触摸性”。作者没有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我们真切能够触摸到的自然遗迹上。无论是某个古老火山灰层的纹理,还是深海热泉沉积的金属硫化物,都通过精妙的文字描述,变得触手可及。它激发了我强烈的户外探索欲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那些地质剖面丰富的地方走一走,去亲眼印证那些百万年甚至亿万年的书写。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技能——学会如何“阅读”地表。当你下次路过河岸边的砾石滩,或者仰望一座山峰时,你脑海中浮现的将不再是风景的表象,而是深藏于那些沉积物和岩层背后的能量流动、水流切割和时间凝固的宏大叙事,真正实现了将科学知识内化为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实在是太独特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名时间旅行者,亲眼见证了地球从混沌到如今风貌的每一步演变。作者巧妙地将那些看似冰冷、沉默的岩石,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叙事感。它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陈述,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他那布满沟壑的“皮肤”——也就是那些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你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板块挤压时那股难以想象的力量,也能体会到古海洋蒸发后留下的晶体盐的无声哀叹。更令人称奇的是,作者总能将宏大的地质时间尺度,通过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矿物和化石细节来切入,让你在触摸一块鹅卵石时,脑海中浮现出数亿年前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切换,让整个地球历史的学习过程变得极其的沉浸和引人入胜,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场感官全开的探险。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推进,而是采用了主题和物质的“考古”路径。你翻开某一章节,可能正在探讨某个特定矿物晶体的形成过程,但随着作者的引导,你会发现这个晶体的故事其实牵扯到了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地表的风化侵蚀,乃至早期生命的化学反应。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反而更贴合地质学的本质——一切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没有一个事件是孤立存在的。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历史”的理解,它不再是人类编纂的线性故事,而是一个由物质、能量和时间交织而成的复杂动态系统。读罢,你会发现自己看任何一块石头都有了全新的眼光,它们不再是背景,而是沉默却有力的见证者。

评分

坦白讲,我很少看到一本科学普及读物能如此深刻地探讨“尺度”的概念。作者在行文中反复将人类短暂的生命与地质纪元的悠长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并非为了让人感到渺小或绝望,反而是带来一种奇特的释然与谦卑。他笔下的地球,经历过无数次的重生与毁灭,每一次看似终结的灾难,最终都孕育了新的可能与更复杂的生命形态。这种近乎循环论的史观,极大地冲击了我过去那种线性的、进步论的思维定势。它教会我们,变化是唯一的不变,而“慢”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对自身存在时间观的重塑,读完之后,看待日常的烦恼似乎也多了几分超脱和豁达,因为你已经见识过比这些更宏大、更持久的更迭了。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堪称一绝,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科学散文的典范之作。它的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精准,时而缓慢而富有哲思,如同记录生命起源的早期单细胞生物缓慢分裂的瞬间;时而又突然加快,笔锋锐利地切入某个剧变的时代,比如“雪球地球”时期的全球冰封,那种紧迫感仿佛能透过纸张传递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深沉的敬畏感,他没有试图去“解释”地球,而是怀着近乎朝拜的心情去“聆听”岩层的心声。这种写作态度,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地质学的朋友,也能被那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所吸引,而不会被专业术语的门槛所阻碍。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冰冷的科学事实和人类对“时间”与“永恒”的浪漫想象,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仿佛触摸到了宇宙最深层的秘密。

评分

非常棒的一本书,收获远超过预想。很开心!!!

评分

感谢新华书店让我看到这本书,翻了翻,跑到京东下的单,惭愧!

评分

收到两天了,看了小半本才评价。内容很独特,以地质形状作为切入点来探索地球成长历程,作为一本科普书,文字也比较通俗易懂,翻译的很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感谢新华书店让我看到这本书,翻了翻,跑到京东下的单,惭愧!

评分

《地球用岩石写日记》全新视角解读地球46亿年的成长史。

评分

印刷精美,增长地理知识。

评分

很不错,儿子很喜欢

评分

图书很好,纸张也很好。作为地理爱好者已经迫不及待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