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1辑) [7-14岁]

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1辑) [7-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秋汉,郭亦城,董子凡,张瑜,林语尘 编
图书标签:
  • 科普
  • 科学
  • 儿童
  • 青少年
  • 博物学
  • 实验
  • 趣味科学
  • 知识
  • STEM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65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08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博物少年百科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768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4岁
  

680万粉丝热爱的科普杂志《博物》13年精华内容

《博物》杂志从2004年创刊至今,积累了18个主题方向和栏目,3000多篇原创科普文章,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藏”。“博物少年百科 了不起的科学”是博物团队精心梳理13年杂志内容,选取孩子感兴趣、与学科相关、能提升科学素养的主题,为7~12岁的孩子们编著的专属百科丛书!


  

国内外科研专家编写,科普达人和教师审校推荐!

这套“博物少年百科 了不起的科学”是一次由国内本土科学家、科普达人们带来的一桌丰盛、成体系的“科学大餐”,符合国内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特别适合亲子共读,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涨知识,这将是一段超幸福的童年记忆!


  

扩展孩子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第一辑6本主题分别为:恐龙、鸟类、人体知识、身边的科学、零食奥秘和神奇建筑,分别由古生物学家、鸟类研究者、医学专家、博物学达人、营养师和北京四中教师改编推荐,以独特视角,用精美的图片、轻松严谨的文字,成体系的科学知识,为孩子带来一次全新的科学之旅。

帮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扩展孩子知识面,提升孩子科学素养,为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内容简介

  

  《博物少年百科丛书 了不起的科学(第1辑)》由《博物》杂志编辑团队精选话题,由郭亦城、董子凡、张瑜、林语尘任分册主编,第一辑共包含6本:

  《恐龙,别走!》

  《零食零食我爱你》

  《身边的科学原来这么多!》

  《鸟类生活不简单》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

  《神奇建筑在哪里?》

  精选《博物》杂志13年精华内容,分别由博物学达人、古生物学家、鸟类研究学者、医学专家、营养美食专家和建筑师们撰写和改编,以独特视角,用精美的图片、轻松严谨的文字,成体系的科学知识,为孩子带来一次全新的科学之旅。

  相对于传统百科知识丛书,《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每本书选取一个孩子感兴趣、与学科教学目标相关、能提升科学素养的主题,运用科学的体系架构,趣味化、故事化、体系化呈现科学知识,让孩子在趣味阅读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扩展眼界、充实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许秋汉,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为校园民谣歌手。2006年至今担任《博物》杂志主编。《博物》杂志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博物》杂志现已拥有众多忠实读者,微博账号粉丝68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40余万。

  郭亦城,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科普杂志《博物》品牌总监,热衷深挖美食行业秘密的科普达人,坚持:“吃要吃得明白,贵要知道贵的道理。”策划并执笔《博物餐桌》专栏,2008年起至今累计已有40余篇关于食物的科普文章,内容严谨科学性强,文风诙谐有趣。

  董子凡,《博物》杂志编辑,生物与历史资深爱好者、写手,负责“它社会”、“远古动物园”、“文明外传”等栏目,博物微信公众号专栏作者,科学松鼠会成员。著有《古兽真相》《冰河世纪——远古生物大揭秘》等科普书籍,担任2017年2月刊“嗑瓜子”策划。

  张瑜,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鸟类学硕士。现为自然类科技绘图师、生态摄影师、观鸟导游,《博物》杂志插图编辑。

  林语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博物》杂志编辑,擅长绘画等,负责“诗词演义”、“古史传说”、“建筑文明”、“博物广知”等栏目。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不可思议的人体密码》

如何认识我们的身体?

06 眉毛 你是干啥的?

10 指纹、虹膜 独一无二的身体标识

14 毛发 曲曲直直,布满全身

18 皱纹 皮肤的粗纹理

22 黑眼圈与眼袋 眼睛,你“肿”么了

26 指甲 硬皮肤,爱受伤

30 锁骨 脆弱的“传感棒”

34 胃 你好吗?

38 阑尾与扁桃体 被“嫌弃”的免疫器官

身体是如何工作的?

44 视力 眼球自动对焦

48 眼屎、鼻屎、耳屎 退役的五官保护膜

52 耳朵里的感应仪 体内的平衡器

56 体内电解质 调配人体的“水利工程”

60 神经 就为了受刺激

64 腺体 用分泌调节身体

68 免疫系统 智能“卫戍军”

72 体内脂类 不可或缺的“油”

76 筋 肌肉与骨骼的运动“中介”

80 关节、韧带 身体的活动轴

84 喷嚏 抠鼻喷出的气浪

身体的健康指标有哪些?

90 蛀牙 腐蚀细无声

94 智齿 无伤智力,只伤牙齿

98 骨钙与血钙 一生所用,一生进补

102 血压 身体管道的流动力

106 血糖 生命的动力

110 肺活量 呼吸有度,压强控制

114 青春痘、火疖子 皮肤憋出来的“包”

118 痣 人各有“痣”,小心癌变

122 伤口愈合 战地救护日记


《恐龙,别走!》

1 注意!游园须知

06 走进“新”时代 生命史上的“大爆发”

20 末日浩劫 地球生命大灭绝事件

2 快看!各种各样的恐龙

36 异特龙 侏罗纪追猎者

40 梁龙 恐龙长度冠军

46 腕龙 恐龙高度冠军

52 剑龙 恐龙装甲双雄(上)

60 甲龙 恐龙装甲双雄(下)

66 棘龙 风帆猎手

70 镰刀龙 利器在身, 体胖不愁

76 鸭嘴龙 白垩纪牛群

82 羽毛恐龙 鸟类的大表哥

3 还有!其他远古动物

90 三叶虫 伟大的史前“小强”

96 石炭纪巨虫 生活在富氧时代

102 巨型翼龙 白垩纪死亡之翼

110 剑齿虎 大猫中的刀锋战士

116 猛犸象 冰川时代的草原之王

122 死于人类 南半球的“三巨鸟”


《零食零食我爱你》

果脯 甜软适口

06 西梅 皱巴的外表,美丽的心灵

10 蜜枣和干枣 能吃饱能“升仙”

14 葡萄干 风干水晶明珠

18 冰糖葫芦 甜蜜包裹串串红

22“说”出来的话梅

干果 松脆香酥

28 核桃 砸开是美味,不砸是艺术

32 杏仁 苦尽甘来一缕香

36 开心果 微笑的精力仙果

40 瓜子 乐在“嗑”中

44 花生 刚柔并济多面手

甜点 沁甜绵软

50 蛋糕 鸡蛋面粉演绎奢华风

54 面包 蓬松花哨,永远新潮

58 蛋挞 小碗弄乾坤

62 饼干 实用主义大行其道

66 京八件 老北京的过年点心

70 泡芙 大肚甜心

74 奶酪 一块世界吃

78 果冻 代言时代的水晶公主

82 棉花糖 一场海绵与云朵的绮梦

肉干 咸香耐嚼

88 鱼片 烤干的水中美味

92 牛肉干 越嚼越牛

96 火腿肠 穿着紧身衣的速食肉

100 肉松 扶老携幼,光宗耀祖

饮品 酸甜爽润

106 冰棍 一根清凉一夏

110 酸梅汤 祛暑圣品

114 可乐 软饮料之王

118 奶茶 温润最入口

122 橙汁 健康果汁领袖


《鸟类生活不简单》

1.鸟之生活

06 一身羽衣 各司其职

12 鸟族生活 无羽不行

18 羽毛养护四大法 洗、梳、涂、晾

22 鸟蛋传奇 多彩的鸟蛋世界

30 孵蛋期间的鸟爸鸟妈们

2.猛禽,威猛的鸟族战士

40 红隼 随风摇曳的猎手

44 鵟 威猛大鸟“爱”小鼠

50 游隼 高空“坠落”之王

56 鹞 低空低速战斗机

3.亲水悠游,水畔之鸟的“私生活”

62 绿头鸭 误解缠身的鸭子

66 鸳鸯 “情圣”的隐秘生活

72 潜鸭、秋沙鸭 专业水下工作者

76 鸬鹚 鸟中鱼雷

82 黄苇开鸟 隐身异形捕鱼郎

86 小�烚� 一生漂流、随波浮沉

92 翠鸟 蓝宝石通杀四方

4.身边的那些“普通鸟”

102 喜鹊 黑白大盗横行城乡

106 乌鸦 穿夜行衣的智多星

112 麻雀 打不死的鸟中“小强”

118 楼燕 永不落地的闪电侠

122 戴胜 臭臭“花蝴蝶”


《身边的科学原来这么多!》

1.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小伙伴”们

06 眼镜 矫正“世界观”

10 铅笔 万变不离其“芯”

14 橡皮 在字画上搓澡

18 圆珠笔 小球滚出字百篇

22 订书器 锁定纸间的文明

2.爱卫生,那些背后的默默“功臣”

28 洗浴用品 洁身自好,殊途同归

32 牙刷与牙膏 洁齿的花样年华

36 牙签与牙线 剔清齿间的死角

40 润肤品 用“油”锁住水

44 爽身粉 粉末吸去汗水

48 卫生纸 肌肤之亲 从硬到软

52 剃须刀 越刮越安全

56 创可贴 小方块,大卫士

3.与人方便,生活中的这些物件

62 电池 随处放电的“劲量小子”

66 锁 一边是难解 一边是好开

72 毛巾 “毛糙”才能更吸水

76 剪刀 双刀分分合合

80 扫帚 进化只为扫凡尘

84 熨斗 热力烫出一马平川

88 打火机 火种蓄势待发

4.厨房里的“十八般兵器”

94 不粘锅 锅与菜之间的防粘革命

98 刮削刀具 利刃削外皮

102 砧板 托起食材,引刀一快

106 筷勺刀叉 代替手,送入口

110 百洁布 刮擦去污不留痕

114 保鲜膜 “透明衣”防水阻气

118 保温容器 “玻璃宫”隔断热传递

122 开瓶器 三兄弟的“撬”生活


《神奇建筑在哪里?》

古代文明的遗存

06 天坛建筑群 中国

14 史前遗迹巨石阵 英国

22 骑士堡 叙利亚

30 圣米歇尔山建筑群 法国

38 泰姬陵 印度

现代发展的见证

48 帝国大厦 美国

54 埃菲尔铁塔 法国

62 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

70 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

78 新天鹅堡 德国

宗教文化的传承

88 布达拉宫 中国

96 吴哥建筑群 柬埔寨

104 阿布辛拜勒神庙 埃及

112 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

120 圣瓦西里升天教堂 俄罗斯


精彩书摘

  修建千年的巨石奇观(《巨石阵》)

  现代科学最终断定,巨石阵建造的年代,不仅比古罗马的万神庙早,也比古希腊的雅典卫城早,甚至比古埃及金字塔还要早。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在这漫长的一千多年岁月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居民,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修建了巨石奇观。

  一开始的“阵”只是地上的一圈简易的土堤,土堤内侧挖了许多环形排列的圆洞。到了新石器的中晚期,场地上竖起许多木桩。这个时代屹立此地的是一座“巨木阵”。

  公元前2500年,不列颠岛的居民开始使用金属,这使岩石的深加工成为可能。石器时代的欧洲人将威尔士群山上特有的砂岩——“蓝石”加工成型,沿着英格兰南部奔流不息的埃文河,用木筏将它们运到索尔兹伯里的草原上来。除了“蓝石”,他们更从40 千米外搬来更为巨大的砂岩,这些石头甚至一块就有40吨重。

  将这些巨石竖立起来是一项真正的工程考验。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古代欧洲人很可能是先在地上挖出凹坑,再用绳索将岩石上端扎好,慢慢竖立在坑里的。将近10吨重的横楣,则是利用杠杆将岩石抬起,搭接到石柱顶端。无论采用了什么方法,这些4000多年前的工程师搞定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较小的“蓝石”与巨大的砂岩排列成圆形和马蹄形的结构。至此,巨石阵才算真正成型。公元前1500年之后,它的结构再也没有被改变过。

  纽约永远的地标(《帝国大厦》)

  曼哈顿岛上屹立着数千座摩天大楼,但在鳞次栉比的庞大建筑群中,耄耋之年的帝国大厦依然鹤立鸡群。帝国大厦巍峨高耸,是曼哈顿岛上一座雄伟的人工景观,是纽约永远的地标;另一方面,它也象征着美国工商业文化,甚至是美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帝国大厦本身是一座多功能的写字楼,但也是纽约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成千上万的游客每天在这里排队等候乘坐电梯登顶观景。观景平台位于大楼320米处,从这里可俯瞰纽约全貌。

  1994年以来,帝国大厦顶层成为纽约人举行婚礼和庆祝情人节的传统场所,这当然得感谢经典电影《金玉盟》和《西雅图夜未眠》。此外,从1978年起,每年人们都要在这里举行一次趣味盎然的“ 帝国大厦登楼梯比赛”。参加者登至86层,共需要登1574级台阶。

  大厦上部30层的外表全部用彩灯装饰,通宵闪亮。顶端的第一盏灯原是一架1932年安装的探照灯,当年的初衷是以其强光向市民宣布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任纽约州长)竞选总统成功。1956年,被称为“自由之光”的旋转灯安装到大厦顶部。灿烂的灯光夜夜闪耀,昭示着“镀金时代”美国的挥霍和好客。而纽约本地人,则常称帝国大厦顶端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1辑) 这是一套专为充满好奇心的少年读者打造的科学启蒙百科全书,它将带领小读者穿越时空的隧道,潜入深邃的海洋,攀登巍峨的山峰,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本书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世界和科学原理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一册:地球的脉动——地质与水文的奥秘 本册聚焦于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宏大叙事。从地壳的深处到地表的壮丽景观,我们将一同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章节一:岩石与矿物的世界 岩石的生命周期: 深入浅出地介绍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描述,读者将了解到火山喷发如何孕育出坚硬的岩石,沉积物如何层层堆叠形成页岩和砂岩,以及地壳深处的压力和高温如何将普通岩石“炼化”成全新的形态。 晶体的秘密语言: 探索矿物的世界。什么是晶体?为什么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颜色、硬度和光泽?我们将介绍一些标志性的矿物,如闪闪发光的石英、坚硬的金刚石以及用于冶金的黄铁矿。通过简单的实验指导,孩子们可以尝试观察家中的盐晶体或糖晶体,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化石:时间的记录者: 追踪地球历史的足迹。恐龙的骨骼、三叶虫的印记,这些远古生物的遗骸如何被保存下来?讲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古生物学家如何通过化石重建史前生态系统。强调化石在理解地质年代和物种演化中的关键作用。 章节二:地球的形塑者——板块构造与地貌 漂移的大陆: 深入探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如何驱动着巨大的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和俯冲。清晰描绘大陆漂移的宏伟图景。 山脉的诞生与海洋的深渊: 详细介绍山脉、海沟、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当板块相撞时,巨大的褶皱和推挤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当板块分离时,新的洋中脊在海底诞生。探讨地震波的传播原理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地震数据来绘制地球内部的结构图。 风、水与冰的雕刻: 考察外力对地貌的塑造作用。河流如何切割峡谷,冰川如何犁过大地形成U形谷,风力如何在沙漠中堆积出沙丘。通过对比不同气候带的地貌特征,让读者理解“变化是永恒的”这一自然规律。 章节三:水循环与气候系统 生命的血液——水文循环: 全面解析水如何在海洋、大气、陆地之间循环往复。从蒸发、凝结到降水、径流,每一步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河流的生命线: 探究河流的流域、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不同类型的河流(如蜿蜒的曲流和湍急的山涧)如何影响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聚居。 海洋:地球的调节器: 介绍洋流的形成机制(如温盐环流)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巨大影响。同时,探索潮汐的奥秘,解释月球和太阳引力如何协同作用于地球的水体。 第二册:生命的多样性与演化 本册将引导小读者进入生物学的奇妙领域,探索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以及它们如何在漫长岁月中相互竞争、适应和演化。 章节一:微观世界的生命奇迹 细胞:生命的基石: 从宏观到微观的飞跃。介绍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形象地比喻细胞的各个部分就像一个微型工厂。 微生物的无形世界: 认识细菌、古菌和原生生物。揭示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生命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例如分解者和固氮者。同时,探讨病毒的结构和它们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遗传与DNA的密码: 简要介绍遗传物质DNA的基本概念,解释基因如何携带生命的信息,并指导生物体的性状表现。通过有趣的类比,解释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像我们的父母”。 章节二:植物的智慧与王国 绿色能量工厂: 深入解析光合作用的过程。解释植物如何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分,并释放出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 植物的生存策略: 探索不同类型的植物如何适应各自的环境。从热带雨林中高耸入云的乔木,到沙漠中储存水分的仙人掌,再到水生植物的浮力机制,展现植物适应环境的非凡“智慧”。 花的秘密与种子的旅行: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特别是花朵对传粉者的吸引策略(如颜色、气味和花蜜)。观察种子如何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进行传播,完成物种的延续。 章节三:动物的奇妙行为与适应 脊椎动物的大家庭: 分类介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对比它们骨骼结构、呼吸系统和生殖方式的差异,理解其各自的进化优势。 无脊椎动物的惊人多样性: 探索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迷人世界。重点介绍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以及蜘蛛、蝎子等节肢动物的捕食技巧。 动物的社会生活与交流: 观察群居动物(如蚂蚁、蜜蜂、狼群)的合作行为,探讨信息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动物交流中的作用。分析动物如何进行觅食、防御和抚育后代的行为模式。 第三册:物理世界的规律与应用 本册将带领少年读者进入更抽象但又无处不在的物理学领域,理解支配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并看到这些法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章节一:物质的属性与变化 物质的三态与转变: 清晰界定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解释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如何导致物质发生相变(如熔化、沸腾、凝华)。 原子与元素: 追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原子。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让读者初步了解不同元素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如何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力与运动的法则: 引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通过简单的实例,如推箱子、投掷物体,解释什么是力、惯性、加速度。让概念从抽象转变为可感知的物理现象。 章节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的百变形态: 介绍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不同的能量形式。强调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与温度的科学: 区分“热量”和“温度”的概念。讲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解释为什么保温瓶能有效隔热。 光:速度的极限与奇特的行为: 探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棱镜分光的小实验,展示白光内部隐藏的七彩光谱。引入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概念,激发对量子世界的初步好奇。 章节三:电与磁的魔力 电流的秘密通道: 介绍电荷、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用自来水管道的比喻,帮助读者理解电路中各要素的关系。 磁场的无形之手: 解释磁铁的南北极以及磁场的概念。展示电与磁之间的紧密联系——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电磁感应原理)。 从指南针到发电机: 将抽象的电磁学原理与实际应用连接起来。了解指南针如何利用地球的磁场,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如何高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反之。 结语:科学精神的传承 本书的最后,我们邀请小读者思考: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探索世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1辑) 是一扇通往广阔知识海洋的门,它希望点燃的,是孩子们终身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我们期待,今天的少年,能成为明天的科学家、工程师或仅仅是更具洞察力的世界公民。翻开每一页,就是向未知的世界迈出勇敢的一步。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他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相比,这套书的语言风格显得非常真诚和鼓励人心。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热情的同伴在与你分享他发现的奇妙事物。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科学家的奋斗史时,着重强调了他们遇到的挫折和反复的失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坚持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神化科学家。读到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的故事时,我感受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才光环,而是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伟大突破的榜样力量。这种脚踏实地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科学探索是一条可以努力达成的道路,极大地鼓舞了我去尝试理解和解决那些看似困难的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书籍装帧和排版的人,这套书完全抓住了我的心。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的印刷质量非常高,色彩的饱和度和细节处理都达到了专业水准。特别是那些需要展现立体感和深度对比的插图,比如火山爆发或者深海热泉的场景,那种层次感和光影变化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排版上,它懂得留白的重要性,不会让文字和图片挤在一起让人感到压迫,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每隔几页就会有一个“科学小实验”的介绍,虽然是文字描述,但配图清晰明了,我感觉光是看着这些图文介绍,我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都在悄悄提升。这绝对是那种可以放在客厅书架上,随时拿出来翻阅,并且会让任何朋友惊叹“哇,你这书真棒”的类型。

评分

这套书的光影效果真是绝了!我一直对那些宇宙深处的奇观和微观世界的奇妙结构充满好奇,这套书简直就是我的秘密基地。光是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些精美的插图,我就忍不住想要一直看下去。特别是那些关于恐龙时代和远古海洋生物的描绘,简直栩栩如生,感觉我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书里对各种科学概念的解释也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语言,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来引导我们理解。比如说,它把原子结构比喻成一个忙碌的社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分子是如何组合的。我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一位超级耐心的向导,一步步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作者显然是花了大量心思去设计这些内容,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起来,这对于我们这些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宝藏!我特别喜欢它对科学史的梳理,让我们知道那些伟大的发现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充满了探索精神。

评分

哇,这本书的知识广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它可能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比如物理或者生物,没想到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的方方面面。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研究彗星的运行轨迹,翻到书里关于太阳系的章节,里面对各种天体的描述,比我在网上搜到的资料还要系统和清晰。而且,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关于地球磁场如何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侵害的解释,逻辑性非常强,让我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化学元素时,那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复杂抽象的元素周期表变得像一个个有个性的角色一样鲜活起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科学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这对我建立跨学科的思维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发现这套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堆砌事实,而是真正培养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它在很多地方都设置了“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的引导性问题。比如,在介绍进化论时,它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化石证据和基因差异的描述,引导我们自己去推导出自然选择的原理。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和批判性思维。我不再满足于知道答案,而是开始追问答案背后的逻辑和证据链。对我来说,这比记住一堆公式和定律重要得多。这本书就像一个优秀的导师,它教我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探究世界的方法论,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买得很有价值。

评分

小朋友很喜欢看绘本了,不错

评分

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

评分

价格实惠,孩子很喜欢,送货速度快

评分

博物少年百科丛书之了不起的科学,丰富孩子的见识,扩展孩子的知识面。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只是刚买完就来力度更大的活动了,泪目

评分

这个不错,很喜欢

评分

送给宝贝的读物。感觉写的很详细,贴近生活

评分

送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