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脫貧攻堅保障:完善和創新貧睏縣考核與退齣機製研究》是係列研究的最終成果。該研究提齣中國貧睏縣考核和退齣機製的指標體係和目標任務及政策建議,是目前國內在該研究領域新成果。
全書分為六篇共17章
第一篇:曆史與背景:完善和創新貧睏縣考核及退齣機製的戰略意義
第二篇 綜述及研究範式:理論綜述及研究方法
第三篇 現狀與經驗:中國貧睏考核及退齣機製的實施情況
第四篇 體係與指標:構建我國貧睏考核和退齣機製設想
第五篇 調研與評估:基於目標群體的考核機製效果評估
第六篇 脫貧與退齣:我國貧睏退齣機製研究
到2020年完成農村貧睏地區貧睏人口全部脫貧、貧睏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睏問題,這是"十三五"規劃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首要任務,對此,國傢提齣製定和建立貧睏考核機製和貧睏退齣機製。本研究是在完成主持重大項目"完善扶貧脫貧機製"基礎上,2014年對貧睏縣考核機製和貧睏退齣機製進行係統性研究和評估後的專著。
張琦,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 博士導師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中心主任。本科碩士畢業於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業大學,博士畢業於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持國傢社科基金、教育部、國傢"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等重大重點項目和各類科研項目70多項,齣版《中國農村土地製度改革與體係建設》 《中國綠色減貧指數報告》《扶貧脫貧機製研究》等40多專著,發錶學術論文300多篇。研究方嚮:綠色發展與減貧政策,土地製度與房地産發展、區域規劃與農村經濟發展等。
第1章完善和改進貧睏縣考核機製的背景和意義……………………2
1.1 貧睏縣考核機製研究的背景……………………………………2
1.2 完善貧睏縣考核機製的目的和意義……………………………4
第2章完善和創新貧睏退齣機製的背景和意義………………………8
2.1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齣的新要求………………………………8
2.2 新時代我國新發展戰略的需要…………………………………10
2.3 研究貧睏退齣機製的迫切性……………………………………11
2.4 研究貧睏退齣機製的重要意義…………………………………13
第二篇綜述與範式:理論綜述及研究方法
第3章國內外扶貧考核研究文獻綜述…………………………………18
3.1 基於收入水平的貧睏測度研究綜述……………………………18
3.2 多維貧睏考核和測量方法研究綜述……………………………20
3.3 扶貧方式考核和評價研究綜述…………………………………21
3.4 扶貧績效的考核和測算研究綜述………………………………23
3.5 小結………………………………………………………………24
第4章相關概念界定……………………………………………………26
4.1 精準扶貧…………………………………………………………26
4.2 貧睏縣的界定……………………………………………………29
4.3 退齣機製…………………………………………………………32
4.4 第三方評估………………………………………………………34
第三篇現狀與經驗:中國貧睏考核及退齣機製的實施進展
第5章當前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的現狀及特點………………………36
5.1 全國各省脫貧攻堅實施進展……………………………………36
5.2 當前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的現狀及特點………………………60
第6章目前我國貧睏退齣機製現狀及實施進展……………………101
6.1 部分省市貧睏退齣機製實施情況……………………………101
6.2 目前貧睏退齣機製的經驗總結………………………………122
6.3 目前我國貧睏退齣機製存在的主要問題……………………130
第四篇體係與指標:構建我國貧睏考核和退齣機製設想
第7章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構建思路………………………………136
7.1 完善和創新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的理論依據………………136
7.2 完善和創新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的實踐基礎………………137
7.3 完善和創新我國貧睏縣考核機製的總體思路………………140
第8章貧睏縣考核指標體係的構建與完善…………………………147
8.1 構建貧睏縣考核指標體係的原則……………………………147
8.2 構建貧睏縣考核指標體係的基本思路………………………148
8.3 貧睏縣綜閤績效考核指標體係的構建………………………149
8.4 貧睏縣扶貧開發考核指標體係的構建………………………152
第五篇調研與評估:基於目標群體的考核機製效果評估
第9章貧睏縣考核機製評估的背景…………………………………158
9.1 貧睏縣考核機製評估調研樣本的確定………………………158
9.2 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的重大意義……………………………160
9.3 對貧睏縣考核機製的評估方法………………………………162
第10章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現狀及製度本身的評估………………166
10.1 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實踐現狀………………………………166
10.2 基於製度設計的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評估…………………189
第11章基於目標群體的考核機製創新評估…………………………202
11.1 基於鄉鎮乾部視角的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效果評估………202
11.2 基於目標群體的貧睏縣考核機製創新效果評估……………211
11.3 評估結論、存在不足與政策建議……………………………216
第六篇脫貧與退齣:我國貧睏退齣機製研究
第12章到2020年我國脫貧的預測…………………………………228
12.1 2011 年-2020 年我國貧睏人口動態變化預測………………228
12.2 2011 年-2020 年我國貧睏村動態變化預測…………………235
12.3 2011 年-2020 年我國貧睏縣動態變化預測…………………237
12.4 2011 年-2020 年我國貧睏退齣的演變趨勢…………………238
第13章貧睏退齣機製的構建…………………………………………241
13.1 貧睏退齣機製構建的基本框架………………………………241
13.2 貧睏退齣機製構建的指導思想………………………………242
13.3 貧睏退齣機製構建的基本原則………………………………243
13.4 貧睏退齣機製構建的總體思路………………………………244
第14章貧睏退齣機製的指標體係、路徑……………………………246
14.1 貧睏退齣機製指標體係的嚮度………………………………246
14.2 貧睏退齣機製指標體係的內容………………………………248
14.3 貧睏退齣機製指標體係的實施………………………………255
14.4 貧睏退齣機製指標體係注意問題……………………………263
第15章貧睏退齣機製的實施及保障…………………………………265
15.1 貧睏退齣的動力機製…………………………………………265
15.2 貧睏退齣的補償機製…………………………………………266
15.3 貧睏退齣的風險防範機製……………………………………268
15.4 貧睏退齣的激勵與約束機製…………………………………270
第16章貧睏退齣機製的第三方評估問題……………………………272
16.1 第三方評估的主要方法………………………………………272
16.2 第三方評估的指標設計………………………………………273
16.3 第三方評估的結果管理………………………………………274
16.4 第三方評估的結果反饋………………………………………275
第17章我國實施貧睏退齣機製的相關政策建議……………………276
17.1 鞏固貧睏退齣成果,提高衡量標準…………………………276
17.2 重視脫貧的脆弱性,警惕返貧現象…………………………277
17.3 關注收入分配,聚焦相對貧睏………………………………277
17.4 解決農村貧睏,統籌城鄉貧睏………………………………278
17.5 激發貧睏群體發展能力,促進脫貧可持續性………………279
後記……………………………………………………………………281__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對實踐層麵的深刻洞察。作者似乎並非隻是紙上談兵,而是深入一綫,親身經曆瞭脫貧攻堅的方方麵麵。書中的案例分析,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曾經貧睏的村莊,看到瞭扶貧乾部們辛勤的汗水,也看到瞭貧睏傢庭重拾希望的笑臉。尤其是在探討“退齣機製”時,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將貧睏綫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更側重於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我特彆欣賞書中提到的“一人脫貧,全傢緻富”的理念,以及如何通過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多種手段,從根本上改變貧睏傢庭的命運。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書中對一些看似微小的細節也進行瞭深入的挖掘,比如如何通過技能培訓幫助貧睏人口掌握一技之長,如何通過金融扶貧打破貧睏的惡性循環,如何通過精神扶貧激發內生動力等等。這些都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理論層麵,它更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力量的行動指南,能夠為廣大扶貧工作者提供寶貴的藉鑒和啓示。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本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政策研究報告,但讀下去纔發現,它其實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作者在分析貧睏的根源時,並沒有迴避社會結構性問題,而是坦誠地剖析瞭曆史、文化、製度等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在談到“退齣機製”時,書中並沒有將貧睏人口視為需要被“管理”的對象,而是將他們視為擁有潛力和尊嚴的個體。我喜歡作者在書中穿插的那些生動的故事,它們讓冰冷的數字變得有溫度,讓抽象的政策有瞭鮮活的生命。例如,書中講述的一位通過技能培訓成功創業的女性,她的故事讓我看到瞭希望和可能性。作者對“退齣”的定義,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富裕,更包含著精神上的獨立和自主。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脫貧,是讓貧睏人口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實現個人價值。這本書讓我對脫貧攻堅的理解,從一個宏觀的政策執行,上升到瞭一個更具人情味和深度的維度。
評分這本書的論述風格非常嚴謹,邏輯清晰,層層遞進,讀來令人信服。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旗幟鮮明地提齣瞭“貧睏治理的有效性在於精準識彆和動態監測”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展開瞭對現有貧睏考核機製的梳理和反思。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創新貧睏考核”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不僅批判瞭傳統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還提齣瞭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構建多維度、動態化的考核模型。這讓我看到瞭科技在社會治理中的巨大潛力。當讀到“退齣機製”部分時,我更是被作者的遠見所摺服。書中提齣的“預防返貧”的重要性,遠超我的預期。作者詳細分析瞭返貧的各種風險因素,並針對性地設計瞭一係列“鞏固提升”的措施,比如小額信貸支持、創業指導、就業對接等等。這錶明作者並非追求一時的脫貧數字,而是著眼於長期的發展和穩定,力圖從根本上解決貧睏問題。整本書的學術性和實踐性達到瞭高度的統一,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著作。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前瞻性和係統性。作者不僅迴顧瞭過去脫貧攻堅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著眼於未來,為構建更加完善的脫貧保障體係提供瞭戰略性的思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創新貧睏考核”的論述,作者並非僅僅強調量化指標,而是強調瞭“過程評估”和“個體差異”。例如,書中提齣的“發展性評估”,能夠更好地捕捉到貧睏傢庭在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方麵的進步,這比單純的收入監測更能反映真實的脫貧成效。而在“退齣機製”的設計上,作者展現瞭其深邃的戰略眼光。他明確指齣,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因此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返貧”機製,將脫貧成果固化,並為貧睏人口提供持續的支持。書中關於“分層分類的退齣和銜接機製”的設想,讓我看到瞭未來脫貧攻堅工作的精細化和人性化發展趨勢。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份對過往成就的迴顧,更是一份對未來挑戰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布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但書名“脫貧攻堅保障:完善創新貧睏考核與退齣機製”著實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國傢在脫貧攻堅方麵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如何科學、有效地評估脫貧成果,以及如何確保已經脫貧的傢庭不再返貧這個問題上,我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齣瞭核心議題,讓我期待能夠深入瞭解其中的政策設計、實踐經驗以及理論支撐。我設想,書中會詳細闡述一套科學、動態的貧睏考核體係,能夠準確反映貧睏人口的真實狀況,並且能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優化。同時,對於“退齣機製”,我更是充滿好奇。如何界定“退齣”的標準?退齣後,是否還有相應的保障措施?這些都是我非常想在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詳實的案例分析和數據支撐,嚮我展示一個清晰、可操作的脫貧攻堅邏輯鏈條,讓我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和“怎麼做”。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為我揭示一個關於如何構建可持續脫貧長效機製的深刻洞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