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保障:完善和创新贫困县考核与退出机制研究》是系列研究的最终成果。该研究提出中国贫困县考核和退出机制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任务及政策建议,是目前国内在该研究领域新成果。
全书分为六篇共17章
第一篇:历史与背景:完善和创新贫困县考核及退出机制的战略意义
第二篇 综述及研究范式:理论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三篇 现状与经验:中国贫困考核及退出机制的实施情况
第四篇 体系与指标:构建我国贫困考核和退出机制设想
第五篇 调研与评估:基于目标群体的考核机制效果评估
第六篇 脱贫与退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研究
到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对此,国家提出制定和建立贫困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本研究是在完成主持重大项目"完善扶贫脱贫机制"基础上,2014年对贫困县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和评估后的专著。
张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 博士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等重大重点项目和各类科研项目70多项,出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 《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扶贫脱贫机制研究》等40多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与减贫政策,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发展、区域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等。
第1章完善和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的背景和意义……………………2
1.1 贫困县考核机制研究的背景……………………………………2
1.2 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的目的和意义……………………………4
第2章完善和创新贫困退出机制的背景和意义………………………8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8
2.2 新时代我国新发展战略的需要…………………………………10
2.3 研究贫困退出机制的迫切性……………………………………11
2.4 研究贫困退出机制的重要意义…………………………………13
第二篇综述与范式:理论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3章国内外扶贫考核研究文献综述…………………………………18
3.1 基于收入水平的贫困测度研究综述……………………………18
3.2 多维贫困考核和测量方法研究综述……………………………20
3.3 扶贫方式考核和评价研究综述…………………………………21
3.4 扶贫绩效的考核和测算研究综述………………………………23
3.5 小结………………………………………………………………24
第4章相关概念界定……………………………………………………26
4.1 精准扶贫…………………………………………………………26
4.2 贫困县的界定……………………………………………………29
4.3 退出机制…………………………………………………………32
4.4 第三方评估………………………………………………………34
第三篇现状与经验:中国贫困考核及退出机制的实施进展
第5章当前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的现状及特点………………………36
5.1 全国各省脱贫攻坚实施进展……………………………………36
5.2 当前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的现状及特点………………………60
第6章目前我国贫困退出机制现状及实施进展……………………101
6.1 部分省市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情况……………………………101
6.2 目前贫困退出机制的经验总结………………………………122
6.3 目前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30
第四篇体系与指标:构建我国贫困考核和退出机制设想
第7章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构建思路………………………………136
7.1 完善和创新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的理论依据………………136
7.2 完善和创新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的实践基础………………137
7.3 完善和创新我国贫困县考核机制的总体思路………………140
第8章贫困县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47
8.1 构建贫困县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147
8.2 构建贫困县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148
8.3 贫困县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149
8.4 贫困县扶贫开发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152
第五篇调研与评估:基于目标群体的考核机制效果评估
第9章贫困县考核机制评估的背景…………………………………158
9.1 贫困县考核机制评估调研样本的确定………………………158
9.2 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的重大意义……………………………160
9.3 对贫困县考核机制的评估方法………………………………162
第10章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现状及制度本身的评估………………166
10.1 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实践现状………………………………166
10.2 基于制度设计的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评估…………………189
第11章基于目标群体的考核机制创新评估…………………………202
11.1 基于乡镇干部视角的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效果评估………202
11.2 基于目标群体的贫困县考核机制创新效果评估……………211
11.3 评估结论、存在不足与政策建议……………………………216
第六篇脱贫与退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研究
第12章到2020年我国脱贫的预测…………………………………228
12.1 2011 年-2020 年我国贫困人口动态变化预测………………228
12.2 2011 年-2020 年我国贫困村动态变化预测…………………235
12.3 2011 年-2020 年我国贫困县动态变化预测…………………237
12.4 2011 年-2020 年我国贫困退出的演变趋势…………………238
第13章贫困退出机制的构建…………………………………………241
13.1 贫困退出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241
13.2 贫困退出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242
13.3 贫困退出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243
13.4 贫困退出机制构建的总体思路………………………………244
第14章贫困退出机制的指标体系、路径……………………………246
14.1 贫困退出机制指标体系的向度………………………………246
14.2 贫困退出机制指标体系的内容………………………………248
14.3 贫困退出机制指标体系的实施………………………………255
14.4 贫困退出机制指标体系注意问题……………………………263
第15章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及保障…………………………………265
15.1 贫困退出的动力机制…………………………………………265
15.2 贫困退出的补偿机制…………………………………………266
15.3 贫困退出的风险防范机制……………………………………268
15.4 贫困退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270
第16章贫困退出机制的第三方评估问题……………………………272
16.1 第三方评估的主要方法………………………………………272
16.2 第三方评估的指标设计………………………………………273
16.3 第三方评估的结果管理………………………………………274
16.4 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反馈………………………………………275
第17章我国实施贫困退出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276
17.1 巩固贫困退出成果,提高衡量标准…………………………276
17.2 重视脱贫的脆弱性,警惕返贫现象…………………………277
17.3 关注收入分配,聚焦相对贫困………………………………277
17.4 解决农村贫困,统筹城乡贫困………………………………278
17.5 激发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促进脱贫可持续性………………279
后记……………………………………………………………………281__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对实践层面的深刻洞察。作者似乎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深入一线,亲身经历了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曾经贫困的村庄,看到了扶贫干部们辛勤的汗水,也看到了贫困家庭重拾希望的笑脸。尤其是在探讨“退出机制”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贫困线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更侧重于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我特别欣赏书中提到的“一人脱贫,全家致富”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书中对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比如如何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如何通过金融扶贫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如何通过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等等。这些都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层面,它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行动指南,能够为广大扶贫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读来令人信服。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贫困治理的有效性在于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现有贫困考核机制的梳理和反思。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创新贫困考核”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不仅批判了传统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还提出了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构建多维度、动态化的考核模型。这让我看到了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巨大潜力。当读到“退出机制”部分时,我更是被作者的远见所折服。书中提出的“预防返贫”的重要性,远超我的预期。作者详细分析了返贫的各种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巩固提升”的措施,比如小额信贷支持、创业指导、就业对接等等。这表明作者并非追求一时的脱贫数字,而是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和稳定,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整本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但书名“脱贫攻坚保障:完善创新贫困考核与退出机制”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国家在脱贫攻坚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脱贫成果,以及如何确保已经脱贫的家庭不再返贫这个问题上,我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核心议题,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政策设计、实践经验以及理论支撑。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一套科学、动态的贫困考核体系,能够准确反映贫困人口的真实状况,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同时,对于“退出机制”,我更是充满好奇。如何界定“退出”的标准?退出后,是否还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向我展示一个清晰、可操作的脱贫攻坚逻辑链条,让我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做”。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为我揭示一个关于如何构建可持续脱贫长效机制的深刻洞见。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政策研究报告,但读下去才发现,它其实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作者在分析贫困的根源时,并没有回避社会结构性问题,而是坦诚地剖析了历史、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在谈到“退出机制”时,书中并没有将贫困人口视为需要被“管理”的对象,而是将他们视为拥有潜力和尊严的个体。我喜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那些生动的故事,它们让冰冷的数字变得有温度,让抽象的政策有了鲜活的生命。例如,书中讲述的一位通过技能培训成功创业的女性,她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可能性。作者对“退出”的定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更包含着精神上的独立和自主。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脱贫,是让贫困人口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实现个人价值。这本书让我对脱贫攻坚的理解,从一个宏观的政策执行,上升到了一个更具人情味和深度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前瞻性和系统性。作者不仅回顾了过去脱贫攻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着眼于未来,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脱贫保障体系提供了战略性的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创新贫困考核”的论述,作者并非仅仅强调量化指标,而是强调了“过程评估”和“个体差异”。例如,书中提出的“发展性评估”,能够更好地捕捉到贫困家庭在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方面的进步,这比单纯的收入监测更能反映真实的脱贫成效。而在“退出机制”的设计上,作者展现了其深邃的战略眼光。他明确指出,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返贫”机制,将脱贫成果固化,并为贫困人口提供持续的支持。书中关于“分层分类的退出和衔接机制”的设想,让我看到了未来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份对过往成就的回顾,更是一份对未来挑战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布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