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分年段編寫:根據《綱要》要求,本書收錄瞭曆代經典淺近的詩歌,配以活潑詩意的解讀和多彩的頁麵,以鍛煉學生對傳統詩文的理解能力為重點,力圖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深入瞭解我國的曆史文明和文化傳統。。
2. 分主題編排,展現古人精彩生活:本冊詩文以“詠物”類作品為主,分為“托物言誌”“藉物喻人”“詠物抒情”三個部分。精讀這些作品,有助於學生瞭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並理解古人在詠物詩文中寄托的情感與思想。
3. 精校版本,大字注音,趣味講解:采用中華書局的通行本精心校對。正文原文采用楷體大字,全文注音。每篇詩詞附有難字、難詞、難句的注釋,文采飛揚的大意講解,並根據《綱要》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要求提齣問題,點撥學習要點。
4. 掃描二維碼,收聽誦讀音頻:圖書配有專業播音員誦讀的全本示範音頻,讀者朋友可以通過手機掃描相應篇章的二維碼收聽。
5. 雙色印刷,彩色插圖:本書采用雙色印刷,並選取富詩意的詩篇繪製瞭彩色插圖,讓讀者在詩情畫意中快樂誦讀。
過常寶,中國古代文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傢。主要研究中國上古文化和文學、唐宋詩詞等,著有《先秦文體與話語方式研究》《製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楚辭與原始宗教》《依然舊時明月——唐詩宋詞中的生命和情感》等學術著作十餘種及論文百餘篇。
一、托物言誌
詠新荷應詔 〔南朝〕瀋約
蟬 〔唐〕虞世南
歸燕詩 〔唐〕張九齡
南軒鬆 〔唐〕李白
古柏行 〔唐〕杜甫
菊花 〔唐〕黃巢
楊花 〔唐〕吳融
琴麯歌辭`幽蘭 〔唐〕崔塗
小鬆 〔唐〕杜荀鶴
孤桐 〔宋〕王安石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王復秀纔所居雙檜二首(其二)〔宋〕蘇軾
畫菊 〔宋〕鄭思肖
墨梅 〔元〕王冕
石灰吟 〔明〕於謙
詠煤炭 〔明〕於謙
詠荔枝 〔明〕丘濬
蘭花 〔明〕張羽
詠白海棠 〔清〕曹雪芹
蔔算子`詠梅 〔宋〕陸遊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清〕納蘭性德
鸚鵡賦(節選) 〔漢〕禰衡
陋室銘 〔唐〕劉禹锡
愚溪詩序 〔唐〕柳宗元
愛蓮說 〔宋〕周敦頤
夏梅說 〔明〕鍾惺
二、藉物喻人
碩鼠 ?《詩經`魏風》
雜詩 〔魏〕曹丕
群鶴詠 〔南朝〕蕭道成
侍宴詠石榴 〔唐〕孔紹安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蟬 〔唐〕李商隱
流鶯 〔唐〕李商隱
蜂 〔唐〕羅隱
詠蟹 〔唐〕皮日休
孤雁 〔唐〕崔塗
詠牡丹 〔宋〕王溥
詠傀儡 〔宋〕楊億
畫眉鳥 〔宋〕歐陽修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 〔宋〕辛棄疾
落梅風`詠雪 〔元〕張鳴善
朝天子`詠喇叭 〔明〕王磐
水仙子`喻紙鳶 ?無名氏
螃蟹詠 〔清〕曹雪芹
唐多令`柳絮 〔清〕曹雪芹
馬蹄(節選) ?《莊子·外篇》
酒賦 〔漢〕揚雄
龍說 〔唐〕韓愈
馬說 〔唐〕韓愈
寒號蟲 〔元〕陶宗儀
病梅館記 〔清〕龔自珍
三、詠物抒情
蜉蝣 ?《詩經`曹風》
詠落梅 〔南朝〕謝朓
感遇(其一) 〔唐〕張九齡
相思 〔唐〕王維
題張十一旅捨三詠榴花 〔唐〕韓愈
賞牡丹 〔唐〕劉禹锡
瀟湘麯 〔唐〕劉禹锡
楊柳枝詞 〔唐〕白居易
早梅 〔唐〕柳宗元
紫薇花 〔唐〕杜牧
柳 〔唐〕李商隱
憶梅 〔唐〕李商隱
白蓮 〔唐〕陸龜濛
早梅 〔唐〕齊己
山園小梅 〔宋〕林逋
花影 〔宋〕蘇軾
詠榴 〔宋〕楊萬裏
雪梅 〔宋〕盧梅坡
詠芭蕉 〔清〕鄭燮
竹石 〔清〕鄭燮
洞仙歌`詠柳 〔宋〕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
浣溪沙 〔宋〕晏幾道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生查子`重葉梅 〔宋〕辛棄疾
醉中天`詠大蝴蝶 〔元〕王和卿
雜說三首(其一) 〔宋〕歐陽修
鞦聲賦 〔宋〕歐陽修
拿到這本《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翻開來,一股清新雅緻的古韻撲麵而來。作為一名對古詩詞充滿好奇的初中生,我一直覺得很多古詩詞雖然意境優美,但有時略顯晦澀,不易理解。而這本選本,則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它選取瞭大量以“物”為詠對象的詩文,從花鳥魚蟲到山川草木,描繪瞭自然萬物的生動姿態,也寄托瞭古人豐富的感情。 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熟悉的、卻又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的篇章。我尤其喜歡關於梅花的幾首詩,在寒鼕中綻放的梅花,不僅是自然的奇跡,更是古人堅韌不拔品格的象徵。書中對每一首詩的注解都十分詳盡,不僅解釋瞭字詞的意思,還深入淺齣地分析瞭詩歌的背景、創作意圖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這使得我不再是囫圇吞棗地閱讀,而是能夠真正地去體會作者的心境,去感受那些躍然紙上的畫麵。 閱讀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些看似簡單的自然景物,在古人的筆下竟能變得如此靈動。比如描寫燕子的一首詩,寥寥數語便勾勒齣燕子在春日裏銜泥築巢的忙碌景象,那份生機勃勃,仿佛就在眼前。書中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號適中,行間距舒適,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配套的朗誦指導,更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詩詞內心世界的大門,讓我能夠跟著古人的節奏,去品味文字的韻律和美感。 總的來說,《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是一本非常齣色的古詩文讀物。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們走進古詩詞的世界,去感受自然之美,去體味人生哲理。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閱讀,去探索更多詠物詩中蘊含的智慧與情感,相信它將成為我語文學習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發現”的喜悅。我一直覺得,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停留在字麵的理解,而未能真正領略其背後的深邃意境。這本書,則以“詠物”為綫索,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視角。 打開書本,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生機的自然世界。那些在詩歌中被描繪的動植物,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擁有鮮活生命力的存在。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細節的刻畫,比如對蜂蝶的描繪,它們在花叢中辛勤勞作的身影,不僅展現瞭生命的活力,也暗含著古人勤勉的品德。這種細膩的筆觸,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生命。 書中對於詩歌的注釋和賞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詞語的解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對話。我通過閱讀,瞭解瞭詩歌的創作背景,體會瞭作者的情感,甚至能夠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風貌。例如,對描寫鬆柏的詩句,不僅贊美瞭其挺拔的姿態,更寄托瞭古人堅貞不屈的品格,這種精神層麵的解讀,是傳統教材中很難獲得的。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既有古詩文的典雅,又不失現代漢語的流暢。這種結閤,使得閱讀過程變得輕鬆而愉悅。我發現,原來古詩詞並非高不可攀,它們同樣充滿瞭生活氣息和人文關懷。通過這本書,我仿佛重新認識瞭古詩詞,也更加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
評分這本《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帶給我的感受,可以用“驚喜”來形容。我是一名對古詩詞有著樸素感情的普通讀者,之前接觸到的古詩詞,大多是零散的,缺乏係統性和深入的理解。而這本書,則像一條清晰的綫索,將我引嚮瞭“詠物”這個充滿意趣的詩歌領域。 書中的詩歌選材非常豐富,涵蓋瞭各種各樣的“物”,從常見的花鳥蟲魚,到更為宏大的山川河流,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每首詩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畫捲,又像是一首動人的樂章。我特彆喜歡那些描寫小動物的詩篇,它們用簡潔的語言捕捉到瞭動物最生動的神態,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觀察之敏銳和描繪之傳神。 最令我贊賞的是,這本書的注釋和賞析部分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釋字麵意思,而是深入到詩歌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情感以及詩歌所傳達的深層含義。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能夠超越字詞的束縛,真正地去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意境。例如,對李白《詠鵝》的賞析,讓我看到瞭鵝不僅僅是簡單的傢禽,更承載瞭作者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生命的贊美。 閱讀過程中,我也體會到瞭古人對於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他們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美,並將這份美融入到詩歌創作中。這種態度,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人性化,字體清晰,頁麵整潔,閱讀體驗極佳。它讓我重新發現瞭古詩詞的魅力,也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認同感。
評分初拿到《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我的第一感覺是“貼心”。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孩子教育的傢長,我深知古詩文學習對於培養孩子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同時也瞭解到,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理解上的睏難。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解決瞭這一痛點。 它將“詠物”這一主題作為切入點,這本身就非常巧妙。無論是活潑的小動物,還是靜謐的花草樹木,都更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書中選取的詩歌,既有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有一些相對生僻但同樣精彩的作品,為孩子們提供瞭廣闊的視野。更難得的是,每一首詩都配有詳盡的解讀,不僅解釋瞭詞語的含義,更剖析瞭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我仔細閱讀瞭關於描寫荷花的幾首詩,書中對“齣淤泥而不染”的解釋,不僅解釋瞭荷花的生長環境,更將其升華為一種高潔的品格,這對孩子的品德教育非常有益。此外,書中還融入瞭對詩歌朗誦技巧的指導,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語感和錶達能力大有裨益。孩子們可以通過模仿朗誦,更好地體會詩歌的韻律和節奏,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整體而言,這本書的設計思路非常清晰,目標明確。它在保留古詩文原汁原味的同時,又能夠以現代人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呈現。這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們更輕鬆地掌握古詩文,更能夠激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成為許多傢庭在古詩文學習過程中的得力助手。
評分初次接觸這套《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詠物)》,我懷著一種嘗試的心態,但很快就被其內容所吸引。作為一名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詩詞的優秀讀物。這本書在“詠物”這一主題下,精心挑選瞭適閤初中生閱讀的經典詩篇,並且在編排和注釋上都展現瞭極高的專業性和用心。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對詩文的深度解讀。不同於市麵上一些僅僅提供字詞解釋的讀物,它深入挖掘瞭每首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曆史背景,幫助讀者理解古人在特定情境下創作這些詩歌時的心境和用意。例如,對描寫蟋蟀的詩句,不僅解釋瞭蟋蟀的習性,還探討瞭古人為何常常以蟋蟀的鳴叫來寄托思鄉之情,這種解讀方式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認知,也讓我更加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 書中對於“物”的描繪,也展現瞭古人細膩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無論是描繪花朵的嬌艷,還是刻畫蟲魚的靈動,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觸碰到那份生命的脈動。這種對自然的細緻觀察,也潛移默化地教會瞭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如何去感受身邊的萬物。同時,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詩歌創作技巧的講解,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非常有幫助。 此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值得稱贊。它在保持古詩文原有的韻味的同時,也使用瞭比較易於現代學生理解的語言進行解釋和分析,使得古詩文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一種充滿趣味的探索。整體而言,這套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精神的熏陶,讓我和孩子都從中受益匪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和熱愛。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東西,又快又便宜
評分物超所值,下次還會光顧的。
評分經典故事,印刷精美,內容豐富,孩子非常喜歡
評分很滿意哦!
評分挺不錯,質量很好。字體很好看,內容也很完美。
評分挺好的,滿意,值得購買
評分很滿意哦!
評分挺不錯,質量很好。字體很好看,內容也很完美。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