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瞭更好體現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傢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尚書正義》二十捲,唐孔穎達撰,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 楊守敬跋。孔穎達於貞觀中受命領銜編撰《五經疏義》,又稱《五經正義》。《五經正義》自撰成以來各經經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單行,故有所謂白文經、單注、單疏本之稱。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鹽司率先以官府之力閤刻經、注、單疏為一書,前後用五十多年時間,完成瞭五經的閤刻。此本《尚書正義》長期流落日本,清光緒十年(1884)四月始由楊守敬購歸中土,乃初印本,“補版絕少”。今《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以此為底本,平裝影印,以饗讀者。
孔穎達(五七四—六四八),字衝遠,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八歲就學,曾師從劉焯,精《春鞦》服傳、鄭氏《尚書》、《詩》、《禮記》、王氏《易》,善為文,兼通天文曆算。隋大業初舉明經,授河內郡博士。入唐授文學館學士,遷國子博士,後升國子司業、祭酒。貞觀中,與顔師古、司馬纔章、王恭、王琰等受詔撰定《五經正義》。
第一冊
楊守敬跋一
孔維等校定上錶……五
長孫無忌等上錶…… 一〇
孔穎達序…… 一六
捲一 尚書序 ……二三
捲二 古文尚書堯典第一 ……六七
捲三 舜典第二…… 一四七
第二冊
捲四 大禹謨第三…… 一
皋陶謨第四 …… 四二
捲五 益稷第五 ……六五
捲六 禹貢第一…… 一一五
第三冊
捲七 甘誓第二 ……一
五子之歌第三 ……一〇
胤徵第四 ……二一
捲八 湯誓第一…… 四四
仲虺之誥第二 ……五七
湯誥第三 ……六七
伊訓第四 ……七四
太甲上第五…… 八六
太甲中第六 ……九五
太甲下第七…… 一〇一
鹹有一德第八…… 一〇五
捲九 盤庚上第九…… 一二六
盤庚中第十…… 一五一
盤庚下第十一 ……一六七
說命上第十二…… 一七六
說命中第十三 ……一八四
說命下第十四 ……一九二
高宗肜日第十五…… 一九八
西伯戡黎第十六 ……二〇五
微子第十七 ……二一一
第四冊
捲十 泰誓上第一…… 二
泰誓中第二…… 二〇
泰誓下第三…… 三〇
牧誓第四 ……三六
武成第五 ……四九
捲十一 洪範第六 ……七一
捲十二 旅獒第七 ……一四六
金縢第八 ……一六〇
大誥第九 ……一八三
微子之命第十…… 二一四
第五冊
捲十三 康誥第十一 ……二
酒誥第十二 ……三九
梓材第十三 ……六六
捲十四 召誥第十四 ……七九
洛誥第十五 ……一一七
捲十五 多士第十六 ……一六三
無逸第十七 ……一八五
捲十六 君奭第十八 ……二一一
蔡仲之命第十九 ……二四二
多方第二十 ……二五三
第六冊
捲十七 立政第二十一 …… 一
周官第二十二 ……三四
君陳第二十三 ……五九
捲十八 顧命第二十四 ……七一
康王之誥第二十五 ……一一七
畢命第二十六 ……一二九
捲十九 君牙第二十七 ……一四六
囧命第二十八 ……一五一
呂刑第二十九 ……一五九
捲二十 文侯之命第三十 ……二一三
費誓第三十一 ……二二八
秦誓第三十二 ……二四一
黃唐跋 ……二五三
《尚書》為儒傢“五經”之一,是上古曆史文獻的匯編,保存瞭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史料。曆經秦火之劫,《尚書》在漢代分為伏生所傳之今文《尚書》和相傳魯恭王壞孔子舊宅所得之古文《尚書》。東晉時又齣現瞭僞古文《尚書》和僞孔安國傳,唐初孔穎達奉敕修撰《五經正義》,《尚書正義》即以此本為據,對經文及孔傳加以疏通闡釋,作為科舉考試的統一標準。《正義》乃據南北朝義疏刪定增損而成,故而保留瞭大量前人舊注,是當今研究、利用《尚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孔穎達(五七四—六四八),字衝遠,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八歲就學,曾師從劉焯,精《春鞦》服傳、鄭氏《尚書》、《詩》、《禮記》、王氏《易》,善為文,兼通天文曆算。隋大業初舉明經,授河內郡博士。入唐授文學館學士,遷國子博士,後升國子司業、祭酒。貞觀中,與顔師古、司馬纔章、王恭、王琰等受詔撰定《五經正義》。
唐代至北宋,經注與疏文彆行,《尚書正義》最初的文本形式是經文、注文僅標起止,在每條疏文前列“某某至某某”,即所謂“單疏本”。由於單疏本需與經注本配閤使用,閱讀不便,到南宋初年便齣現瞭補齊經文、注文的經、注、疏閤刻本。最早的經、注、疏閤刻本為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鹽司所刻,疏文據單疏本,插入經注文字。此本半葉八行,故稱“八行本”。南宋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兩浙東路茶鹽司所刊《禮記正義》,附有當時提舉兩浙東路茶鹽司的黃唐跋文:“六經疏義自京監、蜀本皆省正文及注,又篇章散亂,覽者病焉。本司舊刊《易》《書》《周禮》,正經注疏,萃見一書,便於披繹,它經獨缺。紹熙辛亥仲鼕,唐備員司庾,遂取《毛詩》《禮記》疏義,如前三經編匯,精加讎正,用鋟諸木,庶廣前人之所未備。乃若《春鞦》一經,顧力未暇,姑以貽同誌雲。壬子鞦八月,三山黃唐謹識。”此跋也說明,經、注、疏閤刻的目的就是為瞭閱讀方便。《尚書正義》是最早的閤刻本之一,據避諱可知刊刻時間在高宗朝。
《尚書正義》有兩部八行本及一部單疏本傳世,據學者研究,八行本《尚書正義》屬南宋第一代義疏刻本,是現存最早之版本(現存單疏本屬南宋第二代刻本,刊刻時間晚於八行本),最可信據。現存的兩部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八行本《尚書正義》,一部藏於中國國傢圖書館,乃楊守敬於光緒十年(一八八四)購自日本大阪,後歸張之洞,書前有楊守敬跋。此本“補版絶少”,捲七、八、十九、二十整捲及捲三第三十九葉、捲十三第六至二十九葉、捲十四第十四至二十五葉為抄補,捲十第三十三葉則闕而未補,書末有迻錄八行本《禮記正義》黃唐跋。一部藏於日本足利學校遺跡圖書館,略有抄補。足利藏本多宋元修補之版,訛誤較多,質量不及國圖藏本。需要注意的是,舊說國圖藏本闕捲據足利學校藏八行本影摹,後經日本學者研究,抄補所據實為日本弘化四年(一八四七)熊本藩時習館摹刻足利學校藏本。時習館本經過校改,間有訛誤,與足利學校藏本不盡一緻。雖然如此,兩者相較,仍以國圖藏本為優。國圖藏本曾經《古逸叢書三編》(一九八六)、《中華再造善本》(二〇〇三)影印齣版,惜皆綫裝叢書,普通學者不便購置。今《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以國圖藏本為底本,平裝影印,以饗廣大讀者。
評價二 這次入手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尚書正義》,完全是一次驚喜的發現。我並不是科班齣身的學者,隻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平日裏,我時常會在一些曆史紀錄片或文章中聽到《尚書》的大名,知道它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記錄瞭上古時期的曆史和智慧。然而,真正想要去瞭解它,卻常常被古籍的艱澀所難倒。市麵上的《尚書》譯本,有的過於簡化,丟失瞭原文的神韻;有的則過於學術化,讓普通讀者望而卻步。 這套叢刊的齣現,恰好彌補瞭我的這一遺憾。它采用的宋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正義”部分的解讀,則用一種比較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尚書》的內涵呈現齣來。我試著閱讀瞭幾篇,感覺像是有一位博學的老師在旁邊細細講解,那些看似遙遠的曆史和抽象的道理,變得鮮活起來。尤其讓我感到欣喜的是,這套書的裝幀也非常精美,拿在手裏很有質感,無論是作為閱讀材料還是擺設,都顯得十分大氣。我計劃慢慢地、係統地閱讀這套書,希望能從中汲取更多的曆史智慧,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評分評價四 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曆史尤其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平時喜歡閱讀一些與古代王朝、帝王將相相關的書籍。最近,我瞭解到《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記錄瞭許多重要的曆史事件和先賢的治國理念,於是便産生瞭深入瞭解的願望。然而,我之前接觸過的《尚書》版本,要麼是白話文翻譯,缺乏原文的韻味,要麼是古文版本,但注釋過於簡略,讓我難以理解。 這次偶然發現瞭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尚書正義》,簡直就像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宋本的印刷,古樸典雅,字跡清晰,即使是古體字,也並不難以辨認。最讓我驚喜的是,這套書的“正義”部分,真的做到瞭“正”與“義”的完美結閤。它不僅僅是解釋字麵意思,更是對其中涉及的政治製度、禮儀文化、道德倫理進行瞭詳細的闡釋。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曆史典故的溯源,讓我對當時的曆史背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例如,在讀到有關堯舜禪讓的部分時,“正義”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古人對於賢能政治的追求,這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啓示意義。這套書的六冊裝幀也非常精美,既適閤居傢閱讀,也方便攜帶,讓我能夠隨時隨地沉浸在《尚書》的世界裏。
評分評價一 拿到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尚書正義》,我簡直是如獲至寶。作為一名深耕中國古代文獻的學者,我早已對《尚書》的博大精深有所領略,但一直苦於尋覓權威、可靠的版本。市麵上流傳的《尚書》版本眾多,良莠不齊,許多都存在訛誤或失真,令人望而卻步。這次的宋本《尚書正義》,采用的是宋代刻本,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引起我的極大興趣。宋代是中國刻書業的鼎盛時期,宋刻本以其嚴謹的校勘、精美的字體和考究的裝幀而著稱,往往是後代刻本的藍本。能有機會一睹宋本《尚書正義》的風采,對我來說是學習和研究《尚書》的重大機遇。 翻開第一冊,撲麵而來的就是古樸典雅的宋體字,散發著曆史的沉澱感。更重要的是,這套叢刊還配有詳細的校勘記和疏證,這對於理解《尚書》這樣晦澀難懂的經典至關重要。尤其是“正義”部分,深入淺齣地闡釋瞭《尚書》原文的含義,對其中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方麵的知識進行瞭細緻的解讀。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一些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考證,旁徵博引,條理清晰,為我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提供瞭有力的支撐。雖然初步瀏覽,但可以預見,這套書將成為我案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為我日後的學術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評分評價三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古籍整理與研究的工作者,我對於《尚書》的研究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我知道《尚書》的版本體係極為復雜,不同版本的差異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古籍原貌的認知。因此,尋找權威可靠的宋本《尚書》一直是我的重要目標。《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尚書正義》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首先,能夠采用宋本進行影印,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宋代是刻書的黃金時代,宋刻本在校勘、字體、印刷等方麵都達到瞭極高的水平。對於《尚書》這樣曆經韆年流傳,版本錯亂的經典來說,宋本往往是還原其早期麵貌的重要依據。這套叢刊在選材上就體現瞭嚴謹的學術態度。其次,這套叢刊的“正義”部分,是承襲瞭曆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並且經過瞭現代學者的重新整理和校訂。我們都知道,《尚書》原文的文字古奧,理解難度大,而“正義”的詳細疏解,能夠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原文的含義,考察其曆史背景,梳理其思想脈絡。這次的“正義”的質量,我認為是相當不錯的,它既保留瞭傳統注疏的嚴謹,又體現瞭現代學術研究的深入。
評分評價五 作為一名緻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教師,我一直深知《尚書》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基礎地位。《尚書》不僅是史學經典,更是文學的源頭之一,其中蘊含的敘事方式、語言風格都對後世産生瞭深遠影響。然而,長期以來,《尚書》的版本問題一直是睏擾學界的一大難題,可靠的宋本的價值不言而喻。 這次《國學基本典籍叢刊》推齣的宋本《尚書正義》,以其嚴謹的學術眼光和精湛的製作工藝,為我們提供瞭一套不可多得的研究資料。宋本的影印,最大程度地保留瞭原作的風貌,其字體、行款、版式都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對於我們研究《尚書》的版本流變和文字演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值得稱道的是,這套叢刊所收錄的“正義”,是經過現代學者精心整理和校訂的,它既繼承瞭傳統經學研究的精髓,又融入瞭現代學術的視角,對《尚書》的文本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析。其中的疏證部分,更是旁徵博引,考訂精審,能夠幫助我們剋服閱讀《尚書》過程中的種種理解障礙。我尤其看重這套書的學術嚴謹性,它為我從事教學和研究提供瞭可靠的依據。
評分特彆好,非常喜歡,爭取能買全
評分國傢圖書館的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齣一套就要收一套!沒得說的!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都入瞭 等宋本白氏文集活動價
評分好好看看我們的人生
評分國傢圖書館的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齣一套就要收一套!沒得說的!
評分不錯,和當當網價格差不多,看來京東圖書也不錯
評分還是不錯的!
評分特彆好,非常喜歡,爭取能買全
評分經典版本,必須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