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內容全麵、實用,適閤臨床護理人員和護理專業學生閱讀。 靜脈輸液治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其治療層麵涵蓋腸道外輸液、營養支持、用藥與輸液的治療。
各科護士都要進行靜脈輸液操作。本書主要介紹成人和新生兒靜脈治療的護理操作標準程序,也介紹各種置管的並發癥觀察及處理。采用圖文結閤介紹,四色印刷精彩呈現,展示各種操作,猶如在現場。
內容簡介
本書圖文結閤,介紹成人和新生兒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包括外周靜脈留置針(PV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置管操作及外周靜脈留置針、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植入式靜脈輸液港(PORT)的維護及其並發癥的處理。書中不僅給齣瞭每一步操作的標準化程序,還有詳細講解瞭各步驟的操作細節。
本書內容全麵、實用,適閤臨床護理人員和護理專業學生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1 外周靜脈留置針置管
1.1 用物準備 1
1.2 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操作流程 2
2 傳統方式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瓣膜式)
2.1 置管前準備 9
2.2 置管步驟 10
3 超聲引導下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瓣膜式)
3.1 置管前準備 19
3.2 置管步驟 20
4 超聲引導下經外周靜脈置入高壓注射型中心靜脈導管置管
4.1 置管前準備 35
4.2 置管步驟 36
5 外周靜脈留置針維護
5.1 用物準備 47
5.2 核對 47
5.3 手衛生 47
5.4 評估 48
5.5 消毒輸液接頭 48
5.6 準備預充式導管衝洗器 49
5.7 A-C-L導管維護 50
5.8 固定延長管 51
5.9 手衛生 51
5.10 健康教育 51
6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6.1 用物準備 52
6.2 手衛生 52
6.3 評估 53
6.4 去除敷料 53
6.5 消毒 54
6.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55
6.7 準備敷料 56
6.8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56
6.9 加強固定 58
6.10 粘貼記錄紙 59
6.11 手衛生 59
6.12 健康教育 59
7 經外周靜脈置入高壓注射型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7.1 準備用物 60
7.2 手衛生 60
7.3 評估 61
7.4 去除敷料及舊的思樂扣 61
7.5 消毒 62
7.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63
7.7 固定思樂扣(StatLock) 64
7.8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65
7.9 標識 67
7.10 手衛生 67
7.11 健康教育 67
8 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8.1 用物準備 68
8.2 手衛生 68
8.3 評估 68
8.4 去除敷料 69
8.5 消毒 69
8.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71
8.7 敷料固定(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71
8.8 標識 73
8.9 手衛生 73
8.10 健康教育 73
9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維護
9.1 用物準備 74
9.2 手衛生 74
9.3 局部評估 75
9.4 消毒 75
9.5 穿刺前無菌物品準備 76
9.6 穿刺 77
9.7 抽迴血 78
9.8 墊紗布 78
9.9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79
9.10 加強固定 80
9.11 標識 81
9.12 手衛生 81
9.13 健康教育 81
10 輸液接頭維護
10.1 用物準備 82
10.2 手衛生 82
10.3 準備輸液接頭 83
10.4 移除舊的輸液接頭 83
10.5 消毒 84
10.6 連接新的輸液接頭 84
10.7 A-C-L導管維護 85
10.8 固定延長管 86
10.9 手衛生 86
10.10 健康教育 86
11 血管通路裝置相關的並發癥
11.1 靜脈炎 87
11.2 中心血管通路裝置(CAVD)堵塞 88
11.3 中心血管通路裝置(CAVD)相關的靜脈血栓 89
11.4 滲齣和外滲 90
11.5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92
11.6 導管破裂(PICC) 92
11.7 穿刺點感染(PICC、CVC) 93
11.8 醫用黏膠接觸性皮炎 94
12 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置管
12.1 用物準備 95
12.2 操作流程 95
13 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維護
13.1 用物準備 104
13.2 檢查用物 104
13.3 手衛生 105
13.4 核對 105
13.5 評估 105
13.6 消毒輸液接頭 105
13.7 A-C-L導管維護 108
13.8 固定延長管 110
13.9 再次核對 110
13.10 手衛生 110
13.11 健康教育 110
14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前端開口式)
14.1 置管前準備 111
14.2 置管步驟 112
14.3 健康教育 121
15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15.1 手衛生 122
15.2 查對 122
15.3 準備用物 122
15.4 核對 123
15.5 評估 123
15.6 打開維護包 123
15.7 更換輸液接頭 124
15.8 衝洗導管 125
15.9 更換透明貼膜 126
15.10 再次核對 129
15.11 整理用物 129
15.12 填寫PICC維護記錄單 129
15.13 健康教育 129
16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血凝性不完全堵塞的處理
16.1 用物準備 130
16.2 環境準備 130
16.3 患兒準備 130
16.4 核對 131
16.5 操作者準備 131
16.6 評估 131
16.7 手衛生 131
16.8 處理 131
16.9 再次核對 134
16.10 整理 134
16.11 記錄 134
16.12 健康教育 134
17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血凝性完全堵塞的處理
17.1 評估 135
17.2 核對醫囑 135
17.3 用物準備 135
17.4 環境準備 136
17.5 患兒準備 136
17.6 核對患兒信息 136
17.7 操作者準備 136
17.8 排氣備用 136
17.9 手衛生 136
17.10 處理 136
17.11 重復 139
17.12 再次核對 139
17.13 整理用物 139
17.14 記錄 139
17.15 健康教育 139
18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移位的處理
18.1 移位至頸部 140
18.2 移位至右心房 142
18.3 移位至鎖骨下靜脈 145
19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機械性靜脈炎的處理
19.1 用物準備 147
19.2 環境準備 147
19.3 患兒準備 148
19.4 操作者準備 148
19.5 核對患兒信息 148
19.6 鋪墊巾 148
19.7 去除舊的敷料 148
19.8 評估 148
19.9 處理 149
19.10 再次核對 151
19.11 抬高置管側肢體 151
19.12 手衛生 151
19.13 記錄 151
19.14 健康教育 151
20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穿刺點滲血的處理
20.1 用物準備 152
20.2 核對患兒信息 152
20.3 手衛生 152
20.4 評估 153
20.5 處理 153
20.6 整理用物 155
20.7 記錄 155
20.8 健康教育 156
附錄A 六步洗手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靜脈治療技術是一項基本且應用廣泛的臨床護理實踐活動,但隨著臨床靜脈治療技術多途徑、多樣化的應用,其復雜性和風險性也日益增加,對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也提齣瞭更高的專業要求。為規範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提高靜脈治療的護理質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14年5月1日正式實施衛生行業標準《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事靜脈治療護理技術的醫務人員,該標準從術語定義、基本要求、操作程序、相關並發癥處理原則、職業防護等方麵進行瞭全麵規範,對指導臨床靜脈治療護理實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瞭解《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的臨床執行情況,福建省護理質量控製中心組織靜脈治療護理專傢分批到省屬及各區市三級醫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調研和專題講座。調研結果反饋和分析顯示,該標準在臨床靜脈治療護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執行,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本土化”特色,規範性亟待提高,臨床護士呼籲更為細化、直觀和統一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流程。
為此,福建省護理質量控製中心組織編寫《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本書遵循《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的總體要求,由長期從事靜脈治療護理的專科護士及相關專業專傢結閤臨床工作經驗和體會共同編寫。本書圖文並茂、直觀形象,對外周靜脈留置針(PV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置管操作及外周靜脈留置針(PV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中心靜脈導管(CVC)、植入式靜脈輸液港(PORT)的維護操作標準化程序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以及常見並發癥的處理,期待本書能夠對統一規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工作起到指導與幫助作用。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福建省腫瘤醫院和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護理部的大力支持,此外,特彆感謝福建省護理質量控製中心副主任許樂以及方東萍、錢小芳和駱惠玉等的指導與幫助,在此對全體成員一並錶示最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內容上難免會齣現不足,希望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我們會不斷完善改進。
編 者
2017年4月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 一、 前言 靜脈治療是現代臨床護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藥物輸注、液體補充、營養支持、血液製品輸注、診斷性檢查以及病情監測等多個方麵。精準、安全、有效地實施靜脈治療技術,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舒適度以及並發癥的預防。 本書《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的編寫,旨在為廣大臨床護理工作者提供一套係統、規範、易於理解和操作的靜脈治療技術指導。我們深知,在快節奏的臨床環境中,一套清晰、標準化的操作流程,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誤差,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並促進護理技術的標準化發展。 本書並非對靜脈治療的理論知識進行 exhaustive 的闡述,也非對所有可能遇到的復雜情況進行逐一列舉。其核心價值在於,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執行、可評估的操作步驟,用最精煉、最準確的語言,指導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確、安全地完成各項靜脈治療相關的護理技術。我們注重每一個細節,從設備的選擇、患者的評估、操作前的準備,到操作過程中的執行要點、皮膚的消毒、穿刺的技巧、固定與敷料的選擇,再到操作後的觀察、記錄和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都力求做到科學、嚴謹、實用。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一群經驗豐富的臨床護理專傢組成,他們深耕靜脈治療領域多年,積纍瞭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專業知識。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廣泛參考瞭國內外最新的臨床指南、權威學術文獻以及相關行業標準,並結閤國內臨床實際情況,進行瞭細緻的優化和整閤。我們力求使本書的內容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切實地指導臨床護理人員的實踐。 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邏輯清晰,循序漸進。每一項操作都圍繞其核心目的展開,並細化為一係列相互關聯的步驟。同時,我們也注重對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和潛在風險的提示,幫助護理人員提高警惕,主動規避風險。 我們相信,通過學習和實踐本書所提供的標準化操作程序,護理人員能夠進一步提升靜脈治療護理的技術水平和理論素養,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護理服務。本書的齣版,期望能為我國靜脈治療護理領域的規範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最終惠及廣大患者。 二、 核心操作流程概述 本書內容聚焦於靜脈治療護理中最核心、最基礎、也最關鍵的技術操作環節,其編寫的核心理念是“安全、有效、舒適、經濟”。所有程序均建立在嚴謹的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實踐經驗之上,並充分考慮瞭操作的可行性和患者的接受度。 我們將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大緻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模塊: 1. 靜脈輸液治療的準備與實施 評估與計劃: 強調在實施任何靜脈治療前,必須對患者進行全麵的評估,包括患者的病情、靜脈條件、過敏史、藥物禁忌癥等。根據醫囑和患者情況,製定個性化的靜脈治療計劃。 治療物品的準備: 詳細列齣實施靜脈輸液所需的全部物品,包括輸液器、輸液瓶/袋、藥物、無菌敷料、消毒劑、手套、固定用品等。強調核對藥物的準確性、有效期以及輸液器型號的選擇。 穿刺前的準備: 包括患者的體位擺放、穿刺部位的選擇與評估(如選擇粗大、直的靜脈,避開關節、有炎癥或破損的皮膚),以及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解釋操作過程,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無菌操作與穿刺技術: 詳細描述瞭皮膚消毒的規範步驟、消毒範圍和作用時間,以及穿刺過程中關鍵要點,如血管的固定、針頭的角度、進針的力度、迴血的觀察等。強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重要性。 連接與輸液: 描述瞭如何安全地連接輸液器與靜脈通路,排除管路中的空氣,以及輸液速度的調節。 敷料固定與標記: 強調使用透明敷料進行規範的固定,以利於觀察穿刺部位,並對手臂、日期、時間、藥物名稱等進行清晰的標記。 輸液後的評估與記錄: 描述瞭輸液過程中及輸液結束後的密切觀察,包括輸液反應、輸液速度、穿刺部位的滲漏等,以及詳細的護理記錄。 2. 靜脈留置導管(包括外周靜脈留置針和中心靜脈導管)的維護與管理 留置針的維護: 重點在於維護穿刺部位的清潔與乾燥,定期更換敷料,觀察有無紅腫、疼痛、滲液等感染跡象,並指導患者如何自我觀察。 封管技術: 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留置導管的封管劑選擇、封管量、封管頻率以及操作方法,以保持管腔通暢,預防血栓形成。 導管的更換: 明確導管更換的指徵和時機,以及更換過程中的無菌操作要點。 中心靜脈導管(CVC)的特殊護理: 針對中心靜脈導管,將詳細闡述其在穿刺部位維護、管腔維護、血液標本采集、拔管等環節的特殊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項,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血栓、氣栓等並發癥的發生風險。 3. 輸血、輸液反應的監測與處理 常見輸血、輸液反應的識彆: 詳細列舉瞭輸血、輸液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如發熱、寒戰、過敏、溶血、心力衰竭等,並描述其臨床錶現。 反應發生時的緊急處理流程: 提供瞭清晰、分步的緊急處理指南,包括立即停止輸注、維持生命體徵、聯係醫生、密切觀察、收集標本等,強調瞭時效性和準確性。 不良反應的報告與記錄: 規範瞭不良反應的報告程序和詳細的記錄要求。 4. 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 局部並發癥: 如血管外滲、滲漏、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皮下齣血、感染等,詳細闡述其發生原因、臨床錶現、預防措施以及處理方法。 全身性並發癥: 如輸液反應、過敏反應、空氣栓塞、輸液過量等,同樣提供詳細的預防和處理指導。 三、 操作要點與細節關注 本書在每個操作步驟的描述中,都會特彆強調以下幾個方麵: 無菌原則的貫徹: 從準備物品、洗手、戴手套,到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接觸,都將反復強調無菌原則的重要性,並提供具體的可操作指導。 患者安全: 關注患者的舒適度、疼痛管理、以及隱私保護。例如,在穿刺前充分解釋,選擇最佳穿刺部位,使用最小號的針頭,以及穿刺成功後妥善固定。 用藥安全: 強調“三查七對”原則的嚴格執行,包括核對醫囑、藥物、劑量、途徑、時間、患者、反應。 細節的量化與標準化: 例如,皮膚消毒的範圍、消毒劑的作用時間、敷料的規格、封管液的用量和流速等,都力求給齣明確的指導,避免模糊和主觀性。 工具的選擇與使用: 針對不同類型的輸液和穿刺,提供不同規格的輸液器、留置針、導管等的選擇建議,並指導其正確使用方法。 記錄的規範性: 強調清晰、準確、完整的護理記錄,包括操作時間、操作者、穿刺部位、藥物名稱、劑量、輸液速度、患者反應以及特殊情況的處理等。 四、 總結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並非一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而是聚焦於靜脈治療護理中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術操作環節,旨在通過提供一套嚴謹、係統、可操作的標準化流程,幫助護理人員規範操作,提高技術熟練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提升護理質量。本書的每一頁,都凝聚著對患者的關愛和對護理事業的嚴謹態度。我們期望本書能成為廣大護理人員在靜脈治療領域最得力的助手和最可靠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