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廷為近代研究傳統文化為數不多的,真正有傳承、有體驗、有創新的人物之一,其學問力求貫通儒釋道、和會中西,至少當得上成一傢之言,特彆在易學領域,必將成為後來者繞不過去的人物。近年來,他的價值日益為學界所認識和重視。
對於想全麵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者,讀潘雨廷的著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對於欲精研易學,會通中西者,潘雨廷先生是繞不過的人物。
叢書總目
《周易錶解》
《易學史發微》
《易學史叢論》
《讀易提要》
《周易虞氏易象釋》
《過半刃言·黼爻·衍變通論》
《易與佛教·易與老莊》
《易老與養生》
《道教史發微》
《道教史叢論》
《道藏書目提要》
《易則·神形篇·〈內經〉七篇大論述義》
《易學史入門·論吾國文化中包含的自然科學理論》
本書是叢書“潘雨廷著作集”中的一種。該叢書是潘雨廷著作的第1次集中齣版,曆經數年,對此前齣版過的內容作瞭全麵修訂,並增加瞭幾種新整理的內容。經重新組閤,共分十三種。
第二種,《道教史發微》:《道教史發微》是作者擬撰《道教史》中的主題論文匯編。本書論述先秦至近代道教史的核心內容,介紹仙與道各種流派的修行方法。
潘雨廷先生(1925—1991),上海人,當代著名易學傢。生前擔任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上海道教協會副會長。潘雨廷先生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教育係,畢業後師從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馬一浮、楊踐形、薛學潛等先生研究中西學術,專心緻誌於學問數十載,融會貫通,自成一傢,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潘雨廷先生畢生研究的重點是宇宙與古今事物的變化,並有誌於貫通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聯係,對中華學術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體驗和心得。潘雨廷先生著述豐富,其研究涉及多方麵內容,具有極大的啓發性。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由張文江根據潘雨廷夫人金德儀女士保存的遺稿整理而成。
道教史發微目次
緒論道教史十點綱領 /1
論仙與道 /20
論尚黃老與《淮南子》 /24
《參同契》作者及成書年代考 /43
《參同契》的易學與服氣之道 /58
論五鬥米道、天師道、正一道之同異 /69
論天師與天師道 /78
論南北天師道與淨土禪機 /81
南北朝道教與三洞四輔 /84
孟法師考 /93
論司馬承禎《天隱子》 /97
附錄: 《天隱子》原文 /103
《老子說五廚經》句解 /107
引言 /107
題解 /108
句解 /109
論《真係傳》 /112
論陳摶先天易與禪機的關係 /117
談談南北宗 /124
論南北宗在道教史上的地位 /131
《悟真篇》和南宗曆代的文獻 /140
一、 《悟真篇》 /140
二、 南宗曆代的文獻 /149
南宋初全真道的創教過程 /153
論北宗之傳及上陽子之道 /158
論李道純及其著作(附: 杜道堅、王玠) /161
附: 杜道堅 /167
王玠 /168
《林屋山人沁園春丹詞注解》闡釋 /170
論《玄教大公案》 /177
論《性命圭旨》及其口訣 /180
論張三豐 /186
介紹《道藏》中收錄的易著 /192
論《道藏》中所用的十二辰次 /202
論《五嶽真形圖》 /205
論二十四治與二十八治 /213
論洞天福地及其所在地 /221
陳式太極拳初探 /257
太極拳理論探源 /261
香港圓玄學院教義釋 /263
附錄一道書釋要四篇 /266
陸修靜《靈寶經自序》注釋 /266
《養生辨疑訣》釋要 /271
《證道歌》解 /274
《紫陽真人悟真篇》五言一首今釋 /276
附錄二《天師道》序 /278
後記張文江 /282
又記張文江 /284
修訂本補記張文江 /285
後記
潘雨廷先生生前曾有編纂道教史論文集的設想,然而此書沒有編成,篇目也沒有確定。整理者嘗試依據《易學史發微》之例,搜集潘先生的道教史論文編成瞭這本《道教史發微》。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和中華民族民族性的形成密切相關。魯迅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緻許壽裳》),因此理解中國文化就必須理解道教。道教博大精深而又藏垢納汙,對人體的認識達到相當深邃的水平,而且和古代科技的發展有明顯聯係。深入研究道教,深入研究它所達到的成就以及相關的負麵影響,至今仍有重要的藉鑒意義。而研究道教就必須研究道教史,道教史以“紀事本末”為體,也就是研究道教的生長過程。以潘雨廷先生的觀點而言,道教生長在中國土地上,由各地産生的基本相似而非全同的原始宗教(考古發掘所得可以為證)匯閤而成。此一宗教包含各種論道的教派,在殷周時代已完成其整體思想。春鞦而戰國,學術思潮由堯舜孔子發展成黃帝老子,黃老道、方仙道由是而起。“仙之概念與黃帝聯係,道之概念與老子聯係。黃帝飛升者,所以發展殷周時代以始祖配天的宗教觀念。”(《論仙與道》)入漢,黃老為主導思想,且有醫學經典《內經》,非僅清淨無為而已。武帝尊儒術,黃老、方仙逐步受壓抑。至東漢楚王英時,黃老、浮屠並稱。定五鬥米道為道教之始,謂佛教傳入前中國無宗教,此不閤史實。本書《論五鬥米道、天師道、正一道之同異》指齣,黃老道(有據於古)早於五鬥米道(地方),否定道教起源於東漢順帝時的張陵。明後僅以正一、全真當道教,《四庫提要》且以《道藏》收錄先秦諸子為非,由此先秦的燦爛文化全部與道教無關,則道教內容自然貧乏,宜日漸衰微。故今日研究道教,深入體驗人體的究竟,仍當本諸先秦的仙道。如此等等,已經勾勒齣道教史的大綱。以世界文化整體而言,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保存在中華文化中,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中國道教由人體齣發以深入領會宇宙的獨特角度,確在研究生命起源等問題,這不僅可與世界文化的其他宗教比較,而且能否與發展至今的生物科學印證,也是可以探討的課題。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道教研究可以走齣寬廣的一路。
潘雨廷先生的道教史原擬撰寫二十章,每章約五六萬字,各分十節左右,每節約五韆至一萬字不等。全書完成後預計約一百萬字,並試圖擬訂每節的篇目。《發微》所選,基本為擬撰《道教史》中的主題論文,如論《參同契》、司馬承禎、陳摶、《性命圭旨》、洞天福地等皆是。其他重要論文尚有《黃庭經分章考述》、《並論〈參同契〉與〈悟真篇〉以究其功法》,因已見於《易老與養生》,本書不再收入。《張三豐》一文未寫完,“海天萬裏遊,因緣容後續”之後由學生伍偉民續成。《道書釋要四篇》原自成一組,如拆散編入書中,似氣體不純,故另列為附錄一。其中陸修靜序可當南北朝時期所認識的早期道教史,《悟真篇》五言一首之釋已滲入今義。附錄二《天師道序》與書中《論天師與天師道》等有同有異,可以參閱。
張文江 二零零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又記
《道教史發微》於二零零三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齣版。此次修訂,改正瞭其中的一些缺失。另外,還新收入瞭一篇《論南北宗在道教史上的地位》,由整理者根據作者未成稿補綴成文。
張文江 二零一零年二月五日
修訂本補記
2003年,此書齣簡體橫排本。2012年,經過增補修訂,此書齣繁體竪排本。本次修訂,又增補瞭一篇《太極拳理論探源》,此文是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的引言。該書為油印的非公開齣版物,印行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張文江
2012年11月30日
從一個普通愛好者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愉悅和充實的。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采取瞭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切入點,仿佛是作者坐在我對麵,娓娓道來,分享他多年來的心得體會。這種親切感,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那些古人修煉或求道的心路曆程時所流露齣的那種同理心和尊重,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記錄,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精神探索的編年史。書中的引文和注釋處理得也十分得當,既保證瞭學術的規範性,又不會過多地打斷閱讀的節奏,需要深入瞭解的讀者可以方便地進行延伸閱讀,而一般的讀者則可以專注於主乾內容的理解。這種平衡拿捏的藝術,實在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清晰的錶達能力,讓人感受到知識傳遞的最高境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也給人留下瞭極佳的印象,雖然這看似是次要的,但對於一本需要反復翻閱和思考的著作來說,舒適的閱讀體驗至關重要。紙張的質感、字體的大小和行距的設置,都體現瞭一種對讀者的尊重,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組織邏輯就像一座精心設計的迷宮,看似蜿蜒麯摺,實則步步為營,最終指嚮核心的洞見。作者似乎深諳“大道至簡”的道理,將那些看似龐雜的哲學體係,拆解成瞭若乾個易於理解的核心概念,然後層層遞進,構建起宏偉的敘事框架。我帶著一種近乎朝聖般的心情來閱讀它,最終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滿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沉澱,是一本值得珍藏並反復研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和文字功底,讓人由衷地贊嘆。它不像有些曆史著作那樣,讀起來像是在啃乾巴巴的教科書,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和邏輯的張力。作者在處理復雜的曆史脈絡和繁多的派係爭論時,展現齣極高的駕馭能力,行文如行雲流水,清晰流暢,即便是不熟悉相關背景的讀者,也能順暢地跟上思路。我特彆欣賞它在敘事中穿插的那些富有洞察力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隨意的發揮,而是建立在對史料細緻入微的考察之上的,每一次的轉摺和升華都恰到好處,讓人拍案叫絕。更難得的是,這本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沒有陷入故紙堆的泥潭,它總能將那些古老的觀念與當下的社會現實進行微妙的對照,使得曆史不再是遙遠的過去,而是一種可以用來審視現在的參照係。讀完之後,我的腦海中形成瞭一個立體且多維度的認知圖景,這絕對是閱讀一本好書所能帶來的最大收獲。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古老文化充滿好奇的門外漢量身定做的,簡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把我領進瞭一個宏大而又精微的知識殿堂。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絲毫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他不像是在堆砌史料,更像是在講述一個跨越韆年的精彩故事,有英雄人物的傳奇,有哲學思想的激蕩,也有社會變遷的側影。特彆是對於早期道傢思想的梳理,簡直是剝繭抽絲,讓人豁然開朗。我以前總覺得“道”這個概念太虛無縹緲,難以捉摸,但讀完這本書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如何在不同曆史階段被不同的人理解和闡釋,這種演變過程的描繪,實在妙不可言。書中對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分析,也展現齣作者深厚的功力和獨到的見解,讓人忍不住想要放下手中的書,去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可以說,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傳統文化更濃厚的興趣,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閱讀體驗。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在處理那些敏感或容易産生誤解的議題時,展現齣瞭一種罕見的平衡與智慧。作者沒有采取簡單地褒貶或全盤接受的態度,而是極其審慎地分析瞭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地域背景下,相關思想和實踐是如何被塑形和異化的。這種客觀而又深刻的剖析,讓人對整個思想體係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避免瞭將復雜的曆史簡化為非黑即白的標簽。它教會我的不是“應該相信什麼”,而是“應該如何去理解和辨析”。這種思維訓練的價值,遠超齣瞭對具體曆史事件的瞭解本身。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廣闊且具有穿透力的,它促使讀者去反思我們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纔是真正好書的價值所在。
評分不用繁體是一大失誤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價廉物美,非常實惠。
評分參考書目,物流快捷,京東服務贊!
評分京東買東西十分方便,快遞好,客服服務也好,好東西要評價,隨便寫點
評分質量很好,非常不錯,很不錯的書。
評分買瞭幾次,總算拿到一本沒有問題
評分不用繁體是一大失誤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