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生产一本通

食醋生产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清萍,王光路 著
图书标签:
  • 食醋
  • 醋生产
  • 酿造工艺
  • 食品科技
  • 食品安全
  • 发酵技术
  • 微生物
  • 质量控制
  • 工业生产
  • 配方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55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668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4
字数:238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食醋生产企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食品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作者深耕食醋等调味品和工业微生物研究领域多年,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食醋从原辅料、种曲、酶、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到质量控制的一系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食醋生产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食醋生产的基本知识,包括食醋生产的原辅料名称、性质和处理,食醋生产菌种、曲和酶的种类、性质和制备,食醋生产的主要过程,食醋生产所用设备,食醋的标准、成分测定、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各种食醋的生产工艺等。
本书适合食醋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工人使用,也可供食品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食醋生产原辅料1
第一节食醋生产主料3
一、粮食4
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7
三、果蔬类原料7
四、含酒精原料10
第二节食醋生产辅料11
一、谷糠11
二、砻糠(稻壳)12
三、高粱壳12
四、玉米芯12
第三节食醋生产常用添加剂12
一、食盐12
二、甜味剂13
三、增色剂13
四、调味料13
五、防腐剂13
第四节食醋生产原料的处理13
一、筛选、清洗13
二、粉碎和水磨14
三、原料蒸煮14
四、液化、糖化15
第二章 食醋生产菌种、酶及制曲17
第一节食醋生产菌种17
一、食醋生产菌种的来源17
二、食醋工业常用酵母菌20
三、食醋工业常用的醋酸菌32
第二节食醋生产用糖化菌及各类曲39
一、酿醋工业常用的糖化菌及其生理特性39
二、曲霉菌培养条件及其影响酶形成的主要因素42
三、大曲的生产46
四、小曲的生产51
五、麦曲的生产53
六、麸曲的生产55
七、液体糖化曲的生产63
八、红曲的生产72
九、古田红曲的生产74
十、建瓯土曲的生产75
十一、根霉(AS 3.2746华根霉)的培养75
第三节食醋生产用酶76
一、酶的特性对生产过程的影响76
二、与淀粉水解有关的主要酶系77
三、食醋酿造中表示酶活力的方法80
第三章 食醋生产过程82
第一节糖化82
一、淀粉液化、糖化的目的与机理82
二、食醋生产主要糖化工艺和催化剂85
三、糖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89
第二节酒精发酵90
一、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91
二、酒精发酵动态94
三、酒精发酵工艺技术管理96
四、酒精发酵成熟醪的质量指标98
五、酒精发酵异常现象及应对措施100
第三节醋酸发酵102
一、从乙醇氧化为醋酸103
二、己糖-磷酸途径103
三、醋酸菌的氧化反应104
四、其他反应104
五、醋酸发酵率(也指酒精转酸率)104
第四节陈酿105
一、色泽变化106
二、风味变化106
三、功能成分变化107
第四章 食醋生产设备108
第一节物料输送设备108
一、带式输送机108
二、斗氏提升机108
三、螺旋输送机109
四、气力输送装置110
第二节原料粉碎设备110
一、锤式粉碎机110
二、辊式粉碎机111
三、磨浆机111
第三节液化、糖化设备111
一、液化罐112
二、糖化罐112
第四节酒精发酵设备114
一、传统酒精发酵罐114
二、生物酒精发酵罐116
三、卧式隔板酒精发酵罐116
第五节醋酸发酵设备118
一、醋酸发酵池118
二、不同酿醋工艺设备119
第六节其他设备126
一、制醅机126
二、熏醅炉126
三、全自动立式淋醋设备128
四、自动化包装设备129
第五章 食醋生产质量控制131
第一节食醋质量标准131
一、酿造食醋国家标准131
二、配制食醋行业标准134
三、食醋卫生国家标准134
第二节食醋成分及其检测135
一、食醋成分组成136
二、食醋中的相关成分及指标的测定146
第三节食醋生产常见问题155
一、液体深层发酵醋的通风量计算155
二、原料成分中单宁的影响及去除方法155
三、醋鳗、醋虱和醋蝇对食醋的影响及防治158
四、食醋色素的形成原因159
五、食醋生产中成品混浊的原因及防治162
六、液态深层发酵醋产生泡沫及喷罐的原因及防治173
七、食醋苦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175
八、影响食醋品质稳定性的因素177
第六章 各类食醋的生产181
第一节固态发酵工艺181
一、我国食醋生产工艺路线181
二、国外食醋生产工艺183
三、酿醋酒精发酵工艺184
四、固态发酵制醋工艺流程186
第二节液态发酵工艺191
一、全酶法液态深层发酵191
二、自吸式液态深层发酵醋196
三、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工艺198
四、生料法制醋工艺204
五、浇淋法制醋工艺210
六、速酿塔醋的生产212
七、两次发酵法酿制高浓度醋214
八、表面静态发酵酿醋法214
第三节固定化细胞在食醋生产中的应用215
一、固定化细胞优点215
二、固定化细胞在发酵制醋中的应用215
三、细胞固定化方法216
第四节各类地方名醋217
一、山西老陈醋的生产217
二、镇江香醋的生产223
三、麸醋的生产227
四、红曲老醋的生产232
五、江浙玫瑰米醋的生产234
六、喀左陈醋的生产239
七、南六堡大曲醋的生产241
八、静观醋的生产245
第五节果醋248
一、果醋的加工方法248
二、葡萄醋的生产方法251
三、苹果醋的生产方法252
四、柿子醋的生产方法254
五、蔬菜醋的酿造生产255
六、再制蔬菜醋的生产256
第六节其他食醋的生产257
一、熏醋的制作257
二、传统工艺糟醋的生产258
三、麦芽醋的酿制258
四、保健醋的生产258
五、糖醋的生产261
六、粉末醋的生产263
七、白醋的生产265
第七节食醋生产中醋渣、醋脚及回收利用268
一、食醋醋渣综合利用268
二、醋脚以及其中有机酸成分的回收利用271
参考文献274

前言/序言

食醋是我国传统调味品,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目前年产量约400万吨。从食醋生产的现状看,生产品牌众多,地方名醋分布全国,集中度偏低,竞争激烈;从产品形式来看,除传统工艺酿造粮食醋外,醋类品种不断丰富,应用方面从调味逐渐延伸至饮料、保健等领域;从食醋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改进方面看,机械化、自动化逐渐普及于食醋行业。
为了系统地总结食醋生产技术,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促进食醋工业的发展,为从事食醋生产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笔者编著了本书。本书着重从有关食醋生产的原辅料、菌种、制曲、生产过程原理、生产设备、质量控制、各类工艺等方面对食醋生产进行系统总结、阐述。本书可作为食醋行业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由郑州轻工业学院徐清萍教授、王光路博士编著。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由于篇幅有限,参考文献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7.05
《食醋生产一本通》是一本致力于深入解析现代食醋生产全流程的权威指南。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工艺步骤,而是从科学原理、技术细节、品质控制以及市场应用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食醋生产知识体系。 第一章 醋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将追溯食醋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天然发酵讲起,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醋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通过对历史演变的梳理,帮助读者建立对食醋的整体认知,理解现代食醋生产技术是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我们将探讨早期酿醋过程中关键的微生物作用,以及古代人们对醋的保健和烹饪价值的认识。 第二章 食醋的科学基础 深入剖析食醋发酵的核心科学原理。本章将详细阐述酿醋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微生物——醋酸菌的种类、特性及其在发酵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将探讨酒精发酵(生成乙醇)与醋酸发酵(乙醇氧化为乙酸)这两个核心环节的生化反应过程,解释温度、氧气、pH值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发酵效率和产物品质。此外,还将介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如酯类、醇类等,以及它们对食醋独特香气和口感的贡献。 第三章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优质的食醋离不开优质的原料。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食醋(如粮食醋、果醋、保健醋等)所需的常见原料,包括但不限于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水果(如苹果、葡萄、柿子)等。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类原料的化学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糖分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发酵过程和最终产品的风味。同时,本章还将重点介绍原料的预处理技术,例如清洗、粉碎、蒸煮、糖化等,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淀粉和蛋白质的转化率以及后续发酵的影响。 第四章 酿造工艺详解 这是本书的核心章节,将系统性地介绍现代食醋生产的各种主流工艺。我们将区分介绍固态发酵、液态发酵等不同发酵方式的优缺点、操作要点和适用范围。 固态发酵部分:将详细讲解制曲(酒曲、醋曲的制作与应用)、拌料、发酵床搭建、发酵温度与湿度控制、翻曲等关键环节。例如,对于酱香型醋的生产,我们将着重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曲种搭配和发酵工艺,培养出醇厚绵长的风味。 液态发酵部分:将重点阐述培养醋酸菌种、酒精发酵(前置或同步)、醋酸发酵(如浅池醋酸发酵、深层醋酸发酵)、发酵周期控制、溶氧管理等技术细节。我们将分析不同设备(如发酵罐、曝气塔)在液态发酵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缩短发酵时间,提高醋酸含量。 其他特色工艺:还将介绍一些特色醋的生产方法,如香醋的熏醅工艺、陈醋的陈酿技术、果醋的发酵与澄清工艺等,分析其独特之处和技术难点。 第五章 调味与后处理 发酵完成后,食醋的品质优化和产品化过程同样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调味(勾兑)的技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不同醋醅、不同批次发酵产物的合理勾兑,来调整醋的酸度、风味、色泽和香气,使其达到理想的品质标准。此外,还将深入讲解食醋的后处理技术,包括过滤(如硅藻土过滤、膜过滤)、澄清、杀菌(如巴氏杀菌、紫外线杀菌)、灭活(如化学灭活)等,分析这些工艺的目的,以及它们如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货架期。 第六章 品质控制与分析检测 严苛的品质控制是保证食醋安全和风味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食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感官评价(色、香、味、体)来初步评估产品质量。同时,还将介绍主要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例如总酸测定、酒精度测定、固形物测定、氨基酸态氮测定、挥发性成分分析(如气相色谱法)等。我们将说明这些指标的意义,以及它们与食醋风味和品质之间的关联。此外,还将介绍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检测来控制杂菌污染。 第七章 食醋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食醋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潜在的保健功能也备受关注。本章将深入探讨食醋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如有机酸(乙酸、乳酸、柠檬酸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我们将分析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益处,例如助消化、降血脂、调节血糖、抗氧化等。此外,还将梳理国内外关于食醋保健功能的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 第八章 食醋的市场应用与发展趋势 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本章将分析当前食醋市场的分类和特点,包括传统食醋、风味醋、保健醋、出口醋等。我们将探讨不同产品在包装、品牌推广、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将展望食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功能性食醋的开发、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生产的普及等,为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前瞻性的视野。 第九章 常见问题解答与故障排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章旨在通过问答形式,解答读者在食醋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发酵过程中出现杂菌如何处理?醋醅出现异味怎么办?食醋浑浊原因及解决方法?我们将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实用、有效的指导。 《食醋生产一本通》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实的技术内容、清晰的逻辑结构,致力于成为广大食醋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以及相关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本书将帮助您掌握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的全套技术要领,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品质,助力食醋产业的蓬勃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拿到《食醋生产一本通》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年头,还有多少人在乎怎么“生产”食醋?我以为现在市面上买到的,都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哪还有什么“一本通”能教人生产。但是,当我翻开书页,我才发现自己太狭隘了。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充满智慧和经验的领域。这本书的内容,绝对不是那种简单的图文并茂的菜谱,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发酵智慧”的百科全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食醋生产工艺的演变。比如,书里有没有提到北方大曲醋和南方香醋在原料选择和发酵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醋会有独特的“老陈醋”风味?是不是和当地的水质、气候,甚至是陈年储存的特殊环境有关?我非常渴望了解那些隐藏在代代相传的经验背后的科学逻辑。它有没有解释如何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温度、湿度控制,来优化醋酸菌的生长和产酸效率?对于像我这样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有着较高要求的人来说,了解这些细节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通过感官(颜色、气味、味道)来判断醋的品质,甚至是如何通过一些基础的化学检测方法来评估醋的优劣。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传统工艺的深邃和迷人之处。

评分

《食醋生产一本通》这个书名,简洁有力,直指核心。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食物的生产过程,是认识它的最好方式。食醋,这个在我们餐桌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角色,它的生产过程到底有多么的讲究?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详尽的“食醋制作百科全书”,从最基础的原料选取开始,就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种类的食醋,比如陈醋、香醋、米醋等,在原料配比、菌种选择、发酵周期、储存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为什么有些醋会呈现出深邃的琥珀色,而有些则清澈如水?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我更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每一个环节的细微调整,都可能对最终醋的口感、香气和营养价值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关于“制曲”这一环节,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不同曲种的制作方法,以及它们在发酵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本书,让我觉得,一瓶好醋的诞生,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结晶。

评分

我之所以对《食醋生产一本通》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对食物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了好奇。食醋,这个看似简单的调味品,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和精湛的传统工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讲解,食醋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几个环节是什么?比如,原料的准备,包括谷物的选择、预处理(浸泡、蒸煮、发芽等)对最终产品的影响有多大?发酵的阶段,如何控制好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醋酸菌的产酸效率?我特别想了解,书里是否会介绍不同地区、不同风味食醋所采用的独特发酵技术,例如,北方的“醋窖”工艺和南方的“淋醋”工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醋需要经过漫长的“陈酿”过程?这个陈酿过程对醋的品质和风味又会带来哪些神奇的变化?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传统工艺的智慧,也让我对食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食醋生产一本通》这个名字,给我一种“一本在手,无所不知”的感觉。我作为一个对传统食品加工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人,一直想深入了解食醋的生产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一步地走进食醋的世界。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种类食醋的生产工艺,比如,中国传统的陈醋、米醋、香醋,它们在原料、制曲、发酵、陈酿等环节上,有哪些核心的差异?为什么会有“三年陈醋,一世人”的说法?这个“陈酿”到底给醋带来了什么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比如,在陈酿过程中,醋的酸度、酯类、糖类等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带来醇厚、柔和的风味?而且,我希望书中也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食醋发酵的指导,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发酵容器,如何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避免发酵失败的风险。这本书,让我觉得,掌握一项传统技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

当我拿到《食醋生产一本通》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否意味着我可以了解如何在家制作出媲美市售的优质食醋?我一直对食物的“本源”和“制作”过程有着天然的好奇心。食醋,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的生产过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从最基础的原料选择开始,比如什么样的谷物、水果最适合用来酿醋?它们在营养成分上有什么差异,又如何影响最终的醋的风味?我特别希望书里能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发酵方式,例如固态发酵、液态发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对于我想了解不同醋品风味差异的原因至关重要。此外,书里有没有提及如何培养和选择优质的醋酸菌种?这可是决定醋品质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酿醋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混合和等待,而是一个充满科学和艺术的精妙过程,需要对微生物的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精细的工艺调控。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生活智慧,往往体现在那些最平凡的日常用品上。《食醋生产一本通》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感受到生活温度的书。我不是一个想成为酿醋大师的人,我只是一个对食物的源头和制作过程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辈,娓娓道来关于食醋的故事。我期待它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的工艺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风味?比如,书里有没有深入探讨过“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什么传统的醋,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陈酿过程?这个“陈酿”到底在醋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它的味道变得醇厚,酸味也更加柔和?我特别希望它能讲解一些关于“母醋”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母醋”来启动下一次的发酵。这听起来就像是一种生命力的传承,非常有意思。另外,我一直对不同香料在酿醋过程中的应用很好奇,比如,为什么有的醋会带有特殊的香气?书里有没有介绍过如何巧妙地利用姜、蒜、花椒等天然香料来提升醋的风味,而不是仅仅作为调味品添加?这本书,让我觉得,生产一瓶好醋,不仅仅是科学的堆砌,更是艺术的体现。

评分

《食醋生产一本通》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终极指南”的感觉。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去研究具体的生产流程,而是先浏览了一下目录。我发现它不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似乎还涉及到了“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我一直对食品的发酵过程很着迷,而食醋的酿造,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地讲解,在食醋生产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关键的微生物参与其中?这些微生物是如何协同作用,将原料中的复杂成分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酸味和风味的?我特别想知道,书里有没有关于如何分离和培养这些有益菌种的介绍?或者,有没有一些关于如何通过优化发酵环境,来促进这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的技巧?我一直对“风味物质”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不知道这本书里有没有涉及,比如,食醋中那些复杂的酯类、醛类等挥发性成分,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对食醋的最终风味又起着怎样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每一次品尝到的醋,都是一场微观世界里的“生命交响曲”。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食醋生产一本通》,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其实挺期待的。我一直对传统的手艺,特别是那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调味品制作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食醋,这个在我们餐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角色,它的生产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从基础的原料选择,到发酵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再到最后的过滤、储存,我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像它的名字一样,把我从一个对食醋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一个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人。我期待它能详细地讲解不同种类食醋的制作方法,比如米醋、陈醋、香醋等等,它们在原料、发酵菌种、发酵时间和工艺上会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又如何影响最终的口感和风味?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步骤,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什么某些菌种能把淀粉或糖转化成酸?温度、湿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有多大?有没有什么诀窍可以帮助提高出醋率,或者保证醋的品质?我甚至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辨别优质食醋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易学的家庭自制醋的方法,那样的话,这本书的实用性就大大增强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为什么这么做”的书,能让我真正理解食醋的魅力所在。

评分

《食醋生产一本通》这个书名,听起来非常务实,让我觉得它一定是一本能学到真东西的书。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食物的生产过程,是真正理解它的开始。食醋,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却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精细的工艺操作。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食醋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控制点?例如,原料的预处理(如浸泡、蒸煮、粉碎)对后续发酵的影响有多大?不同类型醋的“曲”(酒曲、醋曲)在原料配比、培养工艺上又有哪些差异?我特别好奇,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关于如何调整发酵过程中的pH值、温度、水分等条件,以达到最佳产酸效果的方法?对于我这样对酿造过程的“细节控”来说,这些信息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每一次发酵都是一次与微生物的对话,需要细心观察,精准调控。而且,我希望书里也能提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如发酵罐、自动化控制系统)来优化传统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内容,这样的话,这本书的价值就更加全面了。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食醋生产一本通》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想到的并不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是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中的传统醋坊,还有那些世代传承的酿醋手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承载这份古老的情怀,并将其中的精髓传递给我。我期待它能详细地介绍不同地区、不同风味的食醋,例如山西的陈醋、镇江的香醋、上海的米醋,它们在原料、制曲、发酵、淋醋等各个环节上,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书里有没有提到一些历史悠久的醋品品牌,以及它们背后的传承故事?我个人对“晒醋”和“淋醋”这两个工艺环节很感兴趣,不知道书里有没有深入讲解,为什么有些醋要经过长时间的日晒?日晒对醋的品质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淋醋又是如何将固体糟醅中的精华提取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制作一瓶好醋,需要耐心、时间,更需要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仅是食物的生产,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