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员工激励的100个关键问题

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员工激励的100个关键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道永 著
图书标签:
  • 员工激励
  • 管理学
  • 领导力
  • 团队建设
  • 企业文化
  • 绩效管理
  • 人力资源
  • 职场技能
  • 自我提升
  • 高效工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22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6925
品牌:斯坦威(STANDWAY)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字数:2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出管理者ZUI关注的100个实施员工激励中的关键问题,并进行详细解答。每一个问题都结合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详细讲解,为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利用员工激励打造一支高效能员工团队的方法。

内容简洁易懂,适合中国的中高层管理者学习参考,同时为初创业者和有志于从事管理行业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是一本新手创业者、中高层管理者、管理咨询人员必备的领导指南。

沃尔玛、IBM、微软、福特、惠普、索尼都推崇的管理理念。


内容简介

《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书中通过大量统计调查,精选出企业管理者ZUI关注的100个实施员工激励的关键问题,并一一进行详细解答,每一个问题都结合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激励员工、打造高效能团队的方法。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培训师,李道永利用他管理员工和多年的培训经历,在《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中分享了激励员工的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

李道永,拥有十余年的企业高管培训工作及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其中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总培训课程达3万课时,培训人员达百万人次,影响了数万家企业的领导者。现在开始致力于将自己的实战经验通过文字教授给更多的人。


目录

第一章 好的团队,需要会激励人的领导

什么是员工激励 / 2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员工激励 / 5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基础 / 8

什么是X-Y-Z理论 / 12

如何诱发员工的“逞能”欲望 / 15

如何通过职能优化进行员工激励 / 17

员工激励的五大原则 / 19

怎样对90后的员工进行激励 / 21

怎样提高试用期的激励效果 / 23

对新员工可以采取哪些激励方式 / 25

怎样测评激励效果 / 27

如何制作测评效果的激励问卷 / 29

第二章 不要怕物质,学会利用物质激励员工

怎样确定新员工的起薪 / 32

如何加薪才能让员工更有干劲 / 34

传统的薪酬激励制度存在哪些不足 / 36

什么是薪酬沉淀效应 / 38

如何建立整体薪酬回报激励体系 / 40

什么是薪酬沉淀制度 / 42

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原则 / 44

怎样制定销售人员的薪酬政策 / 46

怎样制定开发人员的薪酬政策 / 49

什么情况下可以发放津贴 / 51

员工奖金如何发放更有效果 / 53

员工福利都包括哪些内容 / 55

什么方式能让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直接挂钩 / 57

股权激励要注意哪些细节 / 59

“大贡献大奖励”的重要意义 / 62

如何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 / 65

如何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给予员工硬件支援 / 68

如何利用降职进行负激励 / 70

如何给部门团队发放奖励 / 73

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地发放团队物质奖励 / 75

第三章 不可小觑的精神激励

为什么说你相信他可以,他才能做到 / 78

如何调节员工情绪 / 82

怎样扮好三角色:老师、兄长、朋友 / 85

如何给员工戴高帽子 / 89

给下属改正的机会,如何用宽容“俘获”心灵 / 92

给员工设定合理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 94

如何将危机转化为员工动力 / 97

为什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100

要把庸才变干将,上司应该如何做 / 102

如何深入了解员工,给员工安排能带来成就感的工作任务 / 104

如何用“期望协议”实现员工自我激励 / 107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做好知识型员工激励 / 109

如何奖罚分明,让员工做更多有效的事 / 112

如何针对“懒惰因子”进行量化激励 / 114

考评要及时,兑现要迅速为什么如此重要 / 116

如何“夸”出好员工 / 118

如何做才算是真正地尊重人才 / 120

怎样合理施加压力,让员工动力十足 / 122

如何让员工之间主动展开良性竞争 / 124

如何利用鲶鱼效应保持老员工的活力 / 126

怎样利用淘汰无进取心的员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 / 128

如何为员工规范晋升途径,打破怀才不遇的僵局 / 130

如何做好授权激励,让能人工作更高效 / 133

怎样让员工参与企业行为,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 136

如何让下属主动执行和快乐执行 / 139

如何利用丰富的活动激发员工热情 / 141

奖励团体和奖励个人哪种方式更有效 / 143

奖励团体会不会导致平均主义、大锅饭,打击个人积极性 / 145

怎样保证在团队协作的同时,体现个人的按劳取酬 / 147

如何用愿景激发出团队的战斗力 / 150

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 / 153

如何激励团队进行内部沟通,资源共享 / 156

如何让个别团队的正能量辐射到其他团队 / 158

第四章 有时候,你还需要有创意的激励

企业文化激励的优势 / 162

什么是公司品牌激励 / 165

如何做好环境激励 / 167

老板,咱们去哪里玩 / 168

如何合理运用挫折激励 / 170

个性化自主激励的方式 / 172

善待员工家人的侧面激励更有效果吗 / 175

游戏型激励都有哪些方法 / 177

动态股权激励如何运用 / 179

稀缺学习机会对知识型员工更有吸引力吗 / 181

什么是“重要性”激励 / 183

如何针对女性员工进行激励 / 186

如何激励企业并购后的员工 / 190

第五章 这些激励误区,你一定要绕路走

如何避免忽略个人需求,导致激励过于单一僵化 / 194

怎样避免忽略内部激励 / 196

如何避免忽略反面激励 / 198

如何避免忽略精神激励 / 199

如何避免忽略公平性、公正性 / 201

如何避免忽略公开性,透明性 / 204

怎么保证奖罚分明严格执行 / 207

奖惩适当有什么重要意义 / 210

怎么防止因缺乏完善的评价系统而事倍功半 / 213

怎样防止由于言行不一致而失去人心 / 216

如何避免激励方案持续时间过长导致职业倦怠 / 218

赞美如何做到针对某个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220

如何防止只重视局部,而忽略了整体 / 223

怎么防止花钱多办事少 / 225

如何防止因忽略竞争对手的激励导致人才流失 / 227

避免考核误差的方法 / 229

如何避免定势误差 / 231

如何避免首因错误 / 233

如何避免中心化倾向 / 235

如何防止对比误差 / 237

如何杜绝从众心理 / 240

怎么避免不以身作则而丧失激励意义 / 242


精彩书摘

好的团队,需要会激励人的领导

什么是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的概念

  员工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员工的各种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满足或者限制,以激发员工的需要、动机、欲望,从而使员工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充分挖掘潜力,全力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员工激励的特点

  激励是对员工潜能的开发,它完全不同于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开发,无法用精确的计算来进行预测、计划和控制。员工激励有以下几个特点:

  (1)激励的结果不能事先感知。

  激励是以人的心理作为激励的出发点,激励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而人的心理活动不可能凭直观感知,只能通过其导致的行为表现来感知。

  (2)激励产生的动机行为是动态变化的。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激励产生的动机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条件下,其表现不同。因此,必须以动态的观点认识这一问题。

  (3)激励手段是因人而异的。

  从激励的对象来看,由于激励的对象是有差异的,所以人的需要也千差万别,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人对激励的满足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要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员工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这一本能去激励他们,不要费劲去一个一个地改变个人。应该努力去改变你的公司,减少不利于激励的消极因素,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本能实现自我激励。

——美国犹他大学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4)激励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从激励的程度上看,激励不能超过人的生理和能力的限度,应该讲究适度的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人的潜力不是无限的,受到生理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以,不同的人发挥的能力是不同的。

激励的类型

  不同的激励类型对行为过程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所以激励类型的选择是做好激励工作的一项先决条件。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虽然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对象却是不同的。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对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比如期望得到爱、得到尊重、得到认可、得到赞美、得到理解等。

  (2)正激励与负激励。

  所谓正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来鼓励这种行为,以达到持续和发扬这种行为的目的。所谓负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

  正激励与负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目的都是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取向相反。正激励起正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肯定;负激励起负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否定。

  (3)内心激励与外部激励。

所谓内心激励是指由内酬引发的、源自于工作人员内心的激励;所谓外部激励是指由外酬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员工激励

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有价值的、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属性,同时具有稀缺性、有限性、物质性等共性。当代企业的竞争正在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和“知本主义”演变,而竞争的实质归纳到一点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取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智力能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优势。因此企业竞争已经逐渐进入了智力资本竞争时代,所以说,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来说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武器。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孔子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组织行为学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意为绩效

是能力和激励的合成量,两个能力相同的人,其绩效高低取决于激励水平。激励效应的最大化应该是人的各种需要的一种最佳组合,过分强调某一种需要都会导致激励措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导致激励机制完全失灵。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3)留住优秀人才。

  德鲁克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目前,许多企业活力不足,管理不善,经营陷入困境,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整个企业的内部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这些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致使单个劳动者劳动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导致优秀人才跳槽,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那些国际知名的大集团,或是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具有合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吸引、留住了大批人才。


前言/序言

会激励,你的工作才轻松

员工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这一本能去激励他们,不要费劲去一个一个地改变个人。应该努力去改变你的公司,减少不利于激励的消极因素,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本能实现自我激励。

——美国犹他大学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经管书大致可分为三类:重理论研究的学院派,重实践的实战派和从国外引进的西方管理书籍。这本书算是实战派中不走寻常路的异类,全书以问答模式,聚焦员工激励管理问题,给出既有料又易读的解答。

本书是商界实际的产物,作者通过数十年在商战中存活并发展的实际管理经验,倾囊传授简单而强大的激励方法,帮助管理者和企业从中受益。

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聚焦答案模式本书采用聚焦答案模式,通过大量统计调查,精选出企业管理者最关注的100个实施员工激励中的关键问题,并一一进行详细解答。

每个问题既独立成篇,又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性。你可以直接阅读你感兴趣的问题答案,不用从头读到尾。如果你的企业常规的激励方法都用尽了,还是没有效果,请你直接阅读第四章,寻找创新型激励之法。

你也可以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只阅读书中的精彩案例,看看马云是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的,google是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读得多了,自然就能提升领导力。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示例和案例都来源于日常实践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并不是把理论付诸实践,而是在实践中创造理论。理论其实是解决问题后的产物,但不能反过来说。

这本书中每一个示例和案例都来源于日常实践。当然除了跨领域的心理学实验和经典的其他学科故事等。这本书是由真正的企业管理者来写的,其中大量案例皆为作者的亲身经历,当然,为了保护隐私,其中只改变了部分名字。其余案例则为世界各大500强公司的真实案例。本书旨在用事实说话,他们的做法将帮助你对员工进行更有效的激励。

如何阅读这本书

前面讲过,你可以从头到尾地了解关于员工激励的这些问题,也可以选择当问题出现时,再翻开本书根据问题来找寻答案。此外,随意翻看案例亦有助于提升领导力。

为了能给阅读带来更多的趣味性,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理论的部分,代之以案例、技巧、工具和建议。

本书的目的是,为你解答员工激励之惑,帮助你把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做得更好。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地进行阅读。



激发潜能,成就卓越:洞悉员工心理,点燃团队激情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而这一切的源泉,正来自于对员工内在驱动力的深刻理解与有效激发。本书并非是关于枯燥理论的堆砌,也不是对管理技巧的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探索“何以为管理之好”的核心——如何真正意义上激励人心,让团队成员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我们都曾见过那些充满活力的团队,成员们眼神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情,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协作,面对挑战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这种状态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种恰到好处的激励机制,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点燃激情的力量。本书旨在揭示这种力量的奥秘,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探讨,引导管理者们跳出惯性思维,从更深层次理解员工的需求、动机与期望,并提供一套可落地、可操作的策略,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真正激发潜能、持续成长的团队。 为什么“激励”是管理的核心? “激励”并非仅仅是加薪、升职或一些形式上的表彰。真正的激励,是点燃员工内在的“火花”,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并愿意为组织的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缺乏有效激励的团队,往往表现为士气低落、效率低下、创新停滞,甚至人才流失。管理者若不理解激励的真谛,便如同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事倍功半。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剖析激励的本质: 员工的需求层次: 我们将追溯马斯洛等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结合当代职场特点,深入分析员工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的核心需求。从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到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尊重感,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层次如何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度和满意度。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平衡: 区分内在动机(如工作的乐趣、成就感、学习机会)与外在动机(如薪酬、奖金、晋升)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巧妙地平衡二者,让内在驱动力成为激发员工潜能的主导力量。本书会强调,过度依赖外在激励可能导致“激励陷阱”,反而削弱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公平感与认同感的重要性: 员工在工作中,尤其在意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以及自己的贡献是否被团队和组织所认可。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和激励体系,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目标设定与反馈的艺术: 科学的目标设定能够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挑战,而持续、及时的反馈则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不断进步。本书将介绍SMART原则在目标设定中的应用,以及建设性反馈的技巧,使其成为促进员工成长的有力工具。 破解员工激励的100个关键问题 本书并非罗列100个孤立的问题,而是围绕员工激励的各个环节,提炼出100个具有代表性、普遍性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从个体员工到团队协作,从日常管理到长远发展等各个层面,旨在帮助管理者们系统性地审视自身的管理实践,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核心领域: 一、 理解员工的内心世界: 如何才能真正了解我的团队成员在想什么? 是什么驱使我的员工每天准时来到公司? 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从何而来?又会因为什么而消退? 如何区分员工的“表面”需求和“真实”需求? 当员工表现出抵触情绪时,我应该如何解读? 我如何才能让员工感受到他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是否存在一种“一刀切”的激励方式?我该如何避免? 对于不同性格、不同职业背景的员工,激励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如何识别那些被低估但潜力巨大的员工? 二、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除了薪资,还有哪些更有效的激励手段? 如何设计一套既公平又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体系? 表彰和奖励,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非物质激励,例如认可、赞扬、发展机会,其作用有多大? 如何让员工参与到激励机制的设计中来? 当激励效果不明显时,我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如何处理不同员工对相同激励措施的不同反应?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有效的激励? 如何让晋升和发展机会成为激励员工的强大动力? 三、 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 如何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发挥他们才能的环境? 自主性在激励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如何给予员工更多自主权? 如何通过赋予员工责任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学习与成长,如何才能成为激励员工的核心要素? 如何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承担风险? 在面对失败时,我该如何激励员工从中学习而不是气馁? 如何通过挑战性的任务来点燃员工的斗志? 当员工对工作失去兴趣时,我该如何帮助他们重新找回激情? 如何培养员工的内驱力,让他们从“被要求”变成“主动做”? 四、 打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合作,如何才能成为激励员工共同进步的催化剂? 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个体差异,并将其转化为团队优势? 沟通在激励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冲突是管理的敌人还是动力?我该如何化解团队冲突? 如何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作? 如何通过团队目标来凝聚人心,激发集体荣誉感? 领导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如何才能转化为激励团队的力量? 如何营造一种开放、信任、鼓励创新的团队文化? 当团队士气低落时,我该如何快速有效地提振? 五、 应对挑战与变化: 在企业转型或变革时期,如何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如何应对员工的懈怠和消极怠工? 当面临裁员或组织调整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并激励留下的员工? 在远程办公或混合办公模式下,激励策略是否需要调整? 如何处理“高潜力”但“难管理”的员工? 当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时,我该如何处理? 如何识别和应对“职场倦怠”? 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团队的激励水平? 如何让激励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 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注重实践性的指导。每一章节、每一个问题,都将伴随着大量的案例分析、管理工具的介绍,以及可供管理者借鉴的实用方法。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实践,管理者们将能够构建起一套真正符合自身组织特点、能够持续激发员工潜能的管理体系,从而带领团队走向卓越。 本书的目标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懂人心、更能激发潜能的管理者。它将帮助你洞悉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解激励的深层逻辑,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策略。最终,你将能够点燃团队成员的激情,释放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共同创造令人瞩目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这个书名,在我看来,简直是道出了许多管理者心中最想解决的问题。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团队总是充满活力,而有些团队则显得死气沉沉?为什么有些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创造辉煌,而有些却总是陷入困境?经过反复思考,我发现“激励”二字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画饼充饥”,而是一种能够点燃员工内心火焰、激发其潜能、使其愿意全力以赴的强大力量。我非常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发掘和利用这种力量的秘诀。比如,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非常规但有效的激励方式?或者,会不会深入探讨如何处理那些对激励不敏感的员工?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会不会涉及如何将激励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激励不仅仅停留在短期效果,而是能为员工和组织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管理类书籍保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审慎的态度。期待是因为我渴望获得提升,审慎则是因为很多书籍充斥着套话和空洞的理论,读完后仍不知如何下手。然而,《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这个书名,以一种异常鲜明的方式,直接抛出了一个核心命题。它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将“管理好”与“激励”划上了等号,这本身就极具启发性。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从哪些角度去诠释这个等式?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激励手段,还是通过剖析激励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又或者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来展示激励的实际效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框架,引导读者理解激励的本质,并学会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日常管理行为。如果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建立激励文化、如何让激励机制可持续运行的讨论,那我将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凡。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所谓管理好,就是会激励”。这个说法太直接,也太有力量了。它点出了管理的精髓所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直击痛点。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管理的难题并非出在技术层面,而在于人。人是最复杂的因素,也是最难掌控的。如何让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员工都愿意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这才是真正的挑战。而“激励”二字,恰恰是解决这个挑战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探讨激励的各种维度,比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等,并且提供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策略。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提到如何识别不同员工的激励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因为我知道,一刀切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如果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一对一”激励的洞察,那就太棒了。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让人好奇到底什么是“管理好”,以及怎么才能做到“激励”。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仅是分配任务、检查进度,更重要的是能让团队成员充满干劲,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本书的副标题“员工激励的100个关键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想,这100个问题肯定涵盖了从最基本的薪酬福利,到更深层次的认可、成长、团队氛围等等各个方面。我很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思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员工激励。毕竟,一个被激励的团队,其生产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案例,让我们这些读者能够触类旁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团队的激励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直击了我作为一名管理者长期以来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地“管理好”一个团队。而它给出的答案——“就是会激励”,则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深信,优秀的管理不在于制度有多严苛,而在于能否唤醒团队成员内在的驱动力。激励,在我看来,就是这种驱动力的源泉。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以何种方式来解读“激励”的100个关键问题。是会深入剖析各种激励理论,还是会提供大量贴近实际的管理场景和解决方案?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执行的技巧,例如如何通过非物质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热情,如何在团队成员遇到挫折时给予恰当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能够持续激励团队的健康工作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的管理成效。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帮老婆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