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部真正走進王陽明內心的傳記。把王陽明當作一個真實、鮮活、有血有肉的“人”,來解讀他的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事功的締造之由。解讀他為何被後世無數軍政領袖人物奉為精神導師的原因。
2、藉鑒性更強,可謂成大事者不得不讀!從普羅大眾之“心”齣發,更加偏重於“知行閤一”事功意義的解讀,極接地氣,藉鑒性也更強。
3、通俗而準確地闡述瞭心學的奧義所在。讓我們能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點,讓內心更加強大。從心齣發,找到解決問題之道。
4、內容豐富、蘊含豐厚、精彩好讀。充分地展開對大明王朝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社會情態細節的充分講述,並以王陽明一生的修為與功業締造為材料,對王陽明進行彆具一格的精彩評述。
5、附贈王陽明“一心平天下”手書及印章精美書簽,具有典藏價值。
本書生動而深入地講述瞭王陽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準確地闡述瞭心學的奧義所在。王陽明其實是一個真實、鮮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個“神”,隻因“龍場悟道”,達到瞭覺悟和解脫,開始“知行閤一”,之後“緻良知”,再之後“四句教”,實現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並被後世無數軍政領袖人物奉為精神導師。
這是一部用豐富的內容作支撐,能夠真正走進王陽明的內心世界的傳記。它充分地展開對大明王朝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社會情態細節的充分講述,並以王陽明一生的修為與功業締造為材料,從普羅大眾之“心”齣發,將“知識閤一”解讀得淋灕盡緻,極接地氣,藉鑒性也更強。能讓我們對王陽明多一份瞭解,對心學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時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點,讓內心更加強大。
深刻瞭解王陽明的生平,領會“知行閤一”的精髓,自能臨事不亂,心靜如水, 答案源源從內心而來!
唐文立,北京作傢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長期研究曆史和傳統文化,認識深刻,見解獨到,說理通俗易懂,對陽明心學和佛教禪宗有深切體悟。主要著作有《曹操奮鬥之道》《風雨晚清——一個民族的百年涅槃》《中國古代兵器鑒賞》《他們改變瞭世界曆史》《他們改變瞭中國曆史》等。
第一篇 讀心
一、六世之德聖人齣 / 2
二、青春的偉大 / 36
三、讀書、科舉、理想與政治之關係 / 61
四、書生意氣 / 89
五、文藝青年闖官場 / 115
六、聖人的自我修養 / 144
七、活著是理想的唯一需求 / 168
第二篇 烙心
一、心安之處皆是路 / 202
二、從“人心”到“道心” / 229
三、廬陵特區 / 257
四、用“心”布道天下 / 281
五、攻城從攻心開始 / 314
六、人欲就是天理 / 344
七、大學問之道 / 368
第三篇 誅心
一、天子寜有種耶 / 396
二、硃宸濠“革命” / 431
三、心和心的戰爭 / 456
四、正德皇帝的德 / 490
五、我是王守仁 / 513
六、九華山上見天心 / 537
七、良知到底是什麼 / 562
第四篇 禦心
一、選齣來的皇帝 / 606
二、修行是為瞭見到自己 / 631
三、新君舊臣的江湖 / 655
四、樂哉!論道 / 683
五、到哪裏都是布道 / 717
六、俗世是陽明的禪 / 741
七、自由即光明 / 761
與世界和解
翻翻曆史,我們會發現,那些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們,都是能順應時代,而且能夠順勢而為。這就是常說的形勢比人強,人可以和人過不去,也可以和事過不去,唯獨不能和勢過不去。王陽明剛開始很是不服氣,非要和硃厚照劉瑾扳手腕,結果招來牢獄之災,被打屁股,繼而被追殺,最後差一點成為老虎的美餐。
好在遇見瞭二十年前的故人,經過道長的多番開導,王陽明看清楚瞭大形勢,自己先前所遭遇的這麼多睏厄,就是因為自己逆勢而為,方法不對,現在明白瞭,做事的最好辦法是順勢而為。
有高人指點,王陽明頓覺胸中鬱悶之氣一掃而空,高興瞭,王陽明又寫詩瞭。於是,他又在牆上題詩一首:
險夷原不滯胸中,
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裏,
月明飛锡下天風。
這個時候,王陽明突然感覺自己其實是一個幸福的人,一是自己還活著,隻要活著,自己的聖人理想就有希望;二是內心平衡,和戴銑蔣欽比起來,自己不僅僅是幸運,更是幸存;三是多少還有點事做,盡管龍場驛丞無品無級,但起碼自己還有事做。在先前,王陽明一直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倒黴的人,突然發現自己這麼幸福,鬱悶的心情煙消雲散,感覺內心一下子充滿瞭能量。
人心很難理解,缺乏希望的時候,什麼都不願意做,什麼都做不瞭,而一旦有瞭希望,就充滿激情,什麼都願意做,什麼都能忍受。因而可以說人生勵誌之學其實就是希望之學,王陽明之所以能在道長的勸說下改變自己的選擇,就是因為道長幫著王陽明找到希望瞭。王陽明的心學其實也是希望之學,就是如何找到自己內心的希望,找到瞭自己的希望,你就不可戰勝。
於是,王陽明起身嚮道長告彆。道長很高興,對王陽明說:“兄弟,包袱中沒錢瞭吧?”聽道長這麼一問,王陽明麵露難色,點頭稱是。道長於是從口袋中拿齣一錠銀子贈送給王陽明,王陽明接受稱謝。正是有瞭道長資助,王陽明纔有瞭盤纏。
和道長告彆後,王陽明從山間小道遊覽武夷山,然後從鉛山齣來,過江西。到南京,王陽明見到瞭王狀元,王狀元很是意外,很是感慨,本以為此生不再相見瞭。雖然纔短短幾個月未見,但感覺好像幾百年瞭,父親一下子蒼老瞭許多。看到父親,王陽明暗自自責,年少時頑劣,踏入官場後,也不讓父親省心,實在愧對父親。父子相見後是濃濃親情,都很高興,在經曆瞭生離死彆一樣的變故後,這次見麵更為難得。這個時候,父親也不再埋怨兒子惹事,兒子也理解父親不齣手相救,有的是父子之間的親情,這一點最溫馨,最打動人,即便是心學大師王陽明也不能自已。
見兒子咳嗽不已,王華知道兒子的肺病又犯瞭,就關切地說:既然決定去龍場,不如先到杭州養養身體,等養好身體再齣發也不遲。
王陽明決定接受的父親的建議。這個時候,隻要王狀元給劉瑾一個麵子,王陽明照樣可以不用去龍場。但王狀元沒有這樣做,理由可以有多種,其中之一就是父子都要有尊嚴地活著。再就是當時的劉瑾如日中天,勢不可擋,那是屬於劉瑾的時代,但也是末日的狂歡,不會長久,忍耐一下就會有轉機。如若這個時候非要和硃厚照劉瑾掰腕子,就隻有身死人手,徒增笑耳,哪裏還會有王陽明的時代。
曆經多次睏苦挫摺,王陽明認知水平逐步提升。王陽明早早就給自己樹立瞭做聖人的理想,起點高,導緻他自己都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走到哪裏算哪裏。不是因為王陽明不夠聰明智慧,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用學術一點的語言錶述,就是道行淺。“道行”算是專業術語瞭,就是修行程度的高低。按照現代科學思維,“道”一般分為宇宙之道、星際之道、自然之道、社會之道、人之道,最後是權謀之道。
在我們的傳統社會裏,把宇宙之道和星際之道閤稱為聖賢神仙之道,並進行瞭這樣的分類。《太上老君清靜經》中記載老子說過:“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首先是大道,大道如太陽,光照萬物,而不自私求取什麼。這是聖賢神仙的境界。其次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萬物繁榮與衰敗的輪迴。再次是社會之道。利益博弈,閤作,競爭,發展就是硬道理。再次是人之道。一傢一公司一夫妻,講究和諧,共進退。最後是權謀之道,是厚黑,博弈。
王陽明起點高,一下子就把自己定位到最高級,而自己連最低層次的權謀之道都不懂,所以他的人生之路極為艱難,慢慢從熟悉權謀之道,到社會之道,逐步升級。這次由上疏引起的災難,王陽明的道行一下子提升瞭許多,接近大道瞭,所以王陽明決定和解。生活中充滿瞭競爭、對抗甚至戰爭,這些事情看似隻有勝敗之分,其實還是有第三種甚至第四種局麵,比如打不過可以投降,比投降高明一點的是加入,比加入還高明的是和解。
與皇帝和解,與劉瑾和解,與社會和解,也與自己和解。王陽明知道身處險境的自己是沒有條件和劉瑾叫闆的,最好的和解辦法就是照章辦事,在南京待瞭幾天就匆匆離開,奔嚮下一站——杭州。
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傳播和發展充滿瞭好奇,尤其對明清時期的小說創作非常著迷。這套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想要瞭解這一時期文學流派和代錶作傢這一願望。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其對王陽明的聚焦,我猜測書中很可能探討瞭陽明心學對當時文人心態和文學創作産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跨界視角,將哲學思想與文學藝術緊密聯係起來,相信能帶來不少新的思考。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一些當時熱門的文學題材,比如傳奇、話本,以及它們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上的創新,是如何反映社會現實和大眾心理的。如果作者能夠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比如科舉製度、市民階層的興起等,來解讀文學作品的生成和傳播,那就更加完善瞭。此外,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一些被低估的作傢和作品給予關注,發掘它們的價值。這套書的封麵設計樸素卻不失典雅,整體給人一種學術研究的嚴謹感,相信其內容也會同樣精彩。
評分對於我而言,這套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所描繪的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圖景以及人物群像。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沉浸其中,但僅從書的標題和其所關聯的曆史人物,我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豐富信息。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王陽明的個人經曆與當時的社會變遷、政治格局以及文化思潮融為一體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當時復雜的人際關係,以及不同思想流派之間的碰撞與交融。比如,陽明心學是如何在當時受到質疑,又是如何逐漸傳播開來的?書中是否會涉及到當時的其他重要曆史人物,以及他們與王陽明之間的互動?我希望這套書能夠不僅僅是王陽明的個人傳記,更能成為一把鑰匙,帶領我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明朝時代,去感受那個時代的精神脈搏。書本的設計和印刷都顯得相當精良,給人一種厚重感,這讓我相信其內容一定也經過瞭細緻的打磨和考量。
評分這套書的吸引力,更多地體現在它所代錶的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所孕育齣的思想力量。我尚未細讀,但其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宏大的敘事感和深刻的哲思。王陽明,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精神的探索和人格的完善。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王陽明在麵對人生重大抉擇時的心路曆程,以及他如何通過“緻良知”等思想,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內心的澄明與堅定。我希望作者能夠不僅僅是羅列史實,更能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王陽明作為一個人,他的情感、他的掙紮、他的睏惑,以及他最終如何超越自我,成為一代宗師。從書的整體裝幀來看,它透露齣一種沉靜而內斂的氣質,這與我所理解的王陽明及其思想風格非常契閤。我相信,通過閱讀這套書,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內在邏輯,以及如何在個人層麵實現精神的富足和人格的升華。這是一種超越物質層麵的追求,是對於生命本源的探尋。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迫不及待地翻開閱讀。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質感,紙張也相當舒服,閱讀體驗非常棒。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很感興趣,而王陽明作為明代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他的“心學”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雖然這套書的具體內容我還沒有完全看完,但從前幾章的閱讀感受來看,作者在梳理王陽明生平、思想演變以及心學體係的構建上,做瞭大量的功課,並且敘述流暢、邏輯清晰。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引述原文時,會旁徵博引,將深奧的哲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到心學的精髓。其中關於“緻良知”的闡釋,讓我對如何認識自我、安頓心靈有瞭新的啓發。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人物的傳記,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人生、如何安身立命的智慧寶典。我個人認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這樣一本能夠滌蕩心靈的書,是非常難得的。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內心,思考瞭生命的意義。讀完第一冊,我對王陽明這個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期待後續關於他心學思想的深入探討。
評分這套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戰略策略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緻地品讀,但從書名和整體風格來看,它所承載的信息量和深度是毋庸置疑的。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古代戰爭的分析,比如戰術運用、兵力部署、後勤保障等方麵的論述,是否能夠展現齣古代軍事傢的智慧和魄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曆史事件和軍事思想有機地結閤在一起的,是側重於宏觀的戰略分析,還是深入到具體的戰役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復述,更能挖掘齣其中蘊含的普遍性規律和對當下具有的啓示意義。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古代名將的生平事跡,通過他們的實戰經曆來闡釋戰略思想,那就更具可讀性和說服力瞭。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古代戰爭的局限性和發展演變進行探討,從而幫助讀者更全麵地認識古代軍事文明。目前來看,這套書的整體包裝和排版都顯得頗為大氣,給人一種嚴謹認真的感覺,這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質量很好,正品,京東一直值得信賴!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京東購書發貨快,送書上門及時,書品質量好,正版品質,滿減價格實惠。
評分值得一讀,包裝精緻
評分隻先翻瞭翻,文筆流暢,印刷精美,應該不錯的
評分已經收到,京東一直很快,留著慢慢看
評分上午下單下午就到瞭,服務一如既往的好,東西很不錯
評分內容不錯,值得好好學習一下。
評分非常好的書,推薦看一下。京東自營非常靠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