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重排本)

光学(重排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凯华,钟锡华 著
图书标签:
  • 光学
  • 物理学
  • 重排本
  • 教材
  • 大学
  • 理工科
  • 科学
  • 教育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75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22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6
字数:60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光学(重排本)》是国内非常经典的光学教材。

内容简介

  《光学(重排本)》是根据作者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光学课程的讲义修改补充而成。本书内容丰富,以波动光学为重点,并以“波前”这一概念为纽带联接现代变换光学与传统光学,反映了本学科的现代面貌。书中附有较多的思考题和习题。
全书主要内容: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基本原理、干涉装置和光场的时空相干性、衍射光栅、傅里叶变换光学、全息照相、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光的量子性和激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专业光学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有关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钟锡华,196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中国光学学会全息和光信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物理学试题库系统光学专家组组长。

目录

绪 论 ( 1)

第一章 几何光学 ( 7)
§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 7)
§2 惠更斯原理 ( 18)
§3 费马原理 ( 24)
§4 成像 ( 28)
§5 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 ( 32)
§6 薄透镜 ( 40)
§7 理想光具组理论 ( 51)
§8 光学仪器 ( 61)
§9 光阑 ( 71)
§10 像差 ( 77)
§11 光度学基本概念 ( 89)
§12 像的亮度、照度和主观亮度 ( 98)
第二章 波动光学基本原理 ( 104)
§1 定态光波与复振幅描述 ( 104)
§2 波前 ( 109)
§3 波的叠加和波的干涉 ( 118)
§4 两个点源的干涉 ( 124)
§5 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133)
§6 菲涅耳圆孔衍射和圆屏衍射 ( 141)
§7 夫琅禾费单缝和矩孔衍射 ( 152)
§8 光学仪器的像分辨本领 ( 165)
§9 光的横波性与五种偏振态 ( 172)
§10 光在电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菲涅耳公式 ( 179)
第三章 干涉装置 光场的时空相干性 ( 195)
§1 分波前干涉装置 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 195)
§2 薄膜干涉(一)———等厚条纹 ( 207)
§3 薄膜干涉(二)———等倾条纹 ( 222)
§4 迈克尔孙干涉仪 光场的时间相干性 ( 228)
§5 多光束干涉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 242)
第四章 衍射光栅 ( 253)
§1 多缝夫琅禾费衍射 ( 253)
§2 光栅光谱仪 ( 266)
§3 三维光栅———X射线在晶体上的衍射 ( 276)
第五章 傅里叶变换光学 ( 284)
§1 衍射系统的屏函数和相因子判断法 ( 284)
§2 正弦光栅的衍射 ( 293)
§3 阿贝成像原理与相衬显微镜 ( 306)
�� §4 夫琅禾费衍射场的标准形式 ( 314)
§5 傅里叶变换δ函数 ( 318)
§6 空间滤波和信息处理 ( 335)
§7 点扩展函数与光学传递函数 ( 349)
第六章 全息照相 ( 360)
§1 全息照相的过程与特点 ( 360)
§2 全息照相的原理 ( 363) ��
§3 全息术应用简介 ( 372) ��
§4 傅里叶全息图及其应用举例 ( 375)
第七章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 378)
§1 双折射 ( 378)
§2 晶体光学器件 ( 391)
§3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 ( 395)
§4 偏振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 404)
§5 旋光 ( 414)
第八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 425)
§1 光的吸收 ( 425)
§2 色散 ( 429)
§3 群速 ( 437)
§4 光的散射 ( 441)
第九章 光的量子性 激光 ( 447)
§1 热辐射 ( 447)
§2 光的粒子性和波粒二象性 ( 460)
§3 玻尔原子模型与爱因斯坦辐射理论 ( 471)
§4 激光的产生 ( 481)
§5 激光器对频率的选择 ( 488)
§6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 492)
《光影流转:探索可见与不可见的宇宙》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光及其奥秘充满好奇。从孩童时期追逐嬉戏的光斑,到哲学家对“光明”与“黑暗”的深刻思辨,再到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与实验,光以其独特的方式,编织着我们感知世界的经纬。这本书,《光影流转:探索可见与不可见的宇宙》,并非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它是一次深入的旅程,带领读者穿越光学的迷人领域,去理解那些塑造我们现实的最基本的力量之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光所定义的宇宙中。阳光播撒生机,月光温柔洒落,星辰在遥远的夜空中闪烁,这一切都依赖于光。而光,远不止我们肉眼所能见的斑斓色彩。它是一种能量,一种波,一种粒子,它的存在形式如此多样,以至于我们对其的理解,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 本书的开篇,将带您回到光学的源头。我们将回顾那些伟大的先驱,他们是如何从观察日常现象中,萌生出对光本质的初步认识。从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光线直线传播的朴素猜想,到阿拉伯学者在透镜和成像方面的早期贡献,再到艾萨克·牛顿通过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彩虹色谱的经典实验,每一笔都勾勒出人类智慧的闪光。牛顿的光粒说,一度主导了人们的认知,认为光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它们沿着直线传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现象和观测结果,开始挑战这一理论的完整性。 接着,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光的波动说。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的光波理论,虽然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却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十七世纪末,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以无可辩驳的证据,揭示了光的干涉现象,这是波动论的有力支撑,也直接挑战了粒子说的解释力。干涉,如同水波在相遇时相互叠加,使得光在特定区域增强,在另一些区域减弱,这种“波”的行为,让人们对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然而,光的奥秘远未止于此。十九世纪,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如同一次革命性的概括,将光与电磁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计算出其传播速度,惊人地与当时已知的光速吻合。这标志着光的“电磁波”身份的确立,光被视为一种横波,在电磁场中以极高的速度传播。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统一了光学、电学和磁学,更为我们理解无线电波、X射线等更广泛的电磁频谱奠定了基础。 进入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剧变再次颠覆了我们对光的认知。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尤其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引入了“光子”的概念。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时,会激发出电子,其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爱因斯坦提出,光并非连续的波,而是由一份份离散的能量包组成,这些能量包被称为“光子”。光子兼具粒子和波的特性,这一“波粒二象性”的观点,是现代物理学中最深刻、最令人着迷的谜团之一。 本书将详细探讨这些关键性的理论突破,并解释它们是如何相互补充,又如何揭示了光更为复杂的本质。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和折射,这些现象是我们能够看见物体,以及各种光学仪器得以运作的基础。从简单的镜子,到精密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它们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光学原理。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光的衍射现象。当光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弯曲,这种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衍射效应,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全息技术,它能够记录和重建物体的三维信息,其原理就建立在光的衍射和干涉之上。 此外,色彩的科学也将占据重要篇幅。为何我们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光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本书将解释可见光谱的构成,以及人眼如何感知不同的光波长,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体验。颜料的混色,屏幕的发光原理,甚至是生物体的颜色变化,都与光的吸收、反射和发射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更广阔的宇宙,光更是无声的信使。天文学家们正是通过分析来自遥远星系的各种光,来了解它们的组成、温度、运动以及演化。从可见光到红外线,从紫外线到X射线和伽马射线,不同波段的光,携带着不同的信息,共同绘制出宇宙的壮丽画卷。本书将触及天文学中光学技术的应用,例如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原理,以及光谱分析在揭示天体成分方面的关键作用。 更进一步,我们还将探讨现代光学技术如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光,这种高度集中的相干光源,在通信、医疗、工业制造、数据存储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光纤通信网络,到精确的手术刀,再到DVD和蓝光播放器,激光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结尾,将展望光学研究的未来方向。随着量子光学和纳米光学的兴起,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操控光,甚至可以操控单个光子。这些前沿研究,有望带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例如量子计算机、超分辨率成像,以及更高效的能量收集技术。 《光影流转:探索可见与不可见的宇宙》,是一本献给所有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们的书。它不要求您拥有深厚的物理学背景,而是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以及严谨的科学逻辑,引导您一步步走进光学这个迷人的世界。通过这本书,您将不仅仅是了解光,更是会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知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流光溢彩的细节。这是一场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让您在光的流转中,发现宇宙的深邃与美丽。

用户评价

评分

《光学(重排本)》这个书名,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光学的基础书籍,但往往因为讲解方式过于理论化、缺乏趣味性而难以坚持。我希望这本“重排本”能够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更易于理解的讲解方式。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光学基础概念的阐述,例如光的本质,是粒子还是波?亦或是兼而有之?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结合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来帮助我理解这些看似抽象的理论。当涉及到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时,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能够清晰地展示这些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CD播放器如何读取信息,或者液晶显示器是如何工作的。此外,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光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通信领域的光纤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光学成像技术,以及在材料科学和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我理解光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学科,我希望《光学(重排本)》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够从中获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对光学更深层次的兴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为我未来的学习和探索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

当我看到《光学(重排本)》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泛起了一丝共鸣。我一直对光这一既熟悉又神秘的现象充满好奇,但总觉得传统的物理学书籍在知识的呈现上,有时显得过于刻板,缺乏引人入胜的元素。标题中的“重排本”三个字,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暗示着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一种更符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编排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并且用更加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些原理,而不是仅仅堆砌公式。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光学现象,例如光的干涉和衍射,让我在视觉上就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更深入的内容,比如光的偏振,我希望作者能够给出清晰易懂的解释,并探讨它在现代科技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液晶显示器和3D眼镜中的作用。我也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光学在通信、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前沿应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了解到光学是如何驱动现代科技发展的。总而言之,我期待《光学(重排本)》能够成为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光学读物,它不仅能解答我的疑问,更能激发我对科学的无限热爱。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且有趣地介绍光学的书籍,而《光学(重排本)》恰好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标题中的“重排本”让我眼前一亮,我揣测它可能对传统光学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了创新,或许能以更符合逻辑、更易于理解的顺序来呈现内容。我个人对光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例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有着初步的了解,但我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机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根本的光的性质开始,比如讨论它的电磁波本质,以及光子作为基本粒子的概念。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实验演示,即使是通过文字描述,也希望能够让我清晰地想象出实验过程和结果,从而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对于像干涉、衍射、偏振这样的现象,我希望作者能用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图例来解释,尤其是在讨论夫琅禾费衍射时,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应用,例如CD光盘上的信息读取,我相信这会 greatly enhance my comprehension and interest. Furthermore, I am particularly keen on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principles in modern technology. I hope this book will elaborate on how optics is fundamental to fields lik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cal imaging,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he "rearranged edition" title gives me hope that the book will present these topics in a cohesive and integrated manner, making it easier to grasp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various optical concepts and their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 am eager to embark on this journey of discovery with this book and gai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of light.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是《光学(重排本)》,我一直对光学这个领域充满好奇,所以看到这本书的出现,内心是有些期待的。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物理学家,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求知欲的普通读者。我喜欢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而光学,这个连接了我们视觉和物质世界的学科,总让我感到既熟悉又神秘。这本书的“重排本”字样,让我猜测它可能对传统的教材结构进行了优化,或许能以一种更符合现代学习习惯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概念。我希望它能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光的本性讲起,比如波粒二象性,然后逐渐深入到更复杂的现象,比如干涉、衍射、偏振等等。我特别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避免过于晦涩的数学推导,更多地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辅助理解。毕竟,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一个概念比记住一个公式更重要。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对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介绍,例如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甚至我们每天接触的屏幕显示技术,这些都离不开光学原理。了解这些应用,能让我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也能激发我更深入学习的兴趣。我还会留意书中对于光学史的介绍,了解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揭示光明的奥秘的,这或许能给我带来更多启发。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光学世界的一扇窗口,带我领略科学的奇妙与美丽。

评分

《光学(重排本)》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对光,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所见的世界感到着迷,但对于光学这一学科的深入了解,却常常被其复杂性和理论性所阻碍。标题中的“重排本”,让我看到了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可能性,或许它能以一种更为灵活、更为贴近读者的方式来呈现光学知识。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本的光的性质开始,比如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而不是晦涩的数学公式来阐述。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光的干涉和衍射,并提供一些直观的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现象的原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光学书籍,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应该展现光学在现实世界中的魅力。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光学在各种技术领域的应用,例如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显微镜如何放大微观世界,以及光纤通信如何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我尤其希望它能探讨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光学现象,比如彩虹的成因,或者人眼是如何感知颜色的。作为一本“重排本”,我期待它能够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一种更具逻辑性、更便于学习的方式来构建内容,让我能够更轻松地掌握这门奇妙的学科。

评分

《光学(重排本)》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光学这门学科的探索又多了一份期待。作为一名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光学是连接我们认知世界与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然而,传统的物理学教材有时会显得过于抽象和枯燥,让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重排本”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用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来呈现光学知识。我期待它能够从最基础的光的本性开始,比如光的电磁波性质,以及它的能量量子化——光子。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清晰的文字,帮助我理解像光的干涉和衍射这样的现象,并且能够展示这些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全息技术或者CD光盘的读取原理。此外,我对偏振现象也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它的原理,并且介绍它在液晶显示屏、偏振眼镜等方面的应用。作为一本“重排本”,我更看重它对知识结构的优化,或许它能够以一种更符合逻辑、更便于记忆的方式来组织内容,让读者能够看到光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奇妙的光学世界,让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当我看到《光学(重排本)》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奇。我不是物理专业的学生,但一直对光这个奇妙的现象充满兴趣。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光,从日出日落到科技产品,光无处不在,但它的本质和规律却并非人人都能轻易掌握。标题中的“重排本”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对光学知识进行了一次更符合现代学习需求的重新组织。我期待它能够用一种更加生动、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介绍光学。例如,我希望它能从我们熟悉的视觉现象入手,比如彩虹的形成,或者镜子的成像原理,然后逐渐引申到更深层次的光的性质。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的示意图和清晰的解释,帮助我理解像光的衍射和干涉这样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仅仅罗列公式。我特别希望它能讨论光的偏振现象,并且解释它是如何在液晶显示器、3D电影等领域发挥作用的。此外,我一直对激光技术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激光的产生原理以及它在工业、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作为一本“重排本”,我更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视角,比如量子光学或者光子学的发展,让我对光学有一个更全面、更现代的认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光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欣赏我们身边的世界。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光学知识的书籍,而《光学(重排本)》这个书名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对科学抱有极大热情但并非专业背景的爱好者,我对书籍的组织结构和讲解方式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概念到前沿应用,能够将光学这门庞杂的学科进行一次有效的“重排”。我尤其期待书中在介绍基础概念时,能够避免枯燥乏味的定义堆砌,而是通过类比、模型或者历史故事来生动地展现,比如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时,能否引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或者讲述一些光学实验的发现过程。接着,我希望它能深入讲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这是理解光学现象的关键,也是最容易让初学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直观的动画模拟或者动态图示来展示波的叠加、干涉条纹的形成,我想这会大大提升我的理解效率。此外,对于衍射和偏振这些相对进阶的概念,我希望作者能够给出清晰的解释,并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如通信、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看到“重排本”这个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种更符合逻辑、更便于学习的编排方式,也许它会打破传统的章节划分,按照主题或者应用领域来组织内容,从而让读者能够看到光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光学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知体系。

评分

我最近正积极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介绍光学知识的读物,而《光学(重排本)》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并非物理学专业背景,但对光这一自然界中最普遍也最神秘的现象充满好奇。标题中的“重排本”让我猜测,这本书或许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刻板印象,以一种更符合现代读者认知习惯和学习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内容。我尤其希望书中能从最基础的光的性质讲起,比如它的传播方式、能量以及速度,并能够清晰地阐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概念,这是理解后续光学现象的关键。如果书中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来解释这些抽象的物理原理,例如通过类比或者历史故事,那将大大提升我的阅读体验。我期待它能够循序渐进地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等基本定律,并且最好能配以精美的示意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现象。对于干涉、衍射、偏振等更复杂的概念,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并重点介绍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CCD相机、显微镜、光学纤维通信等。看到“重排本”,我隐约觉得它可能在知识的呈现顺序上有所创新,比如按照应用领域或者问题导向来组织章节,从而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光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科技世界。

评分

拿到《光学(重排本)》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我一直认为,光学作为一门研究光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理解我们世界的重要基石。然而,传统的教材往往显得有些“老旧”,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可能不够贴合现代读者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对“重排本”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它预示着一种对原有知识体系的革新和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现代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讲解光学。比如,在介绍光的本性时,我想象它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波粒二象性,而不是仅仅抛出几个公式。或许会通过对不同实验的解读,展现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光的,这会比直接接受结论更有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光学现象,比如全反射的原理,或者激光的产生过程。此外,对于像菲涅耳衍射、夫琅禾费衍射这样的内容,我希望作者能用简化的数学模型和清晰的物理图像来解释,让非物理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将光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透镜成像原理后,能否立即引申到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思路?在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时,能否探讨它们在全息技术、纳米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不是一本陈列知识的书,而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思考和探索的书,它能让我感受到光学在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影响力。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评分

aaaaaaaaaaaaaaaaaaaaa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