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第1版於2010年齣版,2015年被遴選為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呈現在讀者麵前的這本書,是編者經過近兩年時間修訂而成的。
《管理心理學(第2版)》除第一章作局部修改外,對於其他各章,或作重大修改,或全部重寫,或係全新內容。
《管理心理學(第2版)》具有以下兩大特點。
(1) 嚴謹性。杜絕“神仙學問”,全書沒有“研究錶明”之類的查無實據之用語,凡引用均注明齣處,且引著注重原始性;敘事清楚,說理透徹,論證有據,以理服人。
(2) 可讀性。文風樸實無華、幽默風趣,讀到有的章節,令人忍俊不禁,讀來是一種享受。
目 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學概論 1
第一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體係 2
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
二、管理心理學的學科體係 4
第二節 管理心理學的地位與性質 6
一、管理心理學的學科地位 6
二、管理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8
第三節 管理心理學的任務與意義 9
一、管理心理學的任務 9
二、管理心理學的意義 11
第四節 管理心理學的原則與方法 12
一、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原則 12
二、管理心理學的主要方法 13
關鍵術語 16
本章要點 16
練習與思考 17
參考文獻 17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學的産生與發展 19
第一節 西方管理心理學的産生與發展 19
一、管理心理學産生的時間 20
二、管理心理學産生的學科背景 21
三、管理心理學産生的意義 28
四、管理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29
第二節 中國管理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 31
一、中國管理心理學的興起時間 31
二、中國管理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33
關鍵術語 35
本章要點 36
練習與思考 36
參考文獻 37
第三章 管理心理學的理論基石:
人性假設 39
第一節 人性假設與管理心理學 40
一、性、人性、人性形成、
人性假設 40
二、管理心理學研究人性假設的
視角 43
三、管理心理學中五種人性假設的
由來 44
四、人性假設對組織管理的影響 45
第二節 人性假設與組織管理 46
一、經濟人假設及任務管理 46
二、社會人假設及參與管理 48
三、自我實現人假設及民主管理 50
四、復雜人假設及權變管理 53
五、文化人假設及組織文化管理 55
關鍵術語 57
本章要點 57
練習與思考 58
參考文獻 60
第二篇 個體心理管理
第四章 社會認知偏差剋服 61
第一節 自我認知偏差 62
一、自我認知與自我認知偏差 62
二、自我認知偏差的錶現 63
三、緣何産生自我認知偏差 64
第二節 對他人的認知偏差 66
一、第一印象 67
二、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67
三、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69
第三節 對群體的認知偏差 70
一、群體與刻闆印象 70
二、刻闆印象的錶現 72
三、刻闆印象的形成過程及原因 73
四、刻闆印象的危害 75
五、改變刻闆印象的方法 75
第四節 歸因偏差 76
一、何謂歸因 76
二、何時歸因 76
三、歸因偏差的種類 77
四、歸因偏差剋服 79
第五節 招聘麵試如何剋服社會認知
偏差 80
一、招聘者應剋服社會認知偏差 80
二、應聘者剋服社會認知偏差的
策略 81
關鍵術語 83
本章要點 84
練習與思考 84
參考文獻 85
第五章 工作動機激發 88
第一節 激勵概述 89
一、何謂激勵 89
二、激勵機製 90
三、激勵的特徵 91
四、激勵的功能 92
五、研究激勵的不同視野 92
第二節 激勵理論 93
一、內容型激勵理論 93
二、過程型激勵理論 103
三、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108
四、中國的激勵理論 112
第三節 激勵原則和方法 114
一、激勵原則 114
二、激勵方法 115
關鍵術語 120
本章要點 121
練習與思考 123
參考文獻 124
第六章 情緒管理 126
第一節 情緒工作 127
一、情緒工作的概念 127
二、情緒工作的內容 129
三、情緒工作的作用 131
四、情緒工作的策略 132
第二節 工作壓力 135
一、工作壓力的概念 135
二、應激:一個被濫用的概念 139
三、工作壓力後果 142
四、工作壓力管理 144
第三節 工作倦怠 146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 146
二、工作倦怠的錶現 147
三、工作倦怠的成因 147
四、工作倦怠的組織乾預措施 149
關鍵術語 151
本章要點 151
練習與思考 152
參考文獻 153
第七章 工作投入管理 157
第一節 組織社會化 158
一、組織社會化的概念 158
二、組織社會化的過程 159
三、組織社會化的標誌 160
四、組織社會化的策略 161
五、組織社會化管理 162
第二節 組織中的心理契約 162
一、心理契約及其特點 163
二、心理契約的結構 165
三、心理契約的意義 166
四、心理契約違背的預防 167
五、建立良好心理契約的途徑 169
第三節 組織承諾 171
一、組織承諾的概念 171
二、組織承諾的結構 172
三、組織承諾對員工的影響 172
四、組織承諾與心理契約的關係 174
五、組織承諾管理 175
關鍵術語 175
本章要點 175
練習與思考 176
參考文獻 177
第八章 工作態度管理 180
第一節 工作態度 180
一、工作態度的概念 181
二、影響工作態度的因素 181
三、改變工作態度的方法 184
第二節 工作滿意度 186
一、工作滿意度的概念 186
二、工作滿意度的特點和功能 187
三、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 188
四、員工對工作不滿意的反應 191
五、工作滿意度與其他變量的關係 191
六、提高工作滿意度的方法 192
關鍵術語 193
本章要點 193
練習與思考 194
參考文獻 195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學概論
人腦是宇宙中最復雜最精密的物質,管理是人類生活中最復雜最微妙的活動,而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現象則是“人腦”與“管理”相互作用的産物。因此,要真正理解管理心理學並不比理解神秘的宇宙容易。
——編者
【學習目標】
識記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等概念。
瞭解管理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任務。
理解管理心理學的專門領域、獨特對象和特殊使命。
掌握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引例】
慧眼識人有學問
美國某汽車輪胎公司經理肯特先生在一傢酒館用餐時無意中碰瞭一下一個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的年輕人,沒想到惹得這位年輕人勃然大怒,並對肯特大打齣手。幸虧酒館老闆及時勸阻,肯特纔得以脫身。事實上這位年輕人發明瞭一種能夠增強輪胎強度的技術,並申請瞭專利,他尋找瞭好幾傢汽車輪胎生産商希望其能夠買下他的專利,結果都掃興而歸,而且受到瞭嘲弄,因而整天鬱鬱寡歡,經常到酒館藉酒澆愁。
肯特得知這個情況後,對發生在酒館的誤會毫不介意,決定聘請這位年輕人到自己的公司。一天早晨,肯特特意去這位年輕人上班的工廠門口等他,而他卻心灰意冷,不願嚮任何人談起他的發明。肯特始終沒有放棄,在工廠門口從早上8點一直等到下午6點。終於,這位年輕人為肯特的真誠所感動,便爽快地答應瞭肯特的閤作要求。肯特正是在這位年輕人的幫助下,纔推齣瞭新的汽車輪胎産品,從而取得瞭巨大商機。
(資料來源:牧之,張震. 管理要讀心理[M]. 北京:新世界齣版社,2007)
啓示:一個齣色的領導者,關鍵在於慧眼識人。隻有慧眼識人,纔會獲得事業上的好夥伴,前進中的好幫手,從而使自己的事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而要做到慧眼識人,就得學習和研究管理心理學。
作為一位初學者,拿到本書後,免不瞭會問什麼是管理心理學?對於這個問題,也許隻有等到讀完本書之後纔會得齣一個完整的答案。為瞭不使初學者等得太焦急,本章將試圖給齣一個初步答案。本章將從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體係、學科地位、學科性質、學科任務、學科意義和學科方法等方麵來概括性地論述什麼是管理心理學。
第一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體係
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什麼是管理心理學?對於這個問題的迴答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多少本管理心理學教材,就有多少種定義。不獨教材,連工具書 也概莫能外。本書定義:管理心理學(management psychology)是研究組織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動規律,以便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組織效率、保證組織良性發展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任何一門學科之所以能夠獨立存在,在於它有專門的研究領域、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特殊的使命。管理心理學的專門領域、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特殊使命是什麼?弄清楚這些問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上述定義。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愉悅且富有啓發性的,我從其中獲得瞭許多實用的知識和管理技巧。作者在內容組織上非常巧妙,將抽象的管理心理學理論具象化,讓讀者能夠輕鬆理解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衝突管理與談判技巧”的討論,書中提供瞭多種處理團隊內部和外部衝突的有效策略,以及在談判中如何實現雙贏。我嘗試運用書中的一些方法,在近期一次跨部門閤作中,成功化解瞭幾個關鍵的分歧點,使得項目得以順利推進。另外,關於“員工職業發展與輔導”的章節,也讓我認識到管理者在幫助員工規劃職業生涯方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書中提供的輔導技巧,如積極傾聽、提問引導、設定目標等,都非常實用。通過學習這些技巧,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我的團隊成員的職業發展願望,從而提升他們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總的來說,這本書的知識體係完整,內容具有高度的實踐指導意義,對於任何想要提升管理能力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盡管我之前對管理心理學這個領域瞭解不多,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者在梳理理論知識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它是一本“應用型”教材,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實踐建議,讓我能清晰地看到這些心理學原理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的。比如,關於激勵理論的部分,書中不僅列舉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等經典模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在不同企業、不同崗位下,管理者該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理論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非物質激勵”的章節,它教會我如何通過認可、授權、提供發展機會等方式,在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況下,顯著提升團隊士氣。此外,關於溝通技巧和衝突管理的篇幅也極其實用,那些看似簡單卻常常被忽略的溝通盲點,在書中被一一揭示,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整本書的邏輯清晰,語言生動,即使是復雜的心理學概念,也能被解釋得通俗易懂。作為一名剛進入管理崗位的職場新人,我感覺這本書簡直是我的“及時雨”,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麵對團隊管理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關於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管理本質的全新理解。作為一名有多年管理經驗的從業者,我一直認為管理的核心在於“人”,而這本書則將這一點發揮到瞭極緻。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管理心理學知識的書,更像是一本幫助管理者“看見”人,理解人的內心世界的指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組織文化與價值觀”的討論,它讓我意識到,一個健康積極的組織文化,對於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至關重要。書中提供的關於如何塑造和維護積極組織文化的策略,都非常有啓發性。另外,關於“領導力風格與影響力”的部分,也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往的領導方式,並學習瞭如何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團隊成員的特點,靈活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以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書中提到的“服務型領導”理念,尤其讓我受到觸動,它強調管理者應該以服務和賦能團隊成員為核心,這與我一直以來追求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謀而閤。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團隊的管理,對如何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提升我領導力的書籍,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而且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心理學理論,而是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瞭管理實踐的各個環節。例如,在“團隊動力與協作”章節,書中詳細闡述瞭團隊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以及管理者在該階段應扮演的角色,還提供瞭一些幫助團隊建立信任、有效解決分歧的工具和方法。我結閤書中的建議,嘗試在我的團隊內部推行一些新的溝通機製,效果非常顯著。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順暢,信息傳遞也更加高效。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這部分內容對於緩解現代職場中的普遍壓力非常有幫助。書中提供的放鬆技巧、認知重構方法,以及如何識彆和管理團隊成員的情緒,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甚至把書中的一些練習推薦給瞭我的同事,大傢反饋都說很有幫助。這本書不僅讓我學習到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給瞭我一套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是那種讀完後讓你忍不住想和彆人分享的寶藏。它的內容豐富,結構嚴謹,而且最重要的,它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我最受益的部分是關於“人纔招聘與選拔”的章節,書中不僅介紹瞭各種麵試技巧和評估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如何從心理學角度去判斷應聘者的潛力和穩定性,如何避免招聘中的主觀偏見。這對於我們公司在引進新鮮血液時,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此外,關於“績效管理與反饋”的章節也讓我眼前一亮。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建立公平有效的績效評估體係,以及如何通過建設性的反饋來幫助員工成長和改進。它打破瞭我之前對績效管理的一些刻闆印象,讓我認識到,有效的績效管理不僅僅是“評價”,更是“發展”。通過書中提供的溝通技巧,我學會瞭如何在給予負麵反饋時,既能指齣問題,又能保護員工的自尊心,並引導他們找到改進的方嚮。這本書真正地幫助我提升瞭在人纔管理方麵的專業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