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是百转千回。
“诗言志”“词缘情”,诗词里表现出诗人词家们高尚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大宋词人那些事:绝代宋词背后的精彩故事》用演绎的方式,多情的笔法,带你梦回大宋,感受跨越千年的不老诗心。
第一辑 李煜——做个才人绝代,可怜薄命君王
第一节 一将功成万骨枯 / 003
第二节 身处荣华覆烟云 / 011
第三节 徒临悬崖送山河 / 017
第四节 一生一世一双人 / 024
第五节 半梦半醒终成劫 / 033
第六节 亡国之恨长悠悠 / 047
第七节 粲然锦花随风散 / 058
第二辑 柳永——追前事,暗心伤,一生赢得是凄凉
第一节 优游少年柳三变 / 071
第二节 烟花巷陌别样情 / 078
第三节 羁旅生涯峥嵘路 / 085
第四节 明朝散发弄扁舟 / 096
第五节 羁旅宦游求显达 / 102
第六节 守得云开见月明 / 111
第七节 落寞晚年凄凉了 / 121
第三辑 欧阳修——名家风范,独醒醉翁
第一节 寒门才子初长成 / 133
第二节 赏花品茗心清雅 / 140
第三节 事业爱情皆明朗 / 149
第四节 气盛奈何路坎坷 / 157
第五节 历经辗转终达成 / 165
第六节 愿与墨香长相伴 / 174
第七节 垂垂暮老盼田归 / 183
第八节 一生辛劳终得闲 / 192
第四辑 苏东坡——把世俗的苟且,活成潇洒的人生
第五辑 晏几道——我的痴狂,只为相思老
第六辑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憔悴花事
第七辑 朱淑真——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第八辑 辛弃疾——仗剑天涯,英雄悲歌
一卷唐诗,一曲宋词,勾勒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极致浪漫。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唐诗与宋词更是其中的翘楚,它们宛若一座恢宏的文学艺术殿堂,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两座令人仰叹的高峰。但在唐诗宋词的璀璨光芒之下,却是无数诗人词人踽踽独行的落寞与愁肠百结的悲戚,他们用各自或屈曲或浮沉的人生浇筑出流传千古的诗篇,留给后世之人无限珍贵的文化血脉,却仅留给自己一段悲剧色彩浓重的人生。举世才华带不来仕途的顺遂与人生的通达,这其中的起起落落是诗人词人各自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铸造。
翻开历史的卷轴,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诗魂。盛唐时期,李白杜甫双子星,一曲豪肠、一曲沧桑;中唐以后,以诗意寄托深远的李商隐,以绮艳缠绵闻名于世的温庭筠;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一面是平庸懦弱末代君主,一面是才华横溢开山词宗;北宋文臣,千古伯乐欧阳修以平实指向人心,洒脱大家苏东坡数尽千古风流;北宋末年,婉约与豪气兼具的李清照,还有南宋时期,“醉里挑灯”的词中将军辛弃疾……他们从诗词中走来,演绎着山岳攀登的奋勇、月夜徘徊的宁寂、沙场驰骋的不羁、泛舟湖畔的闲适,还有那国破山河的忧戚,与“惟愿孩儿愚且鲁”的真实与荒凉。那些或豪放、或温婉、或浓厚、或浅淡的诗词,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时势造英雄,造就了诗人不同的境遇。反过来,诗人又将时事风貌记录下来,他们成为了历史最清醒的见证者。
诗与人,人与史,是无法断开的缔结。任何诗词,都不能独立于诗词者的经历之外,不解其人生,不足以解诗词真意。这套书在写诗人的人生,在写诗词背后的故事,也是在书写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唐宋时期诗人词人众多,本套丛书以时间为序,选取每个时期较具有代表性的,共十六位诗词作者,以他们的人生展开唐宋诗人风貌图景。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里,人人不过沧海一粟,在那些大江东去的豪放狂歌、晓风残月的凄冷叹息、春花秋月的幽婉心事,随着时光的车辙渐渐远去时,回眸一望,却会突然发现往事中的人事依然历历在目,他们以各自独特的丰姿向世人倾谈诗情词意、家国情事、畅意悲辛。
这本书的书写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避开了那些被过度解读的经典片段,转而去挖掘词人们生命中那些“缝隙”中的故事。比如,作者对一些二三线词人的着墨,就非常精彩,让人看到了宋词繁荣背后那广阔的文化基石。我发现,许多我过去一直模糊不清的历史节点,在作者的梳理下变得清晰起来,这些背景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词作内涵的理解。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达到了偏执的程度,无论是服饰的描述,还是当时的社会风俗,都展现出扎实的功底。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查阅地图或相关历史文献来印证书中的描述,但这绝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它构建了一个无比真实可信的阅读世界。如果说宋词是精致的艺术品,那么这本书就是为这些艺术品打造了一个奢华而又详尽的“展厅说明”,让观众能欣赏到它们诞生的艰辛与不易。读完之后,我对“风雅”二字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后,第一感觉是装帧精美,印刷质量非常高,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宋代的文化氛围非常着迷,特别是词这一文学形式在宋代达到了顶峰,这背后的推动力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繁复的词学理论,而是聚焦于“人”的故事。比如,它如何描绘辛弃疾在政治抱负和文学创作之间的挣扎与平衡?如何细致地勾勒出柳永的市井情怀与他那标志性的慢词风格之间的关联?文字的笔触极其细腻,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查阅史料的,但高明之处在于,所有的考据都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叙事中,使得学术性与可读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去回味某句词,然后立即对照书中所述的创作背景,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阅读其他同类书籍难以给予的体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以故事证文学,以文学见历史”,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宋代文人生活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人爱不释手!我最近沉迷于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宋词,总觉得那些优美的词句背后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韵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人的风雅气。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文学赏析,没想到它竟然以一种非常生动活泼的方式,将那些词人的生平、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创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娓娓道来。读起来完全没有门槛,即使是对宋词了解不深的朋友,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叙述节奏。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我尤其喜欢其中对词牌演变的考据,那些细节的还原,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词风鼎盛的年代,亲眼目睹词人们在酒酣耳热之际,如何捕捉灵感,挥毫泼墨。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普及宋词知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让古典文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已经推荐给身边所有喜欢阅读的朋友了,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被这份历史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评分我通常看书会带着一种审视者的眼光,尤其对这种结合了文学和历史的跨界作品,很容易挑出瑕疵。但坦白说,这本书几乎没有让我失望的地方。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它没有用晦涩的古文来压制读者,也没有过度“白话化”而丧失了历史的庄重感。语言的张力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叙事的流畅性。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许多过去只停留在背诵层面的词作,开始思考它们为何会在那个特定时刻被创作出来,它们与词人当时的心境、所处的政治环境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追本溯源”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满足感。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读物,它更像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只不过载体是文字,而且信息量更大,细节更丰富。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深入了解宋代文化脉络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宋词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是偏重于词的格律分析或是意境解读,读起来总感觉缺少了点“烟火气”。然而,这本《大宋词人那些事》完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的叙述方式极其现代,像是听一位学识渊博但又非常健谈的朋友在跟你分享他最新的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又深沉感慨,这种情绪上的多变,恰恰对应了宋词本身丰富多样的情感光谱。我特别欣赏它处理那些敏感或争议性历史事件时的态度——既有基于史实的严谨,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它没有将词人神化,而是将他们还原为活在特定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有他们的局限、有他们的辉煌、有他们的遗憾。读完整本书,我不仅对那些传世名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有了一种近乎身临其境的感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词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宋代知识分子群像的精彩剪影集。
评分腹有诗书气自华
评分没有收藏价值
评分好
评分很好很好
评分很好很好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送货快,下单第二天就送货,出错的书,比书店便宜!
评分故事很详细,非常满意
评分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