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回忆了她独自乘车去河北团泊洼农场探亲的往事,讲述了出身名门的母亲在家道中落后的艰苦生活,以及一对“小花童”在抗战胜利那年参加“胜利婚礼”的有趣经历,等等。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穆?公?出身名门的母亲
新凤霞?口述?吴?霜?整理?探?亲
傅国涌?仙溪水清——故乡雁荡杂忆之二
王秋杭?三十七年走过杭州一条巷
杨机臣?1964年:“五好社员”的合影
贾昭衡?当年接触的朝鲜军人
龚云龙?军旅摄影点滴
李?宾?我的童年,我的“文革”
李?剑?一名高考状元的落选
邹巧珍?我的求学之路
蔡力杰?鼓浪屿上的美国水兵
魏春洋?西方传教士避难烟台
施顺才?当年,我们是一对“小花童”
宋英敏?泰山极顶的留影
齐德智?父亲的票友生涯
韦亚南?回忆我的母亲
吴炳南?石狮见证父子情
友?谊?远逝的家人
冯克力?几位让人尊敬的女性
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期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的厚重感——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但这种压迫感却是令人着迷的。它没有刻意去渲染苦难或辉煌,它只是冷静地陈列着“发生过”的事实。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张关于特定手工艺人工作的场景,那些老旧的工具、粗糙的双手,以及专注的神情,构成了一种近乎宗教仪式般的庄严。这让我不禁思考,在追求效率和迭代的今天,我们是否正在以一种更快的速度,遗失掉那些需要时间、耐心和特定技艺才能传承下来的“慢”的价值。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所遗漏的美好与坚韧。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绪,而是一种对“根基”的再认识,促使我们停下来,审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那些看不见的承载物。
评分我对这辑的装帧设计抱持着一种近乎挑剔的欣赏。书皮采用的材质很有质感,摸上去粗粝而温暖,与内页那些细腻的黑白影像形成了完美的质感互补。更妙的是,编辑团队在处理那些受损严重、边缘残缺的照片时,并没有采用现代技术去“完美修复”,而是保留了那些撕裂和污渍,甚至用一些精巧的留白或装饰性线条来框住这些“不完美”。这传递了一个极其有力的信息:历史的痕迹不应被美化或抹除,它们本身就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是时间留下的独特签名。这种对“原真性”的坚持,使得整本画册不仅仅是一份资料汇编,更像是一件精心策展的艺术品,它尊重了光影本身,也尊重了时间对万物留下的印记。
评分翻开这一册,我立刻被那种强烈的“地方感”所吸引。它不是那种泛指全国性的历史回顾,而是将视角聚焦在某个特定区域,甚至可以说是某个小镇或某条街道上。照片中的建筑风格、人物的衣着细节,都透露出浓郁的地域特色,那种味道是无法被复制的。我仿佛能听到照片里传来的那种特定的方言口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当地特有的食物香气。这种极致的地域性,反而让它的情感触角延伸得更远,因为它触碰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归属感。对于我这种常年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这种强烈的“在场感”显得尤为珍贵,它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锚点,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故土的影像和记忆始终是我们生命坐标系的一部分,这份沉甸甸的连接感,价值千金。
评分与其他同类主题的出版物相比,这辑《老照片》的叙事结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线性时间轴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主题的并置和对比,制造出一种微妙的张力。比如,相邻的两页上,一张是乡村简朴的婚礼场景,另一张却是城市里某栋新落成建筑的落成典礼,两者之间的对比,清晰地勾勒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快速重塑。这种非直白的对比,需要读者调动大量的背景知识去解读,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的、深度的参与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联想能力,仿佛我不仅仅是在看照片,更是在参与到那段历史的“重建”工作中去。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联系和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这才是好书籍的魅力所在。
评分那些泛黄的边角,仿佛能让人闻到时光沉淀下来的那种特有的、带着灰尘与纸张气息的味道。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我总是在那些模糊不清的影像里,努力辨认出那些熟悉的或陌生的面孔,揣摩他们当时的喜怒哀乐。这本辑册的排版和选材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不张扬,却有着深沉的力量。它不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某个年代的服饰风尚或者街景变迁,更像是一部无声的家族史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岁月轻轻掩盖住的、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那些老照片里的眼神,即便像素不高,也比现在高清的数码照片更富有穿透力,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特别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某张照片里一个孩子手里紧握着的小玩具,或者背景里一闪而过的那辆老式自行车,这些“非主体”的元素,反而成了勾连起我们与过去对话的最佳媒介。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今日的日常,终将成为未来的“老照片”,值得被珍视和记录。
评分一直买,从前在实体店买,后来在京东.不错.
评分服务态度好,书也很好,给公司买的
评分《老照片》第116辑,每期必买的好书。
评分期期买,回顾过去的岁月。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老照片,富有历史沧桑感,每期必看!
评分书品如描述,就是包装有破损。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每本必买,一晃22年过去了,《老照片》的风格一直没有变,虽然有网络的冲击,纸本书、印刷品的魅力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