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儿童牙体牙髓病学:乳牙与年轻恒牙牙髓治疗的新进展》从现代口腔医学对健康牙髓的生物学认知、龋损等有害刺激的牙髓反应,到针对不同类型牙髓病变的各种治疗方法、各种盖髓材料的利弊,再到治疗的预后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强调治疗模式应向保守的方式进行转变,即依据症状和体征得出正确诊断并针对每一个病例评估合适的治疗方法。全文以牙髓病变的不同程度划分章节,逐步展开,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病例图片,同时提供信息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作者简介
郭青玉,女,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口腔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会候任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优育学会理事。
教学成果:长期从事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工作,曾获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院级教学管理干部。指导硕士研究生近30名。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口腔医学慕课教学模式。参编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材一部;参译《牙髓之路》;编写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和专科医师培训方案。
科研成果:主要研究方向为龋病病因及预防、牙髓生物学及牙髓再生医学、儿童牙外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发表国际及中文统计源期刊论文40余篇。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学习。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儿童口腔医学会议并做大会发言。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儿童牙体牙髓病学:过去和现在的观点及将来的方向
1.1 儿童牙体牙髓病学
1.2 历史展望
1.3 本书的范围
1.4 本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章 乳牙牙髓的发育及生物学背景
2.1 引言
2.2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形成
2.3 牙髓
2.4 牙本质的结构和组成
2.5 影响乳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刺激反应的因素
2.6 充填术后边缘微渗漏的危害
2.7 剩余牙本质厚度的保护作用
2.8 临床建议
参考文献
第3章 临床牙髓诊断
3.1 病史
3.2 口内和口外检查
3.3 疼痛的特征
3.4 牙髓敏感试验
3.5 深龋的术前诊断
3.6 诊断性治疗
3.7 牙外伤
3.8 牙髓的组织病理学状态与深龋的相关性
3.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间接牙髓治疗,直接盖髓及逐步去龋
4.1 本章目的
4.2 定义(详见第2章 )
4.3 龋病进程
4.4 去龋方法
4.5 间接牙髓治疗
4.6 正确判断牙髓状况
4.7 IPT髓壁垫底材料
参考文献
第5章 牙髓切断术:传统牙髓切断术和部分牙髓切断术
5.1 引言
5.2 选择治疗方法前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
5.3 乳牙牙髓切断术
5.4 牙髓切断药物
5.5 保髓治疗的分类
5.6 牙髓失活
5.7 牙髓保存
5.8 再生
5.9 牙外伤或非龋相关性吸收后的部分牙髓切断术
5.10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乳牙牙髓摘除术与根管治疗术:技术与材料
6.1 引言
6.2 形态学特点
6.3 乳牙根管的解剖生理和变异
6.4 牙髓与根尖周状况的评估
6.5 乳牙根管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6 根管治疗的技术
6.7 根管充填材料
6.8 补充的方法
6.9 根管治疗疗效评价
6.10 乳牙根管治疗后的不良影响
6.11 乳磨牙根管治疗的病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牙髓治疗后的修复
7.1 引言
7.2 乳前牙修复治疗
7.3 乳磨牙的修复治疗
7.4 儿童全麻下口腔修复治疗的预后
7.5 恒磨牙的修复治疗
参考文献
第8章 年轻恒牙的牙髓治疗
8.1 年轻恒牙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8.2 年轻恒牙牙髓状况的临床诊断
8.3 正常牙髓或未露髓的可复性牙髓炎的保髓治疗
8.4 正常牙髓或露髓的可复性牙髓炎的保髓治疗
8.5 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
8.6 成熟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治疗(根管治疗)
参考文献
第9章 展望:牙髓再生的干细胞及其他生物学策略
9.1 引言
9.2 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牙髓治疗
9.3 牙髓再生
9.4 生长和分化因素
9.5 支架材料
9.6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
9.7 牙髓再生策略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乳牙和年轻恒牙牙体牙髓病是儿童口腔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随着牙髓诊断技术、牙髓治疗药物及根管冲洗剂和治疗药物与设备的不断改进,牙髓治疗的效果逐渐提高,预后亦更加确定。然而,现阶段牙髓治疗的并发症难以避免,比如:乳牙牙髓治疗后的牙根内外吸收、根尖和根周感染,甚至影响继替恒牙胚的发育和恒牙正常萌出;以及年轻恒牙牙髓治疗后,牙体硬组织脆弱易折、根管钙化、牙冠变色及修复困难等问题。因此,保存或恢复牙髓活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两难境地。
我国约有三亿六千万儿童。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但只有3.3%的儿童得到及时治疗。龋病是导致青少年、儿童牙髓病的首要病因,其次还有牙外伤(患病率约10%)和牙齿发育异常等。令人遗憾的是临床工作中我们时常遇到牙髓治疗不完善的乳牙和年轻恒牙。改善这种状况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龋病预防、合理膳食、保持口腔卫生以外,还需更多的口腔临床医生的参与。
虽然我国的儿童口腔医学在过去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专业的儿童口腔科临床医生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全科医生对儿童牙体牙髓病学的认知有限。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儿童牙体牙髓病的专业书籍或指南为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口腔临床医生乃至对儿童口腔医学感兴趣的本科生提供帮助。
儿童牙体牙髓病学:乳牙与年轻恒牙牙髓治疗的新进展 这是一本面向牙科专业人士的深入指南,聚焦于儿童牙体牙髓病学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前沿理念。本书全面涵盖了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牙髓治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循证的知识和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精细化的儿童牙髓疾病。 本书的编写,正是基于我们对儿童口腔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以及牙髓治疗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的深刻洞察。传统上,乳牙的牙髓治疗往往被视为“过渡性”或“不那么重要”的治疗,然而,随着我们对乳牙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关键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年轻恒牙的特殊生理及病理特点日益凸显,传统的治疗模式已不足以满足现代临床的需求。因此,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度的临床实践导向,我们汇聚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了这本集理论、技术、临床经验于一体的专著。 在乳牙牙髓治疗方面,本书打破了陈旧的观念,强调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我们深入探讨了乳牙牙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性,这为理解和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乳牙牙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关注了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牙齿功能和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 在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上,本书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我们不仅回顾了传统的材料,更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生物陶瓷类材料,如生物陶瓷根管充填材料(Bioceramics)和生物活性矿物三氧化聚集体(MTA)及其衍生物。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些材料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指征、操作技巧以及长期预后。这些新型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牙髓治疗的成功率,尤其是在活髓保存和根尖形成方面,为年轻恒牙的发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我们详细讨论了如何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生物活性材料,并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物相容性和促成牙本质生成的能力。 活髓保存(Pulp Vitality Preservation)是本书的一个核心主题。我们不仅探讨了活髓覆盖(Pulp Capping)和活髓切除(Pulpotomy)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各种技术细节,更深入地分析了不同材料(如氢氧化钙、MTA、生物陶瓷等)在活髓保存中的作用和选择依据。本书着重强调了建立无菌操作环境、精确的止血、以及恰当的材料应用对活髓保存成功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大量的病例分析和研究证据,为读者展示了活髓保存的优势,例如保留生理性牙根吸收、维持乳牙排列空间,以及促进年轻恒牙的根尖发育。 对于不可逆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本书在乳牙根管治疗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我们探讨了适用于乳牙的根管预备、冲洗和充填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如何根据乳牙的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械和充填材料。本书也关注了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因素和处理方法,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拔牙适应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为年轻恒牙的牙髓治疗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年轻恒牙的特点在于其未完全发育的根尖和薄弱的根壁,这使得传统的牙髓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本书详细介绍了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ogenesis)和根尖封堵术(Apexification)的最新进展。在根尖诱导成形术方面,我们深入探讨了活髓治疗(Pulpectomy)和部分活髓切除术(Partial Pulpotomy)在促进根尖发育方面的应用,以及MTA等生物活性材料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控制感染、创造有利于牙本质生成的微环境,从而实现根尖的继续发育。 对于根尖已闭合的年轻恒牙,但根尖区存在病变或根管系统不完善的情况,本书也提供了详尽的根尖封堵术(Apexification)的最新理念和技术。我们不仅回顾了传统的根尖封堵技术,更重点介绍了使用MTA等生物活性材料进行根尖封堵的优势,包括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促进牙周组织愈合以及形成生物学屏障的能力。本书详细分析了不同MTA配方(如ProRoot MTA、Biodentine等)的临床应用,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如材料的稠度、放置方法、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封闭。我们还讨论了根尖封堵术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在感染控制方面,本书贯穿始终地强调了细菌感染在牙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详细介绍了牙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以及在牙髓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冲洗和消毒技术。本书重点介绍了新型消毒剂的应用,如EDTA、过氧化氢、氯己定等,并分析了它们的联合应用策略。此外,书中还详细阐述了抗生素在儿童牙髓感染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以及耐药性细菌的防控。 影像学在儿童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影像学技术,包括常规X线片、CBCT(锥形束CT)等,在诊断、治疗计划制定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我们特别强调了CBCT在评估年轻恒牙根尖发育、根管解剖复杂性以及根尖周病变方面的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工具。 本书还涵盖了与儿童牙髓治疗相关的其他重要方面。例如,在麻醉和镇静方面,我们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麻醉和镇静方案,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疼痛管理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我们详细介绍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控制策略,以及各种止痛药物的应用。 此外,本书还讨论了牙髓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我们深入探讨了影响牙髓治疗成功率的多种因素,包括牙髓疾病的严重程度、细菌感染的控制情况、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失败原因分析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失败情况的二次治疗或处理策略,如根管再治疗、显微根管治疗的应用等。 本书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牙体牙髓病专家、儿童牙科医生、颌面外科医生、正畸医生等之间的密切配合,对于复杂病例的治疗至关重要。本书为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供了指导。 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我们深知,儿童牙齿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的咀嚼、语言和美观,更对其长期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以及全身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的目标是为牙科专业人士提供最前沿、最实用、最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能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牙髓治疗。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配备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图片和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我们力求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还是初涉儿童牙髓病学的年轻牙医,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全面掌握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练运用最新的生物活性材料和技术进行活髓保存和根管治疗。 深刻理解并成功实施年轻恒牙的根尖诱导成形术和根尖封堵术。 有效控制牙髓感染,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熟练运用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提升儿童牙髓治疗的成功率和患儿的治疗体验。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儿童牙体牙髓病学领域又一里程碑式的贡献。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每一位致力于儿童口腔健康事业的牙科医生案头的必备参考书,共同推动儿童牙髓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下一代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