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統介紹瞭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術,是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基礎教科學。
本書係統介紹瞭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術。全書的內容分為以下七個部分: 對稱密碼部分討論瞭對稱加密的算法和設計原則; 公鑰密碼部分討論瞭公鑰密碼的算法和設計原則; 密碼學中的數據完整性算法部分討論瞭密碼學Hash函數、 消息認證碼和數字簽名; 相互信任部分討論瞭密鑰管理和用戶認證技術; 網絡安全與Internet安全部分討論瞭應用密碼算法和安全協議為網絡和Internet提供安全; 係統安全部分討論瞭保護計算機係統免受各種安全威脅的技術; 法律與道德問題部分討論瞭與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與道德問題。本書的第七版與第六版相比, 書的章節組織基本不變, 但增加瞭許多新內容。如增加瞭雲安全、 新Hash函數標準SHA-3、 真隨機數産生器、 移動設備安全等新內容。而且許多章節的論述方法也做瞭調整, 使之更貼近技術實際, 使讀者更易理解。
William Stallings:美國聖母大學電子工程學士,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密碼術》期刊編委。美國多傢高科技公司執行總監,政府機構、計算機軟/硬件供應商顧問;曾為各種計算機和操作係統設計並實現TCP/IP和OSI協議套件;創建並維護瞭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資源網站ComputerScienceStudent.com。齣版圖書17種,內容涉及計算機安全、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係統結構等;在《IEEE進展》《ACM計算評論》和《密碼術》等雜誌上發錶文章多篇;先後12次獲美國年度*佳計算機科學教科書奬和學術作者協會奬。
王後珍,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機安全、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係統結構等的研究與教學,發錶文章多篇,齣版圖書多部。
目 錄
第一部分 概 覽
第1章 計算機與網絡安全概念 2
1.1 計算機安全的概念 3
1.2 OSI安全架構 5
1.3 安全攻擊 6
1.4 安全服務 7
1.5 安全機製 9
1.6 基本安全設計準則 10
1.7 攻擊麵與攻擊樹 12
1.8 網絡安全模型 15
1.9 標準 16
1.10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17
第2章 數論基礎 19
2.1 整除性和帶餘除法 19
2.2 歐幾裏得算法 21
2.3 模運算 23
2.4 素數 30
2.5 費馬定理和歐拉定理 31
2.6 素性測試 34
2.7 中國剩餘定理 36
2.8 離散對數 38
2.9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42
附錄2A mod的含義 45
第二部分 對 稱 密 碼
第3章 傳統加密技術 48
3.1 對稱密碼模型 48
3.2 代替技術 52
3.3 置換技術 63
3.4 轉輪機 64
3.5 隱寫術 65
3.6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66
第4章 分組密碼和數據加密標準 71
4.1 傳統分組密碼結構 71
4.2 數據加密標準 78
4.3 DES的一個例子 80
4.4 DES的強度 81
4.5 分組密碼的設計原理 83
4.6 關鍵術語、思考題、習題 84
第5章 有限域 87
5.1 群 87
5.2 環 89
5.3 域 89
5.4 有限域GF(p) 90
5.5 多項式運算 93
5.6 有限域GF(2n) 98
5.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105
第6章 高級加密標準 108
6.1 有限域算術 108
6.2 AES的結構 109
6.3 AES的變換函數 114
6.4 AES的密鑰擴展 122
6.5 一個AES例子 124
6.6 AES的實現 128
6.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131
附錄6A 係數在GF(28)中的多項式 133
第7章 分組加密的工作模式 136
7.1 多重加密與三重DES 136
7.2 電碼本模式 140
7.3 密文分組鏈接模式 141
7.4 密文反饋模式 143
7.5 輸齣反饋模式 145
7.6 計數器模式 146
7.7 用於麵嚮分組的存儲設備的XTS-AES模式 149
7.8 格式保持加密 153
7.9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164
第8章 僞隨機數的産生和流密碼 168
8.1 隨機數産生的原則 169
8.2 僞隨機數發生器 172
8.3 使用分組密碼的僞隨機數産生 174
8.4 流密碼 179
8.5 RC4算法 180
8.6 真隨機數發生器 182
8.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188
第三部分 公鑰密碼
第9章 公鑰密碼學與RSA 192
9.1 公鑰密碼體製的基本原理 193
9.2 RSA算法 199
9.3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209
第10章 密鑰管理和其他公鑰密碼體製 214
10.1 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 214
10.2 EIGamal密碼體製 217
10.3 橢圓麯綫算術 220
10.4 橢圓麯綫密碼學 226
10.5 基於非對稱密碼的僞隨機數生成器 228
10.6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230
第四部分 密碼學中的數據 完整性算法
第11章 密碼學Hash函數 234
11.1 密碼學Hash函數的應用 235
11.2 兩個簡單的Hash函數 238
11.3 需求和安全性 240
11.4 基於分組密碼鏈接的Hash函數 244
11.5 安全Hash算法 245
11.6 SHA-3 252
11.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260
第12章 消息認證碼 264
12.1 對消息認證的要求 264
12.2 消息認證函數 265
12.3 對消息認證碼的要求 270
12.4 MAC的安全性 271
12.5 基於HASH函數的MAC:HMAC 272
12.6 基於分組密碼的MAC:DAA和CMAC 275
12.7 認證加密:CCM和GCM 277
12.8 密鑰封裝 282
12.9 使用Hash函數和MAC的僞隨機數發生器 286
12.10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288
第13章 數字簽名 290
13.1 數字簽名 290
13.2 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 293
13.3 SCHNORR數字簽名方案 294
13.4 數字簽名標準 295
13.5 橢圓麯綫數字簽名算法 297
13.6 RSA-PSS數字簽名算法 300
13.7 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303
第五部分 相互信任 306
第14章 密鑰管理和分發 307
14.1 基於對稱加密的對稱密鑰分發 307
14.2 基於非對稱加密的對稱密鑰分發 313
14.3 公鑰分發 316
14.4 X.509證書 319
14.5 公鑰基礎設施 324
14.6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326
第15章 用戶認證 330
15.1 遠程用戶認證原理 330
15.2 基於對稱加密的遠程用戶認證 333
15.3 KERBEROS 335
15.4 基於非對稱加密的遠程用戶認證 347
15.5 聯閤身份管理 349
15.6 個人身份驗證 353
15.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357
第六部分 網絡與INTERNET安全
第16章 網絡訪問控製和雲安全 361
16.1 網絡訪問控製 361
16.2 可擴展認證協議 363
16.3 IEEE 802.1X基於端口的網絡訪問控製 365
16.4 雲計算 368
16.5 雲安全所麵臨的威脅和對策 371
16.6 雲中的數據保護 372
16.7 雲安全即服務 375
16.8 雲計算安全問題應對 377
16.9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377
第17章 傳輸層安全 379
17.1 WEB安全性思考 379
17.2 傳輸層安全 380
17.3 HTTPS 392
17.4 SSH 393
17.5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401
第18章 無綫網絡安全 403
18.1 無綫安全 403
18.2 移動設備安全 405
18.3 IEEE 802.11無綫網絡概述 408
18.4 IEEE 802.11I無綫局域網安全 412
18.5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422
第19章 電子郵件安全 424
19.1 因特網郵件結構 424
19.2 郵件格式 427
19.3 電子郵件威脅及綜閤安全 432
19.4 S/MIME 434
19.5 PGP 442
19.6 DNSSEC 442
19.7 基於DNS的命名實體身份認證 445
19.8 發送方策略框架 447
19.9 DKIM 449
19.10 基於域的消息認證、報告和一緻性協議 452
19.11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456
第20章 IP安全性 458
20.1 IP安全性概述 458
20.2 IP安全性策略 462
20.3 封裝安全性有效載荷 465
20.4 結閤安全性關聯 470
20.5 因特網密鑰交換 471
20.6 密碼學套件 477
20.7 關鍵術語、思考題和習題 478
附錄A 用於密碼學和網絡安全教學的項目 480
附錄B SAGE示例 485
參考文獻 518
譯 者 序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社會實現瞭信息化,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人們生活和工作在由物理世界,人類社會和網絡空間組成的三元世界中。網絡空間是信息時代人們賴以生存的信息環境,是所有信息係統的集閤。
哪裏有信息,那裏就存在信息安全問題,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信息論的基本觀點告訴我們:係統是載體,信息是內涵。網絡空間是人類和信息的生存環境,因此網絡空間安全是人類和信息對網絡空間的基本要求。網絡空間是所有信息係統的集閤,是復雜的巨係統。因此,網絡空間存在更加突齣的信息安全問題。網絡空間安全的核心內涵仍是信息安全,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網絡空間安全。
當前,一方麵是信息技術與産業的空前繁榮,另一方麵是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不斷發生。敵對勢力的破壞、黑客攻擊、利用計算機犯罪、網上有害內容泛濫、隱私泄露等,對信息安全構成瞭極大威脅。信息安全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因此,信息安全成為世人關注的社會問題,並成為信息科學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熱點。
我國已經成為信息産業大國,但仍不是信息産業強國。實現信息化和確保信息安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兩個重要方麵。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信息化,就沒有國傢現代化;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傢安全。顯然,隻有同時實現信息化並確保信息安全,纔能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
把我國建設成信息技術和産業強國,人纔是關鍵。人纔培養,教育是關鍵。目前,我國許多大專院校都開設瞭信息安全專業或開設瞭信息安全課程,迫切需要一本閤適的教科書。為此,電子工業齣版社組織我們於2015年翻譯齣版瞭《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第六版)》這本優秀的教科書。這本書翻譯齣版後得到廣大讀者的厚愛,許多著名大學都采用它作為教材,為我國信息安全人纔培養和傳播信息安全知識發揮瞭重要作用。
2017年原書作者又齣版瞭該書的第七版。與第六版相比,第七版大體上保持瞭相同的章節,但修正瞭許多內容並增加瞭一些新的內容。最主要的變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① 安全設計基本原則:第一章新增瞭一個小節,討論美國國傢信息保障/網絡空間防禦專業認證計劃(由美國國傢安全局和國土安全部聯閤舉辦)所列齣的一些安全設計原則。
② 攻擊麵和攻擊樹:第一章新增瞭這兩個概念,有助於安全威脅的評估和歸類。
③ 數論知識:將第六版中所提到的數論知識統一寫成一個獨立的第2章。
④ 有限域:對有限域章節進行瞭修改和擴展。
⑤ 保留格式加密:第7章新增瞭一節來討論這種新的加密模式。
⑥ 真隨機數生成器的校正和性能測試:現在第8章包含瞭這些重要的研究方嚮。
⑦ 用戶認證模型:第15章給齣瞭一般用戶認證模型的新描述方法。
⑧ 雲安全:第16章有關雲安全的內容做瞭更新和擴展。
⑨ 傳輸層安全(TLS):第17章的傳輸層安全相關內容進行瞭更新,並且增加瞭新TLS版本1.3的討論。
⑩ 郵件安全:完全重寫瞭第19章。
其中,新增瞭以下內容:
? 對郵件的威脅及一種全麵保證郵件安全的方法。
? 保障SMTP機密性的新方法STARTTLS。
? DNSSEC在保證郵件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 基於DNS的命名實體認證(DANE)以及使用這種方法加強SMTP和S/MIME中證書的安全性。
? 發送方策略框架(SPF)。SPF是一種用於認證電子郵件發件人的標準方法。
? 允許發件人自己定義郵件的處理辦法DMARC。
其中,修改瞭以下內容:
? 有關域名密鑰識彆郵件(DKIM)標準的討論。
? 將S/MIME更新至最新的3.2版本。
為瞭使廣大讀者能夠讀到新版書,電子工業齣版社又組織我們翻譯齣版瞭《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第七版)》。
《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一書的作者William Stallings先後獲得瞭Notre Dame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和MIT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纍計編寫齣版瞭48本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體係結構領域的書籍,在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體係結構的學術交流和教育方麵作齣瞭卓越的貢獻。《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本書籍。William Stallings的著作不僅學術造詣很高,而且十分實用,先後13次獲得美國教材和著作傢協會(Textbook and Academic Authors Assiciation)頒發的優秀計算機科學教材奬。
本書係統地介紹瞭密碼學與網絡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術。全書主要包含以下八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論。主要介紹計算機與網絡安全概念和數論知識。第二部分:對稱密碼。主要介紹古典密碼、數據加密標準(DES)、有限域知識、高級加密標準(AES)、分組密碼工作模式、僞隨機數和流密碼。第三部分:非對稱密碼。介紹瞭公鑰密碼原理、RSA密碼、ElGamal密碼和橢圓麯綫密碼。第四部分:數據完整性算法。介紹瞭密碼學Hash函數、消息認證碼和數字簽名。第五部分:相互信任,介紹瞭密鑰管理和用戶認證。第六部分:網絡和Internet安全。討論瞭網絡訪問控製和雲安全、傳輸層安全、無綫網絡安全、電子郵件安全和IP安全等內容。第七部分:係統安全。討論瞭惡意軟件、非法入侵、防火牆技術。第八部分:法律和道德,討論瞭與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和道德問題。
為瞭使中文版讀者能夠讀到原書的完整內容,我們特彆翻譯瞭原書的在綫內容(第七部分:係統安全、第八部分:法律和道德、附錄C-Y)。從而給中文讀者提供一本完整的中文《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第七版)》。
《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第七版)》一書內容豐富,講述深入淺齣,便於理解,尤其適閤於課堂教學和自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本書可作為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信息安全、計算機、通信、電子工程等領域的科技人員參考。
本書的第一部分和附錄由李莉翻譯。第二部分章由唐明翻譯。第三部分和前言由王後珍翻譯。第四部分由王張宜翻譯。第五部分由陳晶翻譯。第六部分由杜瑞穎翻譯。第七和第八部分由彭國軍翻譯。
全書由張煥國統稿和校審。
研究生劉金會、劉鰲、汪鵬程、陳施旅、羅華、郭崎、文皓鼕、熊璐、鬍岸琪、於慧、陳震杭參與瞭翻譯和譯稿整理工作。
由於譯者的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譯者在此先緻感謝之意。
譯者於武漢大學珞珈山
2017年6月
這本書對網絡安全領域各個子領域的研究深度和廣度都令人贊嘆。在探討網絡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ing)時,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常用的滲透測試方法論,比如滲透測試生命周期,以及滲透測試人員在進行測試時需要遵循的道德準則。它不僅講解瞭如何發現係統漏洞,還探討瞭如何利用這些漏洞來評估係統的安全性,並提供瞭詳細的報告撰寫指南。這讓我對如何進行主動的安全評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此外,書中對Web應用安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涵蓋瞭OWASP Top 10等常見的Web應用漏洞,比如SQL注入、XSS、CSRF、文件上傳漏洞等。作者不僅解釋瞭這些漏洞的原理,還提供瞭詳細的防禦措施,包括輸入驗證、輸齣編碼、安全編碼實踐等。這讓我對如何構建安全的Web應用程序有瞭更直觀的理解。讓我感到非常實用的是,書中還對移動設備安全進行瞭專門的討論,包括Android和iOS平颱的安全機製、常見的移動惡意軟件、以及如何保護移動設備上的個人信息。這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日益依賴移動設備的情況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個全麵的網絡安全百科全書,讓我能夠係統地瞭解這個領域中的各個方麵,並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學習和實踐指導。
評分我之前對密碼學的一些概念,比如模運算、同餘方程等,一直感到非常睏惑,覺得它們與現實生活完全沒有聯係。但是,《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原理與實踐(第七版)》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密碼學的實際應用緊密地聯係起來。我記得在講解RSA算法時,作者詳細地解釋瞭歐拉定理和費馬小定理在其中的應用,並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演示瞭如何生成公鑰和私鑰,以及如何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個過程雖然包含瞭一些數學推導,但由於作者清晰的講解和示例,我竟然能夠理解其中的邏輯。書中還探討瞭其他一些重要的密碼學概念,比如離散對數問題在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中的應用。我之前一直對這種“秘密共享”的密鑰交換方式感到神奇,但讀完書中的解釋,我纔明白其中的巧妙之處。它利用瞭數學上的難題,使得雙方能夠在不直接傳輸密鑰的情況下,安全地協商齣共享密鑰。此外,書中還對哈希函數進行瞭深入的分析,解釋瞭它的單嚮性和抗碰撞性,以及在數字簽名、密碼存儲等方麵的應用。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密碼學在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中的作用,比如通過哈希函數保證交易的不可篡改性,以及通過數字簽名來驗證交易的真實性。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密碼學在未來技術發展中的巨大潛力。
評分從網絡安全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許多寶貴的指導。它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從戰略和管理的層麵來探討如何構建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例如,在講解風險評估時,書中詳細闡述瞭識彆資産、評估威脅、分析漏洞以及確定風險等級的步驟,並提供瞭相應的工具和方法論。這讓我意識到,安全管理需要一個係統性的方法,而不是零散的技術堆砌。書中還深入探討瞭信息安全策略的製定和執行,包括訪問控製策略、數據加密策略、事件響應策略等等。作者強調瞭製定清晰、可執行的安全策略的重要性,並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建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安全意識培訓的章節印象深刻。作者強調瞭人員在網絡安全中的關鍵作用,並提供瞭如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安全意識培訓計劃的指導。這讓我意識到,技術防綫固若金湯,但如果人的意識薄弱,依然可能導緻安全事件的發生。書中還提到瞭安全審計和閤規性要求,比如ISO 27001等,讓我對如何滿足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有瞭更深入的瞭解。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麵的安全管理框架,讓我能夠從更高的層麵來思考和規劃網絡安全工作。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打開瞭我對信息安全世界的一扇新大門。在閱讀之前,我總覺得“密碼學”和“網絡安全”這些詞匯聽起來像是高深莫測的學術術語,離我的日常生活很遠。但《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原理與實踐(第七版)》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卻又嚴謹細緻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一一剖析。我記得最深刻的一章是關於公鑰基礎設施(PKI)的講解,書裏不僅解釋瞭證書頒發機構(CA)的作用,還詳細闡述瞭數字證書的結構、公鑰與私鑰的生成和使用流程,以及信任鏈的構建過程。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介紹,而是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比如HTTPS協議如何保證網頁瀏覽的安全性,電子郵件如何通過數字簽名防止篡改,以及VPN如何建立安全的遠程連接,讓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瞭密碼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巨大價值。書中的圖錶和流程圖更是功不可沒,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得理解起來事半功倍。我之前一直對SSL/TLS握手過程感到睏惑,總覺得它很神秘,但讀完這一章,我纔明白其中的每一步都是為瞭建立一個安全、可信的通信通道,從協商加密算法到生成會話密鑰,每一步都至關重要。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吸引人,作者在講解技術細節的同時,不乏一些幽默的比喻和生動的類比,讓枯燥的技術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我甚至覺得,即使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隻要對信息安全有興趣,都能從這本書中受益匪淺。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浩瀚的網絡安全領域裏暢遊,讓我不僅瞭解瞭“是什麼”,更明白瞭“為什麼”和“怎麼做”。
評分這本書對信息安全中各種不同攻擊類型的講解,簡直是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網絡安全有瞭更深刻的警惕。書中對網絡釣魚(Phishing)的詳細剖析,讓我瞭解到攻擊者是如何通過僞造郵件、網頁等方式來欺騙用戶,獲取敏感信息的。作者不僅列舉瞭各種釣魚的手段,還提供瞭如何識彆釣魚郵件和網站的技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我之前以為隻有技術手段纔能構成威脅,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人為的因素,尤其是心理上的弱點,也是攻擊者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另外,關於社會工程學的講解,更是讓我感到脊背發涼。書中通過真實的案例,展示瞭攻擊者是如何利用人類的信任、好奇心、甚至同情心來獲取機密信息的。這讓我意識到,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批判性思維,與加強技術防禦同樣重要。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的惡意軟件,比如病毒、蠕蟲、木馬、勒索軟件等,並解釋瞭它們的傳播方式、感染機製和破壞方式。同時,也提供瞭相應的檢測和清除方法。我之前對勒索軟件的猖獗感到不安,而這本書的講解讓我更加清楚它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通過定期備份、謹慎點擊鏈接等方式來防範。總而言之,這本書以一種非常警醒的方式,讓我認識到網絡世界並非一片祥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並采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自己。
評分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簡直是不可估量的。它並非一本隻談理論的“高冷”著作,而是充滿瞭可操作性的指導和真實的案例分析。書中對於如何在實際環境中部署和管理安全措施提供瞭非常詳盡的建議。例如,在討論防火牆的配置時,它不僅僅列舉瞭各種類型的防火牆,還深入探討瞭基於狀態的防火牆、下一代防火牆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網絡環境製定閤適的防火牆策略,包括端口、協議、應用層過濾等等。我特彆喜歡關於入侵檢測係統(IDS)和入侵防禦係統(IPS)的章節,書中詳細解釋瞭它們的原理,無論是基於簽名的方法還是基於異常的方法,以及它們在識彆和阻止各種網絡攻擊中的具體作用。它還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配置和調優這些係統的實際技巧,比如如何減少誤報,如何編寫自定義規則來應對特定威脅。此外,書中關於安全審計和日誌分析的部分,也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瞭解如何收集、存儲和分析安全日誌,是發現潛在安全事件和進行事後溯源的關鍵。書中介紹瞭各種日誌格式,以及如何使用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係統來集中管理和分析日誌數據。作者還列舉瞭一些真實的攻擊場景,並展示瞭如何通過分析日誌來追蹤攻擊者的蹤跡。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閤的重要性,讓我能夠更好地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構建更健壯、更安全的網絡環境。
評分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講解密碼學算法時,那種深入淺齣的風格。它不像一些理論書籍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大量的圖示和實例,將復雜的數學概念變得容易理解。例如,在講解公鑰加密算法時,書中通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將公鑰和私鑰比作一個帶有開口的信箱和一個鑰匙,生動形象地解釋瞭公鑰加密和私鑰解密的過程。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能夠輕鬆地記住這些抽象的概念。書中還詳細分析瞭不同密碼學算法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比如,它對比瞭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效率和安全性,解釋瞭為什麼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會結閤使用這兩種加密方式。讓我感到非常受益的是,書中對密碼學在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講解,比如HTTPS協議的實現原理,以及TLS/SSL握手過程中的密鑰交換和身份驗證機製。通過這些講解,我纔真正明白瞭我們日常瀏覽網頁時,數據是如何被加密和保護的。此外,書中還對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解釋瞭它們在保證數據完整性和身份認證中的重要作用。這些內容讓我對網絡安全有瞭更係統、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清晰的方式,為我打開瞭密碼學和網絡安全的大門。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基礎概念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各種密碼學算法的數學原理和安全性分析。例如,在講解對稱加密算法時,書中詳細介紹瞭AES(高級加密標準)的結構,包括其輪函數、S盒、置換等組成部分,並分析瞭它在不同模式(如ECB、CBC、CTR)下的應用和安全性考量。我之前一直認為AES就是一個黑盒子,輸入明文輸齣密文,但通過這本書,我纔瞭解到它背後的精妙設計。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更高級的密碼學話題,比如橢圓麯綫密碼學(ECC),以及它在現代安全通信中的應用,比如數字簽名算法(ECDSA)和密鑰交換協議(ECDH)。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橢圓麯綫的數學基礎,包括有限域、群論等,雖然這些內容對我來說確實有些挑戰,但我發現書中提供的輔助材料和清晰的邏輯推理,使得我能夠逐步理解其核心思想。通過對比RSA和ECC的優劣,我更是對不同密碼學技術的適用場景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比如,ECC在提供同等安全級彆的情況下,密鑰長度更短,計算效率更高,這對於移動設備和物聯網設備尤其重要。書中還涉及瞭哈希函數和消息認證碼(MAC)的詳細分析,解釋瞭它們在數據完整性驗證和身份認證中的作用,並探討瞭像SHA-3這樣的最新哈希函數的設計理念。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未來的網絡安全挑戰。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組織邏輯清晰,循序漸進,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初學者。從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技術和原理。例如,第一章就非常詳細地介紹瞭網絡通信的基本模型,包括OSI七層模型和TCP/IP模型,以及各個層級在網絡通信中的作用。這為我理解後續的網絡安全概念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接著,書中深入講解瞭各種網絡協議的安全問題,比如HTTP、HTTPS、FTP、SMTP等,並分析瞭它們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通過加密、認證等手段來增強其安全性。我尤其對HTTPS的深入講解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到瞭SSL/TLS,而是詳細闡述瞭其證書的頒發、驗證過程,以及握手過程中的密鑰交換和加密通信的實現。書中還涉及瞭不同類型的網絡攻擊,如端口掃描、嗅探、洪水攻擊等,並提供瞭相應的防範措施。讓我感到非常實用的是,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常用的網絡安全工具,比如Wireshark、Nmap等,並給齣瞭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進行網絡流量分析和漏洞掃描的示例。這讓我感覺學到的知識能夠立刻得到實踐。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安全概念的解釋,比如“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都非常到位,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信息安全的三個基本要素。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認識網絡安全的世界,讓我從一個門外漢逐漸變成瞭一個有所瞭解的學習者。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全麵性和權威性。作者在內容上幾乎覆蓋瞭網絡安全領域的所有重要方麵,並且對每一個部分都進行瞭深入的挖掘。我之前一直對數字水印和隱寫術這兩個概念有些模糊,以為它們隻是科幻電影裏的情節,但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它詳細解釋瞭數字水印是如何將額外信息嵌入到數字媒體(如圖像、音頻、視頻)中,並且能夠抵抗各種篡改,從而實現版權保護或身份追蹤。隱寫術的講解更是讓我驚嘆,原來可以將秘密信息隱藏在看似正常的載體中,不被察覺。書中不僅探討瞭這些技術的基本原理,還討論瞭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挑戰和局限性。此外,在探討網絡攻擊的章節,書中對各種常見的攻擊手段,如SQL注入、跨站腳本(XSS)、DDoS攻擊等,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剖析,並提供瞭相應的防禦策略。作者甚至深入探討瞭零日漏洞的利用和檢測,以及針對高級持續性威脅(APT)的防禦措施。對我來說,最具有啓發性的部分是關於社會工程學攻擊的分析。書中解釋瞭攻擊者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比如信任、恐懼、貪婪等,來繞過技術防綫,進行欺騙和信息竊取。這讓我意識到,網絡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人的問題。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貼切,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攻擊是如何發生的,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來防範。
評分快遞不走心啊
評分不錯,非常不錯,學習學習
評分不錯,非常不錯,學習學習
評分快遞不走心啊
評分快遞不走心啊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快遞不走心啊
評分好……不錯……不錯……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