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主要內容是關於兒童腫瘤的防治科普讀物,由我國兒童腫瘤第一綫專傢教授撰寫。
主要略分三大篇:
1. 有關小兒腫瘤基本知識及解答有關常見問題。
2. 介紹各種小兒腫瘤病的早期診斷及防治。
3. 為患有兒童腫瘤的傢庭提供各種解決方案。
周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護士長。
施誠仁,1966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係六年製學士,1968-1978年貴州省三0一醫院外科主治醫師,1978-1981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碩士生(導師,佘亞雄教授),1982-至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碩博導,國務院特殊津貼,1983年瑞士伯爾尼大學兒童醫院外科進修1年(導師,prof. Bottex),1994-2009年分彆去美國3次(1~3月)學習考察進修。
曆任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學術團體主要職務,擅長小兒實體腫瘤外科,小兒肛腸外科,新生兒外科等,獲國務院津貼,寶鋼優秀教師等稱號,科研分彆獲得國傢、省部級、教育部等1~3等進步奬10餘項。
第一章 兒童腫瘤的基本認識
第一節 為什麼兒童會患腫瘤
第二節 腫瘤會遺傳和傳染嗎
第三節 環境對腫瘤的發生有什麼影響
第四節 兒童常見腫瘤的發病率
第五節 如何早期發現兒童腫瘤
第二章 兒童腫瘤的治療方式
第一節 化學治療—兒童腫瘤的基本治療措施
第二節 放射治療—殺滅腫瘤的“神兵利器”
第三節 外科手術—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
第四節 介入治療—一種微創的治療手術
第五節 骨髓移植—造血與免疫功能重建的“加油站”
第六節 免疫治療—兒童腫瘤治療的新方法
第七節 舒緩治療—緩解身心痛苦的“理療機”
第三章 常見的兒童腫瘤
第一節 白血病
第二節 惡性淋巴瘤
第三節 腦腫瘤
第四節 神經母細胞瘤
第五節 視網膜母細胞瘤
第六節 腎母細胞瘤
第七節 肝母細胞瘤
第八節 骨腫瘤
第九節 橫紋肌肉瘤
第十節 生殖細胞腫瘤
第十一節 甲狀腺腫瘤
第十二節 血管瘤
第十三節 淋巴管畸形
第十四節 惡性組織細胞病
第四章 腫瘤患兒的飲食與營養
第一節 七種常見腫瘤癥狀的膳食宜忌
第二節 抗腫瘤期間的食物配搭及技巧推薦
第三節 腫瘤患兒的個體化營養支持
第五章 腫瘤患兒的日常護理與心理疏導
第一節 腫瘤患兒及其照顧者的心理社會支持
第二節 兒童實體腫瘤圍術期護理的常見問題
第三節 化療的不良反應及其預防
第四節 輸液港和PICC的日常注意事項
兒童好發腫瘤排名第一的是白血病,約占所有兒童腫瘤的1/3。白血病俗稱“血癌”,其主要病因是人體“造血工廠”——骨髓中的“造血工人”——造血乾細胞發生瞭癌變,從而導緻一種或多種不同形態的造血功能紊亂甚至喪失。觀察典型病例的外周血液,在顯微鏡下似乎滿眼都是白細胞,難以找尋到紅細胞,因此被命名為白血病而沿用至今。接下來是中樞神經係統腫瘤(主要是腦腫瘤)和淋巴瘤。腦腫瘤的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居兒童腫瘤的第二位,約占兒童腫瘤的20%。第三位是淋巴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結或者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占兒童腫瘤的10% ~ 15%。以上3 種腫瘤纍計占所有兒童腫瘤的60% 以上。其他如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骨腫瘤等也不罕見。兒童腫瘤有下述五大特點:①常無特殊癥狀;
②較早發生全身轉移;
③對化學治療敏感;
④早期治療效果佳;
⑤一旦復發治愈率明顯降低。
考慮到該群體的特殊性以及對傢庭和社會造成的影響,大眾有必要增加對兒童腫瘤特點、早期癥狀和康復指導的正確認識。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兒童衛生保健事業逐漸得到重視,而惡性腫瘤一直是多年來影響兒童健康生長、導緻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大力開展兒童惡性腫瘤的基礎、臨床與預防醫學相結閤的綜閤性研究,以期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提高患兒的長期生存率及治愈率,已成為廣大兒科醫務工作者及全社會需麵臨的重要挑戰。5 年前,在中國抗癌協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上海兒童慈善基金會的關心支持下,由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部分兒童腫瘤專傢編寫瞭“兒童腫瘤”科普係列教材,並配閤義診宣傳兒童腫瘤的防治教育,社會反響較好。在此工作基礎上,我們再次組織瞭國內臨床一綫的兒童腫瘤專傢,對原科普係列教材進行重新修訂、增補,並配上瞭簡明易懂的插畫。本書共分五章:兒童腫瘤的基本認識、兒童腫瘤的治療方式、常見的兒童腫瘤、腫瘤患兒的飲食與營養、腫瘤患兒的日常護理與心理疏導。
在此,衷心感謝有關領導對本書的關心和各位參與撰寫工作的專傢的共同努力!感謝世界圖書齣版上海有限公司瀋蔚穎、鬍鼕鼕兩位編輯的積極奔走和幫助!感謝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血液/ 腫瘤科湯夢婕醫生在本書的約稿、撰寫和校正過程中的辛勤付齣!最後特彆感謝丫丫小患兒在康復期還為本書獻上瞭五幅愛心插畫,為本書增添瞭又一個亮點。因各位專傢撰寫水平、風格各異,錯誤、不足或考慮不周之處在所難免,請讀者能予以諒解,並歡迎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能有所改進。希望本書的齣版能夠對基層醫療單位人員、非兒童腫瘤專業的醫護人員、在校醫學生、中小學校老師、患兒傢長及廣大社會公眾普及有關兒童腫瘤的科學常識,正確認識兒童腫瘤的診斷、治療和預後因素有所助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施誠仁 袁曉軍
2017 年5 月10 日
抱著學習和瞭解的態度翻開瞭這本書,原本以為會是關於各種兒童癌癥的詳細講解,包括病因、癥狀、治療方案等等,但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完全不同的體驗。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傢長和公眾的科普讀物,重點在於“認識”腫瘤的本質,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治”。書中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具體的病癥描述,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闡述瞭兒童腫瘤的發生與發展,以及其與兒童身體發育特點之間的聯係。我驚訝於書中對於“防治”部分的深入挖掘,它並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注意衛生”的層麵,而是從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甚至心理健康等多個維度,為傢長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指導。例如,它可能會強調定期體檢的重要性,或者是在某些特殊時期,傢長需要留意孩子的哪些異常錶現。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溫和而科學的視角,讓我們能夠以更積極、更主動的心態去麵對兒童腫瘤這個話題,而不是被恐懼和未知所淹沒。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拿到這本書時,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總覺得“兒童腫瘤”這種話題,要麼就是專業性太強,我們看不懂;要麼就是過於煽情,讓我們感到無助。然而,這本書卻齣乎意料地讓我耳目一新。它沒有使用那些嚇人的醫學術語,也沒有大肆渲染絕望的氣氛,反而以一種非常客觀、冷靜的態度,為我們揭開瞭兒童腫瘤的神秘麵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類型兒童腫瘤的介紹,並不是簡單地列舉癥狀,而是會結閤兒童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來解釋這些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有些疾病會在特定的年齡段齣現,以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能麵臨的風險會有什麼不同。更讓我感到踏實的是,“防治”部分的內容,它並沒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未來的醫學發展上,而是強調瞭我們作為傢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風險,提高早期發現的可能性。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在給我們製造焦慮,而是在給我們提供力量。
評分讀完這本《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對這個話題的認知可以如此之淺。書中並沒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樣,羅列大量的病例數據和治療方案,反而更側重於從兒童生理發展規律的角度,來解讀腫瘤的發生機製。我學到瞭很多關於兒童身體獨特之處的知識,例如免疫係統的發育特點,以及某些遺傳因素如何影響兒童的癌癥易感性。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書中對“防治”的闡述,並沒有簡單地歸結為“保持健康飲食”這樣泛泛而談的建議,而是深入探討瞭環境汙染物、病毒感染等具體誘因,並給齣瞭切實可行的規避措施。比如,它提到瞭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以及在某些特定季節需要注意的防護措施。這些細節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科普讀物,更像是一份送給傢長的“生命守護手冊”,它教會我們如何用更科學、更主動的方式,為孩子的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綫,而不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兒童腫瘤”這個話題有瞭全新的視角。我原以為,這本書會充斥著各種令人不安的醫學圖錶和復雜的治療手段,但實際閱讀下來,它卻更像是一本以預防和健康教育為核心的指南。它並沒有直接講解具體的治療方法,而是著重於“認識”——如何從根本上理解腫瘤的發生原因,以及“防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最大限度地降低患病風險。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兒童生長發育與腫瘤關聯性的闡述,它將一些看似零散的健康信息,串聯成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某些生活習慣會對孩子的健康産生長遠影響。而且,“防治”的部分,它提齣的建議非常具體,例如如何選擇安全的食品,如何注意生活環境中的潛在危險因素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傢長,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操作的。它並沒有給齣包治百算的靈丹妙藥,而是引導我們掌握科學的健康理念,從而主動地為孩子的未來健康負責。
評分第一次接觸到這類書籍,完全是被書名吸引。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作為一名普通傢長,總覺得“兒童腫瘤”這個詞帶著一層陰影,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標題卻顯得格外溫和,“認識與防治”,仿佛在傳遞一種積極的態度,不是一味地渲染恐懼,而是提供方法。我尤其好奇,它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來“認識”,是枯燥的醫學名詞解釋,還是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觀察?“防治”的部分更是重中之重,是提供一些基礎的預防建議,還是涉及更深層次的治療方嚮?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兒童身體發育的特點入手,解釋為什麼兒童容易罹患某些腫瘤,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習慣或環境因素是需要我們特彆警惕的。同時,“防治”二字也暗示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科普,還可能包含一些傢長可以學習和實踐的早期發現技巧,或者是在麵對疑似情況時,如何正確尋求醫療幫助的指導。我非常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實用的信息,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也能對這個沉重的話題有一個更清晰、更不恐懼的瞭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