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佛教十三经

四十二章经/佛教十三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赖永海 编,尚荣 译
图书标签:
  • 佛教
  • 经典
  • 四十二章经
  • 十三经
  • 佛经
  • 宗教
  • 文化
  • 历史
  • 哲学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37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470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佛教十三经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4
字数: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四十二章经/佛教十三经》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早期的汉译佛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
  《四十二章经/佛教十三经》为其译注本。

内页插图

目录

经序
序分
第一章 出家证果
第二章 断欲绝求
第三章 割爱去贪
第四章 善恶并明
第五章 转重令轻
第六章 忍恶无嗔
第七章 恶还本身
第八章 尘唾自污
第九章 返本会道
第十章 喜施获福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

前言/序言

  《四十二章经》也称《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第一部佛教圣典。此经在中国佛教经典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东汉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神人(佛陀),即遣派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到大月支国求法,并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来到了中国的都城洛阳,驻锡在洛阳雍门外新建的白马寺,翻译佛经。此白马寺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他们所带来的梵本经典,依历史的记载,有六十万言,而翻译的第一部经典,就是《佛说四十二章经》。除了这部经外,他们还陆续翻译了《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二百六十戒合异》等五部经,但此五部经都已遗失。到现在,两位尊者翻译的经典,仅仅保存了《佛说四十二章经》流传世间。
  “四十二章”是因本经分为四十二段而得名,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修多罗原意为“线”、“条”、“丝”等,引申其义为“贯穿摄持”。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日“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本经以四十二段经文,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因此称为《四十二章经》。
  本经内容除了经序外,计四十二章,分别为:出家证果、断欲绝求、割爱去贪、善恶并明、转重令轻、忍恶无嗔、恶还本身、尘唾自污、返本会道、喜施获福、施饭转胜、举难劝修、问道宿命、请问善大、请问力明、舍爱得道、明来暗谢、念等本空、假真并观、推我本空、名声丧本、财色招苦、妻子甚狱、色欲障道、欲火烧身、天魔娆佛、无著得道、意马莫纵、正观敌色、欲火远离、心寂欲除、我空怖灭、智明破魔、处中得道、诟净明存、展转获胜、念戒近道、生即有灭、教诲无差、行道在心、直心出欲、达世如幻。这是佛涅槃以后,由他的弟子择其一生所说的精粹警句,汇编而成,好似一本佛的语录,在这一点上,颇与《论语》的性质相类。对于本经与其他佛经的联系,隆莲法师在《中国佛教·中国佛教经籍》中介绍《四十二章经》时提到: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例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
《心灯》 一、 缘起与导引 在这纷扰的尘世中,我们如同漂泊的孤舟,在无垠的苦海中起伏不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追逐着虚幻的快乐,却常常被无常的命运推向痛苦的深渊。佛陀,这位觉悟的智者,以其慈悲与智慧,为我们点亮了心灯,指引我们穿越黑暗,抵达宁静的彼岸。 《心灯》一书,并非是对某一种特定经典的摘录或解释,而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一次对内心世界的寻访。它旨在唤醒我们沉睡的意识,帮助我们理解苦的根源,并提供一条通往解脱的道路。本书不拘泥于任何单一的教义,而是从中汲取普适性的智慧,以一种更为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触手可及的知识,却常常让我们迷失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容易被外在的声色犬马所迷惑,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份渴望宁静与圆满的声音。本书正是为那些渴望在喧嚣中找到片刻安宁,在迷茫中寻求清晰指引的人们而写。 二、 苦的真相:为何我们如此烦恼?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快乐”,却发现快乐总是转瞬即逝,而烦恼却如影随形。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愤怒、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如同毒蛇缠绕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备受折磨。那么,这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本书将深入剖析“苦”的本质。我们并非否定生命中存在的愉悦,而是要认识到,单纯追求感官的享乐,或是执着于外在的得失,最终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我”的执着,对“无常”的抗拒。 无常的世相:世间万物,从山川河流到人情冷暖,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我们渴望永恒的美好,却不断遭遇失去与衰败。这种对无常的抗拒,是苦的第一个层面。 我执的根源:我们习惯性地将自我视为一个独立、恒常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种种欲望和期待。这种“我执”,让我们对外界的得失看得过重,无法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 烦恼的运作:本书将揭示烦恼是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滋生和蔓延的。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思虑和行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理解苦的真相,并非是为了沉溺于悲观,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三、 心灵的解药:观照与智慧 既然苦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心识,那么解决之道也必然在于净化我们的心识。本书将引导读者走向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通过“观照”与“智慧”来化解内心的烦恼。 观照的力量:观照,并非旁观,而是带着觉察力去观察自己的念头、情绪和感受,而不被它们所左右。通过练习观照,我们可以逐渐看清自己思维的模式,识别出那些导致痛苦的根源。这种不加评判的观察,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疗愈作用。 智慧的开启:智慧,是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它让我们不再被表象所迷惑,不再被虚妄的观念所束缚。本书将探讨如何培养和增长智慧,理解“缘起性空”等核心的智慧概念,从而破除我执,放下贪嗔痴。 慈悲的升华:当智慧之光照亮内心,慈悲自然而然地生起。我们开始理解众生的苦,并愿意以无私的爱去关怀他人。慈悲,是心灵最美好的绽放,它不仅能化解他人的痛苦,也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喜悦。 四、 实践的路径:日常中的觉醒 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变离不开实践。《心灯》强调,解脱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从日常的点滴之中开始。 觉察呼吸:呼吸是我们与生命连接的纽带,也是最直接的觉察工具。通过将注意力带回呼吸,我们可以从纷繁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回到当下。 正念的融入:在吃饭、走路、工作等日常活动中,都可以融入正念。正念,就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当下的活动,体验当下的感受,而不被过去的懊悔或未来的忧虑所干扰。 情绪的管理:本书将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平和、更理性的方式回应情绪时,它们对我们的伤害就会大大减小。 关怀的实践:将慈悲心付诸行动,在生活中关怀身边的人,乃至所有众生。每一次善意的付出,都是在为自己的心灵积聚能量。 五、 生命的圆满:宁静与自由 当我们开始实践书中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内心的宁静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烦恼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与喜悦。 内心的宁静:不再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裹挟,内心自然而然地生起一种安稳与祥和。即使面对挑战,也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 心灵的自由:摆脱了贪婪、嗔恨、愚痴的束缚,获得了心灵的真正自由。能够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生命的意义:当心灵回归本真,我们更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是能够为他人、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心灯》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它邀请你一同踏上这条觉醒之路。本书并非提供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希望点燃你内心探索的火花,让你自己去发现那份属于你的光明与智慧。愿这本书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直至抵达无尽的宁静与圆满。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稳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观点如潮汐般起落不定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各种新潮的理论和碎片化的知识里,心绪变得飘忽不定。而这本书,像是一个坚实可靠的锚点,将我拉回到了关于生命本质的永恒思考中去。它没有试图推销任何新颖的“快餐式”解脱法门,而是扎扎实实地引导读者去建立一种内在的、基于对世界清晰认知的稳定性。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无常”的阐述,反而构筑了一种极大的“安全感”。因为它告诉你,一切变动都是自然的法则,你无需对抗,只需学习如何与之共舞。这种坦然接受一切皆变的智慧,最终带来的不是虚无,而是深刻的平静和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用来征服外界的,而是用来安抚和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对于正在经历人生重大转型期,感到迷茫和失控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能够让人重新找回平衡感的精神馈赠。

评分

这本书刚到手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一种严肃的探究心态去翻阅的,毕竟“佛教十三经”这个名头听起来就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藏着宇宙的终极奥秘。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却出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次深入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对话,而非冰冷的教义陈述。比如,书中对“缘起性空”的阐述,它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梵文术语,而是用了一连串极其生活化的比喻,像是在讲述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我记得有段描述,将人世间的烦恼比作一块沾满了污泥的布匹,而佛法则是那清水,洗涤的过程或许缓慢,但结果必然是洁净。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让我这个对佛教哲学略有涉猎但并不精深的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哲学深度。它没有给我那种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感觉,反而让我觉得,那些看似遥远的真理,其实就藏在日常的一颦一笑、一饮一食之中。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合上书本,回味那些朴素却又振聋发聩的句子,甚至会联想到自己最近经历的一些困境,然后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收集了多少经文,而在于它如何将这些经文的精髓,温柔而坚定地植入读者的心田,引导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轨迹。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装帧吸引的,那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书名,很有古籍的味道,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值得珍藏的宝物。但翻开内页,我发现这本书的编排简直是匠心独运,完全不是那种把一堆文字硬塞进来的古籍影印本。它在引文和注释之间做得那个平衡,拿捏得极其到位。比如,当你读到一段关于“禅定”的描述,感觉心神都要被那份宁静所捕获时,旁边立刻就会附上清晰、现代的白话解读,解释了古人语境下的特定含义,避免了因为词义变迁而产生的理解偏差。更妙的是,它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的小注脚,让你明白某段教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时期、面对怎样的社会挑战而被提出的,这为理解其产生的时代意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使得阅读过程像是在剥洋葱,一层比一层有惊喜,每一层剥开后,都能看到更核心、更精炼的内容。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因果论证时所采用的逻辑梳理,清晰有力,让人信服,而不是让人感到被强行灌输。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是让我感到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我深知,将古老的、充满特定文化意象的典籍,用当代读者能够理解且不失其神韵的语言转译出来,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很多翻译版本读起来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艰涩的文字解码游戏,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译者显然对原文的精髓有着深刻的体悟,他们没有采取生硬的逐字对译,而是着力于传达背后的“意境”。他们似乎懂得,有些佛学术语的美感恰恰在于它的韵律感和留白,因此在翻译时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克制。读起来,你会感觉文字是流动的、富有音乐性的,仿佛能听到遥远梵唱的回响,但同时,信息的传达又是精准无误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描述心境变化的段落,译者的笔触尤为细腻,能让人清晰地捕捉到那种微妙的心理转折,这对于理解深层次的修行体验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体验,它不仅是思想的载体,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评分

我得承认,我买过好几本号称是“入门”的佛学书籍,但读完后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要么太偏向宗派之争,要么过于注重仪式感,真正触及到个体心灵层面的探讨却很浅。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在我阅读体验中占据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生态位。它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如何安顿自我”这件事上,而不是宏大的宇宙观建构。它对“苦”的描绘,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悲情,而是冷静而精准的剖析,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为你诊断病情,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例如,它探讨“贪嗔痴”时,会引导你去观察它们在自己日常思维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这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我甚至会把它当作一本“心灵工具书”来使用,在遇到情绪波动时,随便翻开一页,总能找到一段话,像是一剂清凉的药,能迅速将我从混乱中拉回来。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是许多理论书籍所不具备的,它体现了一种超越文字的智慧传承。

评分

佛教经典,买回来以后还没看

评分

收到货了。书很不错!

评分

京东自营买书,正版品质,等到折扣来买,再抢券叠加挺优惠的。

评分

正版品质很好~

评分

京东自营买书,正版品质,等到折扣来买,再抢券叠加挺优惠的。

评分

佛教经典,买回来以后还没看

评分

最开始只买书,然后开始买日用品,从吃的到用的,从衣服到鞋子,从零食到家电……基本买个遍了,基本都很满意!只是我有点儿懒,每次买了东西总忘评价,损失不少京豆,这回就统一用这个了!除非有问题,一律这个评价喽~

评分

正版品质很好~

评分

挺好的,有空凑一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