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親自審定全新散文集,精美裝幀的權wei選本
當代散文大師餘光中親自審定篇目,50年散文精選。全彩印刷,圖文結閤,設計淡雅簡潔,燙黑工藝,配以精美書簽。
★收錄必讀篇目,體驗文學經典
收錄餘光中《聽聽那冷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散文名篇,用四大主題內容講述人生,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富含人生哲思,每個人都會在餘光中的文字裏,找到屬於自己的鄉愁
旅行、閱讀、思考,體驗生命的愛與孤獨,感人至深,啓人深思。
餘光中親選全新散文集,書中包涵四大主題:生命的愛與孤獨;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體悟,在路上的思考。
餘光中文風不拘一格,其散文能帶給讀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壯闊鏗鏘的大手筆,又有細膩柔綿的小寫意,更有深沉真摯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懷。在這本書裏作者迴顧一生的愛與孤獨、記憶與思考,為每一個讀者提供生命的啓示和前行的力量。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後的波紋,總要過後纔覺得美的。
餘光中(1928—2017)
當代著名作傢、詩人、學者、翻譯傢,兩岸三地廣受歡迎的散文大師之一。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文學影響力既深且遠,遍及華人世界。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等;散文集《逍遙遊》《左手的繆斯》《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遊》《舉杯嚮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係》《鞦之頌》等。
第一章 江湖
最後還剩一條命,用來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人往人來,並不特彆要追求什麼,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假如我有九條命/002
我的四個假想敵/007
四月,在古戰場/016
焚鶴人/024
失帽記/037
日不落傢/041
金陵子弟江湖客/052
第二章 逍遙遊
煩惱因分擔而減輕。比起新來的受難者,我們受之已久,久而能安,簡直有幾分優越感瞭。
聽聽那冷雨/070
逍遙遊/079
花鳥/088
沙田山居/096
螢火山莊/101
牛蛙記/111
第三章 繆斯
我不是指齣聲的自言自語,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發現自己內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
開捲如開芝麻門/122
如何謀殺名作傢/133
凡·高的嚮日葵/142
夜讀叔本華/149
娓娓與喋喋/153
猛虎和薔薇/158
阿拉伯的勞倫斯/163
繆斯的左右手——詩和散文的比較/171
饒瞭我的耳朵吧,音樂/194
第四章 逆旅
看不厭堤上的榆樹,樹外的近橋和遠橋,過橋的雙層紅巴士,遊河的白艇。
山盟/202
高速的聯想/215
塔/223
不朽,是一堆頑石/233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249
隔水呼渡/260
古堡與黑塔/266
假如我有九條命
假如我有九條命,就好瞭。
一條命,可以專門應付現實的生活。苦命的丹麥王子說過: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與生俱來的韆般驚擾。現代人最煩的一件事,莫過於辦手續;辦手續最煩的一麵莫過於填錶格。錶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卻愈小愈方便。錶格是機關發的,當然力求其小,於是申請人得在四根牙簽就能塞滿的細長格子裏填下自己的地址。許多人的地址都是節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門牌還有幾號之幾,不知怎麼填得進去。這時填錶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須彌納入芥子,或者隻要在格中填上兩個字——“天堂”。一張錶填完,又來一張,上麵還有密密麻麻的各條說明,必須皺眉細閱。至於照片、印章,以及各種證件的號碼,更是缺一不可。於是半條命已去瞭,剩下的半條勉強可以用來迴信和開會——假如你找得到相關的來信,受得瞭鄰座的煙熏。
一條命,有心留在颱北的老宅,陪伴父親和嶽母。父親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傾好動的人,喜歡與鄉親契闊談宴,現在卻坐睏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裏,齣不得門,隻能追憶冥隔瞭二十七年的亡妻,懷念分散在外地的兒子、兒媳和孫女。嶽母也已過瞭八十,五年前斷腿至今,步履不再穩便,卻能勉力以蹣跚之身,照顧旁邊的朦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傢母亡故以來,她便遷來同住,主持失去瞭主婦之傢的瑣務,對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無絕人之路:我失去瞭母親,神卻再補我一個。
一條命,用來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職的丈夫,男人忙於外務,做這件事不過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卻是專職。女人填錶,可以自稱“主婦”(housewife),卻從未見過男人自稱“主夫”(househusband)。一個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這樣的神恩應該細加體會,切勿視為當然。我覺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稱職一點,原因正是有個好太太。做母親的既然那麼能乾而又負責,做父親的也就樂得“垂拱而治”瞭。所以我傢實行的是“總理製”,我隻是閤照上那位儼然的元首。四個女兒天各一方,負責通信、打電話的是母親,做父親的總是在忙彆的事情,隻在心底默默懷念著她們。
一條命,用來做朋友。中國的“舊男人”做丈夫雖然隻是兼職,但是做起朋友來卻是專職。妻子如果成全丈夫,讓他仗義疏財,去做一個漂亮的朋友,“江湖人稱小孟嘗”,便能贏得賢名。這種有友無妻的作風,“新男人”當然不取。不過新男人也不能遺世獨立,不交朋友。要錶現得“夠朋友”,就得有閑、有錢,纔能近悅遠來。又窮又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遊?
我不算太窮,卻窮於時間,在“夠朋友”上隻敢維持低姿態,大半僅是應戰。跟身邊的朋友打完消耗戰,再無餘力和遠方的朋友隔海越洲維持龐大的通信網瞭。演成近交而不遠攻的局麵,雖雲目光如豆,卻也鞭長莫及。
一條命,用來讀書。世界上的書太多瞭,古人的書尚未讀通三捲兩帙,今人的書又洶湧而來,將人淹沒。誰要是能把朋友題贈的書通通讀完,在斯文圈裏就稱得上是聖人瞭。有人讀書,是縱情任性地亂讀,隻讀自己喜歡的書,也能成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詣地精讀,隻讀名門正派的書,立誌成為通儒。我呢,論狂放不敢做名士,論修養不夠做通儒,有點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寫作,就可以規規矩矩地治學;或者不教書,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讀書。假如有一條命專供讀書,當然就無所謂瞭。
書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隨便。老師考學生,畢竟範圍有限,題目有形。學生考老師,往往無限又無形。上課之前要備課,下課之後要閱捲,這一切都還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學生閑談問答之間,更能發揮“人師”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師齣高徒”,未必盡然。老師太有名瞭,便忙於外務,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溫?倒是有一些老師“博學而無所成名”,能經常與學生接觸,産生實效。
另一條命應該完全用來寫作。颱灣的作傢極少是專業的,大半另有正職。我的正職是教書,幸而所教與所寫頗有相通之處,不至於互相排斥。以前在颱灣,我日間教英文,夜間寫中文,頗能並行不悖。後來在香港,我日間教三十年代文學,夜間寫八十年代文學,也可以各行其是。不過藝術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活動,沒有一位兼職然而認真的藝術傢不把藝術放在主位。
魯本斯任荷蘭駐西班牙大使,每天下午在禦花園裏作畫。一位侍臣在園中走過,說道:“喲,外交傢有時也畫幾張畫呢。”魯本斯答道:“錯瞭,藝術傢有時為瞭消遣,也辦點外交。”陸遊詩雲:“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韆萬不一施。空迴英概入筆墨,生民清廟非唐詩。嚮令天開太宗業,馬周遇閤非公誰?
後世但作詩人看,使我撫幾空嗟谘。”陸遊認為杜甫之纔應立功,而不應僅僅立言,看法和魯本斯正好相反。我贊成魯本斯的看法,認為立言已足自豪。魯本斯所以傳後,是由於他的藝術,不是他的外交。
一條命,專門用來旅行。我認為沒有人不喜歡到處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閱他鄉,不但可以認識世界,亦可以認識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華郵輪,謝靈運在世大概也會如此。有人背負行囊翻山越嶺,有人騎自行車環遊天下,這些都令我羨慕。我所優為的,卻是駕車長徵,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愛旅行,所以夫妻兩人正好互做旅伴,這一點隻怕徐霞客也要艷羨。不過徐霞客是大旅行傢、大探險傢,我們,隻是淺遊而已。最後還剩一條命,用來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人往人來,並不特彆要追求什麼,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我得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關於“覺醒”的盛宴。一開始,我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斥著哲理但可能略顯空洞的書,然而,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作者的文筆,怎麼形容呢?就像一位老友在午後的陽光下,輕輕地和你聊著人生。他不會給你灌輸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點點地剝開你內心的防備,讓你看到那些你可能已經遺忘,或者刻意迴避的真相。我特彆佩服他對於“放下”的理解,那種不是被迫的接受,而是發自內心的釋然。當我讀到某個情節時,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內心某個角落被觸動,那種壓抑已久的情緒得到瞭釋放。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的一些執念,那些曾經讓我痛苦不堪的羈絆,現在看來,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瞭。它讓我明白,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而“行人”的身份,恰恰賦予瞭我們一種更輕盈、更灑脫的態度去麵對一切。我不再害怕失去,因為我知道,每一次的失去,也可能意味著新的開始。這本書,對我而言,是意義深遠的。
評分我不得不說,我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本書深深地摺服瞭。它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我的心靈。作者在探討“麵對”這個主題時,簡直可以說是一絕。他沒有用宏大的敘事,也沒有激烈的衝突,而是選擇瞭一種極其平和的方式,將那些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放大,讓我們看到,即使是最平凡的生命,也蘊含著驚人的力量。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和解”的描寫,那種不是妥協,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接納和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曾經與某些人和事之間的隔閡,然後恍然大悟,原來,許多時候,需要的不過是一顆願意去理解的心。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生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徒步,沿途的風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感受,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步伐。它讓我不再畏懼前方的風雨,而是以一種更加積極、更加平和的心態去迎接。
評分這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帶給我的衝擊力,絕對是意想不到的。起初,我隻是被書名所吸引,覺得頗有幾分詩意,沒想到內容如此厚重,又如此貼近現實。作者在處理“選擇”這個主題時,展現齣瞭極其老練的筆法。他並沒有試圖去告訴讀者哪種選擇是“正確”的,而是通過描繪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抉擇,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去思考。我特彆欣賞他對於“遺憾”的描述,那種淡淡的憂傷,卻又帶著一種釋懷的力量,讓人在閱讀中,既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又能感受到他們從痛苦中走齣來的勇氣。這本書裏的許多段落,都讓我反復咀嚼,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洞察人心的智慧。它不像一本說教的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內心深處的迷茫和渴望。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洗禮,對人生中的許多睏惑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值得反復品讀,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
評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啓迪”。它不是那種讀完就丟的書,而是會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時不時地迴想起其中的某個句子,某個場景。作者在闡述“放下”時,運用瞭一種極其巧妙的敘事手法。他沒有直接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齣他們如何從執念中解脫齣來,又如何獲得新生。我尤其欣賞他對於“平靜”的描繪,那種不是麻木,而是真正從內心深處湧齣的安寜。讀到某些章節時,我甚至會覺得自己 estaba 坐在咖啡館裏,和作者一同品味人生的況味。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到“放下”的真正含義,它不是遺忘,不是逃避,而是智慧地告彆,然後帶著更輕盈的步伐前行。它讓我明白瞭,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而我們,都是這場旅行中,最獨特的風景。這本書,無疑是我近來閱讀中最具價值的一本。
評分這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給我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心靈的遠行。我通常很少輕易去評價一本書,但這次,我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觸動。當我翻開第一頁,就仿佛置身於一條蜿蜒麯摺的河流旁,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人生的百轉韆迴,那些不經意的起伏,那些無法預料的轉摺,都被他捕捉得那麼真實,那麼深刻。他沒有刻意去煽情,也沒有故作高深,隻是用一種平靜卻極具力量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故事。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堅持”的描寫,不是那種口號式的呐喊,而是融入在微小細節中的堅韌,比如在寒風中依然倔強綻放的花朵,比如在睏境中依然咬牙前行的身影。讀到這裏,我常常會停下來,迴想自己過往的經曆,那些曾經讓我感到不堪重負的時刻,似乎都在作者的筆下找到瞭可以釋懷的理由。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更多的時候,它就像一場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旅程,而我們,都不過是這場旅途中的匆匆過客,但正因如此,沿途的風景,遇到的風景,以及我們如何應對風雨,纔顯得尤為珍貴。它教會我,即使前方是未知,也要帶著一顆勇敢的心,去探索,去感受,去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評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商品不錯,挺好的,以後還會購買
評分不錯 還沒讀完 但感覺很好? 後麵還想看其它的書
評分正版書籍,質量很好,小孩喜歡。
評分價格很優惠,服務也很好,東西不錯,哈哈.........
評分很便宜,每次京東買書都要買上滿滿一箱~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 有優惠很實惠
評分看起來還可以。
評分商品不錯,挺好的,以後還會購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