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根据国家旅游局2017年5月颁布的考试大纲全新编写
本教材不仅搭建了导游工作需要用到的主要理论框架,概括了导游工作的基本知识点,用曲线划出记忆重点。
每章含: 考点提炼
思维导图
强化训练
同步练习(扫二维码)
赠:命题库考试软件(见封底)
导游业务教材【目录】
第一章 导游服务(1)
第二章 导游人员(30)
第三章 导游服务规范及程序(58)
第四章 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89)
第五章 常见旅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10)
第六章 旅游中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的处理(138)
第七章 导游带团技能(158)
第八章 导游讲解技能(178)
第九章 导游业务常识(215)
附 录 (249)
政策与法律规则教材【目录】
第一章 宪法和国家制度(1)
第二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29)
第三章 关于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文件(41)
第四章 旅游业的“十三五”规划(59)
第五章 旅游合同法律制度(78)
第六章 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107)
第七章 旅行社的法律制度(142)
第八章 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168)
第九章 旅游安全管理与保险制度(189)
第十章 食品安全、娱乐与旅馆业安全管理(209)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管理(232)
第十二章 旅游出境入境管理(264)
第十三章 旅游交通运输管理(282)
附 录 (304)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材【目录】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业概述(1)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13)
第三章 中国旅游地理(53)
第四章 中国主要民族民俗(85)
第五章 中国宗教信仰(118)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157)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189)
第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202)
第九章 中国风物特产(224)
第十章 中国文学艺术与旅游景点(251)
第十一章 港澳台地区及我国主要客源国概况(263)
这套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考试用书琳琅满目,很多都是老生常谈,或者内容更新慢得像乌龟爬。我考的是全域导游,需要的知识面广,对时效性要求也高。这三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2018教材》刚开始翻阅时,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政策与法律那一本。它不仅仅是枯燥地罗列法规条文,而是非常巧妙地结合了近几年的实际案例进行解析。比如,对于旅游投诉处理的流程,它用流程图的方式展示出来,清晰明了,比我之前买的其他资料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要高效得多。而且,它对《旅游法》的修订部分做了着重标注和深入解读,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考试往往会围绕最新修改点来设置陷阱题。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导游执业规范,作者似乎非常了解一线导游的痛点,分析了哪些行为最容易触犯红线,这种贴近实战的分析,让我感觉这本书的编写者绝对是深谙此道的“老法师”,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我反复研读了关于旅游安全责任划分的那几个案例,感觉脑子里那些模棱两可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了。对于准备考试的同行们来说,光是这一册的法律部分,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提供的深度和广度,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应付过去的教材完全无法比拟的。
评分关于全国导游基础这本,我必须说,它成功地将那些庞杂的地理、历史、风俗知识点进行了结构化的梳理,这是它最大的优点。在准备导游考试时,最头疼的就是那些“犄角旮旯”的知识点,零散且难以记忆。这册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显是“先骨架,后血肉”。它用清晰的框架图把中国各地的主要旅游资源按照区域进行了划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按行政区划简单罗列。例如,在介绍某一特定省份的民俗文化时,它会系统地讲解该区域的宗教信仰、传统节日、地方戏曲,并明确指出它们与该地区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率。我甚至发现,书中很多描述性的文字,写得很有画面感,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考点,而是在进行一场虚拟的全国导游实践。当然,对于一些偏僻景点的具体数据和名称,仍然需要下功夫死记硬背,但教材已经把这些“硬骨头”用最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和装帧也值得一提,虽然是2018年的版本,但整体设计上可以看出用心。三本书的色彩区分明确,封面设计简洁专业,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更重要的是,它的字体选择和行距把握得非常得当,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苦读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对比过其他一些资料,很多为了压缩篇幅,把字印得像蚂蚁一样小,阅读体验极差,结果往往是还没开始记知识点,就先被排版劝退了。这套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人性化。此外,细节之处也体现了专业性,例如,法律条文的引用都标注了出处,这在查阅原典时非常方便。虽然内容是2018年的,但在我进行2024年的考试准备时,我发现核心的知识体系并未发生颠覆性变化,只需要配合最新的政策法规进行补充阅读即可,这本书作为基础框架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它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实且全面的知识殿堂的基石。
评分如果非要找一个可以提升的地方,我认为在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可以更进一步,尤其是在“导游业务”和“政策法律”的交叉地带。虽然书里提供了不少情景模拟,但有些案例的复杂程度,还不能完全覆盖目前旅游市场中出现的“黑导游”、“零负团费”等新型复杂问题。比如,在涉及网络舆情处理的部分,2018年的教材对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爆发式的负面信息传播的应对策略,相比现在看来略显保守和滞后。我期望未来的版本能够在这些“前沿阵地”上多花笔墨,给出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应对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模式。当然,考虑到成书年代的限制,这一点可以理解,但对于志在成为优秀导游的我们来说,总是希望手中的工具书能走得更远一些,能提前预判到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总体来说,这是一套结构严谨、内容扎实、极具参考价值的权威教材,是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为我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评分至于导游业务那本书,我的评价是“干货满满,但需要细嚼慢咽”。它不像某些旅游管理学教材那样,把概念拔得很高,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解了旅游接待、行程设计和应急处置等核心技能。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景点讲解技巧”那部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声情并茂”,而是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景点(比如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博物馆)的讲解侧重点和应避免的误区。例如,在讲解历史遗迹时,它建议如何平衡历史的厚重感和游客的接受度,还提供了一些“开场白”和“收尾语”的范例,这些都是平时在实践中摸索才能掌握的经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节关于“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分析,它列举了十几种不同国家游客的常见偏好和禁忌,这对于我未来带国际团会是极大的帮助。不过,坦白说,这部分内容信息密度非常大,我第一次通读时感觉信息量过载,不得不多次停下来,对照着自己以往带团的经验进行反思和记录,可以说是做了一次全面的业务“体检”。它要求读者必须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真正吸收其精髓,绝非那种可以轻松划过、只求“过目不忘”的书籍。
评分书本质量摸着还行,包装无破损
评分感觉一般
评分书本质量摸着还行,包装无破损
评分不明白为什么 这套书有那么多答案跟解析不符的 都不能自圆其说,举个例 注意第12题
评分感觉一般
评分不错
评分还没看,相信京东
评分不错
评分还没看,相信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