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於前清末年,開始工作時,趕上北洋軍閥的末期——張作霖大元帥統治時期,曾目擊國民黨的興起到它在大陸的覆滅。又曾在新中國度過幾十年不平常的歲月,經曆長期的風風雨雨,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纔撥雲霧重見青天,過瞭近十年的充滿希望、令他愉快的時光。在這漫長而麯摺的六十年時日中,作者曾五次親自創建過報館,又曾五次親手埋葬(被封或被迫停刊)它們。其中經過,也許隻有作者一人明其前因後果,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至於所接觸過的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更難屈指數。為瞭對這段曆史負責,作者戲言趁記憶力尚未完全衰退之際,抓緊時間,盡可能加以迴憶,如實地寫齣來,公之於世,與便有瞭這本迴憶錄。
本書為著名報人徐鑄成的“擱筆”之作,自1985年3月開始動筆,曆經兩年殺青。以平實流暢的筆觸,加憶瞭作者八十年豐富而坎坷的人生曆程,著重於作者的記者生涯及所參加的政治活動,涉及瞭中國現代史上許多重要的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自稱:“司馬溫公有一句名言:事無不可對人言,我湊上一句,臉有是非堪自信,作為一副對聯,用以自況。所以,自己在寫迴憶錄的時候,用不著推敲,更毫無外慚清議,內疚神明之處,可以信筆直書,無所隱諱。當然,因年已日近鍾鳴漏盡,有些瑣碎的細節,是記憶不周全瞭。”徐鑄成曾任一、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錶,民盟中央委員,在中國新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
前言
我為何寫迴憶錄(代序)
楔子
第一章 負篋求知(1907-1926年)
第二章 步入報界(1927-1937年)
第三章 主持筆政(1938-1948年)
第四章 民主報人(1949-1957年)
第五章 坎坷生涯(1958-1976年)
第六章 遊曆著述(1977-1987年)
附錄
“陽謀’親曆記
死的解放
後記
徐鑄成生平簡錶
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敘事功力。他能夠將復雜的人生經曆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卻又引人入勝。那些曾經的輝煌與失落,那些奮鬥與掙紮,都被他以一種近乎平靜的口吻講述齣來,但字裏行間卻流露齣深刻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洞察。讀他的文字,就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他分享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經曆,更是他對世事變遷的理解和思考。
評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書中一些看似尋常的片段,卻蘊含著令人拍案叫絕的智慧。作者在講述往事時,總能不經意間點齣一些生活的哲理,或者是對某些社會現象的深刻剖析。這些“金句”並非刻意雕琢,而是自然流露,因而顯得尤為珍貴。我會在這些地方劃綫,做筆記,試圖將這份智慧內化為自己的人生財富。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時代的變遷,看到瞭無數人的命運沉浮,更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堅守自我,追求理想。這種經曆和情感的共鳴,是讀書中最寶貴的部分。我仿佛也跟著作者一同經曆瞭他的悲歡離閤,也體會到瞭人生的酸甜苦辣。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屬上乘,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我尤其喜歡它的封麵設計,古樸而又不失現代感,似乎在暗示著內容的厚重與迴味悠長。翻開第一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讓人瞬間進入一種寜靜的閱讀狀態。雖然我纔剛剛開始閱讀,但僅從這初步的感受而言,就覺得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書頁的排版也很考究,字體大小適中,行距舒展,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
評分我被書中那些充滿時代氣息的細節深深吸引瞭。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畫匠,用文字勾勒齣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曆史畫捲。那些發生在特定年代的事件,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他的筆下活瞭起來,仿佛就發生在昨天。我常常在閱讀中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描述,努力去想象當時的場景,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遠勝於枯燥的史料堆砌。
評分一本期待中的好書,看看那個時代
評分很好!
評分書很精緻,內容很有看頭,好評
評分好
評分一本期待中的好書,看看那個時代
評分老報人迴憶,值得紀念的日子
評分老報人迴憶,值得紀念的日子
評分産品質量好,快遞給力!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