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讲义·药学专业知识(二)(配增值)

2018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讲义·药学专业知识(二)(配增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纭 著
图书标签:
  • 药学
  • 执业药师
  • 国家考试
  • 2018年
  • 资格考试
  • 辅导讲义
  • 药学专业知识
  • 专业教材
  • 医学
  • 医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603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639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套辅导讲义根据2018年考试大纲,对于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补充了部分归纳总结和记忆妙法的内容。同时对分设在相应高频考点之下的"考点真题1对1"栏目进行了补充,增加了2017年的真题,帮助考生了解历年考试中考点的承现形式,快速抓住记忆重点,事半功倍的进行知识记忆。

目录

第一章 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重点章节,7分左右)
第一节 镇静与催眠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地西泮(4)佐匹克隆(4)唑吡坦(4)
第二节 抗癫痫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卡马西平(7)丙戊酸钠(7)
苯妥英钠(8)苯巴比妥(9)
第三节 抗抑郁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氟西汀(13)帕罗西汀(14)舍曲林(14)
西酞普兰(14)氯米帕明(14)文拉法辛(14)
米氮平(15)度洛西汀(15)
第四节 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吡拉西坦(16)多奈哌齐(17)石杉碱甲(17)
银杏叶提取物(17)
第五节 镇痛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吗啡(19)哌替啶(20)可待因(21)曲马多(21)
芬太尼(21)羟考酮(22)布桂嗪(22)

第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4分左右)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对乙酰氨基酚(26)吲哚美辛(26)布洛芬(27)
双氯芬酸(27)美洛昔康(28)尼美舒利(28)
塞来昔布(28)
第二节 抗痛风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秋水仙碱(31)别嘌醇(32)苯溴马隆(32)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9分左右)
第一节 镇咳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喷托维林(35)右美沙芬(35)
第二节 祛痰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溴已新(37)氨溴索(37)
乙酰半胱氨酸(37)羧甲司坦(38)
第三节 平喘药
第一亚类?2受体激动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沙丁胺醇(42)特布他林(42)沙美特罗(43)
第二亚类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三、主要药品
孟鲁司特(45)
第三亚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用药监护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用药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第七章 利尿剂与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
第九章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营养药
第十章 抗菌药物
第十一章 抗病毒药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
第十三章 抗肿瘤药
第十四章 眼科疾病用药
第十五章 耳鼻喉科疾病用药
第十六章 皮肤科疾病用药
药物化学的奥秘:分子设计、合成与药效探索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药物化学的精髓,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药物化学知识体系。我们从药物分子的结构特点入手,探讨了不同官能团、立体化学以及分子构象如何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通过对药物分子与生物靶点(如酶、受体、核酸等)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致分析,读者将深刻理解“结构-活性关系”的核心概念,并学会如何基于靶点信息进行药物分子的理性设计。 在药物合成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经典的有机合成方法,以及近年来在药物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现代合成策略,包括不对称合成、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等。每种合成方法都配以典型的药物分子合成实例,并辅以清晰的反应机理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合成思路和操作技巧。我们特别关注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以及手性药物的合成与拆分,这对于高效、经济地获得高纯度药物至关重要。 本书还将带您走进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的奇妙世界。我们将探讨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并解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药物分子结构、给药途径以及个体生理特征的影响。深入理解药物代谢途径,特别是肝脏药物代谢酶(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作用,对于预测药物相互作用、理解药物毒性以及优化药物剂量至关重要。 此外,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当前药物研发中的前沿技术与热点领域。例如,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计算化学工具(如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加速药物设计过程,以及如何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发现先导化合物。关于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如纳米药物、脂质体、微球等,也将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方面的优势。 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力求将复杂的药物化学概念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将通过大量临床上重要的药物实例,展示药物化学理论在药物发现、开发和优化中的具体应用。例如,我们会分析经典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等的设计思路和结构演变历程,揭示其作用机制的分子基础。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药物化学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 药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为学习药物化学、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等课程的优秀参考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视野,为未来的科研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医药研发人员: 为药物化学、有机合成、药物设计、药代动力学等领域的研发人员提供前沿理论和实用技术支持,激发创新灵感,提高研发效率。 医药企业技术人员: 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理解药物分子特性,掌握药物合成与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升在药物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临床医生和药师: 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特点和结构-活性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药物治疗,预测和管理药物不良反应。 对药物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 为对药物如何产生作用、如何被设计出来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一条深入了解药物科学的通道,满足求知欲。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覆盖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从分子设计到合成,从药效到代谢,构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深度解析: 深入探讨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与生物靶点的相互作用,理论阐述严谨。 实用性高: 结合大量经典与现代药物实例,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前沿视野: 引入计算化学、高通量筛选、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等前沿技术,展现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生动: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增强阅读体验。 结构清晰: 内容组织逻辑性强,章节划分合理,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查找信息。 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理解药物分子的“语言”: 掌握如何从药物的化学结构预测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掌握药物设计的“艺术”: 学会运用理性设计原则,创造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分子。 精通药物合成的“技艺”: 熟悉常用有机合成方法,为药物分子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洞察药物在体内的“旅程”: 深入理解药物的ADME过程,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把握药物研发的“脉搏”: 了解当前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与疾病作斗争,而药物无疑是这场斗争中最强大的武器之一。从早期炼金术士的粗糙尝试,到如今精密复杂的分子设计,药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智慧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史诗。药物化学,作为一门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学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揭示了药物分子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奥秘,更指导着我们如何理性地设计、合成和优化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药物的本质是化学物质,而它的生命在于与生物体的互动。理解药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洞察其电子分布,预测其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亲和力,是药物化学研究的基石。药物化学家们通过精巧的分子设计,试图让药物分子“恰好”地与疾病相关的靶点结合,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具成就感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化学功底,还需要深入了解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探索药物化学奥秘的旅程。我们将从药物分子的基本构成出发,逐步深入到它们如何被创造、如何被改变以及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您将了解到,看似普通的化学式背后,隐藏着精密的逻辑和深刻的智慧。从影响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的理化性质,到决定药物活性和靶向性的结构特征,再到控制药物在体内命运的代谢转化,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魅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药物研发的步伐从未停止。新的疾病不断涌现,旧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被优化。药物化学作为创新的源头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本书将为您呈现药物化学领域的一些前沿进展,例如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D)加速药物的发现,如何开发更具选择性和靶向性的新型药物分子,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实现复杂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学习资源。我们力求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用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无论您是初涉药物化学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工作中不断精进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希望能成为您探索药物世界、开启药物创新之旅的得力助手。让我们一起,用化学的智慧,点亮生命的健康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惊喜,绝对是它在“知识延伸”和“最新动态”方面的处理。我知道,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命题趋势一直在变化,总会加入一些新的考点或者对旧知识点有新的解读。而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明显考虑到了这一点。它在讲解传统知识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理论和研究方向,虽然不是大篇幅的介绍,但对于那些需要拓展视野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 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在讲解某些疾病或药物的最新进展时,用词非常严谨,并且提及了一些可能在未来考试中出现的苗头。这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过时”的辅导书,而是一本真正能够引领我跟上考试步伐的“活”的资料。它让我意识到,备考不仅仅是记住书本上的内容,更要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不被突如其来的新考点打个措手不及。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否在“疑难杂症”方面给我一些突破。药学专业知识(二)里有很多概念,即使看了教材,也还是会觉得云里雾里,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复杂反应机理、药代动力学参数解读,或者是某些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层原因,总让人觉得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在这些核心难点上的讲解,真是太到位了!它没有回避那些最棘手的问题,而是用了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去剖析。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某些关键反应机理的图示化解释,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图例的帮助下,变得清晰可见,我甚至能想象出电子在分子间的流动。而且,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不同类别药物的共性和差异,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对比分析,这极大地减少了我死记硬背的压力,让我能够通过理解来记忆,从而掌握得更牢固。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只有经历过备考的人才能体会,这本书给了我太多这样的时刻。

评分

我一直认为,备考的关键在于“练”和“巩固”,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检验和强化。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非常好的。它提供的练习题,数量和质量都让我非常满意。题目类型非常丰富,涵盖了客观题和一些案例分析题,而且难度设置也很有梯度,从基础的巩固性练习,到能够检验综合运用能力的拔高题,应有尽有。 更重要的是,它的解析部分做得非常详尽。不仅仅是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对每一个选项,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错项,它会点出错误的原因,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常见的思维误区。对于正确选项,它也会解释为什么正确,并且会将这个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进行关联,让我在做题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复习和拓展知识面。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效率大大提升,不再是盲目刷题。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就把它当作我的“作战地图”。我本身的专业背景有一些基础,但面对药师资格考试这样综合性的考核,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梳理清楚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我不需要再从海量的资料中筛选信息,这本书已经帮我做好了“预处理”。 它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节的开篇都会有一个“本章导学”或者“重点提示”,能让我快速了解本章的核心内容。而章节结束后的“归纳总结”和“易错点提醒”,则能帮助我巩固记忆,并且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我还会特别关注书中标记的“高频考点”和“必考题型”,这些地方往往是考试的关键所在,我会在这些部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知道哪里是“必考区”,哪里是“雷区”,让我备考更有方向感。

评分

终于等到你了!我真是等了好久,心心念念的考试辅导资料终于到手了,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非常有分量,这让我对今年的药师考试又多了一份信心。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厚实的内页和清晰的排版吸引了。要知道,备考的过程就是一场马拉松,枯燥的内容和杂乱的知识点很容易让人失去动力,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特别是它在基础知识梳理方面,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觉得药学专业知识(二)这部分的知识点非常庞杂,很多内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本书就很巧妙地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掌握。它不仅仅是罗列考点,更注重讲解知识背后的原理,这对于真正理解透彻考试内容至关重要。书中那些举例的案例都非常贴切,让我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思考,感觉大脑里的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的,可以流转起来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