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技法视频大全解

中国结技法视频大全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尚锦手工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结
  • 手工编织
  • 技法
  • 视频
  • 教程
  • 装饰
  • 传统文化
  • DIY
  • 编结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25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703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尚锦手工入门工具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结技法视频大全解》:
1.书中配有72个视频,每一种中国结都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该结编法的整个操作视频,非常直观。
2.内容全面,涵盖编中国结以及各种编绳的所有基本结法。
3.该图书制作精良,是初学者常用的工具书。

内容简介

《中国结技法视频大全解》介绍了72个中国结基本结的编结方法,涵盖编各种中国结挂饰、手链项链、耳环吊坠等用到的几乎所有基本结的编法,如双联结、纽扣结、琵琶结、盘长结、磬结等。每个结法都配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该中国结编法的完整视频,实现一对一教学。本书是全视频讲解中国结基础的手工编绳书。

作者简介

中国纺织出版社尚锦手工项目部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 1 中国结基础知识
一、中国结的一般编制过程 10
二、编结使用线材 11
三、编结工具及配件 11
四、用线量的估算 13
CHAPTER 2 基本结法
01 扣环 16
02 线圈 18
03 绕线 20
04 平结 22
05 双向平结 24
06 七宝结 26
07 蛇结 29
08 单线双钱结 30
09 轮结 32
10 双绳扭编 34
11 十字形扭编 36
12 锁结 38
13 主线双联结 40
14 双翼双联结 42
15 凤尾结 44
16 金刚结 46
17 双线双钱结 48
18 套环结 50
19 单结 52
20 秘鲁结 53
21 两股辫 54
22 三股辫 56
23 四股辫 58
24 八股辫 60
25 十字结 62
26 单线纽扣结 64
27 四边菠萝结 66
28 双线纽扣结 67
29 玉米结 70
30 方形玉米结 72
31 琵琶结 74
32 六边菠萝结 76
33 双环结 78
34 万字结 79
35 双耳酢浆草结 81
36 酢浆草结 82
37 寿字结 84
38 吉祥结 86
39 六耳团锦结 87
40 龟结 90
41 菠萝头流苏 91
42 空心八耳团锦结 94
43 实心八耳团锦结 97
44 如意结 100
45 攀援结 102
46 二回盘长结 103
47 雀头结 106
48 左斜卷结 108
49 右斜卷结 110
50 连续编斜卷结 112
51 复翼一字盘长结 113
52 三回盘长结 118
53 蝴蝶盘长结 121
54 倒翼磬结 124
55 藻井结 128
56 复翼盘长结 130
57 穿线盘长结 134
58 酢浆草盘长结 138
59 回菱结 141
60 一字盘长结 145
61 团锦耳翼加结 148
62 磬结 151
63 复翼磬结 155
64 同心结 160
65 三宝三套宝结 163
66 二宝三套宝结 166
67 三宝四套宝结 168
68 四宝四套宝结 172
69 绣球结 175
70 流苏 178
71 吉祥穗 180
72 法轮结 182
CHAPTER 3中国结作品赏析
01 恋蝶 186
02 心意 186
03 长长久久 186
04 多福多寿 187
05 好事连连 187
06 圆圆满满 188
07 好事成双 188
08 大福大贵 189
09 红蜻蜓 189
10 四季平安 190
11 大红灯笼 190
12 吉祥如意 191
13 年年有余 192
14 吉庆有余 193
15 花灯 194
16 绿映红 194
17 十全十美 195
18 五谷丰登 195
19 彩蝶 196
20 大吉大利 197
21 财源滚滚 198
22 青花瓷 199
23 繁花 199
24 转金 199
25 仙桃 200
《敦煌壁画的色彩密码:千年丝路的视觉遗产》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探究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独具魅力的色彩体系,揭示了这些千年艺术瑰宝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绘画技艺以及时代变迁对色彩运用的深刻影响。我们并非简单罗列壁画中的色彩,而是尝试破译敦煌艺术群像中,那些历经风沙洗礼却依然鲜活的矿物颜料是如何被匠人精妙地调配与使用的。 第一部分:敦煌石窟的地理与历史背景——色彩的物质基础 敦煌,这座曾经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直接决定了壁画颜料的来源与特性。本书首先描绘了河西走廊的自然地貌,探讨了早期佛教艺术如何从古印度、中亚地区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敦煌,并与本土文化产生剧烈碰撞与融合的过程。 我们将重点介绍壁画中颜料的“物质身份”。敦煌壁画的色彩并非单一的化工产物,而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与匠人的智慧结晶。我们详细分析了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在敦煌艺术中的应用比例与功能区分: 矿物之魂:石青与石绿的地位。 书中以近乎考古学的严谨态度,剖析了昂贵且象征佛国庄严的群青(Lapis Lazuli,青金石)与石绿(孔雀石)的产地考证。这些珍稀矿物如何被细致地研磨、淘洗,并以不同颗粒度应用于佛像的袈裟、天宫的殿宇之上,以体现等级与神圣性。我们甚至追溯了唐代石青的进口路线,揭示了其背后庞大的贸易网络。 土之厚重:赭石与土黄的基调。 敦煌壁画的底色与人物肌肤的塑造,大量依赖本地易得的赭石、朱砂和土黄色矿物。本书阐释了不同产地的赭石如何赋予画面温暖或冷峻的色调,以及这些大地色系如何奠定敦煌艺术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植物的点缀:生命的轻盈。 对于那些难以长期保存的植物性染料,如靛蓝、藤黄等,本书探讨了古代画师如何利用短暂的鲜活色彩来捕捉人物的情绪波动或点缀世俗场景的生动细节,以及这些色彩在历史长河中褪变、固化的过程。 第二部分:色彩的哲学与宗教意涵——超越视觉的符号系统 敦煌壁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传播佛教教义的视觉文本。本书深入挖掘了色彩在佛教宇宙观中的象征意义,分析了色彩如何被用作“符号语言”来引导观者的精神皈依。 五方五佛与五方正色。 我们详细解读了唐代密宗色彩体系对敦煌艺术的深远影响。中央毗卢遮那佛的白、东方阿閦佛的蓝、南方宝生佛的黄、西方阿弥陀佛的红、北方不空成就佛的绿,这套严谨的色彩编码,如何在壁画中清晰地划分出净土世界的结构与秩序。 主尊的“光环”与“背光”。 探讨了佛陀与菩萨周围的晕光(背光)所使用的特定色彩组合,例如强烈的朱红与明亮的土黄交织,如何模拟出佛光普照的超凡景象,以及这种光影处理技法如何体现了“圆融”与“觉悟”的主题。 世俗与净土的色彩对比。 通过对比描绘供养人、世俗生活的“供养人像”与描绘极乐世界的“净土变”壁画,展示了画师如何通过色彩饱和度、明暗对比的差异,来区分凡尘俗世的喧嚣与佛国净土的庄严静穆。 第三部分:技法革新与时代变迁下的色彩演化 敦煌壁画的开凿历时千年,其色彩运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朝代更迭、画师流派的更迭而不断发展。本书将敦煌艺术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几个关键时期,分析不同时期色彩风格的显著特征。 盛唐气象:色彩的辉煌与饱满。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艺术风格趋于雄浑大气。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壁画在色彩运用上更为大胆、颜料用量更为充裕,尤其体现在对石青、石绿的大面积铺陈上,营造出雍容华贵、气象万千的宫廷美学。 五代宋代:精细化与装饰性。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局势动荡,色彩趋于内敛,但线条和细节描绘更为精到。色彩的运用开始转向更精细的晕染和层次过渡,部分壁画甚至出现了受宋代院体画影响的淡雅色调。 晕染的魔法:湿画法与干画法的色彩张力。 书中详细对比了敦煌壁画中湿画法(直接在湿润的泥地上敷色,色彩融合自然)和干画法(待泥干后再敷色,色彩层次分明)对最终色泽的影响。重点解析了“墨分五色”的哲学如何在敦煌的色彩运用中得到体现——即便是单一的色彩,通过不同程度的稀释和叠加,也能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 第四部分:现代科技下的色彩修复与文化传承 书籍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当代。我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如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红外反射摄影等,如何帮助研究人员无损地识别壁画颜料的原始成分,从而揭示古代画师的真实意图。 同时,本书也关注了当前敦煌壁画色彩保护面临的挑战,如有机物迁移、颜料层碳化、以及现代修复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原真性”与“视觉可读性”之间的复杂伦理问题。 通过对《敦煌壁画的色彩密码》的阅读,读者将不再仅仅是欣赏那些斑驳的色彩,而是能够理解每一抹蓝、每一块红背后,所承载的古代工匠的汗水、佛教的哲思以及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是一部献给色彩、历史与信仰的深度考察报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新手入门的圣经!我之前对中国结一窍不通,看到那些复杂的图解就打退堂鼓。但是,这本书的视频教程太给力了!它把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得极其细致,就像有人手把手教你一样。我跟着视频学了平结,然后是金刚结,没多久我就能熟练地掌握了。书里还讲解了不同线材的特性,比如丝线、棉线、玉线在编织上的区别和适用场景,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最喜欢的是关于“中国结的配色艺术”那一章节,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配色方案,让我不再担心自己配出来的颜色会不协调。我照着书里的建议,用红线和金线编了一个小挂件,效果惊艳!而且,书里还讲了不同结的象征意义,让我觉得编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个摆设,更承载了美好的祝福。我特别想学习编一个“福字结”,感觉非常有年味。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真的很接地气,没有用太多专业的术语,让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而且,它提供的视频质量很高,画面清晰,声音也很清楚,学习过程非常流畅。我绝对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对中国结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今年最满意的一本书籍之一!它的内容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想要学习中国结编织技巧的人来说。我之前尝试过几次,但总是不得要领,不是太紧就是太松,编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太美观。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提供的视频教程非常直观,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得特别清晰,而且语速适中,我可以随时暂停回放,直到完全理解为止。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同心结”的讲解。我一直觉得同心结寓含着美好的爱情寓意,想要亲手编织送给我的伴侣。这本书不仅教了我怎么编,还分享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丝线,以及在编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比如如何保持线材的松紧度一致。成品出来后,我简直不敢相信是自己亲手编的!它非常完美,丝滑的光泽,饱满的结体,充满了爱意。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比较少见的结法,比如“如意结”和“万字结”,让我大开眼界。我特别喜欢“如意结”的流畅线条,感觉非常祥瑞。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编更多的款式,用它们来装饰我的家居,或者作为送给朋友的小礼物。这本书真的是一个宝藏,让我重新燃起了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热情。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中国结爱好者,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质量远超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只介绍几种常见结法的普通书籍,而是深入挖掘了中国结的精髓,将许多珍贵的传统技艺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视频教程,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甚至连线材的张力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无法比拟的。我尤其喜欢关于“双鱼结”的讲解。我一直觉得双鱼结象征着和谐与圆满,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少了点神韵。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编织,还深入探讨了“双鱼结”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应用,并提供了一些非常专业的调整技巧,让我的作品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天然材质,比如竹子、木头等,与中国结进行创意结合,这给了我全新的设计思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是关于“中国结的诊断与修复”,它教会我如何判断结体的松紧度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对一些不小心编错的地方进行微调,这对于提升作品的整体美观度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方面面,让我受益匪浅。我敢说,这本书绝对是中国结编织领域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个热爱它的人拥有。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中国结爱好者的百科全书!我本身已经有一些基础了,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基础的打结方法,到进阶的组合设计,应有尽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发财树”的编织教程,它展示了如何将多个“元宝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棵寓意美好的发财树。我按照教程尝试着编了一个,虽然过程有点耗时,但最终的成品非常有气势,挂在家里,感觉真的能带来财运。而且,书里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流苏”的制作和搭配技巧,让我的作品更加精致。我之前总是觉得流苏很难处理,但看了这本书的视频,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小窍门。我喜欢书里那个关于“中国结的历史与发展”的章节,它让我对这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合理,每个章节都循序渐进,让我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视频的质量真的非常高,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精益求精的人。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中国结编织,也激发了我创作更多精美作品的灵感。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让我惊喜了!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没想到里面竟然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中国结的编法,而且配上了清晰的视频教程,这简直是懒人福音啊!我之前一直觉得中国结很复杂,光看图纸就头疼,但有了这个视频,一步一步跟着做,感觉一点都不难。从最基础的平结、金刚结,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酢浆草结、盘长结,书里都讲得明明白白。最让我喜欢的是,它不光教你怎么编,还解释了每种结的由来和寓意,让我感觉不只是在学一种手艺,更是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个关于“吉祥结”的部分,它详细地解释了这个结在各种节日庆典中的重要性,还展示了如何用它来制作各种装饰品。我照着视频尝试着编了一个,虽然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但最后成品出来的时候,我真的很有成就感!而且,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创意搭配的建议,比如怎么把不同的结组合在一起,怎么利用不同的线材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打算按照书里的方法,给我的新年礼物亲手编上几个中国结,绝对能给收礼人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纸质也很好,印刷清晰,视频加载也很快,体验感非常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