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膏敷疗法》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4月1日)
精装: 58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760171
条形码: 9787506760171
商品尺寸: 26.2 x 18.6 x 3.6 cm
商品重量: 1.2 Kg
《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4月1日)
精装: 66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大16
ISBN: 9787538180442
条形码: 9787538180442
商品尺寸: 29.4 x 22.4 x 3.6 cm
商品重量: 1.5 Kg
《中国膏敷疗法》
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各论详细论述了膏敷疗法的起源、功效与机制、膏敷的分类、熬制膏药的常用药物和器具、制作工艺、敷贴方法、注意事项等。各论按照中医外科、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冬病夏治、中医保健九个章节对病种进行分类,将所收集的膏敷方荆在上述八个章节病种中分别进行系统的论述。
《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概述讲述了膏药疗法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各科膏药方选等。下篇膏药在各科临床的应用介绍了膏药疗法在内科、妇科、男科、儿科、皮外科、五官科、传染科、养生保健中的应用,对每种疾病介绍了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膏药治疗方等,以利于临床选用。可使广大读者通过膏药疗法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益寿延年。膏药疗法疗效确实、使用方便、药源广泛,价格便宜,一些膏药药品在市场及药品商店中也易购得,可有效保护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
《中国膏敷疗法》
总论
第一章 膏敷(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膏敷的功效与机制
第一节膏敷的外治功效
第二节膏敷的治疗功效
第三节膏敷的机制研究
第三章膏药的剂型分类
第一节软膏
第二节硬膏药
一、黑膏药
二、白膏药
三、红膏药
第三节橡皮膏药
第四章熬制膏药常用的药物及器具
第一节 常用的药物
一、基质用料
二、治疗用药
(一)清热药
(二)消肿药
(三)止痛药
(四)止血药
(五)化腐药
(六)排脓药
(七)生肌药
(八)收敛药
(九)化痞药
(十)续筋简易方药
(十一)接骨简易方药
(十二)治跗骨疽简易方药
(十三)细药
第二节 熬制膏药的必备器具
第五章膏药的制作工艺
第一节软膏熬制法
一、用猪脂为溶剂的煎制法
二、用醋和猪脂为溶剂煎制法
三、水胶膏煎制法
四、千槌膏制法
五、混合膏制法
第二节硬膏煎制法
一、备料
二、浸泡
三、油炸
四、滤渣
五、熬油
六、下丹
七、出膏
八、去毒
九、摊涂
十、贮藏
十一、使用
第三节橡皮膏制法
一、提取
二、制法
第四节熬膏药的注意事项
一、季节
二、天气
三、油温
四、安全防护
第六章膏药的敷贴方法
第一节选择
第二节加热熔化
第三节清洁皮肤
第四节敷贴方法
第五节 防滑防流
第七章膏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辨证施贴
一、痈疽疮疡辨证
二、膏敷辨证
第二节皮肤过敏
第三节细料添加
第四节饮食宜忌
各论
第一章外科膏敷集
第一节外科感染膏敷方
一、痈
1.金黄膏
2.玉露油膏
3.黄玉膏(一)
4.搭背膏
5.文蛤膏
6.五枝膏(一)
7.加味太一膏
8.辣椒烟丝油膏
9.甘遂芫花甘草膏
10.松香膏(一)
11.松香膏(二)
12.泽漆膏
13.栀子膏
14.黄芩膏
15.黄连膏(一)
16.神水膏
17.白及膏(一)
18.摩风去毒神异膏
19.乳香膏(一)
20.神效太乙膏
21.长肉紫金膏
22.九物大黄薄贴
23.消炎散结膏
24.新黄膏
二、疽(蜂窝组织炎)
1.冲和膏
2.拔毒膏(一)
3.万应膏
4.黑玉膏
5.益黄膏
6.绿膏药
三、疔疮.
1.疮疡膏
2.疔疖膏
3.千锤膏
4.驱毒止痛膏
5.山慈菇膏
6.军术膏
7.骨疡拔毒膏
四、疖
1.咬头膏
2.太乙膏(一)
3.洪宝膏(一)
4.疖疽小纸膏
5.乳香膏(二)
6.牛芒膏
7.金丝膏
8.红布膏
9.清解薄贴
10.金冰如意膏
11.杉芽二黄膏
12.全福膏
13.加味金黄膏
14.铁箍膏(一)
五、颌下淋巴结炎膏敷方
1.全蝎膏(一)
2.复方藤甲膏
3.黄乌膏
4.童肿膏
5.淋巴消肿膏
6.如意金黄膏
7.加味金黄敷贴膏
六、流注(附骨疽)膏敷方
1.黄龙膏
2.六昔浦膏
3.蛛朱膏
七、乳腺炎(乳痈)膏敷方
1.铁箍膏(二)
2.玉红膏
3.乳痈膏
4.牛胶膏
5.牛胶铅粉膏
6.乳吹膏
7.芙蓉膏(一)
8.芙蓉膏(二)
9.硇吵膏
10.止痛生肌甜菜膏
11.神异膏
12.大红千槌膏
13.万槌青云膏
14.云母膏
15.敷乳方
16.生鱼薄
17.远志葱蜜饼
18.四物胶薄贴
19.三物桂心贴
20.化坚膏(一)
21.一醉膏
22.猫毛灰膏
23.蒲公英膏
24.丹参膏
25.五味雄黄间茹膏
26.柏皮膏
27.神仙太乙膏
28.三黄膏(一)
29.复方樟丹膏
30.远志膏
31.解毒软膏
32.生肌玉红膏(一)
33.枫香膏
34.一膏效
35.新金黄药膏
36.代针膏
37.三黄贴膏
38.五倍消痈膏
八、手部感染膏敷方
1.提吊膏
2.白公膏
3.栀子乳没膏
4.康复膏
5.蜈蚣膏
6.复方黄芪膏
九、下肢感染(臁疮)膏敷方
1.生肌膏(一)
2.冰川软膏
3.梁氏臁疮膏
4.枯矾猪甲膏
5.四黄膏合生肌膏
6.蜂蜜珍珠膏
7.解毒生肌膏(一)
8.臁疮膏(一)
9.甘占膏
10.治臁膏
11.生肌膏(二)
12.蜂雄膏
13.臁疮膏(二)
14.圣芳膏
15.龙骨红升膏
16.消疡膏
17.复方黄连膏
18.龙血树脂膏
十、体表慢性溃疡及结核膏敷方
(一)体表慢性溃疡膏敷方
1.龙石膏
2.红药膏
3.绛珠膏
4.蜂蜜膏
5.生肌膏(三)
6.加味生肌玉红膏(一)
7.搭手发背膏
8.创伤膏
9.溃疡解毒膏
10.祛腐生肌膏(一)
(二)褥疮膏敷方
1.生肌膏(四)
2.榆黄油膏
3.复方紫草油膏
4.玉红膏、生肌象皮膏
5.回生膏
6.生肌愈合膏
7.大黄生肌膏
8.防褥疮贴膏
(三)皮肤结核膏敷方
1.蜂房膏(一)
2.蜂房膏(二)
(四)糖尿病坏疽膏敷方
1.双黄膏
2.苍竭膏
3.愈疽膏
4.煨脓长肉膏
十一、骨与关节病膏敷方
(一)骨与关节结核膏敷方
1.蟾蜍膏
2.小燕膏(毒镖膏)
3.克疴膏
4.伸筋止痛膏
5.五毒还阳膏
6.四虎膏
(二)骨髓炎膏敷方
1.骨康膏
2.祛腐生肌膏(二)
3.胆矾膏
4.消核膏(一)
5.紫色生肌膏
6.萍鳅膏
7.保全膏
8.金蟾膏
9.蜜冰膏
十二、淋巴结核(瘰疬)膏敷方
1.阳和解凝膏
2.消核膏(二)
3.琥珀膏(一)
4.回蒸膏
5.紫霞膏
6.生肌膏(五)
7.斑蝥膏
8.五香膏
9.沉香膏
10.蜈蚣油膏
11.蜂房膏(三)
12.软坚散结膏
13.消核灵敷药
14.白玉膏(一)
15.圆芪膏
16.消退膏
17.砒霜巴豆膏
18.化核膏
19.红信消瘰膏
20.雄矾牡蛎膏
十三、腹股沟淋巴结核膏敷方
绀珠膏
十四、睾丸疾病膏敷方
1.三黄乳没膏
2.地龙蒲黄膏
3.桂神疝气膏
4.五味敷贴膏
5.茯苓仙人膏
第二节肛门病膏敷方
一、外痔膏敷方
1.九华膏
2.消痔膏(一)
3.消痔膏(二)
4.消痔膏(三)
5.活血消肿膏
6.象皮膏
7.解毒生肌膏(二)
8.生肌玉红膏(二)
二、肛裂膏敷方
1.生肌膏(六)
2.生肌象皮膏
3.白及膏(二)
4.加味生肌玉红膏(二)
5.油蜡膏
6.白云膏
三、肛门手术后疼痛膏敷方
1.消炎镇痛膏
2.消炎膏(一)
3.消炎镇痛贴膏
4.紫榆伤宁膏
第三节瘿、瘤、癌膏敷方
一、甲状腺肿(气瘿)膏敷方
1.回阳玉龙膏
2.化结膏
二、气瘤膏敷方
1.消瘤二及膏
2.阿魏消痞膏
三、血瘤膏敷方
1.七仙膏
2.加味黄连膏
四、乳腺增生(乳癖)膏敷方
1.花草膏
2.散结止痛膏
3.飞龙阿魏化坚膏
4.季芝鲫鱼膏
5.碧玉膏
6.夏枯草膏
7.化坚膏(一)
8.结乳膏(一)
9.乳癖四生膏
10.乳癖膏
11.乳康贴膏
12.开结通络膏
第四节 软组织与关节疾病膏敷方
一、风寒湿痹膏敷方
二、颈椎病膏敷方
三、各类关节炎膏敷方
(一)肩关节周围炎膏敷方
(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三)风湿性关节炎膏敷方
(四)类风湿关节炎膏敷方
(五)骨性关节炎膏敷方
(六)鹤膝风膏敷方
(七)各种关节炎膏敷方
四、足跟痛膏敷方
五、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关节炎膏敷方
六、骨质增生(骨刺)膏敷方
七、静脉炎膏敷方
八、肌内注射引起局部硬结膏敷方
九、肋软骨炎膏敷方
十、腰椎间盘突出膏敷方
第五节其他
一、烧伤膏敷方
二、烫伤膏敷方
三、乳头破碎膏敷方
四、乳房发育异常膏敷方
五、血栓性脉管炎膏敷方
二、哮喘膏敷方
三、肺痈膏敷方
四、慢性支气管炎膏敷方
五、支气管扩张膏敷方
六、慢性阻塞性肺病膏敷方
七、肺痿膏敷方
八、阴虚火旺膏敷方
九、胸膜炎膏敷方
第三节 脾胃病证膏敷方
一、痞满膏敷方
二、胃痛膏敷方
三、腹痛膏敷方一
四、呃逆膏敷方
五、泄泻膏敷方
六、便秘膏敷方
七、胃缓膏敷方
八、胃下垂膏敷方
九、十二指肠溃疡膏敷方
第四节 肾系病证膏敷方
一、淋证膏敷方
二、腰痛膏敷方
三、遗精膏敷方
四、阳痿膏敷方
第五节心系病证膏敷方
一、惊悸、怔忡膏敷方
二、心痛(心绞痛)膏敷方
三、高血压膏敷方
《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
上篇概述
第一章膏药概论
一、膏药疗法的方法
二、膏药疗法的作用
三、膏药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膏药方选
一、内科膏方
二、妇产科膏方
三、男科膏方
四、儿科膏方
五、皮外科膏方
六、骨伤科膏方
七、五官科膏方
八、传染科膏方
下篇膏药在各科临床的应用
第三章膏药在内科临床的应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炎
肺痿
支气管扩张
肺气肿
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
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结肠炎
慢性胆囊炎
积聚
便秘
高脂血症
脂肪肝
肥胖症
原发性高血压
脑卒中后遗症
心肌炎
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缺铁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细胞减少症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尿石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痛风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糖尿病
血管性头痛
癫痫
精神病
老年性痴呆
神经衰弱
汗证
骨质疏松症
震颤麻痹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暑
酒精中毒
第四章膏药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第五章膏药在男科临床的应用
第六章膏药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七章膏药在皮外科临床的应用
第八章膏药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
第九章膏药在五官科临床的应用
第十章膏药在传染科临床的应用
第十一章膏药在癌症临床的应用
第十二章膏药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我对传统中医的智慧都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功效显著的民间疗法,比如我们常说的“老膏药”。这套《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中国膏敷疗法套装》彻底满足了我对这类疗法的探究欲。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膏药制作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外治法的百科全书。书中对膏药的起源、发展、分类都有详尽的介绍,让我对这一古老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膏药特色的阐述感到惊叹,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历代医家对膏药的智慧结晶。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历史的介绍,而是将目光聚焦于现代应用。书中对多种膏药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演示,步骤清晰,易于理解,即使是没有任何制作基础的人,也能照猫画虎地尝试。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膏药在不同病症上的应用,不仅是外敷,还涉及到内服的可能性(当然,这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以及膏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这让我觉得非常严谨和负责。读完后,我不仅对如何制作膏药有了概念,更对膏药的治疗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次非常充实的学习体验。
评分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平时喜欢捣鼓一些简单的中药方子,但对于膏药这种需要一定工艺的疗法,一直觉得门槛比较高。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套《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中国膏敷疗法套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没想到,这套书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这本书,真是把我从“门外汉”变成了“半个行家”。它从最基础的中药知识讲起,详细介绍了各种药材的药理作用、炮制方法,以及它们在膏药中的具体配伍原则。我之前总觉得膏药的配方很神秘,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性极强的配方,并且对每种配方的适用症、禁忌症都有详细的说明,这让我觉得非常安心。而《中国膏敷疗法》则更像是一本操作指南,里面不仅有膏药的制作流程,还有很多关于如何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和疾病来选择和使用膏药的指导。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膏药讲究”的部分,比如如何判断膏药的质量、如何正确地敷贴膏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生活小常识。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离亲手制作和使用膏药又近了一步,充满了实践的动力。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中,总觉得对于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单纯的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的某些疗法,特别是外治法,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前也接触过一些中医书籍,但很多理论晦涩难懂,或者配方过于简单,难以指导临床实践。这套《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中国膏敷疗法套装》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系统地阐述了膏敷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书中对各种膏药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选材、炮制到煎熬、摊涂,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并且强调了不同工艺对疗效的影响。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辨证论治在膏药应用中的指导作用,这让我能够更精准地选择膏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此外,套装中的《中国膏敷疗法》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列举了大量针对不同疾病,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病等的膏敷疗法案例,这些案例既有详细的病历分析,又有具体的治疗方案,对于我来说,是宝贵的临床参考资料。这套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中医理论素养,更赋予了我更强的临床操作能力。
评分这套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中医的传统疗法很感兴趣,尤其是膏药。市面上关于膏药的书籍很多,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简单的介绍,要么是过于理论化,很难真正学到实际操作的精髓。这套《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中国膏敷疗法套装》完全不一样!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还深入讲解了它们在膏药配制中的应用原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经典的膏药配方,这些配方都有详细的组成、制法、用法和注意事项,而且很多配方都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病症、不同体质人群的膏药选用建议,这使得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而不是盲目套用。书中的插图和图解也十分精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形态和制药过程。我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尝试其中的一些配方,希望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手把手地教我,让我对中医膏药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套书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以为就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但当我拿到手,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的内容所折服。这套书的编排非常巧妙,《中国膏药配方配制全书》就像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系统地梳理了膏药配制的所有环节,从药材的选择,到炮制、配伍,再到最后的成型,都有条不紊。它不仅仅是列出配方,而是深入讲解了每个步骤背后的原理,为什么这样配伍效果会更好,为什么某种炮制方法能更好地发挥药效,这让我对中药膏药的理解上升了一个维度。而《中国膏敷疗法》则像是对理论知识的具象化,它把各种膏药的应用场景、疗效和使用方法都详细地描绘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膏药选择建议,这让我觉得膏药不再是一个“万能药”,而是需要精准应用的中医外治手段。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历史文献的引用和考证,这让整本书的学术性和严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总而言之,这是一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精品,对于任何对中国传统膏药疗法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