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政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睡前故事
  • 父爱
  • 故事
  • 儿童文学
  • 成长
  • 教育
  • 好习惯
  • 情感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233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2805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420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关注亲子教育的父母、对绘本阅读感兴趣的人。

首刷限量签名版!

畅销书《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精装升级版!

写给新手父母的绘本扫盲书——

10个绘本入门普及问答;

50个绘本教养问答,帮你构建绘本阅读养成计划;

101本世界经典绘本推荐解读,让你成为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

近百条国内外绘本网站资源,开启世界绘本的大门!

新增“如何用爸爸绘本激活父爱”等数篇文章,为亲子阅读带来新思路!

440页典藏精装,四色全彩印刷,高品质纸张,绘本教养典藏之作!


内容简介

60后资深媒体人杨政辞职回家专心做“奶爸”后接触绘本,被绘本的精致所吸引,从此开始了与女儿一起读绘本的亲子阅读历程。在感受到绘本阅读给女儿、给父女关系甚至给自己奇妙的影响后,杨政开始在微博上推荐绘本阅读,“绘本推广者”成为杨政与“爸爸”身份齐名的另一身份,他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童书爸爸”。在本书中,杨政要将他在绘本推广领域几年来的经验与读者分享,其中包括关于绘本阅读父母关心的问题、101本经典绘本推荐以及绘本资源的大集合,让更多的父母认识到: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作者简介

杨政
国内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五颗星美育创始人。

曾在新闻媒体工作25年,从2011年起,在微博上记录女儿的阅读经历,点评和推荐世界经典绘本,使很多家庭走上亲子阅读的道路。
2013年,开创“绘本阅读+艺术表达”的五颗星美育课程;2014年,开创“带着绘本去旅行”亲子旅行项目,开启绘本环球之旅。

新浪微博:@杨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常常回忆女儿出生时的情景——那天,我在产房里陪伴妻子生产。医生抱着浑身胎脂的孩子走过来,接着,护士叫我:“请你来给孩子剪脐带。”


剪脐带,是容易得不得了的一件小事情,为什么要让父亲来做呢?当时,我脑子空空,照做了。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明白,这是一个仪式,是一个庄重的仪式,是在用行动宣告:母亲孕育这个生命的过程已经结束;是在提醒父亲:今后,做父亲的你,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小生命、引导她走向正确的人生旅途。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两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他。后来,每年的父亲节,他都会做一个演讲。他曾说:


“在我们生活所依附的岩石中,重要的岩石是家庭。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每位父亲对家庭基础能起多么关键的作用。父亲是教师和教练,他们是导师和生活角色的模范,是成功的榜样,亦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人。”


奥巴马同时说:


“但如果我们坦诚的话,我们应该承认有太多的父亲不在其位——不在太多人的生活里,不在太多的家庭里。他们置他们的责任于不顾,表现得像小男孩而不是男子汉,我们许许多多家庭的基础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薄弱了。生活里没有父亲的孩子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要高出5倍,辍学的可能性高出9倍,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20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比如离家出走,或者成为青春期父母。由于父亲的缺席,我们社会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


奥巴马呼唤的是父爱,他要求男人们在有孩子以后,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我2011年初辞职,辞去了耕耘25年、有一份优厚薪水的工作回家,专职来陪伴孩子。其实不仅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女儿,或是因为人到中年的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可以做到在几年以内不拿薪水也能生活。更重要的是,回想起来,我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曾经犯过很多的错误。我曾经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父亲,在儿子的成长中,我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尽管我的儿子现在已经成人,心地善良而阳光,对人友善而真诚,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我还是常常想起我所带给他的伤痛。我常常会感到遗憾:如果在儿子小的时候,中国就有绘本,我就能读绘本给他听,同时我也能在绘本里找到许多的人生和育儿哲理,那该多好啊!


是啊,中国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经典的绘本。我自己,直到2008年的夏秋之交,才一次看到这样精美的、浓缩了世界和人生精华的读物。所以,当朋友们建议我写一本绘本扫盲书的时候,我心动了。在我当新闻记者的经历中,我几乎没有写过什么长篇大论的东西。虽然我做了25年的新闻工作,做过文字记者、编辑,做过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但我几乎没有写过5000字以上的文章。写一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困难的。


但是,对于一个父亲,对于没有经过任何岗前培训就做了父亲的我,曾经犯过许多错误、还会不断地犯错误的我,如果在今天,我能告诉所有年轻的父亲,你可以更好地履行做父亲的责任,那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如果今天,我可以引导父母们爱上绘本,使他们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给孩子读这些世界上美的书,那不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德吗?


于是我开始写。写我从2008年知道绘本之后,带孩子读绘本的经历和体会;写我2011年辞职后在家陪伴孩子,同时在新浪微博上记录、分享给孩子读绘本的感受;整理和丰富近两年间所发布过的300余篇有关儿童阅读和绘本的微博;梳理我与粉丝们的互动和问答。


我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位父亲,都承担着相当繁重的工作,绝大多数父亲都不可能像我一样,暂时放下工作回家专职陪伴孩子,那真的不现实。但我们知道,每一位父亲,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一定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给孩子读绘本、和孩子一起游戏、带孩子一起去户外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在给女儿读绘本的4年多时光里,我和女儿一共读了多少本书?实在是无法统计,估计有1000本了吧!尤其在她4岁半至6岁半的两年里,我们几乎每周都会读几本新书。每天晚上的睡前阅读,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带着孩子去旅行,我们也总是要带上几本书,或者在外地的书店再买几本。


通过绘本,我想,我已经在孩子的脑海里,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是世界上精美的图像,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是世界上浅显但深刻的道理。


可以说,我在孩子的心里,已经为她建立了一个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品位和审美的基准了!


正如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所说:“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那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的时候,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们说的话都说完了。”


我知道,目前陪伴孩子读书的人,主要是母亲。这个现状暂时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但是,我也知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亲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衷心希望各位读到我这本小书的妈妈,把我,这一位爸爸的体会,分享给你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分享给身边的男性朋友们,鼓励父亲拿起绘本,给孩子们讲下去。


最后,我愿意告诉每一个孩子的父亲——我们要有做好爸爸的决心和努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建立心灵的基石。


请珍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的童年。




杨政


目录

第一章 我为什么给孩子读绘本
01 我曾经是个“绘本盲” 002
02 什么是绘本? 004
03 绘本的历史 006
04 绘本里有什么? 010
05 绘本的“药用价值” 014
06 为什么给孩子读绘本? 019
07 绘本,使孩子有了一面看自己的镜子 022
08 大人先爱上绘本 025
09 绘本给我和女儿带来了什么? 027
10 绘本之窗(原创诗歌一首) 034

第二章 绘本阅读养成计划
01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给孩子讲绘本? 038
02 0~1岁的婴儿必须看书吗? 049
03 1岁以内以及1岁左右的宝宝看什么绘本? 053
04 0~2岁的孩子,读多少本书就够了? 056
05 为0~2岁的孩子选书有什么原则? 058
06 学龄前的孩子读多少本绘本是合适的? 060
07 上小学的孩子,还适合读绘本吗? 063
08 绘本是大人念给小孩听的书吗? 065
09 什么是亲子阅读的最佳状态? 067
10 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068
11 读绘本有哪些注意事项? 072
12 可不可以用家乡话来给孩子讲绘本? 075
13 妈妈读还是爸爸读? 077
14 如何为孩子讲解绘本里的图画? 080
15 怎么给孩子讲解无字绘本? 084
16 用iPad或者在电脑上阅读绘本好不好? 087
17 如何给孩子选择绘本? 090
18 哪些绘本适合角色扮演? 092
19 孩子读书时显得不耐烦了怎么办? 095
20 孩子“撕书”怎么办? 097
21 孩子倒着看书是怎么回事儿? 100
22 孩子为什么喜欢反复读一本书? 102
23 男孩和女孩对绘本有不同的接受度吗? 107
24 为什么很多绘本都有建议阅读年龄的提示? 112
25 要不要一边读绘本一边学画画? 114
26 “应景”读书有什么好处? 117
27 孩子读书的“口味”跟大人不一样怎么办? 120
28 为什么有的书别人说好,而我的孩子觉得很一般? 123
29 是否应该设置读书计划? 126
30 如何避免孩子尝试书中不好的东西? 128
31 同类绘本是否只读其中一本就可以了? 131
32 如何把孩子从电视前“解放”出来? 133
33 读绘本对认字有帮助吗? 140
34 孩子读绘本会不会变成“书呆子”? 143
35 为什么动物是绘本里的超级明星? 146
36 绘本为什么那样贵? 148
37 绘本是买来看还是借来看? 152
38 网购绘本的利与弊 154
39 如何整理孩子的绘本? 156
40 怎样给绘本分类? 158
41 多长时间给孩子更新绘本? 160
42 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绘本馆? 162
43 是否应该送孩子到绘本馆去读绘本? 165
44 怎样提高家长对绘本的鉴赏水平? 166
45 为什么我推荐的绘本绝大多数是外国的作品? 167
46 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器晚成的绘本大家? 170
47 如何用“爸爸绘本”激活父爱? 177
48 为什么绘本是孩子进入艺术世界的最佳途径? 182
49 为什么创办五颗星美育? 189
50 什么是“带着绘本去旅行”? 196

第三章 101本经典绘本推荐 203

第四章 绘本资源大搜索
世界绘本大奖 410
绘本网站 414

首版后记 417

再版后记 420

精彩书摘

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这是一个大问题。孩子理解一本书,有两大途径:一是将自己的观察与自己对于世界的了解、经验结合;二是聆听家长的讲读,感受讲述人对书的理解。所以说,家长讲读绘本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理解程度和感受深浅。

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说的:“讲绘本的人能决定念绘本的最终价值。不论多好的绘本,如果讲的人态度敷衍,就无法生动传达书中的意蕴……讲绘本的人如果能与好的绘本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摘自《幸福的种子》)

给孩子读绘本,我见过不少方法,也用过不少方法。比如照本宣科法、抑扬顿挫法、轻声朗读法、大声朗读法、添油加醋法、边读边问法、角色扮演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讲法,而孩子对于不同的讲法,感受肯定也是不同的。

在我刚刚接触绘本,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自己采取最多的是“照本宣科法”。在自己对所讲读的绘本理解不够的时候,也只能采用这种方法。照本宣科,顾名思义就是照着绘本上的字,逐字逐句地念,能把句子念清楚、念通顺,就算可以了。

这种方法,也是初读绘本的人用得最多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只有简单字句的小小孩童书来说,应该是可以的。但这样讲读,往往因家长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不深,讲述效果可能一般。所以,我强烈建议:为孩子讲读绘本,我们自己一定要先看一看,只有大人先热情洋溢地喜欢上绘本,才能把自己的喜欢传递给孩子。自己先看一看,让自己先喜欢上绘本,是为孩子讲好绘本的法宝。

在为女儿读了数百本绘本之后,我觉得,建立在自己喜欢、热爱基础上的抑扬顿挫法、轻声朗读法、大声朗读法和角色扮演法,最容易被孩子接受,能加深孩子的记忆。

读不同的绘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读故事性强的作品,如《妈妈的红沙发》《团圆》《不一样的卡梅拉》《提姆和莎兰》等,抑扬顿挫的读法,可以让孩子感受不同人物的语言、情绪;在读《圆圆的月亮》《风到哪里去了》《亲爱的月亮》等故事性不强、比较抒情的绘本时,采用轻声朗读法,而且睡前读,可以让孩子心情平静下来、情绪舒缓下来;在读《走进生命花园》《西雅图酋长的宣言》时,我采用大声朗读法,甚至在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时,我站在椅子上,为孩子高声朗读。这样,我自己也被铿锵有力的声音感染。

还有许多绘本,里面的角色性格鲜明、情节曲折,非常适合做角色扮演游戏。如《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娅》《艺术大魔法》、“米尼狼”系列的《生病了,不害怕》等,这些能让孩子角色代入的绘本,让孩子可以“动”起来的绘本,将给孩子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读《一园青菜成了精》《外婆桥》等改编自童谣的绘本时,事先查查资料,读起来可以用快板、童谣的节奏,孩子很快就可以朗朗上口了。

究竟应该怎么给孩子读绘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孩子喜欢、家长轻松,就是最好的方法。即使家长添油加醋地为孩子讲读绘本(虽然这种方法我并不喜欢),如果孩子爱听,或者在特定的情形下—比如在孩子熟读作品后,和孩子一起,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构绘本,为孩子这样讲,也是可以的。


如何把孩子从电视前“解放”出来?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遇到过。那是1994年我来深圳,当时我儿子只有3 岁,和他妈妈在老家,所以小孩只好交给外婆、外公来带。对于老人帮助带孩子,我们是心存感激的,老人家照顾孩子真是无微不至。但是,当孩子回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已经非常喜欢看电视了。因为,在外婆家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看到“再见”才睡觉。在外婆家,儿子看完了50集的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我4岁的儿子,竟然可以把主题曲、插曲都唱下来了。

可以因此而责怪老人家吗?不可以!老人家带孩子,当然不能事事令人满意。他们的人生经验很丰富,但是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绘本,不知道该给孩子讲什么书。如果你没有给老人准备一些要讲给孩子的书,怎么能责怪老人给孩子看电视呢?所以,如果你无奈地把孩子交给老人带,那么就为老人准备一些和孩子共读的绘本吧!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说:“电视不能与人交心,彼此不会对话,即便向电视发问,电视也不会回答…… 在机器和人之间,因为没有人那样的心与心之间的互动,便不会有温暖的关系…… 电视不具有培养幼儿富有人性的能力,这种人性,从根本上讲,只有父母的爱才会培养出来。”美国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来讨论电视和阅读的问题。书中说:“看电视和读书有许多明显的差异,比如看电视会让孩子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看电视是一种不用社交的经验、电视使孩子不会提问、看电视使孩子缺乏和家人的对话、电视里出现的语言十分贫乏(只有绘本的1/2,更不用说小说了)……”

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何在电视和阅读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做出恰当的平衡,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孩子看电视,更不是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粗暴地前去关掉电视,同时,丢给孩子一本书—喏,去读书吧!

在记忆里,儿子在4岁时来到身边与我团聚之后,看电视的时间并不长—我和他经常会在阳台上背诵古诗、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玩,电视没有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大问题。而有了小女儿之后,我发现小女儿也很喜欢看电视,这就让我来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了。我并没有简单地禁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做了一些别的事情。

1.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不是说要少让孩子看电视吗?怎么还要一起看?我的意思是要和孩子一起选择有意思、有水平、有档次、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看。我们当然可以看看《猫和老鼠》,可以看看迪士尼百年经典动画片,可以看看中国经典水墨动画,可以看看BBC 或者美国国家地理的节目。我女儿到6岁的时候,已经看过很多电视节目了。《迪士尼百年动画经典》,大概100部片子,已经看完了;《世界动画—中国水墨动画》,也看完了;《英国BBC 科学杂志》,看了不少;《一分钟看艺术》4碟,看了几遍;《小小爱因斯坦》《爱探险的朵拉》《迪士尼魔法英语》这些都是孩子爱看的节目;《蜡笔小新》《猫和老鼠》也看了不少。谁能说这些不是孩子应该看一看的片子?

同时,也要允许孩子看他们自己喜欢的电视,当孩子喜欢某一种电视节目的时候,应该有宽容的态度,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喜欢看这个节目。

我和孩子有约定,每天可以看1个小时(节假日有时候会放宽到2小时)的电视,而我争取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抽出时间来陪伴她,主要是要和孩子一起来讨论电视节目,负责解释节目里出现的孩子不懂的台词和道理,在电视画面的光线、色彩好看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一下。

抱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孩子有了温暖的记忆,在遇到一些令孩子不安的画面的时候,她也找到了可以依靠和解释的人,这是非常好的家庭享受啊!我个人是不排斥看电视的。而且,和孩子一起看我们都喜欢的节目,弥补了机器与人之间缺乏交流的不足。

2. 营造家庭的读书气氛。如果你想让孩子少看电视多读书,那么家长首先要做到少看电视多读书。如果家长在家里长时间地看电视,置孩子于一旁而不顾,孩子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爱上看书的。

营造家庭的读书气氛有很多方法,比如,在家里到处都有书籍,把想给孩子看的书,都放在孩子可以很容易看到、拿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经常看书,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3. 假如孩子已经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每天都要看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并且缺乏和大人的沟通,这才是大人要注意的问题。家长需要检讨孩子为什么只喜欢看电视—你在家陪伴孩子多吗?你每天陪伴孩子多少时间?你有没有给孩子朗读过书籍?假期里你陪孩子去公园或野外吗?你都陪孩子做过什么?你在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看电视?你都看些什么内容的电视?如果你想过这些问题,一定就可以明白孩子沉溺于电视的原因了。找到了原因,解决的方法就会有了吧?

4. 纠正孩子看太多电视的方法,还有就是看绘本—绘本虽然没有像电视节目一样的会活动的画面,但是绘本的画面,是经典瞬间,有助于孩子细心地观察;绘本虽然没有像电视那样丰富的声音,但是父母为孩子阅读的声音,更容易深入孩子的内心;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都有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孩子不会养成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

前言/序言

一页天一页地,夹着不知天高地厚的童年

文/邓康延

远古岩画和今日绘本,都是上苍转赠的礼物,传递自然母体的拙朴、率真。原始森林里结绳记事的一个疙瘩,五千年后被有心人解开,涂以色彩、线条,成了绘本,成人释放童心,世界回到童年。漫长的历史,绘本可以轻轻几页翻过。

杨政,在媒体工作了二十几年,有一天倏地醒悟,辞了职,奔了香港,做了小女儿的专职爸爸,历经沧桑后和女儿一起返璞归真天天读绘本,如玉时光,相互映照。书中的旅行,无远弗届,何况是图画的书,陪孩子一同再出发的人,起码扩展了1.5倍人生。40岁的他给3岁的她每周阅读几本图画书,那些清澈如溪的生命体验,滋润了两代人的情感。父亲明了:对于孩子,在学会认字算数之前,应该先有情感的体验、美善的体验,早早种下抵御丑恶的疫苗;对于大人,最好的状态是,看过了世界的黑暗与痛苦之后,却依然相信美好。“绘本女儿”在父亲节的清晨,在他门口搁了个大箱子,里面是一个个小礼物,最后的礼物是女儿自己。撒娇的小女乖乖的爸,在港岛逼仄的楼宇天际线里,迎空一抹蔚蓝。

我童年是在西安南关正街度过的,荒唐的岁月,父母在野外工地,童心忧郁,守着外婆和她璨若星子的故事。我受欺负与人打架后,会去街头巷尾的小人书摊,打开一分钱看一本的世界:岳飞的精忠报国,水浒的侠义江湖,是一代人的传统绘本,是万般喧嚣处的一隅精神操场,可以简单又经典地慢跑转圈。许多年后当我去做《先生》纪录片时,更真切地体会到蔡元培先生想用美育替代宗教的苦心孤诣。对美五体投地,才能对丑势不两立。美育的缺失、人性的缺失,只会批量长出焚琴煮鹤之辈。

即便远如太平洋对岸的一片叶子,也用不着一百年才能漂泊到东方彼岸,可绘本就是被耽搁了一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各地绘本五彩缤纷,英国、美国,继而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富饶的地域,绘本多姿;开放的文明,童心无疆。绘本终于在21世纪初长驱奔入中国大陆,在印刷术发明之地,涌来了仰仗精细印刷的绘本季。经典的绘本,是世上顶尖画家的用心勾勒、勾勒摹心。它的内容多元开阔、无所不包,但能存放于一纸故事;它的形式不拘一格,放纵各种绘画手段、主义派别,但不附庸权势金钱。精神原本没有故乡,正像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绘本的魅力就是它的童心人性。

几年前,我们开门突然撞上了微博时代,一切被逼得迅捷化、情绪化。杨政在新浪微博上三年间记录下数百条与孩子同读绘本的体验,汇聚各种绘本的心得,以及与粉丝的互动问答。那些富有想象力的绘本大师生前也无法想象,在古老的东方大国的电子时代,绘本颠覆了、冲刷了东方国度一部分人的生活视野。杨政的幸运是凭空生了翅膀,他的16万多粉丝的幸运是可以在他和女儿挑选的年度百本绘本中共鸣,又能在相同的时空里各自心悟。这是绘本的力量,开放的力量,交融世间种族、语言、习俗的力量,达至阅读者在皮肤上、心灵上的通感。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些率性的涂抹,竟能铺展开许多人的精神家园,其秘密就是袒露心底的秘密。

这个世界会好吗?可以确信的是,绘本的世界是好的,世界的理想是好的,实现理想的苦难、艰辛也是好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美好的追求,正像没有谁能挡住春天开花。绘本是迎击一切丑陋残暴伪善的柔软力量,但它是有生命的藤葛,假以时日,必将碎裂顽石。

祝福杨政父女,祝福中国热爱绘本的人们,那些在墙角落泪的人和在满天乌云下看到漫天霞彩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自己。



以下是一篇关于“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这本书的图书简介,力求详细且不露痕迹: 引子 在一个充满温情与智慧的童年世界里,有一个身影,他不仅是孩子遮风挡雨的港湾,更是点亮他们想象力星空的魔法师。这个身影,便是爸爸。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多少爸爸能真正抽身而出,成为孩子心中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故事大王”?《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这本书,便是一次深入探索父子(女)情感联结、激发孩子成长潜能的旅程,它并非仅仅罗列故事,而是层层剥开“讲故事”这一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与实践方法,为每一位渴望成为心中那份“好爸爸”的父亲,点亮一盏明灯。 第一章:童年记忆中的回响——为什么故事如此重要? 本章将带领读者回顾那些童年时代,那些在床头、在睡前,甚至是某个午后,爸爸轻柔却充满力量的声音,是如何将一个个奇幻的世界带到我们眼前。作者将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以及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阐释,来证明故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构建情感的桥梁: 故事不仅仅是娱乐,更是父子(女)之间情感交流的绝佳载体。在故事的世界里,爸爸可以放下工作中的疲惫,全身心地陪伴孩子,通过声音、语气、表情的变化,传递爱与关怀,让孩子感受到被珍视、被理解。这种亲密无间的互动,能够极大地巩固亲子关系,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归属感。 点燃想象的火花: 想象力是孩子创造力的源泉,而故事是滋养想象力的沃土。当爸爸讲述一个关于勇敢的骑士、善良的精灵、神秘的宝藏的故事时,孩子的脑海里会勾勒出鲜活的画面,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想象王国。这种自由驰骋的想象,将伴随孩子一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现新可能。 播撒智慧的种子: 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教会孩子懂得付出;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鼓励孩子不畏艰难;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塑造孩子正直的品格。爸爸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品质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深处。 丰富语言的宝库: 故事是语言的盛宴,它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以及生动的表达方式。经常听故事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通常更强,词汇量更丰富,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第二章:从“听故事”到“讲故事”——父亲的蜕变之路 当孩子睁着明亮的眼睛,期待地看向你,要求你“爸爸,讲个故事吧!”时,你是否感到一丝手足无措?本章将聚焦于父亲的角色转变,从一个被动接受者,成长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故事创造者”和“分享者”。 克服“讲不出”的障碍: 许多父亲可能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够好,或者不知道该讲什么。本章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父亲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例如,从模仿开始,从简单的童谣、寓言入手,逐渐建立自信。 发掘生活中的故事素材: 故事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中。爸爸的童年经历、工作中的趣事、新闻中的片段,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微小的观察,都可以成为精彩故事的灵感来源。本章将引导父亲们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故事点”,将其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述。 学习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并非简单的照本宣科。本章将介绍一些实用的讲故事技巧,如: 声调的运用: 如何运用高低起伏的声调来塑造人物性格、营造紧张或轻松的氛围。 语速的控制: 何时加快语速制造悬念,何时放慢语速来强调重点。 表情与肢体语言: 如何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让孩子身临其境。 人物的刻画: 如何通过不同的语气和口吻来区分不同的角色,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互动式讲故事的魅力: 故事的魅力在于互动。本章将强调如何鼓励孩子参与到故事中来,例如: 提问与引导: 在故事的关键节点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情节的发展,鼓励他们预测故事的走向。 角色扮演: 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与爸爸一起完成故事。 续写故事: 鼓励孩子在故事结束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故事添加新的结局或发展。 第三章:故事的魔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与故事的匹配 孩子的成长如同四季更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适合他们的故事也各有侧重。本章将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故事选择与讲述建议。 婴幼儿时期(0-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需要的是充满韵律、重复性强、图文并茂的故事。 推荐故事类型: 儿歌、简单的绘本、具有鲜明色彩和图案的故事。 讲述重点: 强调声音的吸引力,轻柔的语调,以及与孩子的情感互动,例如模仿动物叫声,重复简单的词语。 学龄前期(3-6岁): 孩子的想象力开始飞扬,他们对探索未知充满好奇,也开始建立初步的道德认知。 推荐故事类型: 经典童话、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关于友谊、勇气、分享的故事。 讲述重点: 运用丰富的声调和表情来刻画角色,引导孩子思考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提问“如果你是ta,你会怎么办?”。 学龄期(6-12岁): 孩子的认知能力显著提升,他们开始对科学、历史、社会现象产生兴趣,也更愿意接受具有逻辑性和复杂性的故事。 推荐故事类型: 科普故事、历史故事、冒险故事、侦探故事、关于梦想、坚持、责任的故事。 讲述重点: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一起探讨故事中的道理,引导他们从故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一起创作故事。 第四章:故事之外的收获——爸爸讲故事带来的长远影响 《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所倡导的,并非仅仅是一时的快乐,而是对孩子一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宝贵财富。本章将深入探讨父亲讲故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多重角色。 培养批判性思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可以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听完一个关于“狼外婆”的故事后,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大家会相信狼外婆的话?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真假?”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故事都描绘了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爸爸可以在讲故事时,适时地暂停,让孩子思考主人公可能会采取哪些方法,或者鼓励他们设计出更巧妙的解决方案,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塑造健全的人格: 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养分。通过故事,孩子能够学习到同情心、责任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能够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将知识融入其中。例如,一个关于天文学的故事,可以激发孩子对宇宙的兴趣;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这种由故事点燃的学习热情,将比枯燥的说教更持久、更有效。 成为终身受益的技能: 讲故事的能力,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的专属技能,更是父亲自身的一项宝贵财富。能够清晰、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这些能力将贯穿父亲的整个职业生涯和社会交往中。 结语 《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这本书,是一份送给所有父亲的礼物,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还有一种简单却无比珍贵的方式,能够拉近父子(女)的距离,滋养孩子的心灵,点亮他们的未来。讲故事,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爱的表达,一种智慧的传承。愿每一位父亲都能成为孩子心中那位“爱讲故事的好爸爸”,用故事的力量,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开启一段段精彩的人生旅程。这本书,就是你踏上这段旅程的起点,是你的行动指南,更是你与孩子之间,最美好的情感纽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给我带来的体验,与其说是一次阅读,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涤荡。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触动内心深处,并且能够在我与孩子互动中有所启发的内容,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它不仅仅是一本童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父爱与陪伴的教科书,但它用最轻柔、最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丝毫的说教意味。 我惊叹于作者对“讲故事”这件事本身内涵的挖掘。它并非只是简单地复述情节,而是将讲故事的过程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与孩子深度连接的桥梁。书中对爸爸讲故事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脸上洋溢的笑容,那些纯粹的快乐,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这种真实感,让我在阅读时,也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或是想象着未来与自己孩子分享故事的场景。 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故事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有些故事是关于勇气和冒险,有些是关于智慧和成长,还有些则是纯粹的想象。作者似乎在巧妙地引导着,让爸爸们明白,如何通过故事,在孩子的心灵里播撒下各种美好的种子。这种引导并非强制,而是通过爸爸们自然而然的表达,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享受中成长。 最让我触动的是,这本书似乎在提醒我们,真正的陪伴,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情感的投入和精神的滋养。一个会讲故事的爸爸,他不仅仅是孩子的听众,更是孩子的引路人,是他们想象力的启蒙者,是他们心灵的港湾。这种“好爸爸”的定义,超越了传统的框架,更加注重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价值。 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讲故事”这件小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打发时间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与孩子建立深厚情感、传递人生智慧的有效方式。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亲子关系的渴望,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去实现它。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关于亲子教育的思考中。标题《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直接点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扮演经济支柱的角色,更应该扮演什么?而“讲故事”,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动作,似乎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技巧,更多的是关于父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与孩子建立深层连接的艺术。书中对于爸爸们在讲故事时的情态描摹,让我看到了父爱的细腻与温柔。无论是爸爸低沉的嗓音,还是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亦或是他讲到动情处不自觉地做出的小动作,都传递着一份浓浓的爱意。 书中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格外亲切。作者没有使用生硬的理论,而是通过描绘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将“爱讲故事”的爸爸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的故事,是如何点亮孩子的好奇心,如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勇敢、善良的种子。 这本书更像是对“好爸爸”定义的一次重新解读。它告诉我们,一个好爸爸,不一定需要多么辉煌的成就,但一定是一个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的父亲。而“讲故事”,恰恰是这种爱的最佳载体之一。它能够跨越年龄的鸿沟,连接心灵的距离。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那些希望与孩子建立更亲密关系的父亲们,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温暖的行动指南。它让我们明白,原来简单地拿起一本书,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述,就能为孩子的童年,增添如此多的色彩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关于爱的传承。

评分

当我在书店里看到《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要为孩子做,但又常常力不从心的事情吗?”标题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它直击了现代社会中许多父亲面临的困境,同时也点亮了希望。 翻开书页,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扑面而来。书中对于父子(女)之间讲故事的场景描绘,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并没有将故事写得过于童话化,而是更侧重于展现爸爸们在讲故事时,与孩子们之间真实的情感互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孩子们反应的细致刻画,他们时而瞪大好奇的眼睛,时而咯咯地笑出声,时而又会陷入沉思,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份纯粹的快乐。 我注意到,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关于“讲什么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如何讲故事”。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讲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与孩子建立连接的方式。爸爸们通过赋予故事生命,用自己的声音、语调、甚至一些小小的表演,将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能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隐含了一种观点:爱讲故事的爸爸,往往也是更懂得如何去理解和陪伴孩子的爸爸。因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爸爸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猜测他们的想法。这种换位思考,无疑会加深父子(女)之间的理解和默契。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宝贵的育儿建议,它以一种极其温柔而深刻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给孩子讲故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给予了孩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童年,更用父爱,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童趣和温暖,浅蓝色的背景,一幅温馨的图画,一个慈祥的爸爸正抱着小小的孩子,用手指着一本书,眼中闪烁着爱意和期待。光是看到这个画面,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父爱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它,去探寻其中藏着的动人故事。 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纸张香混合着油墨的清香,瞬间将人带入一个属于童年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插画的风格,那种手绘的质感,色彩的搭配,既不失童真,又不会过于幼稚,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每一幅插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独立又完整的故事,让文字更加生动,让想象力插上翅膀。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亲子关系的细腻描摹。作者并没有直接灌输道理,而是通过爸爸讲故事的场景,巧妙地展现了父爱如何滋养孩子的心灵。看着爸爸在夜晚,在睡前,用他富有磁性的嗓音,编织出一个个奇妙的故事,里面有勇敢的骑士,有善良的小动物,有神秘的魔法,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孩子安然入睡,更能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勇敢、善良、智慧和爱。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故事中加入的一些小细节,比如爸爸讲故事时,偶尔会模仿角色的声音,逗得孩子哈哈大笑;比如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爸爸会故意放慢语速,吊足孩子的胃口,让他们更加投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恰恰是“爱讲故事”的精髓所在,它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亲密的连接,让亲子时光变得无比珍贵。 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写给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育儿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那些细微之处。读完这本书,我深切地体会到,原来爱讲故事的爸爸,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如此多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想象力,是勇气,是面对困难时的力量,是心中永远的那片温暖港湾。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书,就被它标题的直白和温馨所吸引。《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这样的表述,直接触及到了很多家庭的痛点和期盼。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父亲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陪伴孩子,而“讲故事”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魔力的行为,在书中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书中对爸爸讲故事的场景描写,极富画面感。想象一下,夜幕降临,房间里只有一盏温暖的台灯,爸爸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缓缓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孩子们窝在爸爸的怀里,或睁大眼睛,或露出沉思的表情,他们的世界,在那一刻被故事的光芒点亮。这种温馨而充满爱意的画面,很容易就能在读者心中唤起共鸣。 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故事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的探讨。作者似乎在强调,好的故事不一定需要多么宏大复杂,关键在于它能否引起孩子的兴趣,能否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道理。同时,爸爸在讲述故事时的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是他为故事注入的情感,都成为连接父子心灵的重要纽带。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写给爸爸们的“爱的指南”。它并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描写,让爸爸们意识到,讲故事这件小事,蕴含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同情心,激发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独一无二的爱。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父爱形式的全新思考。它提醒我们,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陪伴和情感上的连接。而“讲故事”,恰恰是实现这一切的绝佳方式。它让父爱变得有形,有声,有温度,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颗关于爱、勇气和梦想的种子。

评分

已收到货,还未看,好评如潮应该没问题!

评分

这本书不错,希望能够帮助到爸爸更好的发挥他的角色。

评分

很好 值得购买 活动给力

评分

买给孩子爸爸看的,之前没有接触过育儿书籍的娃爹表示这本书对他很有帮助,还做了笔记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让老公好好学习学习

评分

统一回复,好!!!!!

评分

物流超级快,价格实惠,印刷精美,下次再购买。一直买买买。很喜欢这本自己看的。最近一直给孩子买绘本,自己也需要多看看书了

评分

还没收到,到快递小哥给直接送家门口!太贴心了、以后就在京东买!

评分

读完《爱讲故事的爸爸是很好的爸爸》,你会发现,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就是做爸爸,爱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很好的爸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