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心绘制了多幅白描线稿,笔法流畅,线型巧妙,构图精美,此外还附赠多幅白描画稿完成后的彩色工笔范画,实用性强,读者可对照临摹研习。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之一。白描源于古代用墨笔勾线的“白画”,它不用布色敷彩,而只用墨线的勾勒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起初只是作为起稿之用。这本白描图书面向学习国画的老年人及国画爱好者,是读者参考临摹的好资料。本书一定会对学画、爱画者有所裨益,帮读者开启绘画之门。
这是一本精美的花鸟扇面白描画谱,内含14幅4开原大精写白描画稿,动态与构图各不相同。笔法线型粗细直观,研习者可直接过稿,此外本书还附赠14幅白描画稿完成后的彩色工笔范画,实用性强,设计巧妙,可以极大的激发想画工笔画的人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学习白描的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现代白描虽然不敷色彩,但要求用笔有抑扬顿挫,用墨有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白描的用线讲究骨法用笔,流畅而生动,使人感到整个画面的用线有节奏、有层次,生动而又清新。
吴晓,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展览策划部副主任、苏州市姑苏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美术院办公室主任。
曾在广州、厦门、苏州、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曾在北京荣宝斋、浙江保利、江苏爱涛、江苏省拍卖总行、苏州东方艺术品等拍卖行均有拍卖成交记录。作品参加 “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展”、 “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获“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展”二等奖、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参加“《时代风骨·中国精神》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花放江南》全国花鸟画名家邀请展”。出版有《实力派精英——吴晓专集》《吴晓扇面集》等刊物。
彩图欣赏.......................................1
白描画谱.......................................5
《清音》.........................................5
《荷风》.........................................6
《清散芳馨》.....................................7
《日暖风和》.....................................8
《翠融红实》.....................................9
《晓色》........................................10
《微风》........................................11
《浅塘碧叶》....................................12
《雏鸟声幽》....................................13
《意在枝间》....................................14
《斜阳相倚卧春风》..............................15
《香露》........................................16
《晓映蓝裳》....................................17
《秋树逸趣》....................................18
自从我开始接触中国传统艺术,便对那些线条简练却意境深远的白描作品情有独钟。这一次,我有幸翻阅了《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这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朴而充满生机的艺术世界。书中的花鸟画,以其纯粹的线条,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我特别欣赏书中描绘的那些花卉,例如几幅描绘菊花的画面,花瓣的层叠、卷曲,用不同的线条粗细和力度勾勒得恰到好处,仿佛能感受到秋风吹拂下菊花的傲然挺立。再看那些鸟儿,无论是小巧的麻雀,还是姿态优雅的鹤,都栩栩如生,眼神中的灵动,羽毛的蓬松,都通过精湛的笔法得以呈现。扇面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载体,其本身的弧度就为绘画增添了特殊的韵味。书中的画师,巧妙地利用扇面的曲线,将花鸟的形态与之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富于变化。我个人比较喜欢其中描绘的几幅梅花图,在严寒的季节,一两枝梅花傲然绽放,用遒劲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的坚韧与高洁,意境非凡。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色彩的华丽,而在于通过线条的语言,传递出物象的生命力与情感。它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次对传统白描艺术的致敬,让我对中国绘画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潜心研究古代绘画史的学生,我一直渴望能够接触到更多珍贵的古代画谱原件。而《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艺术殿堂的大门。这本书所呈现的“原大白描”技法,尤其引人注目。白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技法之一,以其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形神,要求极高的功力和对物象的深刻理解。而此书中的花鸟白描,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你看那花瓣的轮廓线,或粗或细,或刚或柔,随着花朵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精确地传递出花瓣的质感和体积感。那些枝叶的勾勒,也非简单的复刻,而是融入了画师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观察和理解,充满了生命力。扇面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身就对绘画的布局和线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弧度内展现出花鸟的精气神,是考验画师功力的重要方面。这本书中的许多扇面作品,在构图上匠心独运,将花鸟与扇面的弧度完美结合,既有整体的和谐美,又不失细节的精彩。我尤其欣赏其中对鸟类羽毛的描绘,细密而富有层次的线条,仿佛真的能感受到羽毛的柔软和蓬松。这种精细入微的刻画,并非僵硬的模仿,而是通过对线条的精准运用,赋予了鸟类生动的生命。对于我来说,这本画谱不仅是学习白描技法的宝贵资料,更是研究古代文人审美情趣和绘画风格演变的重要依据。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追求,而《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无疑是这种“雅”的完美载体。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文化积淀的厚重感。书中的每一幅画,都透露着一种不张扬的精致。没有浓墨重彩,也没有过分的装饰,仅凭线条的勾勒,便能将花鸟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描绘的几组竹石图,那遒劲的竹竿,疏朗的竹叶,以及形态各异的石头,都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韧性。画师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竹子在风雨中挺立的姿态,石头的坚毅与沉稳。而花卉部分,更是让我领略到了不同花朵的独特韵味。例如,那几幅描绘牵牛花的画,花瓣的卷曲和层次都处理得极其到位,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还有那些翩翩起舞的蝴蝶,翅膀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动态十足,让人不禁为其翩跹起舞的身姿而心动。扇面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含蓄的美感,而书中的花鸟画与之结合,更是相得益彰。它们不似寻常画作那般端坐于宣纸之上,而是散落于柔美的弧线之中,显得更加随性而富有情趣。翻阅这本书,我常常会沉浸在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中,仿佛置身于一位古代文人的书斋,伴随着几点闲愁,几分雅趣,与这些笔下的花鸟默默相对,体味那份淡泊与从容。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就被那细腻入微的笔触和生动传神的画面所吸引。虽然我并非专业的绘画鉴赏家,但我对传统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偏爱花鸟题材。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古朴雅致风格的期待。纸张的质感很好,略带微黄的色调,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让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画面中的花卉,无论是娇艳欲滴的牡丹,还是清雅脱俗的兰草,亦或是傲骨嶙峋的梅花,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你看那花瓣边缘的晕染,层次分明,光影变幻,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花瓣的柔软和露珠的晶莹。再看那些飞鸟,或驻足枝头,或展翅欲飞,每一只都姿态各异,神情灵动。尤其是几幅描绘蝉的画面,那薄如蝉翼的翅膀,那细长的触角,都刻画得一丝不苟,让人不禁赞叹画师的功力。扇面这种独特的载体,也为这些花鸟增添了几分婉约与灵动,仿佛微风吹过,就能带来阵阵清香,听到翅膀的振翅声。书中对这些图案的布局也颇为讲究,疏密有致,留白之处恰到好处,使得画面既饱满又不显拥挤,充满了东方审美的情趣。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精美的画册,更是一本难得的入门教材,它让我看到了传统白描技法的魅力,也让我对花鸟画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初次接触《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我便被它扑面而来的东方古韵所深深打动。这并非一本哗众取宠的书,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却散发出一种历久弥新的魅力。书中的花鸟画,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没有繁复的装饰,一切都回归于最纯粹的线条艺术。我一直认为,线条是绘画的灵魂,而白描技法更是将线条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中的每一幅画,都仿佛是大自然在画师笔下的重现。那盛开的牡丹,雍容华贵,花瓣的层层叠叠,用细腻的墨线勾勒得恰到好处,仿佛真的能闻到那浓郁的香气。那展翅的凤凰,神态威严,羽毛的舒展与层次,用流畅而富有力量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那些灵动的小鸟,或栖息在枝头,或在花丛中嬉戏,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惟妙惟肖,眼神中的灵气仿佛能够穿透纸张。扇面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本身就带着一种古典的雅致。当这些精心绘制的花鸟跃然于扇面之上,便更增添了几分婉约与含蓄。在翻阅过程中,我常常会被画面中的某种神韵所吸引,那是一种源自于自然的生命力,也是源自于画师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另一种可能,一种不依赖于色彩,却同样能够传达丰富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这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致敬,一种对生命之美的赞颂。
评分每次翻开《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代艺术的对话。我本身并非绘画专业人士,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水墨画,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本书所呈现的白描技法,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艺术形式。它没有绚丽的色彩,却能以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花卉的处理,比如那些描绘牡丹的画面,花瓣的层次感,花蕊的细腻,都用干净利落的线条表现出来,仿佛花朵的娇艳欲滴触手可及。再者,那些灵动的小鸟,无论是停歇在枝头的小巧,还是展翅欲飞的动态,都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得以捕捉。扇面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身就带着一种古韵。当这些花鸟图被绘制在扇面上,便赋予了它们一种更强的生命力和动感,仿佛微风吹过,就能带来一阵花香,听到鸟儿的鸣叫。我个人非常喜欢其中描绘的几幅兰花,用笔简练而富有弹性,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兰花的清雅脱俗,与世无争的气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另一种美学,一种不依赖色彩,却同样能够表达丰富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便是这样一本能够深入人心的书。它以一种极其简洁而又极其深刻的方式,展现了花鸟之美。我并非专业人士,但每次翻阅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书中每一幅白描画,都仿佛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写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花卉的描绘,例如那些描绘梅花的画面,用遒劲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的傲骨,仿佛能在寒风中感受到它的芬芳。再看那些飞鸟,无论是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是停驻枝头的雀鸟,都捕捉到了它们最生动、最自然的瞬间,眼神中的灵动,羽毛的蓬松,都通过精湛的笔法得以表现。扇面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带着一种含蓄而优雅的韵味。当这些精心绘制的花鸟跃然于扇面之上,便更增添了几分婉约与灵动。我个人比较欣赏书中描绘的几幅松鼠图,小松鼠的动态,尾巴的蓬松,都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得十分生动,仿佛能感受到它的活泼与灵巧。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艺术,不一定要靠色彩堆砌,而可以通过最纯粹的线条,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扬,让我对中国绘画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在众多艺术书籍中,《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深深地被书中精美的白描作品所折服。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之美。画面中,没有繁杂的色彩,只有最纯粹的墨色,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变化,将花鸟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花卉的描绘,例如那些描绘荷花的画面,花瓣的卷曲和层次,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线条勾勒得惟妙惟肖,仿佛能感受到荷花出水芙蓉般的清丽。再看那些飞舞的蝴蝶,翅膀上的纹理,身体的轻盈,都通过精湛的笔法得以表现,充满了动感。扇面这种艺术载体,本身就带有古朴典雅的韵味,而书中将这些花鸟图绘制其上,更是相得益彰,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我个人比较欣赏书中描绘的几幅竹子图,用笔简练而富有力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雅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另一种美学,一种不依赖色彩,却同样能够传递丰富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致敬,让我对中国绘画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工艺和美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者,《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是我近期入手的一件珍品。收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低调而沉静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不凡的艺术价值。翻开书页,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白描花鸟画。这里的“白描”二字,绝非简单的勾勒,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疾徐变化,将花鸟的形态、神韵、乃至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不同植物描绘的处理,你看那含苞待放的荷花,用柔和而富有弹性的线条勾勒出花瓣初绽的羞涩;那怒放的梅花,则用遒劲而有力的线条展现出其傲骨铮铮的风姿。至于鸟类,无论是展翅欲飞的鹰,还是停驻枝头的雀鸟,都捕捉到了它们最生动、最自然的瞬间。扇面这种载体,本身就充满了东方审美的韵味,而书中的花鸟画与之结合,更是将这种韵味推向了极致。扇面的弧度,恰好契合了花鸟的舒展姿态,使得画面既有张力又不失和谐。我尤其欣赏书中几幅描绘竹子的画面,那挺拔的竹干,疏朗的竹叶,寥寥数笔,便将竹子的坚韧不拔、清雅脱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艺术,不一定要靠色彩堆砌,而可以通过最纯粹的线条,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它不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传承与发扬。
评分在我眼中,《养心斋原大白描画谱-花鸟扇面》是一本充满“匠心”的书。我并非绘画科班出身,但自幼便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展现物象精神的白描作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所呈现的,是一种近乎“骨法用笔”的白描境界。每一根线条,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饱含着画师的功力与情感。我注意到书中对花卉的描绘,例如那些姿态各异的牡丹,花瓣的起伏、卷曲,用精准的线条一一呈现,既有体积感,又不失其柔美。而那些飞舞的蝴蝶,更是灵动异常,翅膀的脉络,身体的轻盈,都通过细致的笔触得以表现。扇面这种形式,本身就考验着画师的构图能力,需要在有限的弧面上做到疏密得当,意境深远。书中许多扇面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留白,使得画面更加透气,也更具想象空间。我特别喜欢其中描绘的几幅水鸟图,水鸟的动态,羽毛的光泽,都在黑白之间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仿佛能听到它们在水中嬉戏的声音。这种不施色彩却能表达丰富情感的绘画方式,让我深深着迷。这本书不仅是欣赏的画作,更是一次对传统白描技法的深度探索,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绘画中那种“以少胜多”、“以形写神”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