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屍體變化圖鑒》是陳祿仕教授及其團隊數十年來鍥而不捨地對法醫學屍體變化研究的成果。
《屍體變化圖鑒》主要內容是通過觀察、分析屍體的形態學變化與時間的關係,即通過研究屍體形態學的變化所錶現齣來的現象,推測齣死者死後經過時間(死亡時間)。
《屍體變化圖鑒》內容翔實豐富,為本領域的研究提供瞭寶貴的資料及數據,確立瞭一些屍體現象隨時間變化的觀察方法及判斷標準,對法醫工作者和相關學科技術人員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及應用價值。
《屍體變化圖鑒》具有適用性、創新性,可以說《屍體變化圖鑒》的問世對我國法醫學的發展是一突齣貢獻。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實驗觀察到的屍體變化與死後經過時間
第一節 1號屍體變化與死後經過時間
死後第1天(平均氣溫24.85℃)
死後第2天(平均氣溫26.15℃)
死後第3天(平均氣溫25.80℃)
死後第4天(平均氣溫25.00℃)
死後第5天(平均氣溫25.20℃)
死後第6天(平均氣溫24.85℃)
死後第7天(平均氣溫25.15℃)
死後第8天(平均氣溫26.15℃)
死後第9天(平均氣溫26.85℃)
死後第10天(平均氣溫25.20℃)
死後第11天(平均氣溫24.65℃)
死後第12天(平均氣溫23.00℃)
死後第13天(平均氣溫24.35℃)
死後第14天(平均氣溫22.05℃)
死後第15天(平均氣溫24.85℃)
死後第16天(平均氣溫26.OO℃)
死後第17天(平均氣溫24.70℃)
死後第18天(平均氣溫18.40℃)
死後第19天(平均氣溫27.45℃)
死後第20天(平均氣溫26.60℃)
死後第21天(平均氣溫26.05℃)
死後第22天(平均氣溫23.35℃)
死後第23天(平均氣溫23.80℃)
死後第24天(平均氣溫24.20℃)
死後第25天(平均氣溫25.15℃)
死後第26天(平均氣溫22.95℃)
死後第33天(平均氣溫20.90℃)
死後第4l天(平均氣溫25.30℃)
死後第48天(平均氣溫23.00℃)
死後第55天(平均氣溫23.40℃)
死後第62天(平均氣溫20.60℃)
死後第69天(平均氣溫25.50℃)
死後第249天
第二節 2號屍體變化與死後經過時間
死後第1天(平均氣溫13.00℃)
死後第2天(平均氣溫14.60℃)
死後第3天(平均氣溫17.40℃)
死後第4天(平均氣溫16.20℃)
死後第5天(平均氣溫21.40℃)
死後第6天(平均氣溫21.75℃)
死後第7天(平均氣溫12.85℃)
死後第8天(平均氣溫13.65℃)
死後第9天(平均氣溫15.25℃)
死後第10天(平均氣溫20.35℃)
死後第11天(平均氣溫18.50℃)
死後第12天(平均氣溫16.60℃)
死後第13天(平均氣溫21.85℃)
死後第14天(平均氣溫11.65℃)
死後第15天(平均氣溫2.15℃)
死後第16天(平均氣溫1.90℃)
死後第17天(平均氣溫5.00℃)
死後第18天(平均氣溫9.50℃)
死後第19天(平均氣溫14.40℃)
死後第20天(平均氣溫14.10℃)
……
第二章 不同現場的案例屍體變化與死後經過時間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在法醫對屍體進行檢驗後,首先要迴答的問題就是死者死亡後經過瞭多少時間。死後經過時間一直是法醫學研究的主題和難題,法醫檢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據死者死後屍體變化來推測死後經過時間,來為案件調查提供依據。屍體變化是指人死後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發生一係列有規律的變化所呈現齣來的現象,稱之為屍體現象。法醫學將屍體現象分為早期屍體現象、晚期屍體現象(又稱腐敗型屍體現象)和特殊屍體現象(又稱保存型屍體現象)。早期屍體現象有屍冷、屍斑、屍僵等,晚期屍體現象有屍綠、腐敗血管網、腐敗氣水泡、腐敗巨人觀、白骨化等,特殊屍體現象有乾屍、屍蠟、黴屍等。
但死後的屍體變化(簡稱屍變)又受到各種不同的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加速變化、減慢變化和停止變化),常常造成推斷齣來的死亡時間誤差過大,尤其是利用晚期屍體現象和特殊屍體現象推測齣來的死亡時間誤差更大,如下麵兩個案例:
案例11977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巴斯教授因鑒定一具保存完好的屍體推斷錯誤。這具屍體的頭部中瞭一槍,他認為這具屍體死瞭纔一年,因為肌肉保持完好,都在骨頭上,而且還顯現齣健康的粉紅色,所以巴斯斷定這具屍體的死亡時間不會太長,可這次他判斷錯瞭。事實上那是威廉姆·夏伊陸軍上校的屍體,他死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戰場,後來屍體被密封的鉛製棺材埋葬,所以是1864年的屍體。這與巴斯屍檢初步推測死亡時間誤差瞭113年。這使巴斯意識到當時法醫學對死後屍體變化的無知,巴斯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對腐敗的屍體繼續加以觀察。從此以後,巴斯就在美國的田納西州創辦瞭“屍體農場”,隨後用研究的成果破獲瞭許多大案。
案例21994年9月7日,在貴州某市一齣租屋內發現3具女屍(室溫常年不超過15.00℃),編號分彆為1號、2號和3號。1號位於床下,被縴維布和農用塑料薄膜包裹,兩端用尼龍繩結紮;2號被裝於空的汽油桶內,桶蓋接口處用封口膠密封;3號被肢解為12塊,置於塑料桶內後又套裝於鍍鋅鐵皮桶內,桶蓋接口處用封口膠密封。法醫根據屍體現象推斷齣l號女屍死亡時間為1個月左右;2號女屍死亡時間為6個月左右;3號女屍死亡時間為10個月左右。經破案查明,1號女屍死亡時間為1年;2號女屍死亡時間為1年25天;3號女屍死亡時間為11個月28天。1號實際誤差11個月;2號誤差6個月25天;3號誤差1個月28天。尤其是1號女屍和2號女屍的誤差極大。該案的負責人對法醫推斷的時間非常不滿,他說,“這些問題難道不值得法醫研究一下嗎?”這就是司法實踐對法醫學提齣的要求,司法實踐的需要就是法醫學要研究的內容。
利用晚期屍體現象和特殊屍體現象推測死亡時間誤差更大的原因是法醫學沒有做過腐敗型屍體現象和特殊型屍體現象的連續觀察研究,所以無文獻資料參考。在當前法醫學及相關刊物雖也有個案記載及報道,如59天全部白骨化,174天全身屍蠟形成等,但這些屍體現象是發現屍體時看到的現象,可能在未發現時它們早已白骨化或者早已形成屍蠟瞭。所以,法醫學必須進行相關實驗研究,這類研究除美國最早外,近10多年來在澳大利亞的悉尼科技大學也建立瞭類似的“屍體農場”,我們為瞭初探這些問題,申報瞭相應的研究項目(200408),從早期屍體現象觀察到晚期屍體現象直至全部白骨化為止,每一時段的屍體現象均拍照固定,同時也收集一些特殊現場的屍體現象的案例圖片,這有利於提高死亡時間推斷的精確度。因此,我們將研究的成果以圖鑒方式展現齣來,供法醫檢案參考。
在對屍體變化研究和案例收集的過程中,貴州警察學院提供瞭良好的研究平颱,同時得到貴州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原總隊長戰必成和現任刑偵總隊政委沙徵凱主任法醫師、畢節地區公安處刑偵支隊主任法醫師趙鵬,以及貴州省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副主任法醫師王運模的支持,在此一並錶示誠摯的感謝。
特彆感謝公安部刑事技術專傢、貴州法醫學會理事長、主任法醫師屈劍平和公安部特聘刑偵專傢、重慶醫科大學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萬立華對本書作序,最後要感謝給我做瞭大量生活保障工作的老伴(楊小林)。
由於編著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錯誤,敬請批評指正,不吝賜教!
屍體變化圖鑒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屍體變化圖鑒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