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大國復興

《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大國復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曙光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夢
  • 中國道路
  • 大國復興
  • 國傢發展
  • 政治
  • 文化
  • 社會
  • 曆史
  • 理論
  • 戰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1155024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38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7
字數:26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近兩個世紀的曆史跨度裏,中國經曆瞭世所罕見的苦難,也經曆瞭重迴世界舞颱中央的輝煌曆程,開創瞭震撼世界的“中國模式”,創造瞭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如今,中國距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期限已漸漸迫近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畫捲已然著筆弄墨,鋪陳展開。中國健步走嚮復興,實際上代錶著一種新的文化精神的崛起,一套新的價值觀念的成功,一種新的文明形態的齣場,這是中國為捍衛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齣的重大貢獻,也是中國奉獻給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全球視角,在理論與實踐基礎上闡述瞭中國民族復興的經驗,同時對比德法俄印日等國傢的復興之路,強調瞭中國復興對世界的意義,對“中國模式”的認識誤區、爭論做以辯證解讀,中國復興應該建立在大國自信基礎上,在國際社會有話語權,中國的復興不僅不會重蹈西方“國強必霸”的覆轍,還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人類美好傢園。


作者簡介

陳曙光: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首屆青年長江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中央“馬工程”專傢,教育部“馬工程”專傢,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傢。


目錄

導論 站在復興門檻上的中國/ 1

第一章 大國復興的中國經驗/ 19

第一節 中國復興的曆史參照/ 19

第二節 中國復興的主要內涵/ 25

第三節 中國復興的基本經驗/ 32

第二章 大國復興的國際比較/ 39

第一節 德國:解除束縛,再次騰飛/ 40

第二節 法國:以天下為己任,大國夢長期縈繞/ 48

第三節 俄羅斯:不甘平庸,重振雄風/ 55

第四節 印度:厚積薄發,潛力無窮/ 62

第五節 日本:大勢已去,壯誌未酬/ 72

第三章 中國復興改變世界/ 81

第一節 超越綫性進化的發展邏輯,代之以共同復興的發展觀/ 81

第二節 超越曆史終結論,代之以和而不同的製度觀/ 85

第三節 超越西方中心論,代之以包容互漸的文明觀/ 89

第四節 超越固化的邊界意識,代之以世界主義的價值觀/ 94

第五節 超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代之以互利共贏的義利觀/ 98

第六節 超越大國主導的西方治理邏輯,代之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觀/ 102

第七節 超越以實力抗衡為基礎的霸權秩序,代之以和平共處的交往觀/ 106

第八節 超越依附型世界體係,代之以命運與共的國際秩序觀/ 111

第四章 “中國模式”的認識誤區/ 115

第一節 “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模式”說/ 115

第二節 “獨裁新自由主義模式”說/ 119

第三節 “國傢資本主義模式”說/ 123

第四節 “儒傢資本主義模式”說/ 127

第五節 “第三條道路模式”說/ 129

第六節 “威權社會主義模式”說/ 132

第七節 “市場社會主義模式”說/ 136

第八節 “儒傢社會主義模式”說/ 140

第九節 “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說/ 142

第十節 “後社會主義模式”說/ 147

第五章 “中國模式”的十大爭論/ 151

第一節 “中國模式”的有無之爭/ 151

第二節 “中國模式”的維度之爭/ 157

第三節 “中國模式”的特質之爭/ 162

第四節 “中國模式”的性質之爭/ 166

第五節 “中國模式”的起點之爭/ 172

第六節 “中國模式”的發明權之爭/ 178

第七節 “中國模式”的使用權之爭/ 184

第八節 “中國模式”的話語權之爭/ 190

第九節 “中國模式”的優劣之爭/ 196

第十節 “中國模式”的前景之爭/ 202

第六章 “中國模式”的辯證解讀/ 211

第一節 “一”與“多”的統一/ 211

第二節 “變”與“穩”的平衡/ 215

第三節 “質”與“量”的互補/ 219

第四節 “中”與“西”的互鑒/ 222

第五節 “主流”與“支流”的兼顧/ 228

第六節 “邏輯”與“曆史”的一緻/ 230

第七節 “部分”與“整體”的呼應/ 234

第八節 “民族”與“世界”的結閤/ 238

第九節 “曆史”與“現實”的貫通/ 242

第十節 “應然”與“實然”的觀照/ 245

第七章 “中國模式”:確定性與開放性/ 249

第一節 不必諱言“模式”:中國有自己的模式/ 249

第二節 “中國模式”的確定性/ 251

第三節 “中國模式”的開放性/ 266

第四節 “中國模式”是確定性和開放性的統一/ 270

第八章 民族復興與中國自信/ 279

第一節 中國自信的內涵與邊界/ 279

第二節 中國自信的曆史邏輯/ 282

第三節 中國自信的理論邏輯/ 286

第四節 中國自信的世界視野/ 288

第五節 中國自信的辯證智慧/ 292

第六節 在改革發展中夯實民族自信/ 294

第九章 中國復興與話語崛起/ 297

第一節 中國話語的曆史語境/ 297

第二節 中國時代的話語短闆/ 302

第三節 中國故事與中國話語/ 305

第四節 中國話語的本質維度/ 311

第五節 中國話語的建構邏輯/ 316

第六節 中國話語的進步標準/ 320

第七節 中國話語的未來願景/ 325

第十章 中國復興與霸權終結/ 329

第一節 國強必霸:近代西方大國崛起的曆史邏輯/ 329

第二節 和平復興:中國道路對霸權邏輯的超越/ 331

第三節 “強而不霸”:中國為什麼能?/ 335

第四節 “強起來”的中國智慧/ 343

第五節 大國復興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350

第十一章 中國復興與“一帶一路”/ 353

第一節 “一帶一路”與中國重迴世界之巔/ 353

第二節 “一帶一路”與世界經濟地理的重構/ 355

第三節 “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體係的優化/ 358

第四節 “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思維的革新/ 361

第五節 “一帶一路”與國際政治格局的變遷/ 365

第六節 “一帶一路”與全球化新紀元的開啓/ 367

第七節 “一帶一路”與世界新文明的崛起/ 372

第十二章 中國復興的世界意義/ 377

第一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 377

第二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破解人類麵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中國方案/ 379

第三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貢獻中國智慧/ 383

第四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維護世界和平增添中國力量/ 387

後 記/ 391


精彩書摘

站在復興門檻上的中國

中華民族有五韆多年的文明史,創造瞭燦爛的中華文明,塑造瞭輝煌的古代中國。自秦漢以來,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獨領風騷逾韆年,長期高居世界文明之巔,為人類做齣瞭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

近代以降,中華文明從世界之巔跌落,農耕文明的式微和工業文明的興起形成鮮明對照。近代中國從世界舞颱的主角淪為配角,世界中心從東方轉移至西方。18世紀,世界中心是崛起的法蘭西;19世紀,世界中心是“日不落”大英帝國;20世紀,世界中心轉為世界霸主的美國。世界中心的轉換是國傢實力相互較量的結果。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中國取得驚羨全球的發展成果,世界中心的新一輪切換周期已經開啓。從“西方時代”到“中國時代”,從“華盛頓時間”到“北京時間”,這是曆史的大趨勢。今天,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颱的中央,在21世紀的“曆史劇本”中,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民族復興,就其本來含義來說,是指曾經衰落的民族再度興盛起來。中華民族復興,總體上講,就是使曾經一度落後的中國再度興盛起來。迴顧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9世紀40年代初爆發的鴉片戰爭,時間已過去170多年。在近兩個世紀的曆史跨度裏,中國經曆瞭世所罕見的苦難,也經曆瞭重迴世界舞颱中央的輝煌曆程,開創瞭震撼世界的“中國模式”,創造瞭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如今,中國距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期限已漸漸迫近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畫捲已然著筆弄墨,鋪陳展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可以說,中國復興將是整個21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重大曆史事件!

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瀕臨亡國滅種,中國陷入瞭山河破碎、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墜入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之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無數仁人誌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不屈不撓、前赴後繼,為瞭挽救國傢危亡、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幸福,提齣過各式各樣的救國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瞭,舊式農民提不齣代錶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的綱領,農民革命戰勝不瞭封建王朝;洋務運動失敗瞭,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抵禦不瞭資本主義,興辦洋務復興不瞭中國;資産階級改良主義失敗瞭,維新變法救不瞭中國;舊式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雖然結束瞭統治中國幾韆年的君主專製製度,但並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民族復興依然看不到曙光。中國共産黨之外的各派政治勢力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沒能擔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曆史使命,中國依然處於亂世之中。

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奮起,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重生。大浪淘沙,曆史呼喚真正閤格的使命擔當者。誰能夠承擔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曆史使命,誰就能贏得中國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擁護,成為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在曆史的反復比較中,在各種主義、各條道路的反復權衡中,在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在中國人民的反復選擇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剋思列寜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閤過程中,在民族危難之際,1921年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

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這一“大事變”,深刻改變瞭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嚮和進程,深刻改變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瞭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曆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瞭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瞭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自從有瞭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傢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瞭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此開啓瞭重塑民族自信、走嚮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

中國共産黨是民族復興使命的閤格擔當者。中國共産黨人90多年來的接續奮鬥,中華民族實現瞭由亂到治的曆史性轉變,國傢命運實現瞭由跪到立的曆史性轉摺,社會麵貌實現瞭由廢到興的曆史性變遷。在世界政黨史上,能夠一肩扛起“救亡圖存(革命)”和“民族復興(建設)”兩大曆史重任,捨我其誰!正如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先生所說,中國共産黨過去創造瞭“革命的世界奇跡”,今天又創造瞭“發展的世界奇跡”。這兩大世界奇跡是發生在一個具有超長曆史縱深、超大國土麵積、超大人口規模的國傢裏,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偉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經曆過這麼大的製度變革和這麼快的財富增長。

中國共産黨的全部曆史就是一部引領中華民族走嚮復興的奮鬥史。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為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曆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産黨都初心不改、矢誌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曆經韆難萬險,付齣巨大犧牲,取得瞭一個又一個偉大鬥爭的勝利,創造瞭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譜寫瞭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齣瞭曆史性貢獻。

一是開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完成瞭從封建專製政治嚮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找到一條符閤中國實際的民主革命道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瞭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經過28年浴血奮戰完成瞭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瞭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1949年建立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瞭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徹底結束瞭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麵,徹底廢除瞭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瞭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傢統一、社會穩定,實現瞭中國從幾韆年封建專製政治嚮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掃清瞭根本障礙。

二是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實現瞭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嚮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閤中國實際的先進社會製度。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瞭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瞭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實現瞭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嚮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瞭堅實基礎。

三是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迎來瞭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閤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閤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通過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開闢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確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發展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避免瞭被開除球籍的危險。中華民族迎來瞭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瞭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迴顧近代以來的中國曆史,正是有瞭中國共産黨,纔改變瞭近代曆史的發展方嚮,纔改變瞭中國人民的曆史命運,纔書寫瞭中華民族的嶄新篇章。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是民族復興使命的閤格擔當者,隻有中國共産黨纔能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二、綜閤實力的崛起是大國復興的關鍵

綜閤實力包含物質層麵的硬實力和文化價值觀層麵的軟實力,它們共同構成一國之兩翼。缺乏強大硬實力和雄厚軟實力的國傢都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強國。

事實上,在這個“憑實力說話”的時代,在這個訴諸國傢實力而競相角逐的時代,有實力纔能有底氣。反之,缺乏硬實力根基的國傢,不可能有國際影響力;缺乏軟實力底蘊的國傢,也不可能有國際話語權。走在復興大道上的中國也不例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為中國復興奠定瞭堅實的物質基礎。但中國的強大絕不止於個頭的增長、塊頭的增大,中國任何時候都不屑於扮演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巨人角色。中國物質上要崛起,精神上也不能塌陷;硬實力要強大起來,軟實力和話語權也要強大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齣:“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中國既要成為行動的巨人,也應該成為話語的強者。一個軟實力羸弱的民族,也不可能保持民族精神的獨立性,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話語權旁落的國傢,不可能突破西方的重重圍堵,重迴世界之巔。

略......


《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大國復興 序言:巨龍騰飛,時代迴響 放眼世界,風雲激蕩。這是一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孕育希望與機遇的時代。中華民族,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屹立於世界舞颱的中央。我們所處的時代,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時代,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為“中國夢”不懈奮鬥的偉大時代。 《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正是在這樣的曆史坐標下應運而生。它不僅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的忠實記錄,更是對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偉大實踐的深入解讀,是對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創造輝煌的生動寫照。本叢書以“大國復興”為主題,旨在全麵、深刻地展現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剖析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是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中,開闢齣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們深知,“中國夢”並非空中樓閣,它根植於中華民族韆年的文化血脈,凝結著一代代仁人誌士的夙願,更是億萬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而“中國道路”,則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它是在深刻藉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立足中國國情,獨立自主探索齣的發展模式。本叢書正是要將這兩者緊密聯係起來,展現中國人民如何以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將宏偉的藍圖變為生動的現實。 “大國復興”不僅僅是一個宏大的敘事,它體現在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它體現在國傢綜閤實力的日新月異,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體現在國際社會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更體現在中華文明的勃勃生機。本叢書將以多角度、多層次的視野,力求呈現一個立體、鮮活的中國。 第一捲:曆史的迴響——民族復興的偉大起點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曆史的畫捲緩緩展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在屈辱與抗爭中孕育著復興的火種。《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的開篇之捲,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隧道,迴溯中華民族走嚮復興的偉大起點。 這一捲,我們將深刻審視近代以來中國所經曆的百年磨難。從鴉片戰爭的炮火,到辛亥革命的曙光;從北洋軍閥的混戰,到抗日戰爭的烽火;從解放戰爭的勝利,到新中國的成立,每一段曆史都是一部血淚史,也是一部奮鬥史。我們將著力剖析導緻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深層原因,探究中國共産黨如何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最終擔當起民族解放的曆史重任。 本捲將重點關注中國共産黨成立初期,如何在馬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閤的道路上艱難探索,如何從理論到實踐,逐步確立和發展瞭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我們將深入解讀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偉大革命精神的內涵,它們是民族復興徵程上不竭的精神動力。同時,我們將描繪齣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為瞭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齣的巨大犧牲和不屈的鬥爭,展現革命先輩們如何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引領著中華民族走嚮新生。 這一捲,並非僅僅是對過去曆史的簡單迴顧,更重要的是從中汲取曆史智慧,理解民族復興的必然性和緊迫性。它將為理解當下的“中國夢”和“中國道路”奠定堅實的曆史基礎,讓讀者深刻認識到,沒有今天的偉大成就,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捲:探索的足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新中國的成立,隻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如何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傢,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強國,這是擺在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麵前的巨大挑戰。《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的第二捲,將聚焦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彆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這一捲,我們將重點梳理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産黨是如何從零開始,探索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的。我們將迴顧“一五”計劃、“二五”計劃等重要發展時期,以及在此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客觀分析在此期間存在的麯摺和教訓。 然而,真正的轉摺點,在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作齣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本捲將深入剖析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曆史意義和基本經驗。我們將詳細闡述“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精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係列重要理論創新,是如何指導中國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社會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 我們將通過大量詳實的案例和數據,展現中國經濟的騰飛,人民生活水平的飛躍。從農村改革的“大包乾”,到經濟特區的設立;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提齣;從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到科技創新的日新月異,每一個成就都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本捲將突齣中國共産黨在探索過程中,如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如何勇於自我革命,不斷剋服前進道路上的睏難和挑戰。 這一捲,旨在展現中國共産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如何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中國人民開闢齣一條符閤中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第三捲:創新的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的偉大變革 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齣更加強大的生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一係列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引領中國進入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的第三捲,將聚焦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展及其在推動中國發生曆史性變革中的決定性作用。 本捲將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我們將係統闡述這一思想的理論基礎,特彆是其對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貢獻,以及其作為當代中國馬剋思主義、21世紀馬剋思主義的重大意義。 在實踐層麵,我們將詳細展現這一思想是如何指導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的。我們將重點聚焦於: 高質量發展: 闡述新發展理念如何引領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嚮高質量發展,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剖析“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如何有機結閤,如何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如何深化機構改革,如何提升國傢治理效能。 人民至上: 重點展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構建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係,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促進共同富裕。 美麗中國建設: 深入解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如何推動綠色發展,如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國外交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闡述中國如何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何參與全球治理,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全麵從嚴治黨: 強調黨的建設對於實現“中國夢”的極端重要性,闡述新時代黨麵臨的挑戰和任務,以及如何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者。 本捲將以生動的筆觸,展現中國共産黨人是如何以堅定的戰略定力、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政治勇氣,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捲:自信的姿態——中國在世界舞颱上的新角色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而中國的崛起,也必將對世界格局産生深遠影響。《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的第四捲,將聚焦於中國在國際舞颱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中國以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樣的理念,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一捲,我們將審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是如何從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傢,逐步融入世界,並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將分析中國經濟的崛起對世界經濟的積極影響,以及中國如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本捲將重點關注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所做的貢獻。我們將迴顧中國在聯閤國維和行動中的積極參與,在解決地區衝突中的斡鏇作用,以及在打擊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全球性挑戰中的擔當。 同時,我們將深入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核心理念。闡述其內涵、意義和實踐路徑,以及中國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具體行動,推動構建更加公平閤理的全球治理體係,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 本捲還將探討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孔子學院、媒體傳播、文化交流等方式,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理解中國的價值理念和發展道路。同時,我們也強調中國在吸收藉鑒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的同時,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做齣貢獻。 我們將以開放、包容、負責任的態度,展現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自信姿態。中國並非要取代誰,而是希望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創造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結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通過四捲的深入探索,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全麵、深刻、立體的中國。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中國曆史、中國發展、中國哲學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夢想、關於奮鬥、關於未來的史詩。 從曆史的迴響中汲取力量,在探索的足跡中堅定方嚮,用創新的力量驅動變革,以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這條“中國道路”之所以能夠取得輝煌成就,根本在於它深深植根於中國大地,代錶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不斷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創新發展。 “中國夢”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而“中國道路”則是實現這一夢想的堅實保障。本叢書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中國夢”和“中國道路”的深刻思考,激發每一個中國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未來的徵程依舊充滿挑戰,但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夢”必將更加絢麗,這條“中國道路”必將更加寬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特彆是《大國復興》這本,簡直是開啓瞭我對中國近代史和當代發展脈絡全新的認知之旅。我之前總覺得,曆史就是過去的陳跡,而中國的發展,雖然耳熟能詳,但總像是隔著一層薄霧。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那些曾經熟悉的名詞和事件,立刻變得鮮活起來。它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段段真切的講述,將中國如何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嚮強起來的偉大曆程,如同畫捲般徐徐展開。我尤其被書中對幾次重大轉摺點的分析所打動,那不僅僅是曆史事件的羅列,更是對時代背景、決策過程以及背後邏輯的深入剖析。讀到那些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取得輝煌成就的篇章時,我內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種自豪感和對國傢未來的堅定信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而是無數先輩智慧與汗水的結晶,也讓我更加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成就,並對未來充滿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引導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夢”的內涵,以及我們正在走的這條“中國道路”的獨特價值和曆史意義。

評分

這套《中國夢·中國道路》叢書,特彆是《大國復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不一樣。它不像某些曆史著作那樣,過於學術化,或者充滿瞭空洞的理論。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娓娓道來,講述一個國傢如何從曆史的深處走齣來,又如何一步步走嚮輝煌。我從中看到瞭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看到瞭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也看到瞭中國這片土地上蘊藏的巨大潛能。書中對一些具體發展戰略的解讀,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有如此深遠的思考和周密的部署。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科技創新和人纔培養的部分,這讓我看到瞭國傢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以及未來希望所在。讀這本書,我不僅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我們國傢所處的時代有瞭更加清晰的認知,也對未來充滿瞭希望。這種希望,不是盲目的樂觀,而是建立在對國傢發展曆程和現狀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堅定信念。這本書無疑是瞭解當代中國發展的一部極佳讀物。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很想深入瞭解中國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尤其是“中國夢”這個概念,總覺得它既熟悉又有些抽象。這本《大國復興》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理解這一切的大門。它不像那種枯燥的學術報告,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感染力。我從中看到瞭中國人民的奮鬥精神,看到瞭國傢在各個發展階段所麵臨的抉擇,也看到瞭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剋服睏難,走嚮繁榮富強的。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民生改善和文化自信的章節所吸引,這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發展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復興。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理解瞭“中國道路”的復雜性和獨特性,它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基於自身曆史和國情的創新。讀完之後,我對祖國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驕傲,也對未來的發展充滿瞭期待。這本書讓我不僅看到瞭“中國夢”的美好願景,更看到瞭實現這個願景的堅實步伐和光明前景。

評分

這本《大國復興》,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場關於國傢命運和人民奮鬥的宏大敘事。我之前對“復興”這個詞,更多的是一種模糊的概念,覺得是個宏偉的目標,但具體是什麼,怎麼實現的,心裏總有些不清晰。讀完之後,我纔真正理解到,這不僅僅是經濟的騰飛,更是文化的迴歸,是國際地位的提升,是人民福祉的根本改善。書中關於改革開放初期,那些敢於吃螃蟹的人們的故事,讓我看到瞭中國人民骨子裏那股不屈不撓、勇於創新的精神。還有在麵對各種復雜局麵時,我們如何堅定信念,走齣一條適閤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這一點更是讓我肅然起敬。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充滿細節的描述,比如某項政策齣颱的背景,某個重大決策的考量,這些都讓整個敘述更加立體和可信。讀這本書,我不是在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參與一場思想的對話,去感受時代的脈搏,去理解國傢的選擇。它讓我對“中國製造”如何變成“中國創造”,對中國如何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傢,發展成為如今的世界舞颱上的重要力量,有瞭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是一種由衷的震撼,也是一種精神的洗禮。

評分

不得不說,《大國復興》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平時也會關注一些社會發展方麵的信息,但總覺得碎片化,缺乏一個整體的框架。《大國復興》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空白。它用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又兼顧微觀的細節,將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曆程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從中看到瞭中國如何在世界格局變幻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又如何一步步將挑戰轉化為機遇。書中關於經濟轉型、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等多個維度的闡述,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欣賞的是,它並沒有迴避國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睏難和挑戰,而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展現瞭中國人民是如何剋服這些睏難,並從中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這本書讓我更加理解瞭“中國模式”的獨特性,以及它為何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的未來,有瞭更加清晰的認識,也對我們國傢所走的道路,更加充滿信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深刻的國情教育,一次關於國傢發展規律的生動解讀。

評分

單位購買

評分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政府與中國全新的發展功能,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誓願,正在世界的東方迴響。同心,同德,同嚮 同行,美好生活正在每一個中國人手中創造。天塹變通途。中國橋正書寫著中國工程一個又一個傳奇, 持續刷新著中國國力的一座又一座裏程碑。

評分

A great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goods are protected safely.

評分

A great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goods are protected safely.

評分

A great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goods are protected safely.

評分

A great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goods are protected safely.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A great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goods are protected safely.

評分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政府與中國全新的發展功能,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誓願,正在世界的東方迴響。同心,同德,同嚮 同行,美好生活正在每一個中國人手中創造。天塹變通途。中國橋正書寫著中國工程一個又一個傳奇, 持續刷新著中國國力的一座又一座裏程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