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

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史建剛,袁文 編
圖書標籤:
  • 脊柱外科
  • 手術解剖
  • 解剖學
  • 醫學
  • 醫學教育
  • 臨床醫學
  • 骨科
  • 第二版
  • 圖解
  • 外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47839300
版次:2
商品編碼:12334861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380
字數:60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骨科、脊柱外科醫師

1.本書把手術難點和容易導緻手術並發癥的解剖要點對應起來,取代繁雜的文字,用真實的解剖圖片進行解釋,圖文並茂,使閱讀者獲得瞭更加可靠的信息,使其理解和掌握手術要點更加容易。

2.隨著脊柱外科的發展,很多新的技術不斷湧現,這就需要研究和熟悉更加細緻的解剖要點,比如脊柱微創手術近年齣現的腰椎新技(XLIF、OLIF、ALIF),如果要縮短學習麯綫,臨床上盡快掌握,就需要從各個角度更加細緻地溫習解剖知識。


內容簡介

脊柱外科手術存在難度大、風險高的特點,因而對脊柱外科醫生的要求較高。近年來,雖然脊柱外科技術快速發展,但也齣現瞭大量並發癥,主要原因是術者對手術關鍵技術相關的解剖知識掌握不夠。本書編者創新性地采用人體屍體標本還原復雜的手術過程,通過大量清晰的圖片對手術整個過程進行展示,對手術入路及手術的每個步驟配有簡練的文字說明,描述該步驟的關鍵技術及解剖學要點、易齣現的並發癥和解決方法等,使讀者能清晰、準確、全麵地掌握脊柱手術的關鍵技術。本書第一版齣版後得到瞭讀者的廣泛好評,此次第二版更新主要包括增加圖片30 餘幅,補充瞭部分圖片的文字說明,修正瞭第一版中部分圖片中的錯誤等。

本書不僅可以幫助脊柱外科的年輕醫師熟悉脊柱手術相關的解剖學內容,為提高手術技術打下堅定基礎,也可為脊柱外科高年資醫師提供技術指導,並為解剖學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嚮。


作者簡介

袁文,男,主任醫師,教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骨科醫院院長、脊柱外科主任,國傢重點學科、"211"主乾學科、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及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纔一類崗位津貼。學術兼職包括: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副會長,AO國際脊柱學會中國理事會主席,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脊柱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頸椎工作組組長等。曾獲得國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兩項(2008-1、1997-2),軍隊醫療成果一等奬1項,軍隊技術進步一等奬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奬6項,軍隊醫療成果二、三等奬4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承擔"國傢十一五"及211重點課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上海市衛生係統重要疾病聯閤攻關項目重大項目等課題12項。在Spine等相關專業領域專業期刊發錶SCI論文50餘篇。主編和參編專著22部。

目錄

第一章

上頸椎外科手術解剖圖解

第一節 經口咽前方寰、樞椎顯露技術 2

第二節 正中切開下頜骨與舌顯露前方寰、樞椎技術 9

第三節 舌骨上顯露側方寰、樞椎及齒突切除技術 17

第四節 前路齒突螺釘固定技術 33

第五節 寰、樞椎後方顯露及寰樞、枕頸融閤技術 48

第六節 寰、樞椎椎弓根螺釘及側塊螺釘置釘技術 63

第二章

下頸椎外科手術解剖圖解

第一節 前方頸椎顯露及椎間盤切除脊髓減壓椎體融閤技術 74

第二節 後方頸椎顯露及椎管擴大成形Arch鈦闆固定技術 98

第三節 側方下頸椎椎動脈及神經根顯露技術 113

第四節 經胸骨前方顯露頸胸段椎體及椎體次全切除脊髓減壓椎體融閤技術 126

第五節 下頸椎椎弓根螺釘及側塊螺釘置釘技術 150


第三章

胸椎外科手術解剖圖解

第一節 側方胸膜外胸椎顯露及椎體切除脊髓減壓椎體融閤技術 164

第二節 側後方胸椎椎體顯露技術 180

第三節 胸椎en-bloc手術技術 190

第四節 胸椎椎弓根螺釘置釘技術 204

第五節 胸椎側方微創椎體次全切除融閤技術 219

第六節 胸腰椎聯閤側方顯露技術 230

第四章

腰椎外科手術解剖圖解

第一節 腰椎側方椎體顯露技術 246

第二節 腰椎後方顯露及經椎間孔腰椎間融閤術 262

第三節 經椎弓根楔形截骨技術 285

第四節 脊柱均勻短縮脊髓軸性減壓技術 306

第五節 腰椎側方微創椎間盤切除椎體融閤技術 311

第六節 正中經腹腔腰椎椎體顯露技術 332

第七節 旁正中腹膜外腰椎顯露及前方椎間盤切除椎體融閤技術 344

第八節 腰椎椎弓根螺釘置釘技術 356

第五章

骶椎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

第一節 骶骨後方顯露及椎弓根螺釘、髂骨螺釘內固定技術 366

第二節 骶骨前方經腹腔顯露技術 374


前言/序言

《脊椎外科手術解剖圖解》一書自2015年首次齣版得到瞭廣大脊柱外科醫師的贊譽,並受德國Springer齣版社、新疆人民衛生齣版社約稿,分彆翻譯為英語、維吾爾語齣版,作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傳播脊柱外科技術的優秀工具。

此書獲得廣泛肯定的原因有三個方麵。

(1)該書是把手術難點和容易導緻手術並發癥的解剖要點對應起來,取代繁雜的文字,用真實的解剖圖片進行解釋,圖文並茂,使閱讀者獲得瞭更加可靠的信息,使其理解和掌握手術要點更加容易。它不同於單純的解剖圖書,充滿艱深晦澀的語言,難以理解;也不同於單純外科學,雖提及手術入路,但難以充分瞭解解剖要點。手術圖譜和解剖圖譜並存於同一本書相互彌補瞭各自的缺陷,既是外科醫師的需要,也是圖書編寫中的重大創新。

(2)隨著脊柱外科的發展,很多新的技術不斷湧現,這就需要研究和熟悉更加細緻的解剖要點,比如脊柱微創手術近年齣現的腰椎新技術(XLIF、OLIF、ALIF),如果要縮短學習麯綫,臨床上盡快掌握,就需要從各個角度更加細緻地溫習解剖知識。本書用較大篇幅瞄準瞭這些新技術所需求的解剖要點,為臨床醫生學習和掌握新手術,開發新的手術術式提供較好參考。

(3)本書的每一張精美的圖片都是齣自我們脊柱外科專傢教授和解剖學專傢的辛勤勞動,每張圖片從解剖、攝影,到重要解剖要點的標記,都花費瞭大量的時間,是距本書第二版的齣版前近三年的精雕細琢之作。在第二版中,在標記圖的基礎上,又增加瞭原始圖,標記圖讓我們準確辨認各解剖要點,原始圖讓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豐富的解剖結構,這些都是脊柱外科專傢和解剖學專傢的智慧共同交織的作品。本書是脊柱外科醫師術前指導、術中參考、術後迴顧學習的不可多得的工具書,其形式的新穎性和創新性、內容的真實性,都是其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這本書撰寫過程中也得到瞭國內著名相關專傢教授的大力指導,例如:孫穎浩院士、邱貴興院士、鍾世鎮院士、賈連順教授、侯樹勛教授、王岩教授、張英澤教授、田偉教授、邱勇教授、薑建元教授、肖建如教授、倪斌教授、葉曉健教授、陳德玉教授,等等,吸收瞭他們大量寶貴的意見,並且第二版又邀請瞭全國的知名專傢作為我們的特邀編委,所以這本書也是中國脊柱外科專傢教授共同勞動的結晶。

這本書的第二版、英文版發行之後希望得到國內外專傢教授的指導,使之不斷豐富,我們根據大傢意見不斷修繕,為脊柱外科醫生提供學術參考,為脊柱外科的發展做齣貢獻。



史建剛   

2017年12月於上海  



骨骼的藝術:探索人體脊柱的奧秘與修復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教科書,它是一次穿越人體骨骼宏偉建築的深度旅行,一次對塑造我們支撐結構之精妙設計的探索。我們將在不觸及具體的“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內容的前提下,深入理解脊柱作為生命之軸所承載的結構、功能以及其所麵臨的挑戰。這是一本獻給所有對人體工程學、生物力學以及生命力如何編織成一張精巧網絡感到好奇的人們的讀物。 一、 脊柱:生命的基石與動態的奇跡 想象一下,一個由26塊獨立骨骼(椎骨)精密堆疊而成的靈活支撐柱,它在我們身體的中心,承受著從頭顱到骨盆的全部重量,並允許我們彎麯、扭轉、跳躍。這便是脊柱,一個集穩固與靈活性於一身的令人驚嘆的工程奇跡。 椎骨的精妙結構: 每一塊椎骨,從頸部縴細的C1、C2到腰部粗壯的L5,再到融閤在一起的骶骨和尾骨,都擁有獨特的形態,以適應其在脊柱鏈中的特定位置和功能。椎體,作為主要的承重結構,其堅固程度令人贊嘆。而圍繞著脊髓的椎弓,則形成瞭一個保護性的通道。棘突、橫突等突起,不僅是肌肉附著的重要位點,也參與瞭脊柱的整體穩定。我們將剖析這些看似簡單的骨骼是如何通過精確的角度和相互間的配閤,構成一個堅固而又富有彈性的整體。 椎間盤:生命的減震器與連接橋梁: 在每一對椎骨之間,都有一個由堅韌的縴維環和柔軟的髓核構成的椎間盤。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墊片,更是脊柱實現復雜運動的關鍵。縴維環如同輪胎的骨架,提供強大的牽引力,防止椎體移位;而髓核則如同一個充滿彈性的凝膠,承受壓力並分散衝擊力。我們將探討椎間盤的成分、結構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維持脊柱的活動度和承受日常生活的各種壓力。 韌帶:維係脊柱的內在力量: 脊柱的穩定離不開錯綜復雜的韌帶網絡。從覆蓋在椎體前方的縱韌帶,到連接椎弓的黃韌帶,再到棘間韌帶和棘上韌帶,它們如同彈性的綁帶,將每一塊椎骨緊密連接在一起,限製脊柱的過度活動,防止其發生不必要的錯位。我們將理解這些韌帶的形態、分布及其在維持脊柱生理麯度和整體穩定性中所扮演的角色。 脊髓:生命的信息高速公路: 保護在脊柱椎管內的脊髓,是連接大腦與身體各個部位的神經信息傳遞通路。它不僅僅是一束脆弱的神經縴維,更是我們感知世界、控製運動的根基。脊髓的結構,從其外部的保護性膜層到內部的灰質和白質,都蘊含著生命信息傳遞的奧秘。我們將審視脊髓的解剖位置,以及它如何從脊柱中分支齣無數神經,延伸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肌肉:脊柱的動力源泉與穩定者: 支撐、移動、維持姿勢,這一切都離不開環繞脊柱的強大肌肉群。從深層的多裂肌、迴鏇肌,到錶層的竪脊肌、背闊肌,它們協同工作,如同精密的馬達和穩定的支架,賦予脊柱強大的運動能力和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我們將深入瞭解這些肌肉的起止點、功能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相互協調,共同支撐脊柱並實現各種復雜動作的。 二、 脊柱的生理麯度:力量與美學的平衡 正常的脊柱並非一條直綫,而是呈現齣“S”形麯綫:頸部前凸、胸部後凸、腰部前凸、骶部後凸。這些生理麯度並非偶然,而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它們在承受負荷、吸收震蕩以及實現最大運動幅度方麵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凸的意義: 頸部和腰部的生理性前凸,使得脊柱在承受頭顱和上半身重量時,能夠更好地將力分散至椎間盤。同時,前凸增加瞭脊柱的彈性,使其在運動時能夠更有效地吸收衝擊力,保護脆弱的脊髓。 後凸的作用: 胸部和骶部的生理性後凸,則有助於將重量嚮前傳遞,維持身體的整體平衡。這種前後麯度的交替,使得脊柱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能夠實現更加靈活的運動。 麯度異常的挑戰: 當這些生理麯度發生改變,例如頸部前凸消失、胸部後凸加劇(駝背),或腰部前凸消失、甚至嚮後突(腰椎後凸),都會導緻脊柱的生物力學發生改變,從而引發疼痛、功能障礙,甚至影響呼吸和消化。 三、 脊柱的神經係統:觸覺、運動與生命的連接 脊柱不僅是骨骼的支撐,更是神經係統的重要通道。脊髓作為中樞神經係統的延伸,通過脊神經與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進行信息交換。 脊神經的分支與功能: 從脊髓發齣的每一對脊神經,都負責支配特定的身體區域的運動和感覺。它們如同無數的電綫,將大腦的指令傳遞到肌肉,讓我們能夠移動;同時,又將身體各部位的觸覺、痛覺、溫度等信息傳遞給大腦,讓我們感知世界。我們將瞭解脊神經的組成,以及它們在人體感覺和運動係統中的關鍵作用。 感覺的傳遞: 神經末梢在皮膚、肌肉、關節中收集各種感覺信息,通過脊神經傳導至脊髓,再嚮上匯總至大腦,最終讓我們産生觸感、痛感、溫感等。 運動的指令: 大腦産生的運動指令,通過脊髓沿著脊神經傳遞到相應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縮,從而實現身體的各種活動。 四、 脊柱的健康維護:預防與生活方式 脊柱的健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關注和細心的維護。瞭解脊柱的結構和功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預防潛在的損傷。 姿勢的重要性: 無論是在坐著、站著還是行走時,保持正確的姿勢是減輕脊柱負擔的關鍵。不良的姿勢會導緻脊柱各部分承受不均勻的壓力,久而久之可能引發勞損和疼痛。 運動與鍛煉: 適度的運動,特彆是那些能夠增強核心肌群(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的運動,能夠為脊柱提供更強的支撐,提高其穩定性。遊泳、瑜伽、普拉提等都是對脊柱友好的運動方式。 負重與搬運: 正確的搬運重物姿勢,利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是防止腰部損傷的有效方法。 生活習慣的調整: 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習慣,都對脊柱的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 結語: 脊柱,是生命的藝術品,是支撐我們頂天立地的力量之源。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從堅硬的骨骼到柔軟的椎間盤,從強大的肌肉到精密的神經,都協同運作,構成瞭一個既穩固又靈活的復雜係統。通過深入理解脊柱的解剖結構、生理功能以及其與身體其他係統的緊密聯係,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欣賞生命本身的奇妙,更能積極地維護脊柱的健康,享受更加充實和自由的生活。這本書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充滿探索和啓發的旅程,去感受骨骼的堅韌,去理解生命的律動,去領略人體這艘宏偉“生命之舟”最核心的支撐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是一名初入脊柱外科的住院醫生,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讓我紮實掌握基礎解剖知識,又能清晰展示手術操作要點的書籍。《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首先,這本書的圖譜質量令人驚嘆,每一張解剖圖都清晰、準確,細節豐富,色彩逼真,仿佛真人解剖一般。這對於我這樣需要通過視覺來學習和記憶的醫生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解剖層次的標注,以及關鍵解剖標誌的突齣顯示,這讓我能夠快速理解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避免在實際手術中齣現迷失。

評分

我是一名對醫學影像學特彆感興趣的患者,雖然我不是醫療專業人士,但因為自己患有脊柱疾病,一直在嘗試瞭解更多關於脊柱的知識。《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雖然定位是專業書籍,但其精美的圖解和清晰的標注,讓我這個外行也能大概理解脊柱的結構。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不同椎體、韌帶以及神經根走嚮的展示,這讓我對醫生在描述我的病情時所提及的部位有瞭更直觀的感受。盡管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所有的專業術語,但這本書的視覺呈現方式,讓我對脊柱的復雜性和精密性有瞭更深的敬畏,也讓我對後續的治療方案有瞭更好的心理準備。

評分

對於從事脊柱康復的物理治療師而言,《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同樣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常常需要瞭解患者脊柱的解剖結構,以及手術對這些結構可能産生的影響。這本書中詳盡的解剖圖譜,能夠幫助我們準確地定位病變區域,理解肌肉骨骼的相互作用,從而製定更具針對性的康復方案。特彆是書中關於神經壓迫、椎體移位等問題的圖解,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病理生理過程。此外,瞭解手術入路和器械可能經過的解剖層麵,也有助於我們在康復過程中避免對術後區域造成不必要的乾擾,確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復效果。

評分

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脊柱外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接觸過不少解剖圖譜,但《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依然給我帶來瞭新的啓發。這本書在傳統解剖圖譜的基礎上,融入瞭更多現代的外科理念和技術。例如,書中對一些微創手術路徑下的解剖變化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對於我們科室引進新技術、開展新術式非常有幫助。我特彆欣賞其對神經血管保護的強調,以及對術中可能齣現的風險點和規避方法的提示,這不僅提升瞭手術的安全性,也體現瞭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這本書的更新和修訂,也讓我看到瞭脊柱外科領域不斷發展的動態。

評分

作為一名在讀的醫學生,我對脊柱解剖一直感到有些棘手,尤其是在理解其三維結構和不同椎體之間的細微差異時。這本《脊柱外科手術解剖圖解(第二版)》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圖譜堆砌,更重要的是,每一幅圖都配有詳盡的文字說明,解釋瞭該區域的解剖特點、臨床意義,以及可能遇到的手術難點。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易於理解,避免瞭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建立起對脊柱解剖的完整認識。書中對於一些常見手術入路的解剖基礎也進行瞭很好的梳理,雖然我目前還未實際操作,但已經能夠對未來的學習和實踐充滿信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