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卡琳——美国艺术总监俱乐部评选的30岁以下影响力的50位创意人物之一。
绘本荣获《纽约时报》2017年度十佳绘本。
2015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全场大奖得主。
插画界的“奥斯卡”——2016年博洛尼亚插画展作品集封面作者。
还曾获得过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插图奖、两次昆汀·布莱克奖、国家杂志奖等。作品经常出现在《VOGUE》杂志、英国卫报、英国观察家报和纽约时报等刊物上。
◎丰富多彩、富有想像力的视觉世界为读者提供参照。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和美好的回忆创造了一个世界,那么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当你创造自己的世界时,你可要时刻准备好思考这些“大事”——你会用砖头、海绵、还是果冻来建造房子?你会给卧室装一扇大大的窗户,并用一个巨大的滑梯来代替楼梯吗?那里的商店会卖信封、糖果,还是给超级英雄穿的鞋子?当你去找朋友玩的时候,你会选择走着去,游着去,还是跳过去?
◎通过多种材料画出自己的风格。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本书希望孩子能够打破壁垒,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本书里,劳拉不仅仅用了一般的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彩铅等,还使用了立体实物、拼贴等表现方法。她抛弃了结构和人物的写实,打破了限制,自由地创作,夸张的画面结合动和静、冷与暖,增加了情绪感染力,充满设计感。
作者用削铅笔刀创造了妈妈;用一根吸管和一张椭圆形纸片创造了爸爸;用鸡蛋创造了弟弟。这些创造出来的事物看似夸张,却能深入到内核,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送给喜欢观察的小孩和因忙碌而丧失想像力的成人。
孩子源源不绝的想像力总让我们惊奇,他们创意的想象既是哲学的思考,也是孩子未来的发展性。而成年人总是羡慕孩童的这种想象力,所以这本书不仅适合喜欢观察的小孩、想象力正在起飞的大小孩,也适合因生活的忙碌而丧失想象力的成年人。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房屋并不筑在陆上;房客是131只猫;交通工具是香蕉船和梳子……
毕加索曾说过: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学习怎样像小孩子那样画画。本书作者劳拉·卡琳也认同这个观点,她认为孩子拥有无穷的绘画潜力,于是她创作了这本书帮助孩子更好的绘画。
为了鼓励孩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画画,她亲自做了表率,在书中用立体实物、拼贴、彩铅、水彩、丙烯等多种材料来表现画面。同时,她也主张多多观察现实世界。如果你也想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它会是什么样子?你会用砖头、海绵、还是果冻来建造房子?你会给卧室装一扇大大的窗户,并用一个巨大的滑梯来代替楼梯吗?那里的商店会卖信封、糖果,还是给超级英雄穿的鞋子?
翻开本书,先看看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后抬头看看周围,最后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
劳拉·卡琳是一位画风有点“另类”的英国绘本作家,她用天马行空、充满想象的思维方式,将陶艺、布艺、立体实物等多种画材糅合到一起,诠释世间万物。画作中的造型看似随意,却能形成强大力场,呈现出一种自由、流畅的诗意状态。
《创造自己的世界》获得了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全场大奖,劳拉的新作品还荣获《纽约时报》2017年度十佳绘本,之前还获得过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插图奖、两次昆汀·布莱克奖、国家杂志奖等。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VOGUE》杂志、英国《卫报》、英国《观察家报》和《纽约时报》等刊物上。热爱画画的劳拉喜欢画的是猫咪和士兵。
媒体推荐
劳拉·卡琳是我喜欢的英国插画师,她的这本《创造自己的世界》给了我巨大的惊喜。
——千巨万 插画师、设计师
这本书虽然没有讲述故事,但却有着丰富的信息量,每一页都有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这些思考通过一张张精彩的插图展现出来,同时也鼓励你去思考和想象,它不仅让头脑开始运转,并让这些想法付诸到笔头。拿起一支铅笔,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吧。
——英国《卫报》
一本真正为孩子创造的书。当一个小孩拿到劳拉·卡琳的《创造自己的世界》,他应该马上就能与它产生共鸣(也许还能成为一名艺术家)。
——华盛顿邮报
我和我5岁的儿子遇到的好的图画书之一。虽然这本书的文字不多,但我们却花了整整两个晚上才读完,因为每读完一页,他都会不停地和我谈论他自己对于创造世界的各种想法。读完之后,便是他在许多个夜晚中,激动地完成创造自己的世界的过程! 绝对精彩! 我是研究环境学的,但我经常不知道如何告诉我自己的小孩去与周围的环境接触,而这本可爱的书做到了,它带领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灵感。当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儿子对我们社区中的房屋,房客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感兴趣了,对他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强烈推荐!
——英国读者
获奖记录
2015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全场大奖”得主。
2016年博洛尼亚插画展作品集封面作者。
2010年“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插图奖”
两次昆汀·布莱克奖、国家杂志奖。
绘本荣获《纽约时报》2017年度十佳绘本。
美国艺术总监俱乐部评选的30岁以下影响力的50位创意人物之一。
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去中心化叙事”。它不像很多同龄绘本那样,总是把主要的焦点、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页面的正中央,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页面的边缘空间和构图的留白,引导读者的目光在不同区域间游走。这种设计对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和视觉追踪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注意到,当孩子每次翻到新的一页时,他不会急于从左读到右,而是会先被一个角落里的小细节吸引住,比如一只躲在花朵后面的小瓢虫,或者是一串看似毫无意义的彩色圆点。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恰恰是创造力的萌芽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非常信任小读者的理解力和观察力,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从非线性的视觉信息中构建自己的逻辑和情感联系。而且,每一次重读,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上次忽略掉的“彩蛋”——可能是一个非常细微的背景图案,或者是一种先前没有注意到的色彩搭配。这种重复阅读带来的新鲜感,是很多故事情节驱动型绘本难以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其实是关于“可能性”的哲学思考,当然,这都是在给孩子读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内心活动。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没有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必须’怎样才能开心。它的画面呈现的是一种纯粹的、未经雕琢的状态。比如有一页,它画了一片看起来像果酱又像天空的背景,上面漂浮着一些几何形状的物体。我们家那位小家伙就坚持认为那些是“在融化的糖果云上野餐的独角兽的碎片”,而我则看到了“数学公式的抽象表达”。你看,在同一个视觉输入下,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大脑,立刻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能成为什么’。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极其安全的、无评判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发表那些在成人世界里可能显得“离谱”的观点。这种开放性,是任何严格按照剧本走的读物无法比拟的,它培养的是一种面对未知世界时毫不畏惧的探索精神。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色彩的心理学运用上达到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平衡点。它没有采用那些过于刺眼、容易引起孩子过度兴奋的荧光色或高饱和度原色,而是大量使用了那种略带灰调的、像莫奈画作里捕捉到的光影效果。这种色彩处理,使得即使在一天中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段,比如傍晚或者孩子刚睡醒的时候,这本书也能起到一种温和的安抚作用。它不是那种强行让你“哇哦”的书,而是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将你拉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想象维度。我尤其欣赏它对纹理的表现,虽然是印刷品,但你几乎能感受到画面中“毛茸茸的”“光滑的”和“粗糙的”材质差异。这种对细节的专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孩子对触觉世界的敏感度,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更留意身边物品的质感,比如触摸树皮、感受丝绸的顺滑,这都是这本书间接带来的教育成果。
评分这本厚厚的图画书,光是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奇思妙想,那种色彩的运用简直让人惊叹。我记得第一次给孩子读的时候,他完全被那些天马行空的插图吸引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他自己都想象不出来的场景。书中的线条非常流畅,即便是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元素——一会儿是会唱歌的云朵,一会儿是长着翅膀的小动物。最棒的是,它没有试图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去填满每一寸空间,而是留白,让孩子自己去“填补”故事。我常常看着他指着图上的某个角落,开始编造他自己的小故事,那些内容比书本上任何预设的文字都要生动有趣。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个视觉的游乐场,它鼓励了我们家庭之间最宝贵的互动——想象力的共建。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试图模仿书里那些古怪的生物走路的样子,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非常好,厚实的纸张即便是被小手反复翻折,也依然保持着形状,耐用度绝对是为“熊孩子”量身定做的。那种温暖、柔和的色调,即便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反而更增添了一种睡前故事的温馨氛围。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情绪表达上的微妙之处。它不像一些专注于情绪认知的书籍那样,直接用大标题写着“生气”或者“开心”。相反,它通过一些非常抽象但又极富感染力的图像来传达感受。例如,有一组图案,线条变得非常紧密和扭曲,像是在用视觉语言表达一种焦躁不安,而紧接着下一页,画面突然变得开阔,线条拉长,色彩过渡柔和,仿佛一下子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我的孩子在看到这些切换时,自己都不自觉地调整了他的呼吸节奏。这种非语言的情绪传达方式,对于那些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的低龄儿童来说,是建立情感共鸣的绝佳途径。它教会孩子,情绪是一种流动的、可以被环境和感知所影响的状态,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标签。它提供了一个视觉词汇表,让孩子学会用‘感觉’去描述世界,而不是仅仅用‘语言’去命名世界,这种深层次的共情培养,让我觉得这笔投入非常值得。
评分观察生活,奇思妙想就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启发孩子的思想!
评分每当有活动都管不住自己的手。那有什么法子呢。谁叫有那么多好书可以买呢。只能不停的剁手。投入必有产出。
评分比较特别的一本书,有科普更鼓励创意,引导出各种“脑洞”,激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现在流行的“设计思维”有相通之处。更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看。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疯狂原始人》,它的主角是三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大陆上的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被称作晚期智人,行走时已经能完全直立,动作迅速灵活,具有相当高的智慧。
评分小小自行车,涉及到的知识却很多!有些大人也不一定能说明白。
评分刚哈更哈更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最好的陪伴,读经典绘本,陪伴孩子的童年时光。
评分物流很快,图书也好,希望京东多放优惠券,而且是大额的,让图书每个人都买得起。
评分自行车的构造、力、运动、能量,各式各样与自行车相关的物理学规律,为你全面展现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