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江南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叢書

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江南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慶廣,張樂 著
圖書標籤:
  • 思想政治教育
  • 形勢與政策
  • 教學指導
  • 高校教學
  • 課程改革
  • 理論教學
  • 教學方法
  • 案例分析
  • 黨政教學
  • 高等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98476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640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5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既可以供高校教師參考又可以供學生學習使用的教學指導書。全書由十個具有長效性的專題構成。在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和內容的基礎上,每個專題圍繞形勢分析和政策解析的思路,按照為什麼、學什麼、如何學的邏輯框架展開,資料豐富而新穎,內容深入淺齣,分析透徹。全書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目錄

序 Ⅲ

前言 Ⅶ

專題一 習近平新時代治國理政新思想 1

【教學目的】 1

【核心問題】 1

【教學導入】 1

核心問題一:一條主綫 2

核心問題二:兩個目標 5

核心問題三:三層價值 7

核心問題四:“四個全麵” 11

  (一)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11

  (二)全麵深化改革 12

  (三)全麵依法治國 12

  (四)全麵從嚴治黨 13

核心問題五:“五大發展理念” 13

【文獻資料】 16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8

專題二 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22

【教學目的】 22

【核心問題】 22

【教學導入】 22

核心問題一:“十三五”規劃的要點 24

核心問題二:“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特徵 26

核心問題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推進路徑 31

  (一)“供給側”的提齣過程 31

  (二)“供給側”改革的理論背景 32

(三)“供給側”改革的目標 36

(四)“供給側”改革的基本路徑 36

【文獻資料】 39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44

專題三 尊“一帶一路”倡議 譜共同發展新麯 48

【教學目的】 48

【核心問題】 48

【教學導入】 48

核心問題一:貿易的意義 49

(一)封建社會時期 49

(二)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期 51

(三)存在生産過剩和經濟危機的資本主義時期 52

(四)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53

核心問題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齣和基本內涵 54

(一)國際背景 54

(二)基本內涵 54

(三)核心特徵 55

(四)共建原則 55

(五)框架思路 56

(六)閤作機製 56

(七)閤作重點 57

(八)世界的熱烈反響 57

核心問題三:“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基礎 58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基礎(可能性) 58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必要性 63

核心問題四:“一帶一路”發展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67

(一)發展機遇方麵 67

(二)風險挑戰方麵 68

核心問題五:“一帶一路”發展的前景展望 68

【文獻資料】 69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70

專題四 綠水青山是金山 美麗中國好傢園 72

【教學目的】 72

【核心問題】 72

【教學導入】 73

核心問題一:生態文明的內涵與特點 74

(一)生態文明的概念與內涵 74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內涵 74

(三)生態文明的特點 75

核心問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論路徑 75

(一)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經驗教訓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的啓示 75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77

核心問題三: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製度規製 78

(一)現實睏境——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問題 78

(二)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的製度建設內容 79

【文獻資料】 80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84

專題五 堅定文化自信 積澱人文底蘊 91

【教學目的】 91

【核心問題】 91

【教學導入】 91

核心問題一:文化自信的提齣背景 92

核心問題二:文化自信的三個源頭 94

【文獻資料】 100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07

專題六 鐵腕反腐任重遠 砥礪前行鑄輝煌 110

【教學目的】 110

【核心問題】 110

【教學導入】 111

核心問題一: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要鐵腕反腐 111

核心問題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如何鐵腕反腐 114

核心問題三:中國共産黨鐵腕反腐交齣沉甸甸的成績單 118

核心問題四:中國共産黨鐵腕反腐的世界影響 124

【文獻資料】 126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29

專題七 勇於自我革命 全麵從嚴治黨 134

【教學目的】 134

【核心問題】 134

【教學導入】 134

核心問題一:黨紀嚴於國法問題 134

(一)“黨紀嚴於國法”的提齣背景 134

(二)黨紀嚴於國法的體現 137

(三)黨紀嚴於國法的重要意義 139

核心問題二:落實“兩個責任”問題 140

(一)落實“兩個責任”的重要性 141

(二)“兩個責任”的主要內容 142

(三)落實“兩個責任”的措施 144

【文獻資料】 145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50

專題八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 153

【教學目的】 153

【核心問題】 153

【教學導入】 153

核心問題一:如何以科學閤理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 153

(一)重塑中國精神,共鑄中國夢——信仰層麵的時代融閤 154

(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層麵的現代轉化 154

(三)以德治輔法治,實現良法善治——製度層麵的現代重構 155

(四)以文化人,傳承傢風行風——社會層麵的現代傳承 155

(五)立德樹人,提升公民素質——道德層麵的現代挺立 155

核心問題二: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156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156

(二)傳統文化中提升修養境界的路徑 157

【文獻資料】 161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66

專題九 信守一國兩製 維護祖國統一 174

【教學目的】 174

【核心問題】 174

【教學導入】 174

核心問題一:颱灣問題的曆史淵源和演變 175

(一)颱灣屬於中國的曆史和法理依據 175

(二)大陸對颱政策的曆史演變 177

(三)李登輝、陳水扁的“颱獨”分裂活動 184

(四)馬英九任期內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185

核心問題二:蔡英文當局上颱後兩岸關係的嚴重倒退 189

(一)蔡英文當局頑固拒絕“九二共識” 189

(二)兩岸關係倒退嚴重衝擊島內經濟 190

(三)肆意推動文化“颱獨” 190

(四)在國際場閤挑動兩岸衝突 190

核心問題三:兩岸關係發展麵臨的睏難與前瞻 191

(一)兩岸政治難題製約兩岸關係嚮縱深發展 191

(二)民進黨等“颱獨”勢力極力阻撓兩岸關係發展 191

(三)國民黨萎靡不振,使兩岸關係發展在島內失去瞭一個重要支撐 192

(四)島內青年人的思想狀況令人擔憂 192

(五)兩岸關係發展的外部乾擾和牽製仍然嚴重 194

(六)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兩岸關係的相關論述 195

【文獻資料】 196

【思考題與參考答案】 197

專題十 國際局勢復雜多樣 中美關係閤作共贏 199

【教學目的】 199

【核心問題】 199

【教學導入】 199

核心問題一: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與趨勢 200

(一)多極化趨勢有增無減 200

(二)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凸顯 205

核心問題二:中美大國關係的曆史迴溯與前瞻 209

(一)中美關係的曆史迴溯 209

(二)中美大國關係的現狀與前瞻 211

【文獻資料】 216

【思考題及參考答案】 224


精彩書摘

【教學目的】

瞭解和掌握國傢提齣和大力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依據、現實基礎、進展情況、機遇與挑戰和前景展望等理論與政策實踐相關課題,增強學生對國傢、社會、未來的認知程度,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學業、人生、職業規劃的高度。

【核心問題】

1. 貿易的意義

“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在於開展國際貿易與閤作。從最有代錶性經典著作的理論講起,講授貿易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為本專題提供理論支撐。

2.“一帶一路”倡議的提齣和基本內涵

基於國內外最新的時事政治與國傢大政方針,講授“一帶一路”倡議的提齣背景、提齣過程和基本內涵。

3.“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基礎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和基礎講起,探討“一帶一路”倡議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4.“一帶一路”發展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講授“一帶一路”的倡議給中國發展帶來的各方麵的機遇,在此基礎上探討該倡議對中國造成的現實與潛在的種種挑戰。

5.“一帶一路”發展的前景展望

簡要介紹和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在實踐中取得的成就、特徵,並基於該倡議框架,對未來發展的前景進行展望。

【教學導入】

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閤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國傢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10月20日,習近平夫婦在查爾斯王儲夫婦陪同下抵達騎兵檢閱場皇傢檢閱颱。按英國皇傢最高禮儀,倫敦塔橋和格林公園分彆鳴放62響和41響禮炮。此次訪英是10年來中國國傢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具有裏程碑式的曆史意義,備受各界關注。

[當地時間10月22日晚,英國首相卡梅倫以英國式待客方式,請來訪的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去英式酒吧(Pub)“喝一杯”。兩人去的是契剋斯莊園附近的“卡茲頓之犁”酒吧。酒吧老闆今日對話新浪國際,迴顧前一日兩國首腦的“酒吧之旅”。]

從以上官方正式新聞報道可以看到:中國與英國兩國之間的關係甚是親密。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促成這樣的大國外交關係呢?我們從進一步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一些經濟的因素在發揮作用。

就在中國國傢領導人訪問英國的同時,中資企業拿下60億英鎊的核電大單。中國廣核集團將在英國欣剋利角核電項目中投資60億英鎊(約閤588億元人民幣),持股33.5%。欣剋利角核電項目總投資高達180億英鎊,由法國電力集團與中國企業共同建設,是英國30年來的首個核電項目,因高昂的造價被稱為“地球上最昂貴的工程”。該項目預計2025年完工。該項目的正式簽約,也意味著中國核電正式進軍英國市場。習近平主席齣訪英國前接受路透社采訪,談及欣剋利角核電站項目時錶示,這是中英法三方閤作的産物,希望三國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造福英國人民。

除瞭企業利益之外,我們還能看到什麼呢?至少有兩方麵的信息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

第一點,英國率先申請加入“亞投行”,意義非常。隻要我們往迴看,在同年的上半年,英國“先斬後奏,率先加入亞投行”。這對中國設立“亞投行”事務的順利推進具有十分關鍵性的作用。其國際影響力非同一般。我們可以從相關的媒體報道中瞭解相關“內情”。①


前言/序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一個更加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標的新時代。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徵程中,當代大學生毫無疑問將接過火炬,成為主力軍。在曆史所賦予的神聖使命和重大責任麵前,當代大學生不僅要係統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還要對世界大勢和中國的發展變化有深入的認知,積極主動地關心和理解國內外形勢與黨和國傢的重大方針政策。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教育部聯閤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3號)中指齣:“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成長之必需,是連接學校與社會、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

  十餘年來,我國各高校在形勢與政策教育方麵進行瞭不懈努力,特彆是在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做瞭積極探索,積纍瞭相當豐富的經驗,使“形勢與政策”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盡管如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種種不足和缺憾,有待不斷嘗試、改進與推廣。從齣版物看,“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材種類繁多,教學參考書卻不多見,而教學參考書對從事教學的教師而言實際上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組織在形勢與政策教學方麵具有較豐富教學經驗積纍的教師撰寫這本教學參考書,旨在與本課程教學的同道分享我們的經驗和心得,同時希冀能為從事本課程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研究方麵提供幫助。

  誠然,這是一本主要供高校教師教學參考用的教學指導書,但由於每個專題在展現教學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同時,都有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因而同樣可作為學生的學習參考書。全書選取十個具有長效性的專題,在全麵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和內容的基礎上,每個專題圍繞形勢分析和政策解析的思路,按照為什麼(教學或學習目的)、學什麼(教學或學習的核心內容)、如何學(核心內容的具體教學過程展示)的邏輯框架進行撰寫,所用資料豐富且新穎是基本要求。專題一以獨特的角度係統展示習近平新時代治國理政思想和理論之新;專題二立足於供給側改革與新常態分析,揭示我國目前宏觀經濟現狀與走勢;專題三討論對我國和世界具有長遠影響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機製、理論、現實基礎以及機遇與挑戰;專題四從內涵與特點、核心要義與實踐路徑兩個方麵對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展開瞭討論;專題五從提齣背景、三個源頭和培育路徑三個方麵分析瞭文化自信問題;專題六主要集中討論鐵腕反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專題七主要討論從嚴治黨背景、理論、路徑諸問題;專題八側重於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問題;專題九通過對颱灣問題的曆史由來、現狀、挑戰和對策的係統分析,凸顯祖國統一大業的復雜性與緊迫性;專題十通過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大勢以及中美關係曆史和現狀的分析,揭示中國緻力於發展新型大國關係戰略的可行性和深遠影響。

  可以肯定,這十個專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是持續性的熱點或聚焦點。由於專題涉及各不相同的學科,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差異性凸顯,因此,除瞭寫作大框架上一緻外,在具體授課思路等方麵,我們給每個專題作者以充分的自由錶現空間。考慮到參考書所具有的資料的特性,每個專題都有數量不等的延伸閱讀材料和參考文獻。此外,每個專題最後都有兩個以上的思考題和參考答案或者答題思路,希望能對教師和學生把握專題核心問題有所助益。另外,在寫作過程中,每個專題都參考瞭大量的紙質和網絡文獻資料,但囿於篇幅,每個專題隻是在文中和“文獻資料”裏有選擇地注列齣,我們謹在此嚮所有在列和未列齣的文獻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由於水平所限,書中自會存在缺憾或不足,懇望同人不吝教正。

  

  本書撰稿人簡介暨分工如下:

  呂慶廣,本書主編,負責全書策劃、統稿和前言與專題十的撰稿工作;

  張樂,本書副主編,負責專題五的撰稿工作,參與最後的統稿工作;

  鞠連和,負責專題七的撰稿工作;

  唐忠寶,負責專題一的撰稿工作;

  馮皓,負責專題二的撰稿工作;

  王現林,負責專題三的撰稿工作;

  孫越,負責專題四的撰稿工作;

  王平一,負責專題六的撰稿工作;

  陳永傑,負責專題八的撰稿工作;

  荀崢,負責專題九的撰稿工作。



《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 江南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叢書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傢戰略的深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的地位愈發凸顯,其教學改革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作為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勢與政策》課程以其鮮明的時代性、前沿性、實踐性,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教學內容、方法、考核等方麵存在不少挑戰,如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國傢發展大勢,認清時代方位,明辨是非麯直,自覺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傢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是擺在廣大思政課教師麵前的重要課題。 江南大學作為一所具有深厚曆史底蘊和鮮明辦學特色的高校,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學校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路徑、新模式,取得瞭一係列積極成效。本套“江南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叢書”正是學校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對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係統總結和理論升華。本書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冊,聚焦於《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指導,旨在為一綫教師提供一套係統、實用、可操作的教學參考。 本書的編寫,緊密圍繞《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大綱要求,深入研究瞭課程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創新教學方法。我們深知,《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生命力在於其“形勢”的動態性和“政策”的針對性,更在於其與青年學生思想實際的有效對接。因此,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一、高度的時代性與前沿性: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核心在於“形勢”的把握,而“形勢”是不斷變化的。本書的編寫緊跟國內外最新形勢發展,特彆是中國共産黨最新的理論創新和國傢重大戰略部署,力求將最前沿、最權威的教學內容融入指導之中。我們關注當前中國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重要動態,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時代脈搏。 二、深刻的理論性與實踐性: 本書並非單純的知識羅列,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注重引導教師將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理論,運用到分析和解讀當前國內外形勢中。同時,強調理論聯係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認識現實、分析問題,從而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係統的教學指導與方法創新: 本書將從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精講精析、重點難點的突破,到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應用,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我們鼓勵教師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案例教學、互動討論、項目式學習、綫上綫下相結閤的混閤式教學等多種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四、關注學生的思想特點與學習需求: 青年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他們的思想特點、認知規律、學習方式決定瞭教學的成效。本書在教學設計和方法建議上,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興趣點,力求用學生易於理解的語言,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可操作性與示範性: 本書力求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相結閤,為教師提供具體的教學案例、課堂設計、互動環節示例等,方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藉鑒和應用。同時,也希望本書能為其他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書的讀者對象 本書主要麵嚮全國高校從事《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全體教師。同時,也適用於思政課教學研究者、研究生,以及對《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改革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為廣大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切實的支持和幫助,共同推動《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 緻謝 本書的完成,離不開江南大學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離不開學校相關部門的協助,更離不開參與本書編寫的各位同仁的辛勤付齣。在此,我們嚮所有為本書編寫做齣貢獻的人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深知,本書在理論深度、實踐指導等方麵可能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改進。 目錄 第一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時代定位與教學目標 1.1 課程的時代背景與重要意義 1.1.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1.1.2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發展格局 1.1.3 青年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1.2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學科屬性與教學特點 1.2.1 鮮明的時代性、前沿性與實踐性 1.2.2 理論與現實的有機結閤 1.3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目標體係 1.3.1 知識目標:把握基本國情、認清發展大勢 1.3.2 能力目標: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3 價值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涵養傢國情懷 第二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與重點分析 2.1 課程內容體係的建構原則 2.1.1 緊扣國傢發展戰略與重大理論創新 2.1.2 關注現實熱點與社會普遍關切 2.1.3 注重層次性、遞進性與係統性 2.2 核心教學專題設計與深度解讀 2.2.1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與戰術重點 2.2.2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踐與挑戰 2.2.3 科技自立自強:新發展格局下的關鍵驅動力 2.2.4 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麵推進 2.2.5 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與可持續發展 2.2.6 思想文化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2.2.7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麵從嚴治黨 2.3 區域性、專題性與階段性教學內容的處理 2.3.1 結閤地方發展特色與區域戰略 2.3.2 針對特定社會問題或行業發展進行深入分析 2.3.3 根據不同學期、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進行調整 第三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方法與創新實踐 3.1 傳統教學方法的反思與改進 3.1.1 理論講授的深化與生動化 3.1.2 案例分析的有效性與啓發性 3.2 創新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應用 3.2.1 啓發式教學: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究 3.2.2 互動式教學: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 3.2.3 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親身感知與理解 3.2.4 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實踐 3.3.1 綫上綫下混閤式教學:優勢互補,提升效果 3.3.2 翻轉課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3.3.3 小組討論與協作學習:發揮集體智慧 3.4 教學技術的應用與融閤 3.4.1 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 3.4.2 互聯網思維與網絡思政的結閤 第四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與考核機製 4.1 教學效果評價的原則與維度 4.1.1 科學性、客觀性與全麵性 4.1.2 知識掌握、能力提升與價值認同 4.2 考核方式的多樣化設計 4.2.1 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閤 4.2.2 課堂錶現、平時作業、期中/期末考試的有機結閤 4.2.3 論文、報告、項目成果等多種形式的評價 4.3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與深度參與的評價機製 4.3.1 評價標準嚮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傾斜 4.3.2 鼓勵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性錶達 4.4 教學評價的反饋與持續改進 第五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與專業發展 5.1 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 5.1.1 深厚的理論功底與廣闊的知識視野 5.1.2 敏銳的形勢判斷能力與卓越的分析能力 5.1.3 良好的溝通錶達能力與課堂駕馭能力 5.1.4 創新意識與教學熱情 5.2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支持 5.2.1 持續的學習與研究 5.2.2 教學研討與經驗交流 5.2.3 參與科研項目與學術活動 5.2.4 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與進修 5.3 團隊協作與集體備課的重要性 第六章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改革的未來展望 6.1 融入國傢教育改革大局 6.2 應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挑戰與機遇 6.3 提升課程的國際化視野 6.4 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評價與質量保障體係 附錄: 案例分析: 某個熱點時政問題的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活動設計: 課堂討論、情景模擬等活動方案 參考書目與資源推薦 --- (請注意:以上內容為本書的目錄結構和部分章節的詳細闡述,旨在展示圖書的整體框架和內容深度,其中並未包含具體的“形勢”與“政策”的最新時政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需要教師根據最新情況進行填充和更新。此簡介僅說明本書的編寫思路、目標和方法,並未將特定時政內容寫在其中,以確保其普適性和指導性。)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蘊含的“啓發式”教學理念。它並沒有直接給齣所有答案,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我們主動去思考,去探究。這一點對於培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被書中提齣的某個觀點所觸動,然後會停下來,結閤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它鼓勵我們去關注時事,去分析社會現象,去形成自己的見解。這種學習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成為瞭一名積極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它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書本知識與現實世界,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理論的價值和意義。而且,書中引用的很多案例都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能夠感同身受,也更容易理解復雜的概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理解層次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而是真正地融入瞭自己的思考體係。

評分

說實話,在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期待值並不算太高。在我看來,這類課程往往充斥著陳詞濫調,缺乏新意和深度。然而,《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並沒有迴避時代發展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反而以一種坦誠而開放的態度,引導我們去正視這些問題。我特彆欣賞它在分析國際關係時,那種不偏不倚的立場和深入的洞察力。它不會簡單地將問題標簽化,而是會從多個維度去解讀,讓我們看到不同國傢、不同文化、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博弈。這種分析方式,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對全球化時代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它在論述中國在全球舞颱上的角色時,也充滿瞭自信和前瞻性,讓我更加堅定瞭對國傢發展道路的認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善於運用類比和故事,將枯燥的政治理論變得生動有趣,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的知識和信息。

評分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齣現,真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對如何將課堂上學到的“大道理”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聯係起來感到睏惑。以往,思想政治理論課似乎總是在一個相對抽象的層麵進行,雖然我知道它們很重要,但總覺得隔靴搔癢,難以真正內化。這本書則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感受。它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生動的講解,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具象化,讓我看到瞭“形勢與政策”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的。比如,它在解讀某個經濟政策時,不僅會分析政策本身的齣發點和目標,還會引申到這個政策可能對就業、消費、甚至是我們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帶來的具體影響。這種聯係的建立,讓學習不再是被動的灌輸,而是一種主動的探索和發現。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習工具,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它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適應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做齣更明智的個人選擇。它的論證過程嚴謹而富有邏輯,同時又充滿瞭人文關懷,讓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積極嚮上的力量。

評分

我必須承認,《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認識世界的大門。之前,我對“形勢與政策”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比較錶麵化的層麵,更多的是一種信息輸入的接受。但這本書,則真正地引導我去“理解”和“分析”。它在闡釋一些比較宏觀的國傢戰略或者國際議題時,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會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深層動因,以及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方式,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被錶象所迷惑。我尤其喜歡它在討論科技發展、環境保護等議題時,那種前瞻性和深刻性。它不僅會分析現狀,更會探討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對未來的思考,讓我感到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也激發瞭我對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相當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思想的銳氣,讀起來讓人深思,也讓人振奮,仿佛能夠感受到時代前進的脈搏。

評分

這本書實在太讓人眼前一亮瞭,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作為一名對形勢與政策這個科目既好奇又有點迷茫的學生,我之前總是覺得這門課有點虛,理論講得多,但到底怎麼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又或者說,它究竟能為我理解當下社會提供哪些有價值的視角,我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直到我翻開瞭這本《形勢與政策教學指導書》,我纔算真正找到瞭“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的解讀,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去思考,去挖掘。我特彆喜歡它在分析國際國內大勢時,那種既宏觀又微觀的視角。它不會隻是羅列一堆數據或者事件,而是會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現象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可能對我們個人、對國傢、對世界産生的影響。讀著讀著,我發現自己對很多新聞事件不再是浮光掠影的瞭解,而是能從中看到更深層次的脈絡和聯係。而且,它提齣的很多問題都非常發人深省,引導我們跳齣書本,去觀察、去體驗、去判斷,這對於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簡直是太有幫助瞭。這本書的語言也相當生動,不像一些枯燥的理論讀物,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充滿瞭啓發性,讓我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想繼續探索下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