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于1935年,后多次重印。本次出版,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2月第6版为底本。全书分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六章记述曾国藩生平事迹,下编六章从人格、政治思想、行政方法、治兵方略、文学修养以及曾国藩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介绍曾国藩的思想与功业,文末更附有简要的曾国藩年表,是比较早的一部简明而完备的曾国藩传记。
蒋星德,民国学者。
本书原名《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1935年4月完稿,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多次重印。本次出版,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2月第6版为底本。
底本为繁体竖排,右开本,为便于今人阅读,改为简体横排,左开本。因本书完稿于80余年前,作者的表达习惯和一些字词的使用与今略有差异,本次出版均一仍其旧。明显错字如鲁鱼豕亥之讹,则直接改正。
底本采用年号纪年,在()内用汉字标注公元纪年,今改为阿拉伯数字,仍以()标注。底本称引曾国藩著述原文,与今本《曾国藩全集》所据底本未尽相同,不便按今本统一。底本于引文后随文标注出处,往往采用简称,不加书名号,今亦统一不加。其他标点,依文义略有改动。
本书完稿于80余年前,作者对曾国藩、对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府的评论是否公允,我们相信,高明读者自会判断。
岳麓书社湖湘文化编辑部
2018年春
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平衡“推崇”与“批判”的。这本书显然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去研究和理解曾国藩这个人,其尊重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但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未回避曾国藩在某些历史节点上的局限性与争议性。作者对于曾国藩在维护旧秩序与推动有限改革之间的两难境地,进行了极其审慎和多角度的论述,没有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定性。这种近乎法庭辩论般的严谨态度,让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得以充分展现,避免了陷入“捧杀”的俗套。每一次冲突的描述,都伴随着对当时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制约的深入剖析,使得我们理解曾氏的选择,不再是站在后世的道德高地上轻易指摘,而是真正代入到历史的语境中去进行评判。这种克制而有力的批判性思维,是本书最值得称道的优点之一。
评分翻开这本关于晚清重臣的传记,我首先被作者那种近乎史诗般的叙事笔触所吸引。它不像一般人物传记那样仅仅罗列生平的枯燥事实,而是巧妙地将曾氏置于他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风雨飘摇的时代洪流之中。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亲身参与了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感受着湘军崛起时的那种筚路蓝缕与振聋发聩。书中对曾国藩早年心性修养的着墨尤为精妙,那些关于“慎独”的探讨、对儒家经典的深入解读,绝非走马观花,而是深入骨髓地剖析了一个士人如何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坚守其内在的道德罗盘。这种对“人”的复杂性、挣扎与自我完善的细腻描摹,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政治军事叙事,让人深思,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真正的领导力究竟源于何处?是天赋异禀,还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自律?书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引人入胜,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的深刻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令人叹为观止,它在叙事节奏的掌控上展现出老辣的成熟。对于军事战略的描述,作者的处理方式极其高明,没有陷入军事术法的堆砌,而是侧重于展现曾国藩作为统帅的战略远见和用人之道。尤其是在描述某些关键战役时,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气魄,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仿佛能从字里行间嗅到火药味和尸山血海的味道。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描绘这些宏大场面之余,依然能捕捉到人物内心的细微波动。譬如,在决策失利后的自我检讨,或是面对部属牺牲时的复杂情绪,这些细节的填充,使得曾国藩的形象立体饱满,绝非教科书上那个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完人。这种文笔的张弛有度,使得这本书即便是对于对历史不甚感兴趣的读者,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佳作。
评分我特别欣赏本书在呈现曾国藩家庭教育方面的独特视角。这部分内容如同在一片烟尘滚滚的战场叙事中,突然出现的清幽园林,让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用了极大的篇幅去梳理和分析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信札,并从中提炼出他那套严苛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家风哲学。这种对“家事”的重视,恰恰是理解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整逻辑链条的关键钥匙。书中详述了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要求,培养出他那一代人所特有的责任感和内省精神,这对于身处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渴望重建家庭教育秩序的人们而言,无疑提供了极具操作性和启发性的参考。它提醒我们,伟大的事业背后,往往根植于最朴素而坚韧的家庭伦理,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展现了作者超越传统政治传记的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体现了出版方的匠心,它与内容形成了完美的呼应。内页的字体选择和留白处理,都给予了读者一种庄重而沉静的阅读体验,非常契合曾国藩本人的气质。我尤其喜欢书中偶尔穿插的那些历史地图和族谱图示,它们虽然只是辅助材料,却极大地帮助我梳理了复杂的湘军派系和地域关系,使得那些拗口的军事调动和政治联盟变得清晰起来。这种细节上的关怀,体现了编辑团队对历史严肃性的尊重。在当今快餐式阅读风潮下,能够觅得这样一本在纸质呈现上都如此下功夫的深度传记,实在是一种享受。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阅读探索,更是一次对优秀阅读体验本身的回归与珍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