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要理解当代中国,就一定要了解中国的农业农村,农业和农村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源脉和这个民族的文化源流。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以广阔的视野、在历史的纵深维度中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进行了系统阐述讲解,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农业制度、农业思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到新世纪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建立,一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演进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奋斗史。
作者简介
陈锡文,祖籍江苏丹阳,1950年生于上海。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我国“三农”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198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大部分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作为起草组负责人,参与了2004年至2016年1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以及多次中央全会的i决定》《建议》起草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与人合著和独著的论著曾4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曾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聘为特聘教授,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悠久的中国农业文明
第一节 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创造
1.中国农业文明与世界文明版图
2.各具特色的中国农业发源地
3.领先世界的古代中国农业
第二节 4000年农业的东方思维
1.“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东方的民本思想
2.“天人合一”——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解
3.“民以食为天”——历史淬炼的信念
4.“重农抑商”——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制度
1.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
2.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
3.绵延2600年的农业税赋制度
4.平籴法与常平仓
5.京杭大运河与南粮北运
6.传统村落中的血缘关系和宗族制度
第二章 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一节 一穷二白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1.凋敝而濒于破产的中国农村
2.极其薄弱的工农业基础
3.粮棉囤积居奇与物价飞涨
第二节 直击要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土地的地主所有制——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迁
3.解放后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展开——小农所有制的建立
第三节 统购统销体制的形成
1.统购统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选择
2.中国式的粮食配给制——统购与统销体制的运行
3.统购统销制度的功过得失——对经济社会各方的深刻影响
第四节 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体制
1.合作化运动的缘起——既有理想主义成分也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多重考虑
2.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合作规模的非理性扩大
3.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与多次调整
第五节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 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巨变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营重归家庭
1.从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突破——对包产到户的大争论
2.“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区别——自主权落到哪
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家庭经营与统一经莒相结合
第二节 农产品市场机制的逐步恢复
1.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开始的市场化改革
2.价格“双轨制”与“物价闯关”对社会的)中击
3.农产品统购派购从范围缩小到彻底取消
第三节 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1.以家庭经营为母体。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组织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2.以家庭经营剩余为基础.农村流通体系迅速发展
3.以家庭经营积累为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1.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管理制度
2.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民工潮的形成
3.世界最大的人口红利,在农民工的酸甜苦辣中形成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重中之重”思想理论的确立
1.城乡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
2.条件初步具备——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历史机遇
3.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第二节 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新征程
1.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构建新型产业组织体系——从土地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这两条路径扩大经营规模
3.强化科技教育支撑——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第三节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1.加大对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减负增收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
3.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务工经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第四节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改写“农民的事情农民办”的历史
2.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
3.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填补城乡发展制度鸿沟
第五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从救济式转向开发式扶贫.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
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的扶贫方略
3.“五个一批”——脱贫攻坚的基本路径
第六节 更好地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1.让农民的财产权利享有法律保障
2.实行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3.推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4.稳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七节 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
1.走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2.将推动新农村建设始终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
3.让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进城安居乐业
第八节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1.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3.不断创新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第九节 对中国农业农村未来发展的展望
1.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农业农村的基本制度要保持稳定并不断创新完善
3.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
4.努力建设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的新农村
5.中国农民要生活得更加富裕和更有尊严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
中国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农业文明起源地之一,且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发展从未间断,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据最新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最早的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以前,与西亚的农业起源基本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到了公元前8000一前7000年已经相当发达。
一些考古发现甚至改变了很多传统上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认知。如过去认为小麦的原产地不在中国,是通过西域传到中国的,但安徽毫县钓鱼台出土的西周时期(前1046一前771)的小麦推翻了这一设想,而后来在甘肃民乐东灰山又发现了5000年前的小麦和大麦粒,更是将中国种植小麦的历史大大提前。
目前世界公认,古代的中国人最早培育了水稻和粟(小米),如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水稻遗存,在湖南澧县彭头山等地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谷遗存。近年,又在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炭化稻谷,而在湖南玉蟾岩洞穴发现的古栽培稻更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到了1万年前。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6000多年前的炭化了的粟和白菜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同类农作物实物标本。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大量窖藏粟灰将中国种植粟的历史提到了8000年前。直到今天,中国北方人的味蕾仍然偏爱小米粥的味道,说明了人们对这种食物记忆的久远。
据《史记》记载,在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①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
中华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驯化了猪、牛、羊、马、狗、鸡等六畜。汉字中的“家”字便是由“房”和“猪”这两个汉字上下构成,说明古代中国农民已懂得“无猪不成家”的道理。即便在当代中国农村,改变户户养猪的状况也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年的历史,而在远离城镇的那些村庄,家家养猪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过年吃上自家养的肥猪仍然是那里的农民最为期盼的节日盛宴。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口繁衍,促进了人类定居、聚居生活乃至村落的形成。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陕西渭河两岸,就已有村落聚居点3万多处。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分布着60万个村庄、300多万个村落聚居点。村落的形态不但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基础,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几个上古时期农业的美丽传说
1.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农业起源之神,如埃及的农神是Usis女神,希腊的是Demetor女神,罗马的是Ceres女神,墨西哥的是Quetzalcoat神,秘鲁的是Viraccocha神。
在今天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草坪上,伫立着一座神农氏雕像。雕塑基座上有这样一行字:“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制耒耜,试水泉,教民稼穑泽上党太行,接济苍生润千秋万世。”塑像所刻画的这个恰如辛劳耕作之后,面容慈祥、手捧稻穗的老农,就是现在13亿多中国人的共同祖先“炎帝”,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化身。
神农氏是中国关于农业最早传说的重要人物。在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行虫走兽、木实赢硥(螺蚌)”。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食物开始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稳定的食物来源。神农氏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并教人民怎么种植五谷,如何辨别土地的地力,以及根据土地的湿度和肥力等具体情况进行种植。
……
前言/序言
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有一个总题目,叫做:读懂中国。
为什么要提出“读懂中国”的问题呢?
你看,当今世界发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目不暇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中国。
从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这40年时间,就使一个多达十三亿多人口的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们自然会问:在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人们自然也会问:一个正在强起来的中国,和世界怎么相处?
于是乎,问题套问题,疑虑叠疑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这“论”那“论”,这“陷阱”那“陷阱”,纷纷指向中国。
毫无疑问,中国人应当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这本身就包含着,为了回答人们的关切、问题和疑虑,必须做好一件事:“读懂中国”。
为此,由我主持的国家创新和发展战略研究会发起,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国际知名智库“21世纪理事会”合作,在2013年11月和2015年11月先后举办了两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视和支持,亲自到会同与会外国嘉宾座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张高丽分别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开幕演讲。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许多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到会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和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会议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只要直面问题,只要心诚意真,只要实事求是且生动具体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和世界相处的故事,将大有利于关心中国的人获得新知,怀疑中国的人逐步释惑。
为此,我们设想,把“读懂中国”的国际会议搬到书本上,搬到视频上,搬到网络上,在更大的场合,用更加生动的形式,回答人们的关切、问题和疑虑。
这一设想,不仅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得到了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一批对这些问题有亲身实践经验和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为丛书撰稿。
这就是读者面前这套丛书的由来。现在编辑出版的还只是这套丛书的第一辑,以后还会有第二辑、第三辑以至更多的好书问世;现在这一辑主要是中国作者的作品,以后还会有其他国家作者的作品。
不仅是丛书,以后还会有配套的电视专题片和网络视频,陆陆续续奉献给大家。
在我们看来,“读懂中国”,包括“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宏大的事业。
让我们共同以极大的热情,来关注这一事业、参与这一事业!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