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公儒 著
圖書標籤:
  • 視頻監控
  • 安防工程
  • 監控係統
  • 技術實踐
  • 視頻分析
  • 網絡視頻
  • 圖像處理
  • 智能監控
  • 行業應用
  • 工程案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鐵道齣版社
ISBN:97871132399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052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2
字數:31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根據編者多年的工程經驗,精選**新智能建築標準,結閤案例講述,然後詳細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的規劃設計、施工安裝、調試與驗收等專業知識,**後專門安排瞭視頻監控係統的工程管理的相關內容。

內容簡介

本書以滿足視頻監控係統的教學實訓需求,培養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運維人員的崗位技能為目的,依據全新發布的國傢標準的具體要求(主要包括GB 50314—2015《智能建築設計標準》、GB 50606—2010《智能建築工程施工規範》、GB 50339—201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50395—2007《視頻安防監控係統工程設計規範》和GB 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等)編寫而成。

全書內容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和工程項目流程以及編者多年從事智能建築工程項目的實際經驗精心安排,突齣項目設計和崗位技能訓練,每個單元都安排有大量的典型案例,並配套有豐富的練習題、實訓、實訓指導視頻等,循序漸進,層次清晰,圖文並茂,好學易記。

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智能建築類、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實訓教材,也可作為智能建築行業、安全防範行業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與運維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王公儒,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錄

單元1 認識視頻監控係統 1
1.1 視頻監控係統概述 1
1.1.1 無處不在的視頻監控係統 1
1.1.2 視頻監控係統的基本概念z 1
1.1.3 視頻監控係統是安全防範係統的核心 1
1.1.4 視頻監控係統的發展曆程 2
1.2 視頻監控係統簡介 2
1.2.1 視頻監控係統的基本組成 2
1.2.2 視頻監控係統的幾種常用結構模式 4
1.2.3 視頻監控係統的傳輸方式 7
1.3 視頻監控係統的特點和應用 7
1.3.1 視頻監控係統的特點 7
1.3.2 視頻監控技術的工程應用 8
1.4 典型案例1 西元科技園視頻監控係統 9
練習題 14
實訓1 認識視頻監控係統 15
實訓2 視頻監控係統基本操作 16

單元2 視頻監控係統常用器材和工具 19
2.1 視頻監控係統前端設備 20
2.1.1 攝像機 20
2.1.2 鏡頭 22
2.1.3 防護罩與支架 24
2.1.4 雲颱 25
2.1.5 解碼器 26
2.2 視頻監控係統傳輸設備 27
2.2.1 信號傳輸的基本原理 27
2.2.2 傳輸接口 29
2.2.3 傳輸綫纜 34
2.2.4 無綫(微波)傳輸 37
2.3 視頻監控係統中心控製設備 38
2.3.1 視頻矩陣切換器 38
2.3.2 多畫麵圖像分割器 39
2.3.3 視頻分配器 39
2.4 視頻監控係統顯示記錄設備 40
2.4.1 監視器及電視牆 40
2.4.2 操作控製颱 41
2.4.3 監控主機 42
2.5 視頻監控係統常用工具 43
2.5.1 萬用錶 44
2.5.2 電烙鐵、烙鐵架和焊锡絲 45
2.5.3 RJ-45網絡壓綫鉗、單口打綫鉗 46
2.5.4 鏇轉剝綫器 46
2.5.5 尖嘴鉗 47
2.5.6 斜口鉗 47
2.5.7 螺絲刀 47
2.5.8 試電筆 47
練習題 48
實訓3 網絡跳綫製作與測試 50
崗位技能競賽 53

單元3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常用標準 55
3.1 標準的重要性和類彆 55
3.1.1 標準的重要性 55
3.1.2 標準術語和用詞說明 55
3.1.3 標準的分類 56
3.2 GB 50314—2015《智能建築設計標準》簡介 56
3.2.1 標準適用範圍 56
3.2.2 視頻安防監控係統工程的設計規定 56

3.3 GB 50606—2010《智能建築工程施工規範》簡介 59
3.3.1 標準適用範圍 59
3.3.2 視頻安防監控係統工程的施工規定 59
3.4 GB 50339—201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範》簡介 62
3.4.1 標準適用範圍 62
3.4.2 視頻安防監控係統工程的驗收規定 62
3.5 GB 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簡介 62
3.5.1 視頻監控係統設計規定 63
3.5.2 視頻電纜傳輸部件要求 63
3.5.3 監控中心設計 64
3.6 GB 50395—2007《視頻安防監控係統工程設計規範》簡介 64
3.6.1 總則 65
3.6.2 常用術語 65
3.6.3 基本設計要求 66
3.6.4 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66
3.6.5 設備選型與設置的主要規定 67
3.6.6 傳輸方式、綫纜選型與布綫 69
3.6.7 供電、防雷與接地 70
3.6.8 係統安全性、可靠性、電磁兼容性、環境適應性 70
3.6.9 監控中心 71
3.7 GA/T 74—2000《安全防範係統通用圖形符號》簡介 71
3.8 GA/T 367—2001《視頻安防監控係統技術要求》簡介 73
3.8.1 主要技術要求 73
3.8.2 安全性要求 74
3.8.3 防雷接地要求 74
3.8.4 環境適應性要求 74
3.8.5 係統可靠性及兼容性要求 74
3.8.6 標誌 74
3.8.7 文件提供 75
練習題 75
實訓4 音視頻綫製作與測試 76
崗位技能競賽 79

單元4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 80
4.1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原則、流程和相關標準 80
4.1.1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原則 80
4.1.2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流程 80
4.1.3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相關標準 81
4.2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的主要設計任務和要求 81
4.2.1 設計任務書的編製 81
4.2.2 現場勘查 82
4.2.3 初步設計 83
4.2.4 設計方案論證 84
4.2.5 正式設計和編製施工圖等文件 85
4.3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的主要設計方法 89
4.3.1 編製視頻監控攝像機點位數量統計錶 89
4.3.2 設計視頻監控係統圖 91
4.3.3 編製視頻監控係統防區編號錶 92
4.3.4 施工圖設計 93
4.3.5 編製材料統計錶 94
4.3.6 編製施工進度錶 96
4.4 典型案例2 銀行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 97
4.4.1 項目背景 97
4.4.2 需求分析 97
4.4.3 設計依據 97
4.4.4 視頻監控係統總體方案設計 97
4.4.5 點數統計錶 99
4.4.6 係統圖 99
4.4.7 防區編號錶 99
4.4.8 施工圖 100
4.4.9 材料錶 100
4.4.10 施工進度錶 101
練習題 102
實訓5 手機控製操作 103

單元5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的施工安裝 106
5.1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施工安裝流程 106
5.2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施工安裝準備 106
5.2.1 工程施工安裝應滿足的條件 106
5.2.2 施工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07
5.3 視頻監控係統的綫管敷設 109
5.3.1 敷設原則 109
5.3.2 橋架安裝施工技術 112
5.3.3 綫槽安裝施工技術 113
5.3.4 綫管安裝施工技術 116
5.4 視頻監控係統的綫纜敷設 119
5.4.1 電纜敷設要求 119
5.4.2 電纜敷設施工技術 120
5.4.3 綫纜的綁紮標準 122
5.5 視頻監控係統前端設備的安裝 124
5.5.1 前端設備安裝的一般規定 124
5.5.2 攝像機的安裝 125
5.6 監控中心的設備安裝 131
5.6.1 機架與機櫃的安裝 131
5.6.2 控製颱的安裝 131
5.6.3 監控中心綫纜的敷設 132
5.6.4 計算機與存儲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132
5.6.5 監視器的安裝 133
5.6.6 視頻監控係統的聯動測試 133
5.7 視頻監控係統的供電與接地 133
5.8 典型案例3 首鋼技師學院樓宇自動控製設備安裝與維護 133
5.8.1 項目基本情況 134
5.8.2 項目施工安裝關鍵技術 136
練習題 140
實訓6 攝像機的安裝 143

單元6 視頻監控係統的調試與驗收 147
6.1 視頻監控係統的調試 147
6.1.1 視頻監控係統的調試準備工作和要求 147
6.1.2 調試中的常見故障與處理方法 149
6.2 視頻監控係統的檢驗 150
6.2.1 一般規定 150
6.2.2 設備安裝、綫纜敷設檢驗 150
6.2.3 係統功能與主要性能檢驗 151
6.2.4 安全性及電磁兼容性檢驗 151
6.2.5 電源、防雷與接地檢驗 152
6.3 視頻監控係統的驗收 153
6.3.1 驗收的內容 153
6.3.2 係統工程的施工安裝質量 153
6.3.3 係統功能性能的檢測 154
6.3.4 係統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價 155
6.3.5 係統圖像質量的客觀測試 156
6.3.6 竣工驗收文件 158
6.4 典型案例4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建築工程技術實訓室的調試與驗收案例 159
6.4.1 項目基本情況 159
6.4.2 項目調試與驗收的關鍵技術 161
練習題 165

實訓7 計算機監控軟件的設置與調試 167
單元7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管理 171
7.1 現場管理 171
7.2 技術管理 172
7.3 施工現場人員管理 173
7.4 材料管理 174
7.5 安全管理 175
7.6 質量控製管理 176
7.7 成本控製管理 177
7.7.1 成本控製管理內容 177
7.7.2 工程的成本控製基本原則 177
7.8 施工進度控製 177
7.9 工程各類報錶 178
7.10 典型案例5 天津市現代服務業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基地——智能樓宇工程實訓
中心項目工程管理 181
7.10.1 項目基本情況 181
7.10.2 工程管理 183
練習題 187
實訓8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綜閤安裝
實訓 189
練習題參考答案 192
參考文獻 200

前言/序言

近年來,視頻監控係統已經廣泛應用到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交通與城市管理、醫院和酒店等各種領域,全社會急需熟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智能建築類專業技術人纔和高技能人纔,行業急需大量智能建築係統工程的規劃設計、安裝施工、調試驗收和運維等專業人員。視頻監控、入侵報警、可視門禁、停車場、智能傢居等已經成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或者重要的選修課程,也為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人纔培養和學生對口就業提供瞭廣闊的行業和領域。

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為“全國智能建築及居住區數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觀察員單位,也是全國智能係統工程師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多年來研製瞭大批智能建築教學實訓設備,培訓瞭大量的智能建築人纔。王公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智能工程設計分會專傢,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智慧建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負責設計和實施瞭幾十項大型智能建築項目,獲得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和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奬等,曾經被授予“全國優秀培訓師”。王公儒也是GB/T 29269—2012《信息技術 住宅通用布纜》、CJ/T 376—2011《居住區數字係統評價標準》等多個國傢標準主要起草人。

本書融入和分享瞭編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實際工程經驗,以快速培養智能建築專業急需的規劃設計、安裝施工、調試驗收和運維等專業人員為目標安排內容,首先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視頻監控實訓裝置和典型工程案例開篇,用實物展示櫃和工具箱,圖文並茂地介紹瞭常用器材和工具,以任務驅動方式,精選最新智能建築標準,結閤案例講述,然後詳細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的規劃設計、施工安裝、調試與驗收等專業知識,最後專門安排瞭視頻監控係統的工程管理的相關內容。全書每個單元都安排有大量的典型案例,配套有豐富的練習題、實訓、實訓指導視頻等,全書循序漸進,層次清晰,圖文並茂,好學易記。

全書按照從點到麵、從理論到技術再到技能的講解方式展開,每個單元開篇有學習目標,首先引入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再給齣具體的工程設計、施工安裝等技術和技能方法,最後給齣瞭多個工程典型案例。全書共分7個單元:單元1、單元2和單元3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的概念、器材、標準等內容,並通過西元視頻監控係統實訓裝置讓讀者認識視頻監控係統,認識常用器材和工具,熟悉常用標準。單元4、單元5和單元6介紹瞭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調試驗收等工程實用技術和技能方法。單元7介紹瞭工程管理方法、常用錶格和實踐經驗。各單元的主要內容如下:

單元1 認識視頻監控係統。結閤西元視頻監控係統實訓裝置和典型案例,讓讀者快速認識視頻監控係統,掌握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
單元2 視頻監控係統常用器材和工具。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瞭常用器材和工具。

單元3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常用標準。介紹瞭有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

單元4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設計。重點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的設計原則、設計任務和設計方法,並給齣瞭典型工程案例。

單元5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的施工安裝。重點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工程施工安裝的相關規定和工程技術,並給齣瞭典型工程案例。

單元6 視頻監控係統的調試與驗收。重點介紹視頻監控係統工程調試與驗收的關鍵內容和主要方法,並給齣瞭典型工程案例。

單元7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管理。介紹瞭視頻監控係統工程項目管理內容和主要措施與方法,並給齣瞭常用錶格和文件。

本書采用企業、學校、標準融閤方式編著,由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牽頭,邀請全國多所院校一綫專業課教授,圍繞最新工程標準編著。王公儒擔任主編,王崇梅、艾康、凡明春擔任副主編,樊果、蔣晨、趙誌強擔任參編。王公儒(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規劃瞭全書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曆時三年進行瞭三次統稿,並且編寫瞭單元1,王崇梅(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編寫瞭單元7,艾康(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編寫瞭單元2,凡明春(首鋼技師學院)編寫瞭單元3,樊果編寫瞭單元4,蔣晨編寫瞭單元5,趙誌強編寫瞭單元6。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和應用瞭多個國傢標準,也有少量圖片和文字來自有關廠傢的産品手冊和說明書,西安開元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給予瞭資金和人員等全方位的支持,西元工會職工書屋提供瞭大量的參考書,再次錶示感謝。
本書配套大量的教學實訓指導視頻和PPT課件,請訪問www.s369.com網站“教學資源”欄下載或者在中國鐵道齣版社網站www.tdpress.com/51eds/中下載。
由於視頻監控係統工程是快速發展的綜閤性學科,書中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作者郵箱:s136@s369.com.



王公儒 2017年9月
《數字時代的海上瞭望者:現代航海導航與通信係統精解》 前言 自古以來,人類便渴望徵服海洋,而導航與通信技術的發展,無疑是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基石。從星辰大海的浪漫,到如今信息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航海技術始終走在時代前沿。本書旨在深入剖析現代航海導航與通信係統,帶領讀者穿越迷霧,駛嚮數字時代的浩瀚海洋,理解船隻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精準定位,如何與世界保持高效的聯絡,以及這些尖端技術如何共同構築起安全、高效、智能的現代航海圖景。本書不是簡單羅列枯燥的技術名詞,而是力求以生動、詳實的筆觸,揭示隱藏在冰冷設備背後的科技智慧與工程實踐,勾勒齣海上通信與導航領域的最新脈絡與未來趨勢。 第一章:數字海圖的繪製與演進 本章將深入探討現代航海中不可或缺的數字海圖(ENCs)。我們將從其起源、發展曆程講起,詳細介紹國際海道測量組織(IHO)製定的S-57、S-52等核心標準,解析數字海圖的矢量數據結構、編碼規範及其信息要素的豐富性。讀者將瞭解到,數字海圖不再是靜態的紙質副本,而是集成瞭水深、岸綫、燈塔、航標、航道、限製區域、危險物等多維度信息的動態數據庫。 我們將重點講解數字海圖的生成過程,包括水下地形的測量技術(如多波束測深儀、側掃聲納)、陸地海岸綫的繪製(如GPS RTK技術、無人機測繪)以及海事信息的收集與更新機製。同時,本章還將深入分析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係統(ECDIS)的功能,闡述其如何解析、顯示數字海圖,提供航綫規劃、實時監控、危險預警等核心功能,並探討ECDIS的性能要求、認證標準以及與其它導航係統的集成。 此外,我們還會關注數字海圖的質量控製與管理,包括數據準確性、完整性、一緻性的檢驗,以及數據發布的更新周期與保障措施。對於可能遇到的海圖數據錯誤或更新滯後問題,本章也將提供分析和應對的思路。最後,本章將展望數字海圖的未來發展,如三維海圖、與實時海洋環境數據的融閤、以及在自主航行中的應用潛力。 第二章:GNSS——全球定位的神經中樞 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是現代航海定位的絕對核心。本章將係統介紹全球四大GNSS係統:美國的GPS(全球定位係統)、俄羅斯的GLONASS(格洛納斯係統)、歐洲的Galileo(伽利略係統)以及中國的BeiDou(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我們將詳細闡述這些係統的基本原理,包括衛星星座構成、信號傳輸方式、接收機的工作流程以及衛星軌道星曆、原子鍾等關鍵技術。 重點在於解析GNSS信號的解算過程,從原始的僞碼和載波相位測量,到如何通過解算獲得用戶的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我們將深入探討差分技術(DGPS、RTK、PPP)在提高GNSS定位精度方麵的作用,分析不同差分方法的優劣、適用場景及其技術實現。例如,RTK(實時動態差分)技術如何通過基準站與移動站的協同工作,實現厘米級的精確定位,這對於船舶靠泊、港口作業等至關重要。 本章還將深入分析GNSS接收機的組成部分與工作原理,包括天綫、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前端、信號處理器、導航信息解碼器等。我們將討論多模接收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應對多路徑效應、大氣延遲、電離層擾動等影響GNSS精度的因素。此外,本章還將涵蓋GNSS的接收機管理、天綫安裝與維護,以及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抗乾擾措施。 第三章:慣性導航與組閤導航——精益求精的定位藝術 盡管GNSS提供瞭強大的定位能力,但其信號易受遮擋、乾擾,且本身存在一定的纍積誤差。因此,慣性導航係統(INS)和組閤導航技術在現代航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章將詳細介紹INS的基本原理,包括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通過積分計算來推算船隻的位置、速度和姿態。我們將解析其在短時間內的高精度特性,以及隨著時間推移存在的纍積誤差問題。 組閤導航是將GNSS、INS以及其他導航傳感器(如羅經、測速儀、聲納等)的信息進行融閤,以剋服單一係統的局限性,實現更可靠、更精準的導航。本章將深入探討卡爾曼濾波(Kalman Filter)及其變種(如擴展卡爾曼濾波EKF、無跡卡爾曼濾波UKF)在組閤導航中的應用,解析其如何有效地融閤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測量數據,估計係統的狀態(位置、速度、姿態等),並對誤差進行最優預測和校正。 我們將分析不同組閤導航的策略,如“鬆組閤”與“緊組閤”的差異,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選擇依據。例如,在GNSS信號丟失的短時間內,INS可以提供連續的定位信息,而當GNSS信號恢復時,INS的誤差又可以通過GNSS進行校正。本章還將探討現代組閤導航係統中常見的傳感器集成方式,以及如何優化濾波參數以獲得最佳的性能。 第四章:船舶通信:從無綫電到衛星網絡的橋梁 高效、可靠的通信是現代航海的生命綫。本章將係統梳理船舶通信技術的發展脈絡,從經典的甚高頻(VHF)和高頻(HF)無綫電通信,到衛星通信的興起,再到如今互聯網通信的滲透。 我們將詳細介紹VHF和HF通信的原理、頻段分配、傳輸方式及其在岸海通信、搜救、港內調度等方麵的應用。本章將深入講解海上移動通信業務(如GMDSS——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係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DSC(數字選擇呼叫)、EPIRB(應急示位無綫電標)、SART(搜救雷達應答器)等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以及其在保障海上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隨後,我們將重點聚焦衛星通信,介紹不同類型的船舶衛星通信係統,如Inmarsat(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FleetBroadband、Ka波段係統,以及Starlink等低軌衛星星座的應用前景。本章將詳細分析衛星通信的傳輸鏈路、調製解調技術、數據速率、覆蓋範圍以及其在語音、數據、視頻傳輸,甚至是互聯網接入方麵的廣泛應用。我們將探討VSAT(甚小口徑終端)係統的構成與工作原理,以及其在船舶遠程監控、船岸協同、船員通信等方麵的價值。 此外,本章還將涉及現代船舶通信網絡的安全問題,包括網絡安全防護、數據加密、以及如何應對潛在的通信中斷和欺騙。最後,本章將展望未來船舶通信的發展趨勢,如5G/6G在海上的應用、物聯網(IoT)與船舶通信的融閤、以及為實現更高帶寬、更低延遲的通信所做的努力。 第五章:雷達與AIS:洞悉周邊環境的“眼睛”與“名片” 雷達和AIS(自動識彆係統)是船舶在復雜海況下感知周圍環境、保障航行安全的兩項核心技術。本章將深入解析船舶雷達的工作原理,包括微波的産生、發射、目標迴波的接收、處理與顯示。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雷達天綫、收發器、顯示器等組成部分,以及雷達在測距、測速、避碰、目標識彆等方麵的應用。 本章將重點講解雷達的各種顯示模式,如PPI(平麵顯示指示器)顯示、真運動顯示、相對運動顯示,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增益、 the STC (Sensitivity Time Control) 、 and the FTC (Fast Time Constant) to optimize the target detection. 我們還將討論雷達在惡劣天氣下的性能錶現,以及如何通過雷達探測和跟蹤其他船舶、陸地目標、航標等。 隨後,我們將重點介紹AIS係統,解析其工作原理、數據交換格式以及在現代航海中的重要作用。AIS如何通過VHF頻段自動廣播和接收船舶的靜態信息(船名、呼號、IMO號、尺寸等)、動態信息(位置、航嚮、航速、導航狀態等)以及航次信息(預計到達時間、吃水深度等)。本章將重點闡述AIS如何實現“全視野”的態勢感知,幫助船長全麵瞭解周邊船舶的航行意圖,從而有效避免碰撞。 本章還將探討雷達與AIS數據的融閤應用,例如,如何利用AIS信息輔助雷達對目標進行識彆和分類,以及在雷達探測受限的情況下,AIS如何提供關鍵的補充信息。最後,本章將討論雷達和AIS係統的維護、故障排除,以及其在未來船舶智能化、自主航行中的進一步發展潛力。 結論 《數字時代的海上瞭望者:現代航海導航與通信係統精解》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幅全麵、深入的現代航海技術圖景。從繪製精密的數字海圖,到利用GNSS和INS實現精準定位,再到通過先進的通信係統保持全球互聯,以及藉助雷達與AIS洞悉周邊環境,每一項技術都凝聚著人類的智慧與創新。本書希望能夠激發讀者對航海科技的興趣,理解這些係統如何協同工作,共同構建起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未來海洋交通。在不斷發展的數字時代,對這些技術的深入理解,不僅是航海專業人士的必備技能,也是我們認識和駕馭廣闊海洋的關鍵。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這本書的內容,完全沒有觸及到我所期望的深度。作為一個在工程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技術人員,我深知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那些能夠直接指導實踐的經驗和方法。這本書,恰恰在這一點上顯得捉襟見肘。它幾乎沒有涉及具體的工程案例,比如針對不同場景(醫院、商場、交通樞紐)如何進行差異化的係統設計,如何平衡成本與性能,如何處理大規模部署下的管理和維護難題。對於網絡集成、IP地址分配、端口配置、防火牆設置、以及遠程訪問的安全策略等核心技術環節,本書的論述也相當膚淺,基本是點到為止,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復雜網絡問題。我尤其希望能夠看到關於視頻流壓縮技術、編碼標準(如H.264, H.265)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劣分析,以及不同存儲方案(NVR, DVR, Cloud Storage)的詳細對比和選擇依據,但這些內容在該書中幾乎是空白。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初學者入門的科普讀物,對於有實際項目經驗的工程師而言,它的價值微乎其微。

評分

這本《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人失望的工程技術類書籍瞭。我本來抱著極大的熱情,希望它能為我解決視頻監控係統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實際難題,畢竟書名裏寫著“實用技術”,聽起來就很有指導意義。然而,當我翻開書頁,卻發現內容空泛得可憐。它通篇都在泛泛而談,諸如“視頻監控係統的重要性”、“未來發展趨勢”之類的陳詞濫調,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我需要的不是對行業前景的描繪,也不是對理論概念的簡單介紹,而是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比如在復雜的辦公樓宇、廣闊的工業園區,或者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具體地進行攝像頭的選型、布綫方案的規劃、網絡帶寬的計算、存儲容量的評估、以及如何處理各種環境因素(如光照不足、雨雪天氣)對監控效果的影響。這本書裏,這些關鍵的“怎麼做”幾乎找不到。它的章節劃分也顯得雜亂無章,很多內容似乎是拼湊而成,缺乏邏輯性和係統性。我花瞭幾個小時,試圖從中找到一些可操作的指南或案例分析,但結果卻讓我倍感沮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份過時的行業白皮書,缺乏深入的技術細節和實用的工程經驗。

評分

說實話,以我多年從事安防工程的經驗來看,《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這本書的實用性,可以說是差強人意。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前端設備安裝調試的細節,比如如何進行精確的角度調整,如何進行有效的遮擋物處理,如何應對不同材質牆體的固定方式,以及如何在復雜的電磁乾擾環境下進行綫路屏蔽。此外,關於後端存儲設備的配置和優化,比如RAID陣列的選擇、硬盤的選購標準、以及如何根據接入攝像頭的數量和分辨率來精確計算存儲容量,書中也沒有給齣明確的指導。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對於係統集成過程中常遇到的軟件兼容性問題、協議對接問題、以及第三方設備接入的解決方案,本書的論述更是輕描淡寫。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在齣現故障時,通過日誌分析、網絡抓包等手段來快速定位問題,並給齣有效的修復建議,但書中這方麵的內容幾乎沒有。這本書更適閤那些剛剛接觸視頻監控行業,對基礎概念不甚瞭解的讀者,對於真正需要解決工程難題的人來說,它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

評分

我嘗試著從《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這本書中汲取一些關於係統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方麵的知識,但最終的感受是相當失望的。在高密度部署的監控場景下,如何確保係統的穩定運行,如何設計冗餘備份機製,如何進行故障轉移和快速恢復,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技術。我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不同級彆的係統冗餘方案,例如N+1備份、雙機熱備等,並給齣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此外,對於電源管理、網絡中斷的應對策略,以及如何通過軟件監控來預測和避免潛在的硬件故障,書中也幾乎沒有涉及。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係統負載均衡的討論,以及如何在高並發訪問的情況下,優化係統的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書中對於智能分析功能的集成和應用,如人臉識彆、行為分析等,也隻是流於錶麵,沒有深入探討其在實際工程中的部署難度、算法選擇、以及與現有係統的對接挑戰。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對視頻監控係統各個模塊的簡單羅列,而缺乏將它們有機地整閤並保證其穩定高效運行的深度技術探討。

評分

《視頻監控係統工程實用技術》這本書,並沒有在我原本期待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層麵上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幫助。我原本希望它能在我進行大型項目的設計時,提供一些關於係統擴展性、可維護性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麵的深入見解。例如,在麵對不斷增加的監控點位時,如何進行有效的網絡架構升級,如何閤理規劃帶寬資源,以及如何實現監控係統的模塊化部署,從而方便未來的增容和改造。此外,對於監控係統的安全防護,例如如何防範黑客攻擊、數據泄露,以及如何進行閤規性審計,書中也隻是一筆帶過。我期待能夠看到更詳實的關於加密技術、訪問控製、以及安全加固的指導。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將新的技術,如AI、雲計算等,有效地融入現有的視頻監控體係,並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書中也沒有給齣明確的思路和方法。總而言之,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停留在過去時代的概述,未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無法為當前復雜的工程實踐提供實質性的指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