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四周通关 第6版

2018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四周通关 第6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优路教育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命题研究组 著
图书标签:
  • 造价工程师
  • 执业资格考试
  • 建设工程技术
  • 计量
  • 土木建筑工程
  • 四周通关
  • 第6版
  • 教材
  • 考试辅导
  • 工程造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5878
版次:6
商品编码:1235158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9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人员
Q:工作忙,如何高效复习?A:4周28天复习计划帮你合理规划时间。
Q: 不了解考点,如何着手复习?A:往年真题考点分值分布表帮你理清重点。
Q: 要复习内容太多,如何有效记忆?A:(往年各考点分值分布表+4周复习计划表+知识框架+考点汇集+真题实战+预测试题+模拟试题)帮你理清思路。
Q:孤军奋战,如何获得名师指点?A:超值赠送本科目新教材精讲班网络课程+往年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丛书”之一。本书引导读者按照4周(28天)规划复习,编写结构分为知识框架、考点汇集、真题实战、预测试题,并对常见考点进行了专题讲解。包括工程地质、工程构造、工程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计量的相关考点、真题解析及预测试题训练,还附有一套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本书附赠优路教育“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精讲班集萃”(价值220元)的网络视频课程、往年真题及详解。考生可刮开封面上的账号和密码,登录www.niceloo.com,按照“图书赠送课程学习流程”进行学习。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精练,紧扣大纲,直击真题,提供合理复习计划和超值赠送服务,是一本实用的考试复习用书。

目录

丛书序
2017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真题分值分布表
2018年《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四周通关》28天知识复习规划表
第一章 工程地质1
知识框架1
第一节 岩体的特征1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11
第三节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2
第四节 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19
第二章 工程构造24
知识框架24
第一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24
第二节 道路、桥梁、涵洞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61
第三节 地下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79
第三章 工程材料86
知识框架86
第一节 建筑结构材料86
第二节 建筑装饰材料122
第三节 建筑功能材料134
第四章 工程施工技术143
知识框架143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43
第二节 道路、桥梁与涵洞工程施工技术182
第三节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195
第五章 工程计量206
知识框架206
第一节 工程计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07
第二节 建筑面积计算216
第三节 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227
2018年《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木建筑工程)》模拟题259
2018年《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木建筑工程)》模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269
掌握核心技术,精通工程计量——《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备考精要 备考之路上,清晰的目标与有效的工具是成功的基石。 本书专为2018年度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方向)的考生量身打造,旨在帮助您以系统、科学、高效的方式,全面掌握考试所需的关键知识点,打牢基础,直击考点,实现“四周通关”的目标。 精准定位,直击考纲。 本书紧密围绕2018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深入剖析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两大核心板块。我们深知考试的命题规律和考查重点,因此,本书的内容设置严格遵循考试要求,避免了泛泛而谈和与考试无关的冗余信息,确保您将有限的学习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部分。 内容编排,循序渐进。 为实现“四周通关”的目标,本书采用了科学的周式学习法,将庞杂的知识体系化、模块化。每一周的学习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确保您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的完整认知。 第一周:筑牢基础——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精讲 本周的学习将重点在于建立您对土木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土木建筑工程的各个细分领域。 建筑结构体系解析: 全面梳理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重点讲解各类结构的构成要素、传力途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特别会就当前主流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难点。 地基与基础工程: 深入理解地基的分类、承载力特性及其勘察方法。详细阐述不同类型基础(浅基础、深基础)的设计原理、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常见的技术问题处理。我们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桩基础、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等具体形式的特点与应用。 主体结构工程: 覆盖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现浇和预制)、钢筋工程、钢结构工程等。详细讲解各类材料的性能、规范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质量验收标准。对于混凝土结构,我们将深入讲解模板工程、钢筋绑扎与焊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环节的技术要点;对于钢结构,则会重点介绍构件制作、连接(焊/栓)、安装等工艺。 墙体与围护结构: 讲解不同类型墙体(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的材料、构造做法、施工工艺。重点分析外墙、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构造层次、防水、保温、隔热等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 装饰装修工程: 涵盖抹灰、涂料、面砖、吊顶、地板、门窗安装等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详细介绍各类装饰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常见问题的防治。 建筑材料基础: 系统介绍土木建筑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规格、质量标准及其应用。重点包括水泥、砂石、钢材、木材、砖瓦、保温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材料的选型原则与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周:计量精髓——工程计量方法与应用 本周将聚焦于造价工程师的核心技能——工程计量。我们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各类工程量计算的规则与方法。 工程量计算规则概述: 详细讲解国家现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强调理解和掌握计算规则的逻辑性与应用前提。 土石方工程计量: 掌握挖基础土方、回填土方、石方开挖、土方回填、场地平整等工程量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不同形状土方的体积计算,以及人工和机械挖土、回填的计量差异。 砌体工程计量: 学习砖、砌块、石等材料砌体的工程量计算。重点掌握墙体、基础、柱、梁、圈梁、构造柱等部位的砌体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以及门窗洞口、梁头、梁垫等不同构件的处理。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计量: 这是计量工作的重中之重。将详细讲解基础、柱、梁、板、墙、楼梯、阳台、雨篷等构件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同时,深入学习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预留预埋件、钢筋焊接、绑扎等相关计量方法。会结合图纸,讲解三维空间中的体积计算,以及不同构件交接处的重叠、扣除等复杂情况的处理。 钢结构工程计量: 掌握钢结构的构件(梁、柱、支撑、檩条等)的理论重量计算,以及连接件(焊缝、螺栓)的计量方法。 屋面、地面、墙面、天花工程计量: 学习各类屋面(平屋面、坡屋面)、地面(刚性、非刚性)、墙面(抹灰、贴砖、刷漆)、天花(吊顶)等工程量的计算。重点在于理解不同材料、不同构造做法的计量单位和计算规则。 门窗及金属构件工程计量: 掌握门窗的面积计算,以及金属构件(栏杆、扶手等)的计量方法。 工程量计算的常见问题与技巧: 总结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技巧和复核方法。 第三周:计量实践与法规结合 本周将进一步深化计量技能,并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结合,使您的计量能力更具实操性和规范性。 工程量清单编制基础: 学习工程量清单的构成要素,理解清单项目编码、计量单位、工程内容描述的规范性。 综合单价构成要素分析: 讲解综合单价的组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理解如何从工程量清单项目出发,分析其对应的综合单价构成。 合同计价与工程量计算的关系: 阐述工程量计算在合同计价中的核心作用。理解合同价、合同价款调整、工程变更等如何与工程量计算紧密关联。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梳理与造价工程师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等。重点在于理解其对工程量计量、造价文件编制、招投标等环节的要求。 工程量计算的图纸判读与实操: 强调图纸是工程量计算的原始依据。通过大量图纸案例,指导考生如何准确、全面地从施工图纸(建筑、结构、装饰等)中提取计量信息。包含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协调与对照。 计量软件应用初步: 介绍常用的工程量计算软件,让考生了解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应用场景,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第四周:冲刺复习与模拟演练 最后一周是关键的冲刺阶段。本周将以巩固、提升和模拟为主,帮助您高效梳理知识,检验学习成果,为考场实战做好充分准备。 考点梳理与重点回顾: 对前三周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回顾。提炼出最核心、最常考的知识点,帮助您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历年真题深度解析: 精选近几年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进行深度解析。分析题型、考点分布、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通过真题演练,了解考试的真实难度和风格。 模拟测试与考场策略: 设置一套或多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全面模拟真实考试环境。通过模拟测试,检验您的知识掌握程度、时间分配能力和应试心理。 错题分析与强化训练: 针对模拟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强化训练。找出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 高效答题技巧传授: 总结和传授高效的答题技巧,包括如何快速审题、合理分配时间、选择最佳解题顺序、如何处理难题等,帮助您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考前心理调适: 提供考前心理调适的建议,帮助您保持积极心态,自信应考。 本书特色: 紧扣大纲,精准命题预测: 紧随考试改革动态,预测考点走向,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精选案例,图文并茂: 大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配以清晰图示,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 强化实操,注重应用: 不仅讲解理论,更注重计量技能的实操训练,帮助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名师指导,经验总结: 集合资深造价工程师的教学经验和考试心得,为您提供最实用的备考指导。 模块化学习,高效通关: 四周学习计划,科学规划,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学习效率,实现“四周通关”的目标。 谁适合阅读本书? 2018年参加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方向)的考生。 希望系统学习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工程计量知识的在职人员。 对工程造价领域感兴趣,希望提升专业能力的初学者。 相信通过本书系统、科学的学习,您定能掌握土木建筑工程的核心技术,精通工程计量方法,顺利通过2018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号称“四周通关”的学习资料,对于我这个常年与工程技术图纸打交道的“老兵”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首先,它在梳理基础概念上的功力深厚得惊人,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堆砌,而是真正抓住了造价工程师这个岗位对“技术与计量”的理解深度。特别是关于混凝土和钢结构计量规则的阐述,那些看似繁琐的现场取样、搭接长度计算的细微差别,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对比分析,我过去常常在这些地方栽跟头,总觉得法规条文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编排思路似乎是站在我们实际去现场核量、去编制标底的第一视角去设计的。它没有浪费笔墨去讲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通用理论,而是直奔那些最容易失分、最容易在实操中出错的“陷阱点”。比如,对于不同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规范要求和实际施工差异带来的工程量增减,书中居然能做到将历年真题中考察的侧重点精准还原,这种针对性,绝对不是泛泛而谈的参考书能比拟的,读完第一遍,我对“土木建筑工程”这个专业领域的计量深度有了重新的认识,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评分

坦率地说,对于初学者,这本书的陡峭曲线可能会带来一些挫败感。它上来就没有铺垫太多基础理论,而是直接将复杂的结构节点和计量冲突摆在了面前。比如,在处理高大难度的幕墙工程量计算时,它假设读者已经对垂直度偏差、转角处的垂直延伸等概念有基本的认知。这对于完全零基础的小白来说,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更基础的入门教材同步使用,否则初期可能会感到吃力,仿佛直接被扔进了深水区。但反过来看,对于像我这样,已经有几年施工经验,只是苦于没有系统梳理和规范化表达的“半成品”专业人士,这种高度提炼和直击要害的讲解方式简直是绝佳的“打通任督二脉”的神药。它强制你跳出施工思维,进入纯粹的“计量审查”逻辑,这种思维的强制转变,是很多理论教材无法给予的,它教会你如何站在一个更审慎、更官方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立方米和每一平方米。

评分

我必须承认,起初我对“第六版”这个标签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建筑规范更新的速度快得像火箭,每年都有新的地方标准出台,仅仅是修订版号的迭代,很难保证内容的与时俱进。然而,翻开第五章关于绿色建筑和新型建材的计量章节时,我的疑虑烟消云散了。它居然详细讨论了BIM技术在工程量自动提取中的应用逻辑,虽然没有深入到软件操作层面,但从造价控制的角度分析了BIM模型信息不完整时人工核算的边界和风险点,这完全超出了传统考试大纲的范畴,更像是行业前沿报告的精炼版。这种前瞻性布局,让这本书不仅仅是用来应对考试的工具,更像是指导未来几年执业方向的路线图。比起那些只停留在图纸深化和定额换算层面的资料,这本书明显更关注行业的“未来语境”,这对希望长期在造价领域深耕的人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我甚至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兼具实务指导意义的行业白皮书。

评分

这本书在辅助记忆和考前冲刺阶段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用。我尤其喜欢最后附带的“核心公式及记忆口诀”部分。这些口诀设计得非常巧妙,将那些冗长且容易混淆的系数和比例关系,用非常接地气的民间俗语串联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提取的效率。在考前最后一周,我不再需要翻阅厚厚的正文,只需要快速浏览这些总结性的页面,就能在脑海中快速重建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此外,它对历年考试中那些“高频错项”的归类,精确到了具体的“定额编号”或“规范条文”,这种详尽的追溯能力,使得复习不再是盲目的刷题,而是有针对性的“靶向清除”。它成功地将“理解”和“记忆”两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衔接,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本优秀的辅导书,绝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搬运工,更是学习路径的设计师,这本书无疑是高效率备考路上的得力向导,让“四周通关”的口号,在实践中显得不再是虚妄的口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时间紧张的上班族量身定制的。我不是全职备考,白天要跑现场,晚上回家才能挤出时间学习,因此,学习效率是重中之重。它采用的“知识点速览+典型例题精讲”的模块化设计,非常高效。特别赞赏的是那些“易混淆对比表”,例如,楼地面找平层与垫层在界限划分上的差异,砌体墙体与柱插接处的构造区分,这些最容易被粗心大意所放过的细节,都被集中在一页纸的表格中进行横向对比,一目了然,极大地节省了我往返于不同章节查找对比的时间。而且,它的例题选择也极具代表性,每道题后面都有一个“失分点剖析”,不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深入分析了错误选项设计陷阱的原理,这种“反向教学法”让我学会了预判考官的思路,从“我会做”升级到“我不会错”的境界,这对于高强度的应试训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速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