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兼具科学性与诗性的自然随笔集,一册严谨而实用的“观鸟方法论”;一部优美灵动的纸上“纪录片”,一卷生机流动的生命图卷。
作者带我们走上街头、郊野,观察认识多姿多彩的鸟儿、聆听它们唱出的自然界动人的交响曲——
无须专业的装备和技巧,只须张开眼睛耳朵,敞开心扉;这是纾解日常压力、领略自然之美简捷易行的方式。
本书是一个邀请,邀你进入观鸟的生活——它将唤醒你对自然、对博物学敏锐的触感,进而踏上了理解生命意义的旅途。
请向窗外望去,看见一只鸟,欣赏它吧——祝贺你,你已经是一个观鸟者了。
海报:
《泰晤士报》首席记者西蒙·巴恩斯秉持对自然的敬畏,带领读者走出门去,观察街头、水边、林间的鸟儿,放松因工作、责任而紧绷的心情。观鸟会令你深谙大自然的节律,懂得生命多样性的可贵;和亲人、朋友分享观鸟的乐趣,你将重拾对生活的热情;观鸟是一种认识、理解世界的途径,它带来的快乐是恒长的。
书中收入18篇有关鸟类的自然随笔,他追溯从远古时代以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与鸟儿的相邻互动;他回顾自己生命中每一段与鸟儿的情缘——因鸟儿结识的朋友,弥合的亲情收获的爱情……因鸟儿获得的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书中还触及了许多严肃而深刻的理论问题;生物进化的意义、模式和方向,分类系统的意义,濒危鸟种与特化鸟,鸟类学研究与业余观鸟的区别,科学进步与人类未知领域的相对关系,鸟类保护组织的性质,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等等,论述精辟,引人深思。
西蒙·巴恩斯(SimonBarnes)
《泰晤士报》屡获殊荣的首席体育记者,周末版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专栏作者。小说家、自然写作者、马术师。出版有《运动的意义》等多部畅销作品。《星期日电讯报》评价他:“巴恩斯是一种声音,总想挑战传统观念,寻求更为深层的意义。”
1不仅仅是一种优雅的爱好|1
2哈姆雷特是个观鸟者|9
3人鸟有缘|17
4给山雀来个特写|27
5父亲的礼物|35
6成群结队|47
7又入情网|59
8西蒙知道事物的名字|71
9爱丽丝的钥匙|81
10普通、常见、稀有?|91
11赤膊的蒂姆和他的许多时尚|103
12关于极智|115
13宝库|127
14鸟儿的伊甸园|137
15名声狼藉的鸟儿|147
16恰当的时间|159
17用我的小耳朵侦察|169
18让它们留下|185
相关信息|197
索引|199
也许你对鸟类知之甚少,但说“我嘛,对鸟类一无所知”,那一定是假的。你不可能对鸟类一无所知。相信我,你一定能认出几种鸟。即使你觉得自己是世上最无知的观鸟者,我也能列出一串你知道名字的鸟:红胸鸲、天鹅、鸭、乌鸫、燕子、乌鸦、麻雀、蓝山雀、鹭、鸽子。
这一下子就是十种鸟了。再加上杜鹃吧,每个人都能听得出它的叫声。不妨再加上几种:鸫、海鸥、雁(或许是加拿大雁)、红隼、猫头鹰、雉、雕、翠鸟、喜鹊。
一只啄木鸟疯狂地敲击树干时,你用耳朵就能认出它来。当然,你可以依靠图片辨识出很多种鸟,无须冒风险去实地考察,比如雪鸮(通过电影《哈利·波特》)、海鹦,当然还有松鸡。除此之外,一些外来鸟种也能信手拈来:鹦鹉、孔雀、巨嘴鸟、火烈鸟、鹈鹕、鸵鸟等。准确地说,上面列举的不全是确切的种名,例如,在英国你可以见到三种天鹅;除此之外,全世界有七十四种杜鹃。不过不必气馁;稍后我会详述“鸟种”这个概念,现在暂且化繁就简地谈一谈鸟的不同类别。天鹅与红胸鸲是不同类别的鸟——只要能区分类别,你就已经具备观鸟的资格了。这就像区分小轿车与卡车一样,人人都能做到。
事实上,我国广大民众拥有丰富的鸟类知识,已经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混凝土可以覆盖土地,却无法覆盖心灵。文化扎根于乡村的土地甚至大多数城镇中。无论承认与否,鸟类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人都是观鸟者,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鸟类。
爱好观鸟与集邮、集火花贴不一样。邮票和火花贴的收集者们真正喜欢的似乎并不是这些东西本身,它们不过是满足人们狂热收集欲的工具。不错,有些人观鸟时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收集欲望,不过他们收集的是鸟类的名录,不是鸟的尸体。但无论菜鸟还是高手,都没必要痴迷于疯狂的收集。
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这个话题。目前要搞清楚的是,观鸟收集狂不是主流,也绝非正统,更不是什么佼佼者。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喜欢鸟也喜欢观鸟的人,因某种难以理解的竞争关系而沉迷收集。他们当中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可别告诉他们啊),但他们(绝大多数是男性)都是了不起的竞争者。
祝他们好运,不过这些人不是所有观鸟者心中的榜样。打消这种糟糕的想法吧。如果你有一辆车,应该知道有这么一种有收集癖的车迷。当他终于拥有一辆收藏者或车迷们梦寐以求的车——如MGA(名爵汽车公司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二年发售的一款跑车。)——他必定喜爱至极,并没完没了地以焊补、抛光来表达这份喜爱。他会爱惜地开着它参加车迷聚会,见车友们。他们一起聊车的专业术语和配件等话题,三句不离爱车,还抱怨那些没来参加聚会的人。对他们来说这通常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普通驾车者和老爷车车迷有相似之处,就像一般观鸟者(菜鸟或顶级)与珍稀鸟类观鸟狂也十分类似。
疯狂的收藏者无可厚非,正如琼·布罗迪所言:“他们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暂且不谈收藏者了,毕竟观鸟的要点不在观鸟者而在鸟类。
鸟类一直是大不列颠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食物,还是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使者。过去,鸟类常被用来预测命运,即所谓的鸟占术。一只飞翔的鹰、几只排成“V”字飞过的野鸭都有可能被认作凶兆,抑或大运降临的吉兆。事实上,英文中的“吉兆”就是从“观鸟”的拉丁文演变而来的。
英国文学作品中总回响着鸟鸣。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诗歌《航海家》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位沮丧的观鸟者的哀伤与孤独:
有时,我从野天鹅的歌声中
感知欢乐,或从塘鹅的啼啭、杓鹬的哀鸣中
体验到人们失落的快乐……
我想,诗中的“野天鹅”指的或许是大天鹅吧。这位可怜的航海家情绪一定极为低落,才会将远处杓鹬的啼叫误认为人们欢笑的回声。而如果你听过杓鹬的鸣声,定会情不自禁地为航海者感到悲伤,他竟然从杓鹬如泣如诉的哀鸣中听出了人们欢宴的喧腾。
……
“窗外飞过一只鸟:如何成为一个观鸟者”这本书,我最近刚好读完。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一直以为观鸟这种爱好,离我这种生活节奏快、每天忙于生计的人来说,有点遥远,似乎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还得有专业的知识。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一开始就给我灌输那些复杂的鸟类分类学,也没有一上来就丢给我一堆我根本不认识的鸟类图鉴。相反,它以一种非常温和、引人入胜的方式,把我带进了观鸟的世界。 书里讲到的很多入门技巧,都非常实用。比如,作者分享了如何从声音辨别鸟类,这一点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仅仅通过几种不同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哪种鸟。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各种鸟鸣的特点,让这些原本抽象的声音变得鲜活起来。还有关于如何在自家阳台、公园或者街边的小树林里寻找鸟的建议,都让我觉得观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是在城市里,也能发现许多惊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读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也很有启发。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只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去观察的心。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激起我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而美好的存在。这本书就像一剂清流,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静心观察的乐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观鸟的瞬间,那些在晨光中、在夕阳下,或是雨后泥泞的小径上,偶然与飞鸟相遇的场景,都充满了诗意和灵动。 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看”鸟,更是教我如何“理解”鸟,理解它们的习性,理解它们与环境的关系,甚至理解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的很多关于鸟类迁徙、繁殖的知识,都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不再觉得这些科学知识是枯燥的。反而,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些鸟类,我开始对地球的生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这本书让我明白,观鸟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更是一种与自然连接的方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评分我一直觉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而这本书,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之美。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不同环境下的鸟类,从普通的麻雀到稀有的猛禽,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生存之道。 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鸟类行为的观察。比如,它们如何筑巢,如何喂养雏鸟,如何争夺地盘,这些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鸟类的小世界。书里还分享了一些观鸟的伦理,比如如何不打扰鸟类的生活,如何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读完这本书,我开始留意身边的鸟儿,也开始学习如何分辨它们。 我发现,原来在我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公园里,就有那么多有趣的鸟儿在生活。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声音,都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观鸟,更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人惊喜的一本。它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迫感,反而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又绝不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他对鸟类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有很多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观鸟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和故事性,让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些场景之中。他描述的那些与鸟儿的“偶遇”,那些在野外探索的经历,都让我心驰神往。这本书让我明白,观鸟不仅仅是“看”鸟,更是一种“与”鸟的交流,一种精神的体验。 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飞鸟,其实承载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对身边的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主动去了解它们。这本书让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即将成为一位真正的“观鸟者”,一位能够与自然更紧密连接的“探索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用他最真诚朴实的语言,向你娓娓道来他与鸟儿们的故事。我一直以为观鸟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需要专门的设备,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让我知道,其实,你只需要一双眼睛,一颗好奇的心,就可以开始你的观鸟之旅。 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开始”的指导,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观鸟地点,如何在不同的季节观察不同的鸟类,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辅助观鸟。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非常实用,让我觉得观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轻松实现的日常。 我特别喜欢作者分享的那些关于“等待”和“耐心”的智慧。他告诉我,观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需要静心。在等待中,你会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美丽。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治愈的力量,让我觉得,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敬畏和感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