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奧尼爾
美國戲劇的奠基人
四次獲得普利策戲劇奬
迄今為止美國*1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劇作傢
謹以此書紀念尤金·奧尼爾誕辰130周年
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1888—1953),美國著名劇作傢,被視為美國戲劇的奠基人,一生四次獲得普利策戲劇奬,並於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本書作者羅伯特·M.道林是康涅狄格中央州立大學英語係教授,也是美國學界公認的奧尼爾研究專傢。全書史料詳實,敘述生動,完整再現瞭奧尼爾這位美國戲劇史上的靈魂人物精彩輝煌的藝術創作生涯及其坎坷麯摺的現實人生。
尤金·奧尼爾之前……隻有荒原……兩個世紀的垃圾。
——戈爾·維達爾
除非我們迴頭看看由奧尼爾所引*的美國戲劇的開端,否則就不可能在美國舞颱上進行錶演。但是為瞭瞭解奧尼爾,你又必須瞭解在他之前的美國戲劇狀況……在奧尼爾之前,美國戲劇是為瞭賺錢、為瞭齣名、為瞭捧紅明星獲取利潤、為瞭讓觀眾可以附庸風雅。劇院不過是娛樂場所,沒人拿它當迴事。
——斯黛拉·阿德勒
緻謝
序幕:愛爾蘭幸運兒,1916
引言:“人生是個悲劇——太棒瞭!”
第一幕 舞颱入口處的幽靈
基督山的寶藏
叛教者在學校的日子
無政府主義者在熱帶
紐約驅魔
迴到基督山
病(愛)中學習
在格林威治村成長
第二幕 “要麼成為藝術傢,要麼什麼也不是”
大地盡頭,隨波上岸
華盛頓廣場以南
“讓宇宙倒轉”
“這裏是你的天下”
撕下文明的麵具
劇院弗洛伊德
第三幕 “百老匯秀場”
被釋放的普羅米修斯
喝乾苦酒
給三K黨的字條
“上帝很嚴厲,不是那麼好說話的!”
麵具後麵的小說傢
瘋人屋的“老博”
獨白已死!什麼——長存?
第四幕 五英尋深處
公海
普萊西的埃斯庫羅斯
浪子歸來
“得不償失”
潘多拉的盒子
時代暴君
沉默的結尾
“關於死亡,一言難盡”
後記:駛入光明
附錄:書中涉及的奧尼爾作品(附完成時間)
注釋
中英文譯名對照
悲劇。苦澀。悲觀。宿命。陰鬱。你可以從這一連串的詞語中間選擇一個來形容尤金·格拉德斯通·奧尼爾,愛爾蘭裔美國人,“不幸人之大師”,“傢庭問題劇之王”,“黑色魔術師”,“悲傷之王”,“憂鬱桂冠詩人”。奧尼爾的戲劇作品錶達瞭深沉的苦難;對此沒人否認。如果你想尋求振奮,那他不適閤你。但奧尼爾自己並不認同戲劇批評傢和傳記作傢用如此病態的詞來描述他。他1923年曾寫信給瑪麗·剋拉剋,瑪麗是療養院的護士,他十年前曾在那裏治療肺結核。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奧尼爾個性中完全不同的另外一麵,與人們所熟知的形象構成鮮明的對比:“我知道你不相信彆人說我‘悲觀’——我是說,你可以透過我作品的錶象,看到真實的情況。我絕對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在我看來,人生一片混亂,諷刺而絕倫、冷漠而美麗、苦痛而精彩,人生的悲劇賦予人偉大的意義。如果他沒有與命運進行一場終將失敗的鬥爭,他就僅僅是一隻愚蠢的動物。我所說的‘終將失敗的鬥爭’隻是象徵意義上的,因為勇敢的人總是會贏的。命運永遠無法徵服他/她的精神。你看,我不是悲觀主義者。相反,盡管我傷痕纍纍,我會與生活抗爭到底!我不會‘齣走’,絕對不會錯過人生這齣戲!”
與大傢普遍接受的形象相比,這番直白的自我評價更為真實地代錶瞭奧尼爾的世界觀。不論是在藝術上還是生活中,奧尼爾都將苦難看作提升的通道,他拒絕“悲觀主義者”的標簽,而為自己打造瞭一個新詞“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就在奧尼爾1920年憑藉《天邊外》獲得他的第一個普利策戲劇奬之前,齣現瞭一篇關於這顆冉冉升起的戲劇新星的專題報道,非常有見地。報道中有很多他早年的經曆,對於他相貌的描寫特彆強調他黑色的雙眸:“這雙眼睛中,既有陽光,也有苦難——它們仿佛在說‘人生是個悲劇——太棒瞭!’”
不論是在颱上還是颱下,奧尼爾一生都與悲劇為伍。這位劇作傢常常驚恐、憤怒、孤獨。但是他幾乎總是能看到逃脫的可能性,超越自身,走嚮更大的、更有意義的歸屬。奧尼爾說,“我所信奉的哲學是,總還有一個夢想,最後的夢想,不管你跌落到何處,哪怕跌落到瓶底。我知道,因為我見到過”。[4]奧尼爾堅信,他會抵達天空中的那一片藍,他一直緊握著這個救贖之夢。苦難,對於愛爾蘭人而言,幾乎就是一種藝術,心靈與身體的痛苦生發齣它們最偉大的對立麵——希望和精神。這種被奧尼爾稱之為“白日夢”,或者“怯懦的幻覺”,或者“無望的希望”的東西,是忍受生活磨難的前提。
Per aspera ad astra——這句拉丁語的意思是:循此苦旅,以達天際。詹姆斯·喬伊斯在他的自傳性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傢的畫像》(1916年)中所引用的這句拉丁語,可以很好地概括奧尼爾的人生和作品。這句話雖然沒有什麼新意,但奧尼爾創作中循環齣現的每一個主題——他對於現行道德和社會規則的抗拒,他對於百老匯“浮華戲劇”的衊視,他對於社會底層人物的深切同情,他的愛爾蘭式驕傲,他對於“過去預知現在和將來”的感知——所有這一切都可以歸到這個中心概念之下。循此苦旅,以達天際。“關鍵是,生活本身毫無意義,”他曾經這樣說,“是理想讓我們堅持奮鬥,意誌堅強地活下去!當成就被狹隘地理解為占有時,它就變得陳腐不堪。可以被完全實現的理想根本就不值得被作為理想……追求實現不瞭的理想,失敗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的奮鬥,就是他的勝利!……這樣的人物必然是悲劇性的。但是對於我來說,他並不讓人沮喪,而是令人振奮!”奧尼爾《天邊外》中自傳式的人物羅伯特·梅約臨死之前的那段話,非常清楚地證明瞭這一點:“隻有接觸瞭苦難……你纔會——覺醒。”[5]在奧尼爾的一生中,這種苦難與覺醒的融閤,被有力地呈現在舞颱的聚光燈下。苦難與覺醒的融閤是一個起點,從這個起點齣發,纔能真正理解奧尼爾經久不衰的魅力。
……
我一直認為,真正偉大的藝術作品,能夠穿越時空的界限,與讀者産生共鳴。而“尤金·奧尼爾:四幕人生”做到瞭這一點,並且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奧尼爾。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它沒有刻闆地進行學術分析,而是將奧尼爾的生平經曆、創作背景與他筆下的戲劇人物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見證瞭奧尼爾如何將自己的人生體驗,特彆是那些痛苦、失落與掙紮,轉化為一部部震撼人心的戲劇作品。書中所描繪的人物,不論是失意的酒鬼,還是被傢庭束縛的女性,他們都擁有著強烈的生命欲望,盡管他們的生命之路充滿坎坷。奧尼爾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從不迴避人性的弱點,但他同時又能看到人性的堅韌與光輝。讀完這本書,我對奧尼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承載如此厚重的情感與思考。
評分這本書,我拖瞭好久纔真正坐下來開始讀,總覺得“四幕人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宿命感,讓人不敢輕易翻開,生怕其中蘊含的沉重會壓垮自己。可一旦投入進去,那股強大的吸引力就再也無法擺脫。奧尼爾的文字,不是那種華麗辭藻堆砌的美,而是帶著泥土的芬芳,帶著海風的鹹濕,帶著人內心最深處的呐喊。他筆下的人物,沒有完美的英雄,也沒有純粹的惡棍,他們都是被生活打磨得傷痕纍纍,卻又拼命掙紮著想要抓住一絲光明的普通人。我看著他們,仿佛看到瞭自己,看到瞭身邊的人,甚至看到瞭整個人類在曆史長河中的縮影。那些粗糲的對話,那些沉默的間隙,都比任何煽情的獨白更能觸動人心。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意義,新的感受,仿佛每一次都在經曆一次短暫而深刻的人生洗禮。他對於戲劇節奏的把握,也堪稱一絕,時而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時而又在絕望中爆發齣驚人的力量。這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復雜與矛盾,以及在命運洪流中,個體那份渺小卻不屈的抗爭。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尤金·奧尼爾:四幕人生”的時候,我心裏是有些忐忑的。我對奧尼爾的瞭解僅限於他是一個偉大的劇作傢,但具體到他的作品和人生,瞭解得並不深入。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撲麵而來的現實感。奧尼爾筆下的人物,沒有浮誇的錶演,沒有虛假的煽情,他們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或者曾經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有缺點,有痛苦,有欲望,但同時也有著不屈的生命力。我尤其被打動的是他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種糾結、矛盾、掙紮,被描繪得如此真實,以至於我常常會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和情感體驗。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奧尼爾作品中的悲劇色彩,反而將這種悲劇性作為理解其藝術成就的關鍵。這種對痛苦和絕望的坦誠麵對,反而讓我感受到瞭一種超越悲傷的力量。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偉大,往往就蘊藏在那些最平凡、最真實的人生片段中。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作品情有獨鍾,而“尤金·奧尼爾:四幕人生”恰恰就是這樣一本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書。它不是那種讀完就丟到一邊,毫無波瀾的書。相反,它像一顆種子,在我心裏悄悄生根發芽。作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將奧尼爾的戲劇世界展現在我麵前。我仿佛能聞到海風的味道,聽到海浪的聲音,感受到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湧動。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傢族恩怨、人生失意、以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渺茫努力,都深深地觸動瞭我。奧尼爾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敢於將人性的陰暗麵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麵前,但同時,他又能在最黑暗的時刻,捕捉到人性的微光。這種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對悲劇的坦然接納,讓我覺得這部作品不僅是一次藝術的欣賞,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每次讀到那些動人心魄的片段,我都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去感受那種復雜而深刻的情感。
評分初讀“尤金·奧尼爾:四幕人生”,我原本以為會是一部關於戲劇理論或者奧尼爾生平的枯燥論述,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奧尼爾的戲劇世界娓娓道來,更像是在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由文字構築的靈魂深處探險。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他沒有生硬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對奧尼爾經典劇作的深度剖析,勾勒齣這位偉大劇作傢的人生軌跡與藝術創作之間的緊密聯係。我仿佛親曆瞭奧尼爾的每一次掙紮,每一次靈感的閃現,每一次對人性黑暗麵的無情揭露。他筆下的傢庭悲劇,尤其是那些父子、夫妻之間難以言說的隔閡與痛苦,至今仍讓我心有餘悸。那種原生傢庭帶來的印記,那種宿命般的輪迴,在書中被刻畫得淋灕盡緻。讀完之後,我對奧尼爾的許多作品都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敬佩他敢於直麵生活真相的勇氣。這本書不僅僅是瞭解奧尼爾的門徑,更是對人生、對傢庭、對人類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