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
美国戏剧的奠基人
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迄今为止美国*1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
谨以此书纪念尤金·奥尼尔诞辰130周年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美国著名剧作家,被视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一生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作者罗伯特·M.道林是康涅狄格中央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也是美国学界公认的奥尼尔研究专家。全书史料详实,叙述生动,完整再现了奥尼尔这位美国戏剧史上的灵魂人物精彩辉煌的艺术创作生涯及其坎坷曲折的现实人生。
尤金·奥尼尔之前……只有荒原……两个世纪的垃圾。
——戈尔·维达尔
除非我们回头看看由奥尼尔所引*的美国戏剧的开端,否则就不可能在美国舞台上进行表演。但是为了了解奥尼尔,你又必须了解在他之前的美国戏剧状况……在奥尼尔之前,美国戏剧是为了赚钱、为了出名、为了捧红明星获取利润、为了让观众可以附庸风雅。剧院不过是娱乐场所,没人拿它当回事。
——斯黛拉·阿德勒
致谢
序幕:爱尔兰幸运儿,1916
引言:“人生是个悲剧——太棒了!”
第一幕 舞台入口处的幽灵
基督山的宝藏
叛教者在学校的日子
无政府主义者在热带
纽约驱魔
回到基督山
病(爱)中学习
在格林威治村成长
第二幕 “要么成为艺术家,要么什么也不是”
大地尽头,随波上岸
华盛顿广场以南
“让宇宙倒转”
“这里是你的天下”
撕下文明的面具
剧院弗洛伊德
第三幕 “百老汇秀场”
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
喝干苦酒
给三K党的字条
“上帝很严厉,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面具后面的小说家
疯人屋的“老博”
独白已死!什么——长存?
第四幕 五英寻深处
公海
普莱西的埃斯库罗斯
浪子归来
“得不偿失”
潘多拉的盒子
时代暴君
沉默的结尾
“关于死亡,一言难尽”
后记:驶入光明
附录:书中涉及的奥尼尔作品(附完成时间)
注释
中英文译名对照
悲剧。苦涩。悲观。宿命。阴郁。你可以从这一连串的词语中间选择一个来形容尤金·格拉德斯通·奥尼尔,爱尔兰裔美国人,“不幸人之大师”,“家庭问题剧之王”,“黑色魔术师”,“悲伤之王”,“忧郁桂冠诗人”。奥尼尔的戏剧作品表达了深沉的苦难;对此没人否认。如果你想寻求振奋,那他不适合你。但奥尼尔自己并不认同戏剧批评家和传记作家用如此病态的词来描述他。他1923年曾写信给玛丽·克拉克,玛丽是疗养院的护士,他十年前曾在那里治疗肺结核。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奥尼尔个性中完全不同的另外一面,与人们所熟知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我知道你不相信别人说我‘悲观’——我是说,你可以透过我作品的表象,看到真实的情况。我绝对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我看来,人生一片混乱,讽刺而绝伦、冷漠而美丽、苦痛而精彩,人生的悲剧赋予人伟大的意义。如果他没有与命运进行一场终将失败的斗争,他就仅仅是一只愚蠢的动物。我所说的‘终将失败的斗争’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因为勇敢的人总是会赢的。命运永远无法征服他/她的精神。你看,我不是悲观主义者。相反,尽管我伤痕累累,我会与生活抗争到底!我不会‘出走’,绝对不会错过人生这出戏!”
与大家普遍接受的形象相比,这番直白的自我评价更为真实地代表了奥尼尔的世界观。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生活中,奥尼尔都将苦难看作提升的通道,他拒绝“悲观主义者”的标签,而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新词“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就在奥尼尔1920年凭借《天边外》获得他的第一个普利策戏剧奖之前,出现了一篇关于这颗冉冉升起的戏剧新星的专题报道,非常有见地。报道中有很多他早年的经历,对于他相貌的描写特别强调他黑色的双眸:“这双眼睛中,既有阳光,也有苦难——它们仿佛在说‘人生是个悲剧——太棒了!’”
不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奥尼尔一生都与悲剧为伍。这位剧作家常常惊恐、愤怒、孤独。但是他几乎总是能看到逃脱的可能性,超越自身,走向更大的、更有意义的归属。奥尼尔说,“我所信奉的哲学是,总还有一个梦想,最后的梦想,不管你跌落到何处,哪怕跌落到瓶底。我知道,因为我见到过”。[4]奥尼尔坚信,他会抵达天空中的那一片蓝,他一直紧握着这个救赎之梦。苦难,对于爱尔兰人而言,几乎就是一种艺术,心灵与身体的痛苦生发出它们最伟大的对立面——希望和精神。这种被奥尼尔称之为“白日梦”,或者“怯懦的幻觉”,或者“无望的希望”的东西,是忍受生活磨难的前提。
Per aspera ad astra——这句拉丁语的意思是:循此苦旅,以达天际。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自传性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年)中所引用的这句拉丁语,可以很好地概括奥尼尔的人生和作品。这句话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奥尼尔创作中循环出现的每一个主题——他对于现行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抗拒,他对于百老汇“浮华戏剧”的蔑视,他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切同情,他的爱尔兰式骄傲,他对于“过去预知现在和将来”的感知——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到这个中心概念之下。循此苦旅,以达天际。“关键是,生活本身毫无意义,”他曾经这样说,“是理想让我们坚持奋斗,意志坚强地活下去!当成就被狭隘地理解为占有时,它就变得陈腐不堪。可以被完全实现的理想根本就不值得被作为理想……追求实现不了的理想,失败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的奋斗,就是他的胜利!……这样的人物必然是悲剧性的。但是对于我来说,他并不让人沮丧,而是令人振奋!”奥尼尔《天边外》中自传式的人物罗伯特·梅约临死之前的那段话,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接触了苦难……你才会——觉醒。”[5]在奥尼尔的一生中,这种苦难与觉醒的融合,被有力地呈现在舞台的聚光灯下。苦难与觉醒的融合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奥尼尔经久不衰的魅力。
……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情有独钟,而“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到一边,毫无波澜的书。相反,它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悄生根发芽。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奥尼尔的戏剧世界展现在我面前。我仿佛能闻到海风的味道,听到海浪的声音,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家族恩怨、人生失意、以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渺茫努力,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奥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敢于将人性的阴暗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同时,他又能在最黑暗的时刻,捕捉到人性的微光。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对悲剧的坦然接纳,让我觉得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欣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次读到那些动人心魄的片段,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感受那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评分初读“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部关于戏剧理论或者奥尼尔生平的枯燥论述,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奥尼尔的戏剧世界娓娓道来,更像是在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由文字构筑的灵魂深处探险。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没有生硬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对奥尼尔经典剧作的深度剖析,勾勒出这位伟大剧作家的人生轨迹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仿佛亲历了奥尼尔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灵感的闪现,每一次对人性黑暗面的无情揭露。他笔下的家庭悲剧,尤其是那些父子、夫妻之间难以言说的隔阂与痛苦,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那种原生家庭带来的印记,那种宿命般的轮回,在书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完之后,我对奥尼尔的许多作品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敬佩他敢于直面生活真相的勇气。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奥尼尔的门径,更是对人生、对家庭、对人类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与读者产生共鸣。而“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奥尼尔。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刻板地进行学术分析,而是将奥尼尔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与他笔下的戏剧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了奥尼尔如何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特别是那些痛苦、失落与挣扎,转化为一部部震撼人心的戏剧作品。书中所描绘的人物,不论是失意的酒鬼,还是被家庭束缚的女性,他们都拥有着强烈的生命欲望,尽管他们的生命之路充满坎坷。奥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但他同时又能看到人性的坚韧与光辉。读完这本书,我对奥尼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承载如此厚重的情感与思考。
评分这本书,我拖了好久才真正坐下来开始读,总觉得“四幕人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让人不敢轻易翻开,生怕其中蕴含的沉重会压垮自己。可一旦投入进去,那股强大的吸引力就再也无法摆脱。奥尼尔的文字,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美,而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海风的咸湿,带着人内心最深处的呐喊。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完美的英雄,也没有纯粹的恶棍,他们都是被生活打磨得伤痕累累,却又拼命挣扎着想要抓住一丝光明的普通人。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的人,甚至看到了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缩影。那些粗粝的对话,那些沉默的间隙,都比任何煽情的独白更能触动人心。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新的感受,仿佛每一次都在经历一次短暂而深刻的人生洗礼。他对于戏剧节奏的把握,也堪称一绝,时而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时而又在绝望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在命运洪流中,个体那份渺小却不屈的抗争。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我对奥尼尔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但具体到他的作品和人生,了解得并不深入。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奥尼尔笔下的人物,没有浮夸的表演,没有虚假的煽情,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曾经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有缺点,有痛苦,有欲望,但同时也有着不屈的生命力。我尤其被打动的是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纠结、矛盾、挣扎,被描绘得如此真实,以至于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和情感体验。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反而将这种悲剧性作为理解其艺术成就的关键。这种对痛苦和绝望的坦诚面对,反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悲伤的力量。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伟大,往往就蕴藏在那些最平凡、最真实的人生片段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